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中國古人的“衣食住行”

衣食住行是古人日常生活的重要方面,在《孔雀東南飛》、《送東陽馬生序》、《鴻門宴》等課文中都有所反映。

衣有廣狹之分,狹義的衣指上衣,與裳並舉。廣義的衣指一切蔽體的織物,包括頭衣、體衣、足衣。

揭秘中國古人的“衣食住行”

上古的頭衣主要有冠、弁、冕三種。冠是一般貴族男子所戴的帽子,這也成了他們區別於平民的一個標誌。冠還是當時各種帽子的總稱。《說文》:“冠,絭也,所以絭發,弁冕之總名也。”但冠和後代的很不一樣,冠有個冠圈,上面有一根不寬的冠梁,從前到後覆蓋在頭頂上。戴冠之前,把頭髮束起,用纚把頭髮包住,然後加冠、笄或簪。笄和簪是一物兩名,先秦叫笄,漢以後稱簪。其作用是固定冠冕。用於固定頭髮的是發笄,用於固定冠冕的是衡笄。杜甫《春望》中“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一句生動描繪了頭髮之稀少,連簪子都插不住了。為防止冠冕掉下去,在冠圈兩旁有絲繩,可以在頷下打結,這兩根絲繩叫纓。纓打結後餘下的部分垂在下頷,稱為緌。也可從頷下用絲繩兜住下巴,絲繩兩頭系在冠上,這根絲叫做紘。

揭秘中國古人的“衣食住行”

古代不戴冠的有小孩、異族人和平民。古人“二十而冠”,二十歲之前則垂髮,稱為髫。陶潛《桃花源記》:“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古人不剪髮,長長了就紮成一束,稱為“總髮”;紮成左右兩束,稱為“總角”,《詩經-氓》:“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以總角指年幼之時。

平民不戴冠,戴頭巾。《說文》:“發有巾曰幘。”庶人的幘是黑色或青色的,所以秦稱百姓為黔首,漢代稱隸僕為蒼頭。幘的作用是壓發定冠,可一直蓋到前額。從漢代起,幘也為戴冠者所用,戴幘後再加冠。

揭秘中國古人的“衣食住行”

冕是貴族祭祀時所戴的禮冠。《說文》:“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旒纊。”延是一塊長方形板,延覆在頭上。旒是延的前沿掛著的一串串小圓玉。纊是系在冠圈上懸在耳孔外的玉石,通常叫填。紞是垂在延兩側用以懸纊的彩絛。後來只有帝王才能戴冕有旒,因此,“旒冕”成了帝王的代稱。

古代服裝由領、襟、衽等部件構成。領有交領,即衣領直連左右衣襟,衣襟在胸前相交,領子也隨之相交。有直領,即領子從頸後沿左右繞到胸前,平行地直垂下來。交領的衣襟向右掩,衣襟又稱衽、衿。右衽是中原地區的風俗。全發、貴族戴冠、平民戴巾是中原地區的風俗。在邊遠文化不發達地區則以披髮為常。因此《論語-憲問》中孔子用“披髮左衽”來表示被少數民族同化。

揭秘中國古人的“衣食住行”

短上衣叫襦。《說文》:“襦,短衣也。”稱襦短衣是相對於深衣而言的。《禮記-深衣》說深衣“短毋見膚,長毋被土,續衽鉤邊,要縫半下。”鄭玄注:“連衣裳而純之以採者。”即說它長至腳踝。深衣是貴族上朝和祭祀時所穿,襦則是一般人所穿。襦有單襦、複襦、要襦。《釋名-釋衣服》:“單襦,如襦而無絮也。”“要襦,形如襦,其要上翹下齊也。”《孔雀東南飛》“妾有繡要襦,葳蕤自生光”指的即是此。單襦去掉袖子後就是衫了,據《釋名-釋衣服》說,衫是“芟末無袖端也”,穿著方便,後代的衫泛指長衫。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中的衫指的就是長衫。

揭秘中國古人的“衣食住行”

袍和裘是禦寒之服。《釋名-釋衣服》:“袍,丈夫著,下至跗也。袍,苞也,苞,內衣也。婦人以絳作衣裳,上下連,四起施緣,亦曰袍,義亦然也。”可見,袍長至腳踝,男女皆可穿著。《說文-衣部》:“以絮曰繭,以縕曰袍。”“縕,紼也。”“紼,亂枲也。”可見,絮亂麻的叫袍,顯然比較低級。《詩經-秦風-無衣》中的“與子同衣”即是同此衣。古人最常見的冬衣是裘,裘即皮衣,穿時毛向外。《說文》在“表”字下說:“古者衣裘以毛為表。”裘皮種類有狐裘、狼裘、羊裘、羔裘等,其中狐貂特別是白狐皮最為珍貴。《禮記-玉藻》雲:“君衣狐白裘。”“士不衣狐白。”因此狐貂裘就是富貴的象徵。《孟子-梁惠王上》“抑輕暖不足於體與?”中的輕暖指的就是裘,因其又輕又暖。至於羊裘就不一樣了,因原料易得,是大眾化的服飾。古代還有用麻或毛捻成線編織的衣服,不但重、不光滑,而且不暖,稱作褐。《五柳先生傳》:“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

