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惡意》:讀懂人性之惡,方知善意難得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書是東野圭吾的《惡意》。

一件精心佈局的謀殺,牽涉出人性中最殘忍、狹隘的惡意。東野圭吾用一個精彩的探案故事,為我們揭開的不僅是一件案情,更是人性之惡。

東野圭吾《惡意》:讀懂人性之惡,方知善意難得

知名作家日高邦彥被殺於寓所,現場目擊者只有他的新婚妻子日高理惠和同為作家的好友野野口修。而負責辦理此案的竟是野野口修曾經在學校的同事——加賀恭一郎。野野口修告訴加賀,他決定把這一天記錄下來,而這份紀錄也成為加賀破案的關鍵!

經過加賀的一串精彩絕倫的推論與分析,殺害日高的真兇逐漸浮現水面,那就是野野口修本人。野野口修故伎重演,寫了一大篇認罪自白,將犯罪動機和過程全部交代。但縝密的加賀卻發現,野野口修的這份認罪自白中,依然存在矛盾和令人費解的地方,但野野口修卻拒絕再做出任何解釋。警方必須找到這起謀殺案的最後一塊拼圖。加賀不得不重新審視一段塵封的過往,真相也在此時呼之欲出……

最讓人恐懼的,並不是暴力,而是那些習慣暴力之人所散發的負面能量,它足以讓每一個人的價值觀坍塌。

東野圭吾《惡意》:讀懂人性之惡,方知善意難得

加賀回到了野野口修和日高邦彥的兒時,詢問了諸多親歷者和見證者,才深刻地明白這一點。事件起因於校園暴力。野野口修從受害者變成加害者,最後助紂為孽,人性泯滅。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一直有一個人在身邊幫助他,試圖把他往回拉,這個人就是日高邦彥。但是,日高的善良換得的是野野口修的蔑視。成為天使或者魔鬼,有時只在一念之間。當日高邦彥成為暢銷書作家,同樣有這個理想的野野口修更是將嫉妒病態的放大。日高邦彥決定把野野口修的經歷寫入自己的小說,這也成為了壓垮野野口修良知的最後一顆稻草。

東野圭吾《惡意》:讀懂人性之惡,方知善意難得

野野口修開始處心積慮地殺掉這個日高邦彥,就算被逮捕也在所不惜,即使賭上自己所剩無幾的人生,也要貶低日高邦彥的人格。於是,他套路滿滿,精心佈局,一次次誤導外界,在刻意暴露自己的同時,又將公眾的同情攬於己身,日高邦彥被殺了,還要被這個社會誤解為卑鄙無恥的剽竊者。但真相總會在濃霧消散後展現在人們的眼前。正所謂“天道好輪迴,上天饒過誰?”

不是所有的善良都能換得善報,以怨報德是常有的事。

不是所有的妥協都能換得同情,得寸進尺也是常有的事。

不是所有的上帝視角都能換得尊重,嫉妒與仇恨更是常有的事。

東野圭吾在書中用人物的自述形式穿插敘述,伴隨著劇情不斷的反轉,人性中惡意的一面就這樣逐漸浮現在我們面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