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什么时候被称为诗仙的,算得上千古绝响的诗词有哪些?

抠脚大汉Zz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742年,李白在长安紫极宫遇见了贺知章,给他看了自己的诗歌作品《蜀道难》。贺知章非常佩服,把李白一顿狂夸,称之为“谪仙人”,意思就是从天上贬谪下凡的“仙人”。除了贺知章,同时还有其他一些人也用“仙”来称呼过李白,比如他的好朋友杜甫。杜甫写了一首诗叫《饮中八仙歌》,描写了当时很喜欢喝酒的,一群极富个性的名人,取名叫“饮中八仙‘’这其中就包括李白。李白就这样又和“仙”字挂了钩。李白后来被叫“诗仙”,和贺知章的力捧、杜甫的诗歌,应该说都有关系。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天宝元年(742)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追寻古迹


酒以诗传,诗以酒名。这种现象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比较常见。有诗人的地方就有酒,盛产酒的地方往往也会伴随着诗人的出现。

不喝酒,和喝了酒后写出来的诗,有的确实是两样。李白之前的诗人是这样,李白之后的诗人也是这样,历史上多了去。

名家辈出,佳作纷呈。其他不讲,自诩是卖酒的人中能够胡诌两句的我,有一首颇受大家好评的拙作就是喝酒后才写出来的:

《家史》

酒是父亲的泪

不是流出来

而是吞下去

.

他总是那么清醒

我却醉了

大家读了后认为怎么样嘛?

至于问李白什么时候被称为诗仙的,这还真不是后人对他的赞誉,我记得好像是李白在当时京城长安北漂时,前辈诗人贺知章看了他写的《蜀道难》诗后,对他的评价。

但李白写的那么多首诗中,不管是以酒为主题还是没有,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诗,我认为应该是《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这首诗也许完整背得下来的朋友不多,但当中的很多句子单独出现时,估计只要是中国人,没读过一天书的都会听别人说过。

李白也是高产诗人,截止至今像我就还听说有哪个说李白写的诗有不好的。总之,李白被誉为诗仙当之无愧。最后,就这样吧,以上理解学习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问道茅台镇


李白,被尊称为诗仙,在他在世的时候已经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李白在天宝初年,前往长安,拜见当时的四明狂客贺知章,以求引荐。两人相见,一见如故,赏其文,见其《蜀道难》一诗,叹为“谪仙人”,遂有“金龟换酒”之美事,誉满长安。“谪仙人”被广为传颂,逐渐演变成“诗仙”。经历盛唐,中唐,以至于晚唐,已经为大家所接受和认可。

李白擅长写古风,《将进酒》可称为一时巅峰。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艾条艾柱艾绒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玄宗狩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乘机献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他的《大猎赋》希图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圣朝园池遐荒,殚穷六合”,幅员辽阔,境况与前代大不相同,夸耀本朝远胜汉朝,并在结尾处宣讲道教的玄埋,以契合玄宗当时崇尚道教的心情。

是年,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最后两句说“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统治阶级的上层。李白这次在长安还结识了贺知章。李白去紫极宫,在那里遇见了贺知章,立刻上前拜见,并呈上袖中的诗本。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李白瑰丽的诗歌和潇洒出尘的风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三年后,李白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感叹,离开长安。

应该说是先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大约时间应该是(735——742)年之间。当然也有记载(742~756)初年。从此便有了诗仙的来源。

被称为千古绝响的诗歌《将进酒》《蜀道难》

《静夜思》李白最初拿出自己的《乌栖曲》给贺知章看,贺知章有“泣鬼神”之评,李白接着拿出了自己的《蜀道难》,贺知章还没看完,就称赞了四次,读罢,感叹道,你是天上贬谪下来的仙人啊,李白后来被人称“诗仙”,贺知章那会就独具慧眼了。其实《蜀道难》应该是李白最得意之作,唐代流行献诗时李白专门拿出炫耀才华之作。所以说《蜀道难》应该是李白写的最好的作品。



覚岸


我是@辉公子没有故事,李白是第一次到长安时,大约唐玄宗天宝初年,被称为诗仙的,李白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作品,据传有3000首,流传至今990首,算得上千古绝响诗歌有很多。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第一次到长安,已经

40岁了,虽然他的诗句已经很成熟、很优秀,却是籍籍无名。当时的贺知章作为京城文学名流,名气显赫。于是在这一年,无名之辈李白拜访了贺知章,李白以自己的作品《蜀道难》作为拜帖呈上。

李白万万没想到的是,这篇作品,贺知章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把他称作为“谪仙人”。从此之后。李白就有了“谪仙”这个称号。

这里列举李白称得上千古绝响的一些诗歌:

《静夜思》、《赠汪伦》、《早发白帝城》、《独坐敬亭山》、《望庐山瀑布》、《送孟浩然之广陵》、《行路难 其一》、《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渡荆门送别》、《望天门山》、《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等。

这些诗作在历史的长空熠熠生辉,写尽了李白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李白一生怀着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但是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胸中淤积的痛苦和愤懑难以言状。

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那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把诗人的一身傲骨展露无遗,为后人考察李白伟大人格提供了重要依据。

#泛文化写作营#


辉公子没有故事


李白什么时候被称为“诗仙”的,已无法考证。至少我没从史料或者诗歌评论中发现。李白被后人尊称为“诗仙”,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我认为从什么时候开始并不重要!

