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二字意义何在?宋襄公一生仁义,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

宋襄公名兹甫,是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宋桓公的次子,从小就温良恭俭,侍父敬兄,深得宋桓公的喜欢。但这时的宋襄公只是个菜鸟,并未被其他诸侯国放在眼里。正所谓“出名要趁早”,这时发生了一件事,史称“让国之美”,让寂寂无名的宋襄公一炮而红。

宋襄公,这时应该还是兹甫,兹甫的父亲宋桓公已经年老体弱,自感不久于人世,弥留之际,开始安排后事。最大的问题就是谁来接班。兹甫为宋桓公的正室宋桓夫人所出。上面还有个哥哥,名叫目夷,而目夷的母亲只是地位一般的妾侍。依据嫡长子继承的礼法,兹甫以嫡子的身份应当被立为太子。

但兹甫坚决推辞,跪在宋桓公病榻旁痛哭流涕,说道:“我虽然是嫡长子,但上边还有哥哥目夷,年龄比我大,而且沉稳练达,有仁有义,请让哥哥做君主吧,我心甘情愿全心全意辅佐哥哥。”

兹甫这个决定让人很意外,在那时,其他诸侯国为了争王位,父子反目,兄弟成仇的人间惨剧时有发生。可没出现过到手的王位拱手往出送的,这事儿新鲜。

“仁义”二字意义何在?宋襄公一生仁义,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


可目夷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古嫡庶有别,宋国本来对仁义礼制极为看重,“孔融让梨”的故事要发生也是在几百年后,现在不是时候。于是目夷也哭着跑到宋桓公塌旁说:“弟弟能够把国家让给我,这不是最大的仁吗?我再仁,也赶不上弟弟啊!况且废嫡立庶,不合礼制啊”。说罢也不肯接受太子之位。

宋桓公一听,高兴坏了,他没想到来这么一出,激动的向周围人说到:“看看我的儿子,如此仁义,天下谁能比得上?”但问题随之而来,两兄弟让来让去,说的都挺有道理,到底让谁当好?

看着父亲在那犹豫,哥哥目夷忐忑不安:“不行,自古嫡庶有别,我也是要面子的,这样以后让宋国人怎么看?得跑,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于是为了躲避弟弟的让贤,目夷逃到了卫国。要说这两人真是亲兄弟,同样视名声如生命。这也注定了宋国在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战乱年代走向失败的结局。

总之兹甫的太子之位没有让出去。宋桓公含笑九泉之后,兹甫即位,是为宋襄公。宋襄公立刻任命哥哥目夷为相,主管军政大权,辅佐自己管理朝政。弟兄俩相亲相爱,以仁义治国家,宋国出现了路不拾遗、人人争当模范好人的安定局面。

“仁义”二字意义何在?宋襄公一生仁义,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


这就是一场豪赌,赌注就是王位,所幸宋襄公赌赢了,赢得了王位,赢得了仁义之名,赢得了宋国百姓的归心,赢得了其他诸侯国的尊敬。收获满满。

就目前看来,宋襄公是当时的仁义道德标兵,人人称颂,可他是怎么沦为世人的笑柄、仁义的蠢猪的呢?这还要从欲望的起源开始说起。

宋襄公上位没过多久,首届诸侯会盟就在葵丘召开了,正赶上第一任霸主齐桓公的授任仪式。这霸主是什么意思?诸侯之首,老大!宋襄公也去了,这次出远门长了大见识了。齐桓公威风凛凛站在中间,其他诸侯在人家周围点头哈腰,陪笑脸,宋襄公心生羡慕:同样是一国之主,这差距咋就这么大嘞?宋襄公那几十年平静如水的心第一次泛起了涟漪。

但让宋襄公感觉倍有面子的是:齐桓公对宋襄公格外优待,一见宋襄公,就拉着他的手,家长里短的问道:“欸,最近怎么样?过得好不好?”这是什么原因?原来宋襄公的父亲宋桓公曾经是齐桓公的铁杆盟友,一辈子跟着齐桓公东征西征,可以说,齐桓公霸业的军功章上,也有宋桓公的一半。所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宋襄公也沾了他爹的光了。

基于这么一层特殊交情,两人相谈甚欢。并且齐桓公还嘱托了小老弟一件重要的大事:无论发生什么事,一定要辅佐公子昭顺利继承大统。事实证明,齐桓公的担心不无道理。

齐桓公晚年病重在床,儿子就开始大打出手,没有人听从齐桓公传位之命。那位曾经把自己的儿子烹杀了给齐桓公熬汤喝的易牙,最先叛变,废掉太子公子昭,另立公子无亏为君。可怜的公子昭想去找父王,可齐桓公在病床上无人照料,连口水都喝不着,有病又饿,早就死透了,尸虫从窗户爬出来都没人管。易牙在齐国大开杀戒,齐国遭遇灭顶之灾。公子昭情急之下,想起父王曾经的话:“宋国国君已经答应包你坐上王位,他脸皮薄,不会不认账,有什么事你就去找他”。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公子昭急忙去投奔宋襄公。