揭秘中國古人的“衣食住行”

裳指下衣,主要有絝、裙。絝,又稱澤,有兩種,一是無襠褲。《釋名》:“絝,跨也,兩股各跨別也。”說明古代的褲子只有兩個褲筒套在腿上。《秦風-無衣》中的“與子同澤”說的就是這種褲子。還有一種是連襠褲,時稱“窮絝”。紈絝是富人家的衣服,紈是織造得較為細緻的生絹。後用來專指富貴人家不務正業的子弟。裙是女子的下身服飾。秦漢時女子上衣下裙,《陌上桑》描述秦羅敷雲;“湘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揭秘中國古人的“衣食住行”

揭秘中國古人的“衣食住行”

上古的足衣有履、屨、舄、屐等。屨,《說文》:“履也。”段玉裁認為:“今時所謂履者,自漢以前皆名屨。”履可用絲綢、皮革、麻布、草等製成。以皮革製成的稱為鞮。(《急救篇》顏注:“薄革小履也。”)以絲和錦製成的稱“絲履”、“錦履”。更為常見的是草履,又稱為“菅屨”、“屣”。甚至有人以編草鞋為生,如《孟子-滕文公下》中的許行及其徒數十人就是“捆屨織蓆以為生”。在鞋下加一層木板的雙底鞋叫舄。《釋名-釋衣服》:“復其下曰舄。舄,臘也,行禮久立地或泥溼,故復其下使幹臘也。”百官上朝、祭祀時皆穿,《詩經-小雅-車攻》中“赤芾金舄,會同有繹”、《詩經-豳風-狼跋》中“公孫碩膚,赤舄几几”中的赤舄、金舄也是舄的別稱。屐原是雨鞋,《釋名-釋衣服》雲:“屐,榰也,為雨足榰以踐泥也。”謝靈運曾造一種木屐,就是李白在《夢遊天姥吟留別》中寫的“謝公屐”,上山則去其前齒,下山就去其後齒,十分方便。

揭秘中國古人的“衣食住行”

古人還十分重視身上的佩飾,特別是玉,不僅用於衣飾,還用於祭祀、外交等。《禮記-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又說:“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可見其重要。古人的佩玉又稱為雜佩,如《詩經-鄭風-女曰雞鳴》中的“雜佩以贈之”。朱熹《詩集傳》認為古人有兩套相同的佩玉,左右各佩一套。每套佩玉用絲繩系聯著。上端是一枚弧形玉,叫珩或衡,珩兩端各懸一枚半圓形玉佩叫璜,中間綴有兩片玉,叫琚和瑀,兩璜之間懸一枚玉叫衝牙,行則佩玉鳴。

除此之外,還有環、玦。環是環形玉《說文》:“環,璧也。肉好若一謂之環。”玦指有缺口的的佩玉,古人常以玦寓以決義。《史記-項羽本紀》:“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者以示之者三。”

揭秘中國古人的“衣食住行”

我國自進入農業社會以後,就以糧食作物為主食。糧食在古代統稱為五穀或六穀,《周禮-天官-冢宰》:“凡王之饋,食用六穀,膳用六牲。”五穀一般指黍、稷、麥、菽、麻,六穀再加上稻。黍即今天的黃米,黍和稷是最重要的糧食作物,《詩經》中歌詠最多,如“黍稷方華”(《出車》),“黍稷彧彧”(《信南山》)。春秋以前,黍是珍貴好吃的糧食。因此荷蓧丈人“殺雞為黍”來熱情招待子路。稷是今天的小米,現在北方稱為穀子。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稷是最重要的糧食作物。古代以社稷來代稱國家,可見其重要性。麥可分為大麥和小麥。先秦文獻裡,大麥稱為“牟”,小麥成為“來”、“麥”。《詩經-周頌-思文》:“貽我來麥,帝命率育。”菽在春秋戰國時期已是北方重要的糧食之一。原指大豆,又用作豆類的總名。《說文》:“尗,豆也。”尗即菽,段玉裁說:“尗 ,豆古今語。”麻是指大麻子,可以充飢。麻子叫“苴”,又叫枲。《詩經-七月》:“九月叔苴”以“食我農夫”。可見麻子是農夫的重要糧食之一。稻是南方的主要作物,在北方還是稀罕之物,《論語-陽貨》以“食夫稻,衣夫錦”來表示奢侈的生活。粱是稷的良種。《詩經-小雅-黃鳥》:“交交黃鳥,無集於桑,無啄我粱。”因為稻和粱都是細糧,所以二者常連用以表示精美的主食。《詩經-唐風-鴇羽》:“王事靡盬,不能藝稻粱,父母何嘗。”禾本專指稷,後來逐漸變成一般糧食作物的代稱。《詩經-七月》:“十月納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麥。”第一個泛指,第二個專指稷。再後來又成為稻的專稱。谷原是糧食作物的代稱,在漢代成為粟的專名。

