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紅軍集團軍簡介-第51集團軍


蘇聯紅軍集團軍簡介-第51集團軍

蘇聯紅軍集團軍簡介-第51集團軍

1941年8月在克里木組建,番號為獨立第51集團軍。編有步兵第9軍,步兵第271、第276師,騎兵第40、第42和第48師,克里木民兵第1、第2、第3和第4師及其他獨立部隊。組建後擔負克里木防禦任務(參見克里木戰役)。10月2日起,編入南方面軍,10月22日起,屬克里木軍隊指揮部建制。10月18日起,先後在伊順陣地、瓊加爾和刻赤地峽頑強阻擊德軍優勢兵力的進攻。11月上半月,撤至塔曼半島,編入外高加索方面軍(1941年12月30日起為高加索方面軍)。撤退之後,集團軍在捷姆留克、塔曼、阿納帕地區設防,併為刻赤—費奧多西亞登陸戰役(1941—1942)作準備。此次戰役中,第51集團軍協同第44集團軍和黑海艦隊,於12月末重創德軍刻赤集團,收復刻赤(12月30日),並於1942年1月2日日終前進至基耶特、新波克羅夫卡、科克捷別利地區,就地轉入防禦。1942年5月上半月,集團軍各兵團在德軍優勢兵力突擊下撤向刻赤,爾後,再又從克里木撤至庫班地區,5月20日,在此編入北高加索方面軍,並受領在巴泰斯克、亞速、捷姆留克地段掩護亞速海沿岸地區的任務,直至6月中旬。6月,向頓河變更部署,7月10日前,就地構築上庫爾莫亞爾斯卡亞至康斯坦丁諾夫斯卡亞防禦地區。7月中旬,德軍開始進攻,集團軍頑強阻擊,經艱苦激戰,8月被迫撤向察察湖、巴爾曼察克湖、薩爾帕湖地區(參見高加索戰役),並堅守此地區直至蘇軍在斯大林格勒城下轉入反攻(參見斯大林格勒戰役)。集團軍自8月1日起曾在下列方面軍作戰:斯大林格勒方面軍(8月1日至5日)、東南方面軍(8月6日至10月1日),再次在斯大林格勒方面軍(10月2日起)。

1942年11月19日起,第51集團軍參加斯大林格勒城下蘇軍反攻,反攻進程中在科捷利尼科沃方向實施突擊。截至11月30日,集團軍兵團和部隊到達舍斯塔科夫、薩莫欣、肯克里亞、奧比利諾耶地區,12月中旬前,在此對曼施坦因元帥指揮的軍隊集群進行艱苦的防禦戰鬥,該集群企圖由科捷利尼科沃地域馳援斯大林格勒城下被圍的德軍集團。集團軍完成打援任務後,於1942年12月下半月協同近衛第2集團軍和第28集團軍兵團和部隊在薩利斯克方向實施進攻,1—2月,在南方面軍編成內參加羅斯托夫戰役(1943)。1943年3月,調南方面軍預備隊,並向北頓涅茨河變更部署,此後,在紅波利亞納,下納戈利奇克地區轉入防禦。7—9月,在傑巴利採沃和扎波羅熱方向,10月,在梅利托波爾方向實施進攻(參見頓巴斯戰役)。11月初,集團軍以部分兵力強渡錫瓦什湖,並在湖南岸奪取了登陸場。參加克里木戰役(1944)是第51集團軍戰鬥歷程中的重大事件。戰役開始,集團軍轄近衛步兵第1軍、步兵第10和第63軍,突破德軍防禦陣地,立即組織追擊潰退德軍,並派出由拉祖瓦耶夫少將指揮的快速集群(坦克第19軍,獨立殲擊反坦克第21旅)一舉收復辛菲羅波爾城(4月13日)。4月中旬,集團軍主力進至塞瓦斯托波爾接近地,戰鬥隨之展開。5月7日起,集團軍兵團和部隊協同近衛第2集團軍和獨立濱海集團軍參加塞瓦斯托波爾攻堅戰鬥,5月9日收復該城。5月20日,第51集團軍調最高統帥部大本營預備隊,並向波洛茨克、涅韋爾、維捷布斯克地域變更部署,於7月1日在此編入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面軍。1944年7—10月,集團軍參加從德軍佔領下解放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的歷次戰役,其所屬兵團和部隊在帕涅韋日斯—米塔瓦方向和希奧利艾—梅梅爾方向順利進攻。1945年初,集團軍在利巴瓦方向斯庫奧達斯地域佔領防禦。1月23日至2月1日,集團軍進行了擴大巴爾塔河北岸登陸場的局部進攻戰役。5月9日後,集團軍接受德軍庫爾蘭集團投降。

衛國戰爭時期,集團軍有數萬名官兵對德軍者戰鬥中表現英勇頑強,併發揚了英雄主義精神,獲得勳章和獎章,其中有127名軍人榮膺蘇聯英雄稱號,許多兵團和部隊榮獲各種勳章和榮譽稱號。

歷任司令:

1941年8—11月為庫茲涅佐夫上將,

1941年11—12月為巴托夫中將,

1941年12月—1942年5月為利沃夫中將,

1942年5—6月為基裡琴科少將,

1942年6—7月和9月為庫茲涅佐夫上校,???

1942年7月和1942年10月—1943年2月為特魯法諾夫少將,

1942年7—9月和10月為科洛米耶茨少將,

1943年2—7月為扎哈羅夫中將,

1943年8月至戰爭結束為克列伊澤爾中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