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往事|阿清同學比阿明優秀?錯!一個更比一個渣

01

曾有人發文,比較大明王朝和大清王朝的優劣。其文說:大明封王無數,皇宮太監宮女十幾萬,而大清封王很少,且太監宮女只有幾千人。以此說明清廷吸食民脂民膏的人少於大明,由此得出結論大清皇帝更能體恤人民。

我不以此為是。

我以為,明朝皇族、宮廷人數畢竟有限,但大清財政供養的卻是全族的八旗子弟,不知兩相比較,哪個朝代的寄生蟲更多一些?

王朝往事|阿清同學比阿明優秀?錯!一個更比一個渣

02

其文還拿皇帝個人素質的高低來做對比,討論大明和大清王朝的優劣。

結論是大清皇帝個個飽學多才,而大明皇帝多數昏聵無能,是以大清優於大明。

我也不以此為是。

皇帝與皇權有時不過是一個集團的象徵。可以想一下,萬曆不管事兒的時候,張居正那哥們兒幹得多好!

是以,明朝皇帝雖然混蛋,但明朝卻有一個強大的文官集團,有一個運行良好的官僚制度,且文官集團總的來講,尚有士大夫精神,內閣首輔名相輩出,也多有建樹。

清帝所謂的飽學,不過是出於異族統治的危機感,戰戰兢兢而不得不兢兢業業,他們入主中原缺乏法統支撐,自己也是心虛,是以皇帝行事謹小慎微,把控朝政,睡覺都要睜隻眼,但最終的結果也不過是專制政權的進一步鞏固。極權下的官僚集團奴性十足,全無建樹可言。

再說,能力強的人幹起壞事來,不是明顯比能力差的人破壞力更大嗎?

更為重要的一點:這明史是清廷修的……

王朝往事|阿清同學比阿明優秀?錯!一個更比一個渣

03

細節的比較,雖然也能彰顯一個朝代的風氣,管窺一二,但評價一個朝代優劣,畢竟還是要看社會有了多少進步,人民增加了多少福祉,以此來看,清廷實在並無可贊之處。

明亡後,清朝統治又歷時幾百年,即使是自然進化都該有些進步了,但大清幾百年的統治,到底比大明有多少進步?社會的進步又體現在哪裡?又為中華帝國和老百姓做了多少貢獻?想來總是了了。

後來大清於大廈將傾之時,表示要學西方的立憲制度,這看來的確是要進步了,但也不過是迫於外力的權宜之計,事實證明後來不過是一場鬧劇而已。

王朝往事|阿清同學比阿明優秀?錯!一個更比一個渣

結語

僅就明清兩代制度對比來說,大清實在是更為不堪,畢竟歷史又給了他幾百年學習實踐和吸取經驗教訓的機會,以當下所謂的“抄作業”喻之,有歷史的作業可抄,有全球列強的作業可抄,但學渣到底是學渣,抄作業也是超不好的,更別談考出好成績。

以此看來,明清對比本不公平,即使如此,大明也不輸給大清。

以如今視角來看,明清也不過是難兄難弟而已。明清兩代,閉關鎖國,狂妄自大,最終讓中華民族失去了領先世界的機會。如果說清朝比明朝離現代文明更近一點的話,大概也就是99步和100步的差距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