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六年级在家偷东西如何教育?

雄才7


讲道理是必须的,但是可能效果不大。

首先孩子的本质都是好的,在这一点上要肯定,其次要想办法去跟孩子沟通,沟通很重要,方法方法方法。

我很高兴,我家孩子已经度过了这一时期,以前也有过拿家里的钱,还撒谎~~~,

但是现在孩子大了,已经完全改变了,我很高兴。

要给予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告诉孩子努力与不努力对今后的人生会有什么样的不同。


Nason1


小的时候我是住在舅舅家的 不懂事老是偷钱 每次都打得半死 最后一次把二舅舅收藏的纸币那种黑色的百元大钞还有50元还有20元10元5元2元还有1元每种10张全部用完 舅舅把我吊在一楼的楼梯底下 打到全身血淋淋还吊了四五个钟然后帮我收拾好东西叫我走 后来我去了公园再后来我 那时候去公园5分钟 然后我又自己走了回到家在后门蹲着 最后我外公回来把我带回去的 从那次以后我再也没有拿过任何东西 还流下了一块永远都去不了的疤在手上 那是因为吊在楼梯的时候嘞出来的疤痕



沉香分享


老人常说:“小时候偷人一根针,长大能偷人一头牛”!这个年龄的孩子正处在一个成长阶段,孩子会不听父母话、会顶嘴、会出现叛逆、贪玩厌学之类的问题,大都因为家长的溺爱以及疏忽家庭教育导致的,有时候我们做父母的教育意识不够,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应该正确的引导孩子的各种问题。

有一次我姐带孩子来我家玩,我比较喜欢收藏邮票及古币,估计小孩看到比较新奇,悄悄的带了几张邮票放在口袋里,姐姐当时发现了非常生气,告诉他这种行为就是盗窃,吓唬他要被警察👮带走的,小孩当时吓得哇哇哭,姐姐告诉他不是自己的东西绝对不可以拿!如果他喜欢邮票下次到邮局购买,决不能偷偷摸摸的拿,姐姐后来回家找了影片少年犯跟他一起看,还让他写了一封道歉信跟他一起到邮局寄给了我,这种方式买了邮票同时还告示他自己错了应该致歉!孩子的思想还不成熟,当孩子犯错时不能以打骂的方式解决,要用心沟通,分析原因,告诉他道理引导他正确的思维观念,不能不闻不问,自生自灭!这样孩子会在错误的理念下越陷越深!坏的恶习都是从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父母很好的教育孩子只要改过自新,一定健康快乐的成长。




wjh格林童话


我比这还小时,偷了邻居家园子里的香菜,我爸知道后,先一脚把我从炕上踹地下去(那时我们东北人家里一般没床,都是住火炕),然后一巴掌扇我脸上,嘴里出多少血我记不住了,但耳鸣到半夜。我姥姥心疼我,但还是对我说:谁让你偷东西了,我也不敢说你爸爸,以后可别偷了。50多年了,我觉得我这辈子还能算个好人,全是我爸那一脚和一巴掌的功劳。


松涛盛语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难也不难。

六年级的孩子,大概12岁了吧。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在家庭和学校的悉心培养和教育下,初步形成自己的正确价值取向和认知能力。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都会有一个比较鲜明的轮廓。

但孩子毕竟是孩子,自己的行为规范还是需要家校互动和交流,共同培养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教育孩子,等待花开其实是一条很漫长的路。

老话说,小时偷针,大了偷金。孩子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偷家里的东西是否贵重,都是一种不良行为,都应该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及时查找原因,将这个苗头扑灭。

如果孩子是那种很听话但有想法的孩子,小偷小摸的,可能是他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让他想试试这个行为意味着什么。

这就要正面和孩子坦诚交流,将事件的严重性质和影响告诉孩子,让他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并教育孩子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如果孩子是那种调皮捣蛋,大家眼中的坏孩子,那就不那么好管教了。他的小偷小摸可能是因为家里的不教育,亲情淡漠疏离,或者是结交的坏习惯朋友,长期的被冷落等原因造成心理阴影面积增加。

那就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关爱孩子,悉心教导,让孩子感受到家校的温暖和关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远离那些不良行为的朋友,把心思放在学习文化,体育运动,增进才艺等方面,成长为一个健康自信阳光的好孩子。



