为什么慈禧太后敢于对“万国宣战”?其实那只是因为一场“误会”

古人云,成由勤俭败由奢。这话说得非常有道理!自古以来,人们大都赞美生活勤俭的人,而生活奢侈的人,往往都是大家抨击的对象。

尧用茅草盖了房屋就觉得很不错了,但是却让各国都能安居。禹也只住简陋的宫室,可是能让百姓快乐的从事各人的本分。夏桀造璇室、象廊。殷纣筑倾宫、鹿台,结果都遭到了亡国。秦始皇因造阿房宫,传了两代也灭亡了。如此不衡量百姓的力量,只顾自己享受荣华富贵,没有不招致亡国的。

为什么慈禧太后敢于对“万国宣战”?其实那只是因为一场“误会”

大清王朝自鸦片战争以来,国力日趋衰退,帝国主义列强的铁蹄踏遍了清王朝的大部分国土,到大清朝灭亡之时,清王朝就同各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500多个不平等条约,导致清王朝步入了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百姓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然而慈禧太后依然过着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竟然挪用海军军费供自己享乐。致使北洋水师自1888年成立以来,直到1894年灭亡,没有增加一分钱经费。然而同期的日本天皇却不断的减少皇宫的内帑,用以增加海军经费,逐步壮大日本海军的实力,所以甲午战争的结局就必然是北洋水师以失败而告终。

慈禧太后之所以敢于对十一国“宣战”,那都是因为一场“误会”。

话说在八国联军联手侵华的前一段时间,慈禧太后和他们是进行过谈判的。当时为了向八国联军示好,慈禧太后还下令解散义和团,因为义和团的口号与目标便是“扶清灭洋”,他们对洋人恨之入骨,同样的,洋人也是极其痛恨义和团的人,双方都将对方视为自己的敌人。

为什么慈禧太后敢于对“万国宣战”?其实那只是因为一场“误会”


有一点令慈禧太后不满的是,那就是八国联军是极其支持光绪皇帝的相关政策的,因为这样更有利于洋人赚钱。慈禧一看光绪皇帝并不和她站一块,所以一直想要找个机会废掉他,这样才会对她更有利。但是西方列强为了自身利益一直在阻止慈禧太后这么做,所以说慈禧和西方列强关系并不怎么好。

公元1900年5月20日,军机处大大臣荣禄得到密报:外国各个使馆联合要求慈禧太后归政!这个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荣禄争争忙忙入宫禀报慈禧太后!习惯掌控主宰天下皇权的慈禧太后,深深的迷恋了权力带来的快乐,哪会甘心交出?!

其实,这个消息是假的!可是,慈禧太后觉得有人挑战她的权威,就要收拾一下!就召大臣商议!有的主战,也有的主和!内阁大学士联元就进言:如果同时向多国宣战,只怕不妥!可是,慈禧太后不管不顾就以光绪的名义向十一个列強国发出宣战书!


为什么慈禧太后敢于对“万国宣战”?其实那只是因为一场“误会”

这则假信息,慈禧太后却信以为真,成为她“宣战”的导火索。一方面,她想着这些年被洋人所欺负,割地赔款什么的,感觉很委屈;一方面,她觉得洋人现在竟然还要求她这么做,实在是欺人太甚。脑子一热,便决定对西方列强“宣战”,同时寻求义和团的帮助,决定与洋人决一死战。

不过所谓《对万国宣战诏书》并没有指名道姓要打谁,而更像是对当时清朝人的一种动员,鼓励他们要团结起来。慈禧太后的宣战,并不像正式的宣战,而是内部的动员。

所谓的《宣战诏书》,是由清廷在1900年6月21日发布的《谕内阁以外邦无礼横行当召集义民誓张挞伐》,内文有这样的字句"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

为什么慈禧太后敢于对“万国宣战”?其实那只是因为一场“误会”

但此文的核心内容仍是号召所有大清人,都站出来为保卫国家而战。这份诏书,重点它是向内阁颁布的,内容只传达到至内阁及部分地方督抚一级。所以,清廷其实是在做"内部动员",而非"对外宣战"。

至于列强,他们更是从未收到过这份所谓的《宣战诏书》。

这份"内部动员诏书",仅能证明以慈禧为首的清廷高层,确实一度有与列强开战的想法,所以先在内阁向重臣们动员一下。但很快就受到以李鸿章为首的地方督抚的抵制。所以,在8天之后,6月29日,清廷再下谕旨《军机处寄出使俄国使臣杨儒等电旨》给清廷驻各国使臣,向他们强调此次战事,决非朝廷所愿。

为什么慈禧太后敢于对“万国宣战”?其实那只是因为一场“误会”

总结

慈禧太后就算再怎么生气,也不可能对正儿八经地与列强宣战,因为就实力而言,当时的清政府估计连一个国家都打不过,别说10多个国家一起联手了。

究其原因,慈禧太后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并非是为了整个国家考虑。在她当政期间,她并没有将国家放在首位,而是将自己放在第一的位置,并且做出了许多错误的决策,使清政府处于被洋人欺负的状态,所以后人对其评价一直不好。

如果您有想了解某些方面的历史知识,可以私信小编,小编会为您答疑解惑,更新文章!(更多资讯可关注:通史知兴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