我上高中时我们语文老师说杜甫被称为“诗圣”,是从北宋年间民间慢慢传开的,我翻阅一些书籍,并没找到相关记载。倒是明代杨慎说“李太白为古今诗圣”。通过这是否可以推断,明代以前对于“诗仙”和“诗圣”的流传,民间并未形成。

李白在世时,仅仅有“酒中仙”的称呼,详见杜甫《饮中八仙歌》,这里不作赘述。还有

“谪仙”的称呼,李白到了长安,贺知章看了李白写的《蜀道难》等诗,说“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后来李白回忆起这事,写下《对酒忆贺监二首》,其中两句“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可见,李白有“谪仙”的美称。

最后,聊一下李白算得上千古绝响的诗有哪些。既然是“绝响”,不仅仅算得上唐诗中的精品,而且要后人无法模仿,即做到空前绝后!我认为有《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行路难》《侠客行》等歌行体诗。至于绝句律诗同时期皆有并驾齐驱者。

最后限于篇幅,摘录一下《将进酒》全文,供各位赏析: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姜羽丰jyf


李白被称为“诗仙”不是没有道理的

李白一辈子热衷于学仙求道,他一生“沾仙气”的地方可不少。不论是唐朝诗人还是后世墨客,都不约而同的将李白和“仙人”联系起来。

众所周知,李白好酒、善诗、习剑、学仙。

第一个叫他“神仙”的,不是个普通人,是科举状元、太常博士、大诗人、大才子贺知章。

让贺知章惊呼“李白是神仙”的那首诗是《蜀道难》。贺知章在看过李白的诗后,大加赞赏,夸赞李白为“谪仙人”。

从李白自己看,他相当一部分的诗歌中都包含着自己对于成仙的渴望,而后世也有关于李白乘鲸升天的传说。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写李白——“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也曾这样写过:“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另外,大家知道李白好酒,他喝酒也是喝出了“仙气”的。

李白能称得上是千古绝响的诗句那真是太多了,我只能说,李白的每一首诗都是有仙气的。

写美人: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写侠客: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写月亮: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写爱情: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饮酒写诗: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简单举几个李白的代表作品:《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望庐山瀑布》《侠客行》《春思》《子夜秋歌》等


刘敦杰


据传,同时代的贺知章因崇拜李白尊称其为“谪仙”;而明代杨慎说过一句话“李白神于诗”,神仙神仙,神往往和仙一起,所以诗神亦为诗仙。

李白的《静夜思》小时候学的,意境很美,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长大了才了解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月是故乡明。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学习的时候被他的美所倾倒,后来知道是作者被赦免后的心情,心情与景色遥相呼应,可知作者心情愉快。

还有《望庐山瀑布》、《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等。


墨鱼吧


李白被称为“诗仙”不是没有道理的

李白一辈子热衷于学仙求道,他一生“沾仙气”的地方可不少。不论是唐朝诗人还是后世墨客,都不约而同的将李白和“仙人”联系起来。

众所周知,李白好酒、善诗、习剑、学仙。

第一个叫他“神仙”的,不是个普通人,是科举状元、太常博士、大诗人、大才子贺知章。

让贺知章惊呼“李白是神仙”的那首诗是《蜀道难》。贺知章在看过李白的诗后,大加赞赏,夸赞李白为“谪仙人”。

从李白自己看,他相当一部分的诗歌中都包含着自己对于成仙的渴望,而后世也有关于李白乘鲸升天的传说。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写李白——“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也曾这样写过:“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另外,大家知道李白好酒,他喝酒也是喝出了“仙气”的。

李白能称得上是千古绝响的诗句那真是太多了,我只能说,李白的每一首诗都是有仙气的。

写美人: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写侠客: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写月亮: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写爱情: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饮酒写诗: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简单举几个李白的代表作品:《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望庐山瀑布》《侠客行》《春思》《子夜秋歌》等


Leo年轻有希望


李白(701一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其母梦太白金星入怀而生。他五岁随父亲迁居唐绵州昌明(今四川江油县西南),十岁时,便博览群书,精通书史,出口成章。由于生得姿容俊美,骨格清奇,有飘然出世之相,人人都夸他锦心绣口,说他是神仙下凡,称呼他为李谪仙。

李白一生好酒,不求仕途,志在遨游名山大川,尝遍天下美酒,登峨眉临云梦,与隐居在徂徕山竹溪孔巢父六人日夜酣饮,称为竹溪六逸。有人对他说“湖州乌程酒甚佳”,李白就不远千里来到湖州,在酒馆中旁若无人,开怀畅饮。正好州郡的迦叶司马经过酒馆,听见里面有人在酒后狂歌,于是就派随从进去问询,李白随口作答:“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逃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

李白的诗风豪放雄奇,想象丰富,语言不假雕饰,富于独创,不受格律约束,如天马行空,自成天籁。贺知章见到李白的诗文,叹道:“子,谪仙人也”。杜甫专门写诗赠于李白:“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名从此大,汨没一朝伸。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在《全唐诗》中收录了李白的诗有一千零二十首,首首都是千古绝唱,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人想象丰富奇特,手法大胆夸张,呈现出亦虚亦实、亦幻亦真梦游场景。全诗无论是构思,还是意境,都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其在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笔随兴至,天马行空,堪称绝世名作。

另外《将进酒》全诗情感饱满,喜怒哀乐犹如滔滔江水奔流而下,不可遏止,起伏跌宕,变化剧烈;手法极其夸张,以大量数量词进行修饰,既表现出诗人豪迈洒脱的情怀,又使诗作本身显得笔墨酣畅,抒情有力;在结构上大开大阖,充分体现了李白七言歌行的特点。

还有《蜀道难》,清代诗评家评此诗:“笔势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全诗袭用“乐府诗”旧题,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

李白是继屈原后的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文集后来由其叔叔李阳冰整编而成,名为《草堂集》共二十卷。现在流传下来的是由清代王琦辑补.编定和注释的《李太白全集》三十六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