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洛阳迁都长安,汉献帝的统治为何变得摇摇欲坠?

公元190年,袁绍联系了十几家愿意反对董卓的实力派人物,组成联军,讨伐董卓。而汉献帝在董卓手中,所以联军只能由袁绍发号施令。整个反董卓同盟部署严谨,这对董卓极为不利,他常年驻守在西北,于是想把都城迁往长安,便于控制形势。

从洛阳迁都长安,汉献帝的统治为何变得摇摇欲坠?

董卓当然会带走汉献帝,他迁都的借口是神学著作的理论,刘邦在长安建都传了十一代。刘秀在洛阳立国也是十一代。董卓说,循环往复,就得迁都长安。

但是,以杨彪为首的大臣说,治理天下最重要的是让天下安定,让百姓安稳。尤其是现在,更需要安定。“天下动之甚易,安之甚难。”更何况这些年,东汉处于混乱之中?这样的大折腾,引起恐慌,就会让国家安定的目标更变得遥远。

这个看法是深刻有道理的。不过董卓为了满足个人利益,非要迁都,他指着杨彪的说法是独夫民贼的粗鲁认识。于是在董卓的武力挟持下,东汉王朝被迫迁都长安,董卓为了防止官员和人民逃回故都洛阳,将整个洛阳城烧毁。昔日兴盛繁华的洛阳城,瞬时之间变成一片废墟。

从洛阳迁都长安,汉献帝的统治为何变得摇摇欲坠?

董卓的迁都也对汉献帝的统治造成了难以泯灭的负面影响。首先是动摇了东汉政权的统治基础,为日后汉献帝改善统治增加了难度。整个东汉王朝的中心一直在洛阳,官僚与管理都以此为中心。现在迁都长安,管理系统是缺乏的,所以长安与国家的东部南部都脱节。

如果要坐镇长安,很难指挥天下。所以,曹操有著名的评论:“向使董卓倚王室,据旧京,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今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如果占据洛阳,以此为根据地,以汉献帝的权威,哪怕许多事不合道义,力量本身是可怕的。

董卓放弃了洛阳,迁到长安,使得整个朝廷脱离了成熟的管理系统,中央就成了无本之木。而且造成人心震动,这极大伤害了汉献帝的统治基础。迁都发生在东部反董联盟成立时,这些诸侯的实力虽有差别,但是每个人都有号召力。当董卓他们还在洛阳时,这些人可以团结在反董的旗帜下。东部同盟想取得与汉献帝的联系,不是完全没可能。

从洛阳迁都长安,汉献帝的统治为何变得摇摇欲坠?

但是迁都长安后,诸侯的斗争目标也失去了,他们失去了与汉献帝的联系。这十几位实力派人物,失去目标后,就进入了一个互相间你争我斗中了。国家开始分裂,这个同盟内部就进入了“外托义兵,内图相灭”状态中,这就为后来东汉后的四分五裂埋下了祸根。

迁都长安加深了东部实力派人物与汉献帝间的对立。汉献帝被挟持到长安后,“关东诸将议,以朝廷幼冲,迫于董卓,远隔关塞,不知存否。”汉献帝幼小,到遥远的长安,哪怕被害死了,他们也不知道。

这种疑虑被袁绍利用了,他就联合一部分人提出建议,要在东部另立皇帝。表面是袁绍与董卓的矛盾,也不可避免地让袁绍与汉献帝间存在隔阂。之前不敢公开反对汉献帝,现在正好给了袁绍一个否定汉献帝的机会。

从洛阳迁都长安,汉献帝的统治为何变得摇摇欲坠?

袁绍甚至不惜散布谣言,说汉献帝不是汉灵帝的儿子,想借此来否定皇位的合法性。他给袁术写信时,说“今西名有幼君,无血脉之属,公卿以下皆媚事卓,安可复信?东立圣君,太平可冀,如何有疑?”袁绍提出要取代汉献帝的是刘虞,也是刘氏宗亲。

袁绍是诸侯盟主,他对汉献帝的态度,也影响到一部分人,像刘表之类。刘表后来对汉献帝就是抵触的。所以,董卓把汉献帝迁到长安,造成了反对董卓的人,也跟着反对汉献帝。这对汉献帝的统治极为不利,后来多亏了曹操,才摆正了汉献帝的正统地位,使得国家趋于一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