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皇陵是怎么下葬的,盗墓世家都无从下手

自古以来,中华的殡葬文化都是一直保存了下来,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入葬时就会在棺椁里放置一些金银首饰作为陪衬,古代认为人逝去之后会到另外一个地方继续生活,陪葬的金银就也可以带着一起过去,家里富有的就多陪葬一些,不难想象作为集天下权力与财富一身的皇帝陪葬是多么的丰厚,这也就吸引了一代代职业盗墓者的兴起,但是截至到目前,元朝皇帝的墓陵还未被盗掘,甚至连下葬的地方都无法精确找到,这是为什么呢 ?


元朝的皇陵是怎么下葬的,盗墓世家都无从下手


元朝的前身属于蒙古族,虽然他们建立了元朝,实行汉法,但是在丧葬习俗上还是沿用自己独特的”薄葬简丧“,到底有多简单呢?

由于蒙古族属于游牧民族,没有固定的住所,又加上碰见战乱年代,基本上每天都在死人,就没有汉族那么多习俗,人死了之后只需要让死者坐在一顶生前居住的帐幕中间,亲朋好友围着进行祷告,然后把马匹、肉类、弓箭放到面前的桌上,随后找一块草地挖个坑,把人和陪葬品放入其中,最后把草地填平,第二年新草长出来之后就融为一体了。不过随着汉族文化的加重,慢慢的也就采纳了棺木入葬的方式。


元朝的皇陵是怎么下葬的,盗墓世家都无从下手


再说说元朝皇帝的丧葬方法,根据明朝学者叶子奇《草木子》中记载,元朝皇帝驾崩,在入葬前会有一个仪式,此仪式和普通蒙族相同,不过规格要稍微高点,但是只允许同族曾参加,礼毕之后,取一人粗细的金丝楠木,劈成两半,在其中一半上凿出一个人形大小,将遗体放置其中,随后把两块合为一块,外部在刷上髹漆(类似于现在的油漆,用于密封,隔绝空气),等晾干之后在用黄金铸造三个直径和圆木相同的圆圈,箍住两头,中间再放置一个,随后由皇帝亲卫带着其棺椁来到漠北,随机找一片草原,挖一道深沟埋葬,为了保证其埋葬地址的私密性,在运送途中,如果有人看见,就会将其杀死,用于陪葬皇帝。埋葬之后会把草坪还原回去,之后用万马千骑来回践踏,使之于原来一样平整,随后又用千骑守住方圆两里,让其自由生长,到了第二天,就无法找到其真正的埋葬之地了。


元朝的皇陵是怎么下葬的,盗墓世家都无从下手


说完下葬,接下来就是后人如何祭拜的问题了,埋葬的地方肉眼都无法找到,那他们是怎么确定没有祭拜错地方呢?

在下葬之前,会在深坑里杀一头幼崽骆驼,来年祭拜的时候会把这个幼崽的母亲带着一起,据说这个母骆驼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血找到下葬的地方,直到母骆驼死亡之后,就再也找不到真正的埋葬之地了。

除了习俗上的差异之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元朝在灭掉宋朝之后,元廷渴望宋陵里面的财富,开始大肆的挖掘破坏宋陵,甚至连宋理宗的头骨还被做成了酒杯。元朝也知道被盗的滋味不好受,所以选择这种独特的下葬方式也算是希望百年之后不被打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