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山这个名字来自河南吗?

根据《应山县志》记载,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永阳县为应山县,到1988年应山县改广水市,应山县这个地名已经存在了1390年。那么永阳县为何就被改成了应山县,应山这个名称又是如何来的,迄今为止好像没人说得清楚。我一直对这个问题很好奇,却从来都得不到答案,直到有一天我查阅《应城县志》,似乎从中找到了一些线索。

来自《应城县志》的提示

据清雍正年间《应城县志》载:“因应邑地处要冲,乃安、荆二府咽喉,郧、襄东道门户,应置城为守,故名。或云冈阜周环,隐隐如城,故名。未知孰是。”事实上,应城之名始见于东晋。据《宋书-蒯恩传》云:“(晋安帝)义熙二年(406年),张坚据应城反,恩击破之,封都乡侯。”结合清康熙《应城县志》载:“应城县置于刘宋,晋安帝时尚未置县也,或本为安陆乡聚之名,刘宋因以为县耳。”1992年出版的《应城县志》进一步确认了应城县的年龄,第一页概述中记载:“南朝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始析安陆南境置应城县。”可知,当时应城为安陆县一个乡聚(相当于今乡镇)之所,后来南朝刘宋以乡聚之名在此置应城县。

另一说据《今县释名》载:“县近应山(今广水市),故名。”引《水经注》云:似因古殷时应国而得名。古应国相传起源于黄帝时期的应龙氏部落,这个部落助黄帝打败蚩尤氏之后,定居山西,后又迁徙到河南鲁山县之应乡。商代时与商王朝往来密切,故今本《竹书纪年》载:盘庚七年,“应侯来朝”。至周武王灭商之际,应国被灭。周武王遂封其四子应叔于应侯国故地(今河南平顶山市郊滍阳岭,已淹没水库下),楚文王三年至六年(前687至前684年)之间灭于楚。

找到《水经注》之后,咱们就可以开始——

跟随郦道元《水经注》和《魏书》一路探究

《水经注》卷三十一摘抄:

滍水又东北合牛兰水。水发县北牛兰山,东南径鲁阳城东,水侧有《汉阳侯焦立碑》。牛兰水又东南,与柏树溪水合。水出鲁山北峡谷中,东南流径鲁山西,而南合牛兰水。又东南径鲁山南。阚駰曰:鲁阳县,今其地鲁山是也。水南注于滍。滍水东径应城南,故应乡也,应侯之国。《诗》所谓应侯顺德者也。彭水注之,俗谓之小滍水。水出鲁阳县南彭山蚁坞东麓,北流径彭山西,下有彭山庙,庙前有《彭山碑》,汉桓帝元嘉三年杜仲长立。彭山径其西北,汉安邑长尹俭墓东。冢西有石庙,庙前有两石阙,阙东有碑,阙南有二狮子相对,南有石碣二枚,石柱西南有两石羊,中平四年立。彭水又东北流,直应城南而入滍。滍水又左合桥水,水出鲁阳县北恃山,东南径应山北,又南径应城西。《地理志》曰:故父城县之应乡也。周武王封其弟为侯国。应肋曰:《韩诗外传》称:周成王与弟戏,以桐叶为圭,曰:吾以封汝。周公曰:天子无戏言。王乃应时而封,故曰应侯,乡亦曰应乡。按《吕氏春秋》云。成王以桐叶为圭,封叔虞,非应侯也。《汲郡古文》殷时已有应国,非成王矣。战国范雄所封邑也。谓之应水。

《魏书卷一百六上》摘抄:

鲁阳郡太和十一年置镇,十八年改为荆州,二十二年罢,置。

领县二:

户二百四十五,口七百七十五

山北(县)太和十一年置。有应山、应城。

河山(县)太和二十一年置。

探究河南的应国、应水、应山、应城

应,周代姬姓诸侯国。应字本作雁,甲骨与金文像人旁有一鹰状,说明应人本是以鹰为图腾的氏族部落,据史所载,应在商代即已立国。考古工作者上世纪80年代在滍阳镇考古发掘出一个古应国城址,出土了一批带文字的文物,上面刻有鹰字和鹰形图案。古文字中“鹰”和“应”通假,是一个意思,“鹰城”因此得名。

据专家分析,在我国早期的象形文字中,“鹰”和“应”是同一个字,后来才演化为“鹰”指飞禽,“应”作地名或他用。出土鹰形器物,不无象征意义。考古学家郝本性考释,鹰具有族徽的意义。应国为殷商所置,商部落以鸟为图腾,应国以鹰为图腾应属商族遗风,西周时期的应国承袭了早期应国之名。这个考证说明,出土的鹰形器物证明应国就在此地(后来平顶山市的别称“鹰城”即来源于此)。