糧食還可作成乾糧,叫“糗”,也叫“餱”。《詩經-大雅-公劉》:“乃裹餱糧,於橐於囊。”《左傳-襄公九年》:“[晉]令於諸侯曰:‘修器備,盛餱糧,歸老幼,居疾於虎牢。’”在古代單說一個糧也指糗。《莊子-逍遙遊》:“適千里者三月聚糧。”

揭秘中國古人的“衣食住行”

秦漢時最重要的家飼畜禽是馬牛羊豬犬雞,自先秦以來就被稱為“六畜”,與“五穀”並列。古人以牛羊豕為三牲。祭祀或享宴時三牲齊備叫太牢,只有牛羊叫少牢。太牢是最隆重的禮。《禮記-王制》:“天子社稷皆太牢,諸侯社稷皆少牢。”由於牛馬擔當著運輸和挽力任務,飼養也不及豬迅速,《王制》規定:“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當時人食用最多的是豬和雞。《孟子-梁惠王上》:“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羊肉是較普遍的肉食。楊惲《報孫會宗書》:“田家作苦,歲時伏臘,烹羊羔,斗酒自勞。”古人也吃狗肉,甚至還出現了專門以屠狗為業的人,戰國時有名的刺客聶政就“家貧,客遊以屠狗為事”。荊軻“既至燕,愛燕之狗屠及善築者高漸離”。按照先秦禮制,食肉是老人和當官者的權力,《左傳-莊公十年》中有“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肉食者指的就是當政者。《孟子-梁惠王上》則有“七十者可以食肉”的說法。

肉類還可製成其他許多食品,如干肉,上古叫脯或脩。還可製成肉醬,叫醢。不僅可用肉制,還用野味、水產製作,如兔醢、魚醢、蜃醢等,但一般醢指肉醬。做醢要把肉剁爛,因而移以指人,則稱把人剁成肉醬的酷刑稱為醢。除此之外,還可製成羹。《說文》:“羹,無味和羹也。”即它是以肉加五味煮成。所謂五味,是醯、醢、鹽、梅、菜。菜只用一種,如葵韭蔥等。也有人認為牛羹用藿,羊羹用苦,豕羹用薇。醯是酸味調料,即現在的醋。《說文-皿部》:“醯,酸也。”但它是用糧食發酵而成。梅則是甜味調料,但並不是糖。秦漢時的糖類主要有飴、餳等。《說文-食部》:“飴,米櫱煎者也。”“餳,飴和饊者也。”飴是用發芽的大麥製成,相當於今天的麥芽糖。餳是熬成膏狀的糖羹。都不溶於水,無法烹飪,但卻有糖沒有的用處。《戰國策-楚策》:“蜻蛉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將調飴膠絲,加己乎四仞之上。”即用飴來黏取昆蟲。

我國釀酒歷史久遠,《戰國策-魏策三》:“昔者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從殷紂王的酒池肉林到李白的斗酒詩百篇,處處可見其身影。我國古代的酒是用黍、秫等糧食煮爛後加上酒母製成的淡酒。酒與渣滓混在一起,泛出白色,叫濁酒,又叫白酒。經過過濾變清,叫清酒。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今但願守陋巷,教養子孫,時與親舊敘離闊、陳說平生,濁酒一杯,彈琴一曲,志願畢矣。”現稱的白酒即烈性酒的出現是較晚的事情了。

揭秘中國古人的“衣食住行”

揭秘中國古人的“衣食住行”

