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一種可讓每個人都獲益的神奇方法

冥想是一種自我控制的心理調整方法。冥想通過調節人的認知、情緒、行為,而引起人體產生生物學效應,進而達到平靜思緒、放鬆身體,使人們變得幸福、平靜和安詳的目的。冥想的核心理論和技能,來自於佛教的冥想實踐經驗。冥想有著上千年的文化底蘊,至今仍然被人們所津津樂道和接受。

冥想,一種可讓每個人都獲益的神奇方法

冥想的益處

冥想可以對人體產生非常積極的作用。人的免疫系統與心態緊密相連,很多疾病都是因為心理壓力過大,焦慮、抑鬱或憤怒等不良情緒引起。冥想過程中,由於人的內心更為平靜,更少地感到緊張、憤怒等情緒,患病幾率也更小。某種意義上講,冥想是一種人體免疫增強劑。研究表明,冥想訓練有助於治療慢性疼痛、焦慮、皮膚病、抑鬱症復發、失眠症、物質濫用、酒精依賴、飲食障礙、心臟疾病和癌症等心身疾病。情緒調節、自我參照加工和觀點採擇的腦區的灰質厚度改變有關。定期進行冥想練習,還能夠幫助人集中注意力,增強記憶力,消除緊張情緒,平息心緒,增強心理抗壓能力。

冥想的益處不僅在於身體,還在於心靈。從早到晚,我們忙於工作,身心都可能會受到各種不良影響。我們可以通過靜坐冥想,緩解心理壓力,消除精神上的疲勞,從而使身心得到愉悅,擁有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從而能夠更為從容得面對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種壓力和挑戰。

冥想的方法

冥想的種類很多,有靜坐式冥想和運動式冥想等。目前,國際上普遍將冥想分為沉浸式冥想和專注式冥想兩大類。沉浸式冥想,要求人們冥想時放下自己體驗過程中出現的一切想法和感受,強調開放與接納。專注式冥想,強調集中注意力,要求人們在冥想過程中儘量將注意力放在感受呼吸、詞語重複、想象圖像等心智或感知活動上。

深度呼吸式冥想練習深度呼吸時,冥想者想象自己的腹中盛開了一朵蓮花。吸氣時,腹部被空氣充滿,想象中的花瓣也隨之舒展。呼氣時,花瓣隨之合攏。

注視畫面式冥想通過注視畫面來練習冥想,讓思維自如地停留在畫面上,慢慢地將注意力集中在那兒,安靜平和地集中於畫面當中。

引導式冥想是一種集中注意力的冥想方法。冥想者專注於想象的畫面,例如,要求冥想者在體操運動員表演開始之前,在腦海中勾勒出這位運動員完美表演體操的所有肢體動作。

冥想的時間安排

研究表明,每天進行20分鐘冥想練習,即可使人注意力以及情緒等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改善。

建議可以每天早起床20分鐘,進行冥想練習,堅持一段時間,定可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