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哲學問題的佛學方案,心靈普遍暢通,科學發展也許可憑藉工具


第一大問題:心身問題,這似乎是一個科學問題,及腦與意識運作的機制。但哲學並非這麼簡單,腦與意識,誰是主導的問題。科學斷定意識是主觀的,並不是依據實驗的結果,而是基於意識無法實驗的性,無法把握性而得出的推論,其本質是無能的迴避。

科學只能解決積累可實驗的客觀真理,而無法解決不可實驗意識真理,但意識真理又客觀存在。假如人是沒有意識的機械,科學也就無從說起。

研究意識真理的困難就在於,所有意識真理都是個體的,沒有辦法相通。文學語言及表情的溝通,只是膚淺的溝通。

如果一方有意欺騙,文字語言表情的溝通就是失敗的。同理,通過視聽觸思等得來的信息,是刺激的知識積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心靈溝通。所以誇物種之間無法溝通,比如人與鳥,所謂的溝通也只不過是情感親疏而已。

假如兩個人之間,或者一個人與一隻貓之間,他們的意識是相通的。那麼,他們就是“一”,而不再是“二”。不能再稱為“他們”,而應該稱“我們”,如左半腦與又右半腦的關係。

問題是,按照科學的真理,“我們”也是永遠可分的,不可能永遠見到真正的“我”。那麼,“我”在哪裡?“我”的真相是什麼?這個問題沒有人搞清楚。別妄論“我”的意識了。不管你信與不信,現在除佛之外,任何人的意識都是“我們”的意識。

“佛”是唯一與任何意識相通的人,最純粹的“我”,正因為佛純粹,而不被混雜的“我們”所認知所承認。也正因為“佛”的純粹,所以“佛”不需藉助任何工具技術來意識,當然也不需要通過視聽觸思等腦神經來意識。釋迦牟尼佛是第一個成為“佛”的人,並把“佛”的真相用經書的形式告訴了眾生。許許多多的眾生,依照釋迦牟尼佛的經書修煉也成了佛。

問題是,釋迦牟尼佛的真相無法用科學技術再現和複製。因此,無法在眾生中普及。

純粹的東西是無法用非純粹的東西來認識實驗的。因此,科學永遠不可能複製佛。認知“佛”唯一的方法就是修煉覺悟。

而推廣修煉覺悟的方法很困難:一是信的困難,眾生普遍不信視聽觸思等以外的東西,二是智的困難,眾生普遍只有“取得”智慧,而缺乏“施捨”的智慧。

總之一句話,人生的意義恰恰就在於幸福快樂的感知意識,一切功名民財富都是實現這一意識而存在的。

解決哲學問題的佛學方案,心靈普遍暢通,科學發展也許可憑藉工具


解決哲學問題的佛學方案,心靈普遍暢通,科學發展也許可憑藉工具


解決哲學問題的佛學方案,心靈普遍暢通,科學發展也許可憑藉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