所谓的应水就是如今的平顶山市应河,平顶山市应河发源于伏牛山东麓的应源(今鲁山县梁洼镇,梁洼镇又名应源镇),注入古应国的滍水。应河又名鹰河,古称应水、桥水,俗称马渡河。绕应山而南入沙河(滍水),全长27公里,河床宽15到20米,最大流量120立方米/秒,流域面积100.9平方公里。据《水经注》载:桥水(应河)出鲁阳县北恃山东南。流经古应国地标滍阳岭,滍阳岭是一条土岭,人称滍阳土龙。远远望去滍阳岭犹如一条巨龙依偎在茫茫天地间,低首垂尾饮水于沙河之中。滍阳岭的南端濒临白龟山水库,举目远眺波光粼粼,一片汪洋。1990年代初,应河源头的泉水还很旺,一溪清流曲折蜿蜒,到宝丰张八桥镇的外良庄自然村,水幅三四米,摆一行石头才能过。而今沟水日渐枯弱,外良村50亩水面的小水库也已名存实亡,应河古源从此断绝。

《鲁山县志》:应山在县东四十里,舒山之东。

《括地志》故应城[注:这个应城同“鹰城”,今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2018年8月6日,平顶山市将北环路改为鹰城大道],因应山为名,在汝州叶县。武王代商,封其后於应,或谓弟。周公平武庚管叔之乱,封武王子叔韩於应。应(鹰)山是伏牛山的余脉,南濒白龟山水库。沙河(即古滍水)自西向东经由水库流向汝河,尔后汇入淮河。

永嘉之乱之后的大迁徙

永嘉五年(311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晋怀帝,纵兵烧掠,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晋室南渡,西晋灭亡,史称“永嘉之乱”。中原人民在外族的压迫下,纷纷越淮渡江,相率南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随着东晋政权在南方的建立,北方人口向南方迁移的规模更大。截至南朝刘宋初年,南渡人口已近30万户,达到90多万,占当时南方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大量流民涌入巴蜀地区,巴蜀的土著居民又大批流亡到荆、湘地区,“时流人在荆州十万余户”,给南方注入了新的活力。

南渡居民大都聚族而居,东晋及后来的宋齐梁陈历届南朝政府在长江南北收集流民,东晋及后来的南朝统治者为拉拢南渡士民,在长江南北和梁益通路设置侨州郡县安置侨人,设置了许多和江北一样名称的“侨县”,均保持其原来籍贯,另立户籍,给以优待特权,不受当地政府管辖。由于十六国时期北方曾发生几次大动乱﹐因而有几次大规模的北人南迁﹐又形成新的侨州郡县。过一段时期又分割原州﹑郡﹑县土地以为领土﹐于是州郡分割得愈多﹑愈小﹐而且还出现两郡同治一县和两州同治一郡的双头郡县。因此﹐南朝后期地方行政区划十分混乱﹐以至于当时人也弄不清楚,大体南朝侨置的州郡以在今

鄂北及苏南﹑苏北﹑皖南者为多。

湖北的应山和印台山

印台山位于广水市应山街道域内,据明嘉靖《应山县志》记载:“应台山在治东南里许,原名应山,因其方平如台,又名应台山,后人复以其似印,更名印台山”。清同治《应山县志》卷四“山篇”谓:印台山,城东门外迤南长数十丈,高城十数丈,视城如釜底,纤悉毕见。原名“应山”,以其方平如台,又名“应台山”,后人以其形似印,更名“印台山”。而河南平顶山以前就叫“应山”,古籍称其“山顶平坦如削”,是不是更像一个大印台山?

应山这个名字来自河南吗?

河南平顶山——大号印台山

应山这个名字来自河南吗?

湖北印台山——小号平顶山

原应山县和鲁山县还有一些地名比较重合,不知是不是巧合。鲁山县有石人山,属伏牛山脉,应山宝林乡有石龙山,在应山县北部。鲁山县南部有东牛心山,应山东部有牛心山,更为巧合的是鲁山的牛心山原来叫牛背山,而应山的牛心山原来叫牛脊山,两者又是一样。

综上所述,个人大胆推测,应山和应城两地的名字,很有可能来自于永嘉之乱以后陆续南渡的鲁阳郡及周边居民,应城于刘宋时期置为侨乡。应山的流民人数开始并不多,直到隋朝初期,移民及移民后裔在人数上已经占了绝对多数,应城这个名字已被使用不可再用,而此处的山形似原河南应山,则早已被当地人命名为应山。在当地居民的强烈要求下,隋朝当政者将其由永阳县改为应山县。(浪客)

大胆假设之后,还需小心求证,欢迎各位网友转发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