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賢【甘肅】:《山村黃昏》(散文)


李孝賢【甘肅】:《山村黃昏》(散文)

山村黃昏

我的故鄉到處是山,那一座座的大山小山就像是一把把摺疊了的傘,我時常想若把這些傘撐開,故鄉便是一個遼闊的大草原,勞作的人們不再翻山越嶺,成群的牛羊在草原上覓食散歡……,然而,故鄉仍是山的世界,有了山故鄉的黃昏總是來的那麼早,而故鄉的黃昏宛如煽情的少女楚楚動人。初秋出了自家的門口,隨便登上一座山就能將村子四周山根下平展的土地一覽無餘,這些土地是經過平整的水澆地,也是那個時代屬於農民唯一的自留地,誰家的自留地裡種了洋芋,誰家的地裡種了胡蘿蔔、黃芽菜、蔓菁……,反正那些自留地裡種滿了我們這些頑童們愛吃的各類蔬菜,那蔬菜按照如今的說法絕對的綠色食品,沒有一丁點兒的汙染,那種從黃土地裡生根發芽直至成熟且帶著原始古有的味道,值得讓人留戀、回味!

午後的陽光已經不再那麼熾烈,大人們都到莊稼地裡去了,幾個約好的孩子們陸續聚集在村中央的那個大人們常常閒諞的“雜話臺”,水溝旁及莊前屋後那一顆顆高大粗壯的白楊、垂柳使勁地伸著枝葉,欲把村莊遮蓋,陽光灑在樹葉上在微風的吹拂下點點晃晃,穿過枝葉的陽光宛如打爛的鏡子把如星的光撒在莊戶人家的房頂上。領頭的“孩子王”說了聲:“走,拔胡蘿蔔去……”,男孩子們的衣服可以說是“整齊劃一”,清一色的白扣布汗褂子,跟泥土一樣顏色的赤腳丫子,河床邊一溜兒的自留地,有幾家的地裡種了胡蘿蔔,知道這些胡蘿蔔的直徑最大也就2公分左右,但剛澆過水拔起來松活吃起來脆甜,現在偷吃不用帶小鐵鏟,那地方田埂高,田埂上長滿了一米多高的芨芨草或蒿子,即使有人路過小孩子們完全可以藏在草叢中,還有不深不淺的嘊溝也可以藏人,快到地了他們小心翼翼地走進一塊胡蘿蔔秧子最綠最密的地裡,地埂邊裸露的地表面光潤潔白,佈滿了被太陽曬裂的不規則的縫隙,踩在腳丫下能感覺到那種柔軟細膩的觸摸。只見那些頑童疾步進入地中央,用一隻小手鋝住胡蘿蔔秧子,“噌噌噌……”地拔了起來,有一個孩子竟然掀起褂子兜襟將剛拔出胡蘿蔔上的泥土使勁地擦了幾下,將那指頭般粗圓圓嫩嫩的胡蘿蔔尾巴咬斷塞入嘴裡,吃得津津有味,肯定的,那種含滿脆甜一嚼就能流水的胡蘿蔔味道美極了! “哎……”一聲女孩的叫聲把這夥“小賊”們嚇得半死,一位女孩從地埂草叢中突然竄出,那紅底藍花的卦子到處都被泥土抹的髒兮兮的,這時其他孩子們連誰都沒看清就蹦到了地外,準備向遠處逃去,唯有那個吃著胡蘿蔔的男孩子站在原地一動未動,他仍嚼著胡蘿蔔看著這個從草裡飛出的女孩,女孩左手裡提著兩個紅紅的胡蘿蔔來到地埂上,問:“你咋不跑啊?”“跑啥,跑了你也認得。”跑在遠處的那幾個又回來了。“哈哈哈啊哈,原來是春娃……”,春娃年齡和他們差不多,但春娃的性格卻不像村裡其她的女孩,誰都說她是女男孩,有男子漢的膽子,男子漢的性格,當然還有男子漢的那般力氣,她告訴夥伴們其實她早就來了,剛拔了兩個胡蘿蔔就聽見他們嘰喳聲,便藏在了草叢中。果不其然這些男孩子們和自己一樣都是“小賊”。說完大家“咯咯咯咯”“哈哈哈”地笑了起來,那般笑聲就像是在空氣中炸開的小花炮……

李孝賢【甘肅】:《山村黃昏》(散文)

胡蘿蔔

地外是一條南北走向的河,河不寬但很長,河中佈滿大小不等的卵石,那些不動的卵石在陽光下泛著陰險青白暗淡的光澤,讓人看了有點害怕,卵石只有雨季山洪的助威,才會發出“嘩啦啦……”“轟隆隆……”的咆哮,那河道彎彎曲曲猶如少女的腰,扭動著身軀一直向南激情地延伸,與南邊遙遠的大山擁抱,才有了南山春天的絢爛、夏天的熱情、秋天的孕育、冬天的安逸……幾個孩子穿過幹河到了河的那邊,河床邊一條水溝流著看似清亮的水,其實這水是從上面的澇壩放出來澆地的,流的時間長了水就自然清了,水溝中的冰草穿破水的身軀,搖頭晃腦十分興奮,溝邊不知先祖們在何年栽植的槐柳、白楊、榆樹,偏偏有一顆柳樹卻是樹王,它樹幹粗大而高,滿身皺裂的樹皮堅硬敦厚,碩大的樹冠就是一把天然遮陽的大傘,孩子們玩捉迷藏遊戲時大多的都爬過這顆樹藏在樹冠中。孩子們將各自的胡蘿蔔放在水溝裡洗了洗,欻掉胡蘿蔔秧子靠在柳樹上“咯嘣咯嘣”吃了起來。“吃好了吧……”,一聲低而沉悶的聲,那分明是一個壯年小夥的嗓音,孩子們突然站起仰視望去,樹叉上站著一個十八九歲的小夥子,孩子們都認得他,是隊長的兒子福生娃,他兩手扶著樹幹,眼睛瞪著這些娃娃們。“還不快滾,我要告訴你們的爹媽……”幾個孩子風一樣跑去,此時樹冠上傳來一個姑娘“咯咯咯咯咯……”一連串的笑聲……

太陽快要落山了,田裡的人都絡繹不絕的回家了,幾個孩子分別依偎在媽媽的懷中,腦海裡總是想著那顆柳樹上的福生娃,他怎麼早早地藏在了樹冠中……

李孝賢【甘肅】:《山村黃昏》(散文)

大柳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