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女作家张兰,在疫情期间记录的《疫情下的纽约人》被大众熟知

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深以为然。

2020年的春天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医护人员到社区管理人员再到小区的保安、快递人员、普通人,每个人都在奉献着自己的一点点力量,为了这场战疫有的人连续工作24小时,有的人舍弃了与家人相聚的时光,有的人英勇牺牲了,虽然我们做不了什么,但也自行居家隔离,不给福国添乱,不浪费医疗资源,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没有人是局外人。

50岁女作家张兰,在疫情期间记录的《疫情下的纽约人》被大众熟知

如今,世界的各国疫情严重,同样在各国的疫情期间,有很多好人,她们用自己的行为给身处困境的人人们传播正能量,她们是一群善良的正义的英雄。


疫情期间,社交平台上一名网名为《纽约蓝蓝》的作家一直奔波于美国疫区中心纽约,以日记的方式为网友报道当地疫情最新状况。

50岁女作家张兰,在疫情期间记录的《疫情下的纽约人》被大众熟知

张兰出生1969年,本科毕业于苏州丝绸工学院艺术系,之后获得密苏里大学艺术硕士学位。即是独立策展人,同时又是设计师,还是北美华人作家协会会员,堪称才女。

疫情期间,她给自己的日记起名为《疫情下的纽约人》,从刚开始的几十个人感染到后来成千上万的数字,作者观察、记录并感慨。

50岁女作家张兰,在疫情期间记录的《疫情下的纽约人》被大众熟知

这是3月25日,这似乎也是张兰发表在公众号中的最后一篇日志的部分内容。

女军医Dr Birx以优雅女性化的妆容受到大众瞩目,特别是她每日一换的丝巾,被我很多朋友称为“丝巾女士” 。网上已经有好事者收集了她每天戴的丝巾图案。她仿佛具有母亲一样安抚的能力,就像我总具有带歪楼的能力一样。今天纽约州有30000多例确诊病例,其中3805例住院,住院率为12%。888例住在ICU病床,ICU住院率为3%。州长库莫表示,住院率增速正在下降。他还说纽约人的“亲密的关系”让纽约成为此次疫情中心。但这种“亲密”既是纽约最大的弱点,也是纽约最大的优点。它让纽约在面对任何困难时战无不胜。而纽约最终一定会战胜疫情。

她的日记里全是美国太好了之类的正面报道,即使是美国成为全球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她的日记的主题仍然没有走向追责以及对负面的放大!

可这位正能量的美籍华人作家,在3月27号因车祸不幸去世!


她不仅是一位华人作家,她也是一位优秀的母亲。

张兰虽然一直生活在美国,在日记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她时刻关心着当地的疫情,并把我们华人在当地的助人行为记录在日记中。

我们华人行动非常快,民间公益组织华藤会昨天已经把采购到的第一批口罩分别送到了ElmhurstHospital和Harlem Hospital。这次全美华人捐助的行动都非常迅速,而且层面广,大城市,小镇上都有,在这青黄不接之季很管用。

罗曼.罗兰曾说,行善的人应该觉得自己快乐才对。

我想,她即使身处困境,却依然能够用太阳般地温暖记录着身边的好人好事,此刻的她,正在用善良的行为让这个世界保持着多一分的美好,她不仅是一位善良的作者,也是一位快乐的普通人。

50岁女作家张兰,在疫情期间记录的《疫情下的纽约人》被大众熟知

在作家的身份外,她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好母亲的身影。

中午出去给买女儿最爱吃的韩国炸鸡,因为她说好久都没吃过了。又给她买了一杯奶茶。有喜欢的美食就会觉得日子还不错。这个月几乎没有什么花钱的机会,现在就多花钱在食物上吧。小镇主街上的人很少,车倒不少。大概是看天气好大家都开车出来了。邮局旁边的玉兰花已经开了,和往年并无别样,只是树下多了几个匆匆忙忙戴着口罩的行人。

给孩子买东西是每一位母亲最平常的一件小事,也是每一位伟大母亲的最平凡的小事,通过买东西而记录下来的笔记,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身兼作家的母亲的生活轨迹。

50岁女作家张兰,在疫情期间记录的《疫情下的纽约人》被大众熟知

在某社交平台,她也用自己的文字记录自己孩子的学习过程。

二女儿拿到录取通知书以后就有很多朋友询问我们爬藤的经验,对我这样一个大撒把的妈还真有点为难。除了她的申请论文我算参与了以外,她平时的学习细节我其实都不过问。所以对于很多希望能取经的父母来说,这篇文章很可能会让你失望。因为我家实在没有孩子一定要爬藤的想法,也没有为爬藤专门做过任何事情或者花费钱财。

雨果曾说过,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每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一个优秀的母亲,母亲的伟岸是每个孩子最后的避港湾,她不断指引着孩子前进的动力,以无形的力量让孩子通往更高的地方。


这是一位好母亲,也是一位好作者,用自己的文字印记疫情下的一花一草,一人一物,给世人带来了温暖和力量。虽然此时很多人身处在困境中,但我相信有人看到她的笔下的文字,内心也会充满了阳光和力量。

50岁女作家张兰,在疫情期间记录的《疫情下的纽约人》被大众熟知

就像她日记中所记载的,

很多父母觉得读了我的文章以后会安心很多。现在已经有很多的华人作家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写疫情,他们的文章也都非常值得看。真实的记录越来越多,读者就可以拼出一个大概的面貌来。仅靠一个人的书写都是永远不够的。如果每天只看数字再加上一些添油加醋的描述的确会觉得我们生活在人间地狱里。但是目前我们其实都还算好。

这是一位善良的作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除了日记本之外,这是她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记。

愿逝者安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