我們的祖先最早是穴居,大約在商代出現了版築的方法來立牆,自從居室就從穴居演進為地面建築後,出現了一批反映新型居住條件的字,如宮、室等。《爾雅-釋宮》:“宮謂之室,室謂之宮。”上古並無貴賤之分。《孟子-滕文公上》:“許子何不為陶冶,舍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秦漢以後,宮才成為王者所居。我國的房屋一般是座北朝南,主體建築有堂、室、房構成。因其建在高臺上,所以堂前有階,左右各一,稱東階、西階。古人在室外尊左,因此,西階是貴賓走的。堂下就是庭。堂有東西兩面牆,稱為東序、西序。序的東西各有一個小夾室,叫東夾、西夾,這就是閣。堂的南面沒有牆,只有兩根楹柱,稱東楹、西楹。因此在《孟子-梁惠王上》中王坐於堂上,還能看見“有牽牛而過堂下者”。堂後有室,有戶相通。古代詩文中說到的戶一般指房室之門。《木蘭詩》:“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孔雀東南飛》:“府吏默無聲,再拜還入戶”“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作計乃爾立,轉頭向戶裡。”指的都是房室之門。室戶偏東,戶西相應位置有個窗子叫牖。《論語-雍也》:“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客人一般不進主人之室,因此孔子與伯牛隔窗而語。室的北面還有個窗子叫向。《說文》:“北出牖也。”《詩經-七月》:“穹窒燻鼠,塞向謹戶。”

古人席地而坐。正規的坐姿是兩膝著地,兩腳背向下,臀部壓在腳後跟上。也就是“斂膝危坐”,是最合禮儀的極恭敬的坐法。如果直起上身,則是長跪,又叫跽。《說文》:“跽,長跪也。”《史記-項羽本紀》:“項王按劍而跽。”古代還有一種非禮的坐法,叫箕踞。《說文》:“踞,蹲。”即臀部著地,兩足立地,立膝,脛骨盡顯,尤為禮法不容。《戰國策-燕策》:“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表示對暴君的蔑視。

揭秘中國古人的“衣食住行”

古人不僅講究坐法,還講究座次。堂上座次以座北朝南為最尊,室內則以坐西向東為最尊,其次坐北朝南,再次坐南朝北,坐東向西最卑。《史記-項羽本紀》:“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清楚地表明瞭座次。

歷代帝王宮殿、將相之家還有廊廡。《說文》:“廡,堂下週屋。”與廊並無多大區別。《阿房宮賦》:“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外還有一些建築是宮廷有特有。像觀、臺等。觀是宮廷大門外的兩個高大建築,又名闕。觀還指宮廷中獨立的建築,《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秦王見藺相如於“列觀”。列觀即一般宮殿。臺均為土石堆積而成。《說文》:“觀四方而高者。”用來“望氛祥”、“講軍實”。臺頂上的建築物叫榭,只有柱、頂而沒有牆壁。

揭秘中國古人的“衣食住行”

車在我國很早就出現了,商周時由於行路、狩獵和作戰的車一般是用馬來牽引的。因此在先秦文獻中經常車、馬連言,說到馬就有車,說到車就包括馬。《論語-公冶長》:“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蔽之而無憾。’”《雍也》:“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乘肥馬就是乘肥馬拉的車。

揭秘中國古人的“衣食住行”

商代的車大多為兩馬駕轅,至周初始見四馬駕車,駕兩馬的叫駢,駕三馬的叫驂,駕四馬的叫駟,但以駕四馬為常。因而,周人多以駟為單位計數車馬。《詩經-小雅-六月》:“元戎十乘。”戰車十輛,馬匹四十。

上古男子是立乘的。乘車的位置是輿的前部,軾木之後。輿即車廂,前邊有橫木可扶手,叫式。輿的左右兩邊立木板或欄杆可憑倚,叫輢。行車途中對所遇見的人表示尊敬就扶軾低頭,這個動作也叫軾。《禮記-檀弓下》:“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於墓者而哀,夫子式而聽之。”輿後面的橫板或欄杆叫軫。車輿上栓有一根草繩,供乘者上車時拉,名綏。車轅叫輈,為一根稍曲的圓木。輈和轅是同義詞,其區別是單根稱輈,雙根叫轅。轅前面有一根用於縛扼駕馬的橫木,叫衡。衡兩側繫上人字形木叉,叫軛。軛和衡的連接靠的是輗和軏。輗用在牛車上,軏用在小車上。《論語-為政》:“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車輪由轂、輻、輞等組成。轂是車輪中心有孔的圓木,中心孔名壺中,用以置軸。輞是車輪的邊框。輻是連接轂和輞的木條,一共三十根。《老子》:“三十輻共一轂。”軸是用以安輪的圓木槓。轂外的車軸末端套有銅車軎來固軸阻轂。軎呈圓筒狀,上有穿孔,用以納轄,防止車軸外脫,是車上關鍵的零件之一。

古代乘車一般是三人,位次是:尊者在左,御者在中,車右在右,車右又叫驂乘,任務是執戈禦敵,車遇險時下去推車。如果車中尊者是國君或主帥,則居於當中,御者在左。因此,《史記信陵君列傳》以信陵君“從車騎,虛左,自迎候門夷生”來表示他的禮賢下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