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七次下西洋扬我国威 对世界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15世纪,东西方将目光不约而同地盯向了海洋。永乐三年( 1405 年),郑和受命率船队自江苏刘家港出发, 首次下西洋。而西方迪亚士、达·迦马、哥伦布、麦哲伦等人在15世纪下半叶才开启了西方的“地理大发现”时代,比我国晚了半个多世纪。

郑和七次下西洋扬我国威 对世界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上图_ 郑和下西洋线路图

政治的动因

郑和下西洋和地理大发现背后有政治的积极推动。明成祖朱棣“篡逆”之后,国家安定,“百姓充实,府藏衍溢”。另外传说他还“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在这种背景下,朱棣在郑和之前,先后派人出使古里、满剌加、爪哇和苏门答腊等国。他强调:“际天所覆, 极地所载, 莫不归于德化之中。”此外,“扬我国威”追求“无名宝物”和加强对外贸易在无形中坚定了朱棣进行远洋探险的决心。在一系列因素相互作用下,促成了郑和七下西洋。

在世界历史上,地圆说后来居上,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古代的宣夜说主张:“日月众星,自然浮生于虚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须气焉。”简单而言就是天体在气体中漂浮,这一学说与现代天文学有很多相似之处。

浑天说确定了黄道、赤道、南极和北极的位置,还提出:“天如鸡子, 地如鸡中黄。”元代赵友钦进一步完善了地圆说:“地在天内, 天如鸡子, 地如内黄矣。然天体极圆, 乃取以为譬者, 非取其形之肖, 特以比天包地外而已。”

郑和七次下西洋扬我国威 对世界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上图_ 浑天说示意图

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天文学家瞿昙悉达奉敕翻译印度历法《九执历》,其中有“推阿修量法”,阿修量是指太阳在月面所投下地球阴影的半径,由此表明地球是一个球形。此外,元代天文学家扎马鲁丁向元世祖忽必烈进献了七件西域天文仪器,其中就有地球仪。这些天文成就使地圆说初具雏形,对郑和下西洋提供了定位测向的理论依据。

郑和七次下西洋扬我国威 对世界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上图_ 古代的天文图

航海技术的传承

事实上,航海技术的成熟是远洋航行的关键。郑和下西洋将静态定位和动态导航相结合,开创了15世纪最先进的航海技术。静态定位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景定位。以海岸、岛屿为单一参照物,求得船只的相对位置。据“船见大小七山,打水六七托、用坤申及及丁未针,三更,船取滩山。”另外,郑和船队“船平檀头山,东边有江片礁,西方见大佛山,平东西崎。”通过三向交叉定位,确定船队的精确位定置。郑和采用了这种方法确定了孝顺洋到黄山的航线。

另一部分通过牵星板进行专业的天文定位。牵星板“一副十二片, 乌木为之,逢小渐大,大者长七寸余,标为指、二指以至十二指, 俱有细刻,若分寸然”,“又有象牙块,长二寸,四角皆缺,上有半指、半角、三角等定,颠倒相向,盖周髀算尺也。”通过测定星高,“观日月升坠, 以辨东西;星斗高低, 度量远近”,进而确定地理位置。


郑和七次下西洋扬我国威 对世界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上图_ 郑和航海图


郑和七次下西洋扬我国威 对世界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上图_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插画

郑和下西洋和地理大发现正处于远东文明没落和欧洲文明崛起的节点。郑和曾预言:“欲国家富强, 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危险亦来自海上。”说明他对海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有着清醒的认识。

郑和下西洋(1405年-1433年)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郑和担任正使先后七次率领船队进行的海上远航活动。

郑和七次下西洋扬我国威 对世界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郑和下西洋恢复了明王朝对南洋诸岛的管辖,命名了景弘岛、永乐群岛等。大明船队访问了南亚的占城、爪哇等国家地区,目前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加深了大明王朝在海外的影响。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

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三宝太监郑和第一次受命下西洋。途径麻喏八歇国时,该国东西二王交战,西王误杀郑和船队登岸人员。事件发生后,西王派使者谢罪。郑和鉴于西王请罪受罚,对该事件予以克制。后两国得以和睦相处。

在三佛齐旧港,郑和招谕当地海盗陈祖义,陈祖义诈降,图谋袭击郑和船队。郑和击败了他,杀敌五千余人,烧毁敌船十艘,俘获敌船七艘,生擒陈祖义等三人。其后,郑和任命广东华侨施进卿为旧港之主。


郑和七次下西洋扬我国威 对世界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永乐五年(1407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郑和船队携诸国使者、押陈祖义等俘虏还朝。明成祖下令斩杀了陈祖义等三人,又宽恕了谢罪的西王,并对郑和此行感到满意,赏赐了旧港之战的有功将士

郑和访问锡兰山国时,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负固不恭,谋害舟师”,被郑和觉察,离开锡兰山前往他国。回程时再次访问锡兰山国,亚烈苦奈儿诱骗郑和到国中,发兵五万围攻郑和船队,又伐木阻断郑和归路。郑和趁敌军倾巢而出,国中空虚,带领随从二千官兵,趁夜突袭亚烈苦奈儿王城,破城而入,生擒亚烈苦奈儿并家属。在锡兰山国,郑和等曾赍捧诏敕金银供器等到寺庙布施,并建立《布施锡兰山佛寺碑》。此碑现存于科伦坡博物馆。

郑和下西洋以朝贡贸易为主,在外交及军事方面,郑和下西洋颇有建树。在总体保持和平的同时,郑和船队使用武力,打击了斯里兰卡锡兰山国亚烈苦奈儿的统治,消灭篡夺王位的苏门答腊君主苏干剌,惩治海盗陈祖义,并在东南亚扶植由施氏华侨统治的旧港宣慰司。有学者认为,郑和下西洋,使明王朝在东南亚全面建立起华夷政治体系;而这种政治秩序由于是基于传统的“王者无外”、“怀远以德”的观念,故总体上是非侵略性的。

郑和七次下西洋扬我国威 对世界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可惜郑和下西洋后,明清政府忽视了远洋航海的重要性,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措施,将世界拒之门外。而地理大发现引发工业革命和帝国主义等连锁反应。四百多年爆发的鸦片战争,崇尚海权的西方战胜了陆权至上的东方,文明重回西方主导的新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