果然宋襄公是那种把别人对自己的重托看得比生命都重的人。而且,自从上回看见齐桓公威风八面的样子,宋襄公一直满心期待自己哪天也能出人头地,现在就是在等一个机会,等一个能让他在中原诸侯国面前崭露头角的机会。公子昭一来,他就知道机会来了。

“仁义”二字意义何在?宋襄公一生仁义,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


看着痛哭流涕的公子昭,宋襄公立刻写信给各个诸侯国,通告了公子昭的不幸遭遇,希望各诸侯国能出手相助。但大部分诸侯国接到宋襄公的书信后扔到一边,根本没当回事。最后只有卫、曹、郑小国看见宋国搭台来,想着也去唱两句。万一唱砸了,有宋国顶着,唱好了,还能得点跑腿费。于是以宋军为主体的“联军”直扑齐国。因为易牙等奸臣大肆屠杀,齐国贵族早就对易牙和公子无亏恨得牙痒痒了,又对公子昭怀有同情之心,更重要的是也不知道宋军的实力,就跟着一块闹腾起来了,于是杀掉了无亏,驱逐了易牙,两边里应外合,公子昭复位,是为齐孝公。

宋襄公这次战略很成功,十分露脸。大家都觉得他年轻有为,又以仁义号召天下,也是能主持大局之人。但这只是一些小国这么觉得,那些大国诸侯一个个削尖了脑袋要称霸,凭你是什么东西,也想插一杠子?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但此时的宋襄公也踌躇满志,连上一任霸主的儿子都是我扶上位的,我怎么不可以号令天下?于是准备再接再厉,把齐桓公的霸业接手过来,当下一任霸主。

宋襄公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到处宣扬自己的霸主地位,但没人搭理他,就连他刚刚扶植起来的齐孝公也不待见他这种行为。滕国的国君口有微词,宋襄公立马把人家逮了起来;又因为曹国不服,发兵包围了曹国。最后齐、郑、陈、蔡等国结成盟友,而图谋称霸的宋襄公一党只有卫、邾、曹、滑等几个小国。宋襄公一看自己被中原的诸侯国孤立,又气又急,他想来想去,看中了同样被中原诸侯所孤立,但实力雄厚的楚国。

“仁义”二字意义何在?宋襄公一生仁义,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


楚成王早就想插手中原地区事务,看见宋襄公主动伸出橄榄枝,正中下怀,满口答应。宋襄公回来高兴地对哥哥公子目夷说:“我已经说服楚国结盟了,到时候称霸大业,指日可待。”公子目夷头脑很清醒:“宋是小国,小国要争当霸主会招来灾祸的。”但此时的宋襄公哪能听得进去。在赴盟前,公子目夷又劝他要带上军队,以防有变,楚国人是不讲信用的。但天真的宋襄公连连摆手:“是我自己提出来不带军队的,与楚人已约好,怎能不守信用呢?何况我用信义来对待楚成王,他哪里忍心欺骗我?”于是,只身前去赴约。果不其然,楚成王怎么会支持宋襄公称霸。早已埋伏军队,活捉了宋襄公。直到冬天诸侯在薄地会见时,在鲁僖公的调停下,襄公才被释放。

宋襄公回国后,十分怨恨楚国的不守信义,但又打不过楚国,就把目光转向郑国。郑国是个小国,是楚国的小弟。宋襄公气急败坏,已经想不了那么多了,根本不考虑国力问题,只想出口恶气。但“打狗还得看主人”,你这是明着打楚国的脸,楚成王肯定不干了。于是,双方在泓水岸边上演了著名的泓水之战,也正是这场决定性战役使得仁义之名的宋襄公成为春秋战国乃至后世的笑话。

泓水之战开始,宋军人数远远少于楚军,当楚军开始渡泓水河,准备向对岸的宋军冲杀过来时,目夷说:“趁他们渡河,赶紧进攻消灭他们。”宋襄公老毛病又犯了,说:“我们号称仁义之师,怎么能趁人家渡河攻打呢?”楚军过了河,开始在岸边布阵,目夷说:“可以进攻了”。宋襄公说:“等他们列好阵的”。等楚军布好军阵,楚兵一冲而上,大败宋军,宋襄公也被楚兵射伤了大腿。

“仁义”二字意义何在?宋襄公一生仁义,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


宋军吃了败仗,损失惨重,朝野上下怨声载道,但顽固不化的宋襄公却怒骂道:“一个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战时不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同时也不攻打头发已经斑白的老年人。尤其是古人每当作战时,并不靠关塞险阻取胜,寡人的宋国虽然就要灭亡了,仍然不忍心去攻打没有布好阵的敌人。”这是宋襄公作为贵族最后的坚守。

第二年夏季,宋襄公伤势恶化,再加上心中郁气难出,不治而亡。

宋襄公死了,因“仁义”而声名鹊起,竟同样因为“仁义”而败落,这不禁让人唏嘘。人们突然意识到:世道已经变了,曾经的“礼义之战”早已不合时宜。自此,诡道兵法将长期占据历史舞台。

而宋襄公对仁义礼制近乎愚痴的坚守,还是让人感动,就像那深秋蹦跶的蚂蚱,固执的坚守属于自己的秋天,但无力回天,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