美玉流苏


六年级的孩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说他们年龄大,他们其实而是未成年。说他们年龄小,但是好像懂的事儿也挺多。

你所说的儿子在家偷东西多半是指钱。

孩子在家里偷钱,其实跟大人也有一定的关系。有些家长平日比较懒散,对自己的金钱和物品都没有一个良好的保管。钱放在孩子随手能够拿到的地方。

孩子可能在很久以前就在家里偷过东西了,只是你们没有发现而已。

小孩子最开始不知道拿钱是偷的行为。只是觉得爸爸妈妈放在那里,那就是我们家的,那就是爸爸妈妈不要的,我就可以拿。

拿着拿着,等他们脑子里有偷窃概念的时候,他们又会觉得我拿的是自己家的,没有拿别人家的,这也不算偷。

一次一次的放纵疏忽,才会有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说法。

发现孩子偷东西,家长肯定第一时间比较愤怒。但是这个问题是个很敏感的问题,一旦处理的不好,就很容易引起孩子心灵的变化。

您既然作为孩子的家长,对孩子的性格应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如果你的孩子属于顽劣型。那一定要惩罚他。这个惩罚可以是做家务也可以是做作业。

如果你的孩子属于平时闷声不响作大死。那他可能只是受了外界的诱惑。比如有什么想要买的东西,但又不好找你们开口。或者想跟小伙伴一起去吃喝玩乐。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把孩子叫到面前,问清楚他们偷东西的原因。以及偷了以后准备去干什么?

家长唯一不可取的,就是到处宣扬孩子偷了东西。这对孩子的自尊有很大的损伤。教育是一定要教育的,关起门来教育。机会也是要给的,但不能太多。最多两三次。

我以前认识一个小女孩,也有偷窃的习惯,原因是他爸爸妈妈平时没有给她拿过钱,她看小伙伴吃零食,心里面痒痒的。

家长可以在家里设立奖励机制,比如考试考到多少分,奖励几块钱。呃,今天表现好,奖励一个什么小愿望。这样孩子的物质欲望能够得到适当的宣泄,又不会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

自己的物质欲望能够得到宣泄,还何必去偷呢?

所以家长跟孩子沟通才是最主要的,多了解孩子的需求,多了解孩子的动机,而不是一味的生气和发火。

这个年龄的孩子,有些吃你发火的那一套,有些根本不吃。

孩子向你说答案的时候,一定要去核实他说的真假。

比如他说我看中了一个什么文具。那就让他带你去那个地方。比如他说我买零食借了哪一位同学的钱没还,那你就找那位同学求证。

你给了孩子开口解释的机会,也给了他填补漏洞的机会。同时你自己对孩子心灵的变化也了解了一步。

我有个邻家妹妹,读书的时候到我家最喜欢偷桌子上的零钱,我们家发现了,从来都不给他的父母汇报,只是会偷偷的给她说。那个邻家妹妹后来长大了,都不偷东西。

所以不要一副孩子就完全毁了的样子,还有得救。


叶千榆


我觉得讲道理就行吧。我小时候就经常偷偷拿妈妈的钱,去买吃的,当然被发现就会挨揍,可是学校门口的小卖部吸引力太大了,小时候没少挨揍。[捂脸][捂脸]现在我长大了,觉得还算是个善良正直的人吧。

我弟弟更搞笑,忘记他几岁时,估计也得5-6岁吧,我和妈妈,叫着弟弟去叔叔家做客。回家后我弟弟从衣服里拿出来一堆东西,梳子,大宝,头发摩丝,擦脸油,一堆,不知道啥时候把叔叔家的梳妆台洗劫了。我和我妈面面相觑,然后我又骑车给叔叔家送回去,叔叔都很吃惊,啥时拿走的。[捂脸]

记得我妈应该没有打他,反而很得意,觉得这小子行,大家聊起这事都是哈哈一笑就算了。现在我还经常拿这事刺挠我弟弟,他就不可置信的笑笑。现在我弟弟马上硕士毕业,一米八五的大个子,很阳光,优秀,帅气,周围亲戚没有不夸赞他的。

我想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用太上纲上线,讲明白道理,散养似教育,适时引导。



钰你同行20141126


孩子进入小学后就等于进入了一个小社会圈子,有自己交往的范围和要好的朋友。如今孩子之间友谊的交往不仅仅局限于情感交流,必要的人际交往也需要一定的经济付出。比如,孩子没带文具 ,或者文具坏了,本子用完了等等突发小状况,这些事情是会经常发生的,老师是不可能经常无偿帮助孩子去解决的。而如今学校没有小卖部,于是,老师会动员小朋友之间互相借借。还有一些小朋友之间互换小食品、小玩具、小零食、小卡片之类的活动。如果你的孩子身无分文,经常性的靠同学帮助而不回报,时间长了小朋友也就没人愿意帮助他了。特别是一些粗心的家长,这样的事情会经常发生,让老师很无奈。而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慢慢的就会去小偷小摸,这样的后果是很可怕的,老师会批评他,同学会孤立他,甚至羞辱他。长期以往,对孩子的心灵会造成伤害。因此,小学应该给孩子一些零花钱以备不时之需。而对他零花钱的使用要进行查问,并帮助他有计划的支配 ,让孩子学会简单有效的理财,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是会受益终身的。那给多少合适呢?根据我的观察,如果孩子在家里吃过早餐,不在路上买早餐吃,低年级两元左右足够,三年级以上五元左右就可以了,每周对孩子的花销进行统计,有结余就建议他存下来,并给予表扬奖励,过度开销或者无计划开销就要扣除零花钱。家长也要经常给孩子添置需要的文具作业本,以免孩子透支。而对于打着学校旗号乱要钱的行为一定要和老师沟通,确认无误后再给他增加钱数。

总之,我认为孩子不宜过度穷养,家长更不应该豪手一挥,在这样斤斤计较和无条件满足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要么可能会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去偷窃,要么就是挥金如土,不知珍惜。给孩子适当的经济支配权, 并学会理财也是孩子成长所需要的一种教育手段。


岁月晴好m


偷东西是不对,但还要保住孩子的尊严,不能让别人都知道孩子偷东西了。所以不能声张,关起门在家解决。

严厉的批评孩子

这是严重的事情,一定要狠狠的批评孩子。不能留情面,要让孩子知道他做错了,而且错的非常很,必须批评教育。

认真警告孩子

批评教育孩子后,还要认真的警告孩子,警告孩子如果再发生偷窃的事情,就要告诉警察叔叔,把他抓起来关起来,孩子因害怕就会敢再犯了。

假装“威胁”孩子

孩子也要讲究“面子”的,告诉孩子,要把这个事情告诉老师告诉他的同学,孩子听后会很怕东窗事发,会向你保证不敢再偷了。

去深究孩子的心理

孩子为什么要去偷东西,这是值得家长重视的问题。是家长没有满足孩子的要求,还是孩子有这种癖好,父母必须了解清楚。

帮助孩子改过自新

无论哪种原因引起孩子偷窃的,都需要父母正确的去引导孩子,去正面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改掉偷窃的坏毛病。


飞天马38


虚荣心的驱使平时教育的方式问题,六年级的孩子正是关键的时候,你要花点心思哈这孩子问题不小了。相应解决的方案:

  

1、 可以使用给孩子合理的零花钱。它的作用在于,可以在孩子和父母有不同意见的时候,允许他有自己的一定界限的决定权,就有了一个渠道可以去满足和别人不同的自己。同时,当他有了一定的权利,就会有一定的责任感,学着规划管理自己的需求。

  

2、 和孩子深谈如何和周边的同学朋友建立真正的友谊,以及如何真正赢得他人的尊重感。当然,如果父母都不知道自己如何在人群中赢得尊重感,就很难教孩子,因此,父母需要在这个部分进行自我学习。

  

3、 适度考虑孩子群体的价值观重点,帮助孩子来区分哪些需要考虑的群体价值观,哪些不能简单从众。

  

比如,小孩子要魔方,这和有些家长的价值观可能有冲突,家长可能以为是简单的玩具,担心影响学习,就可能不同意购买。但如果了解到,他可能是老师提到过,并邀请孩子们了解并作为一项研习工具,也许家长也需要从其它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魔方,给孩子更多的理解。

  

总之,理解并愿意满足孩子的内在需求,继而给与他一定的行为权利,再分享成人世界的价值观,同时对价值观外的行为进行约束。这几个步骤,不仅仅在帮助孩子改变偷钱的坏习惯,同时在其他不恰当行为的修正中,都有很好的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