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自上而下的王朝戰爭,這樣的統一對德國後來有什麼影響?

藍汀洺


就是由德意志地區的普魯士王國發起的統一德意志的戰爭,王室是上層統治者,他們發起統一德意志的戰爭,所以叫自上而下的王朝戰爭。這種叫法就是相對於底層人民發起革命,推翻統治者,實現國家近代化的自下而上的戰爭而言的。像英國和法國資產階級都可以叫自下而上的革命戰爭。德國通過自上而下王朝戰爭,完成統一,實現國家向近代化轉變,使得德國打上了很深王朝烙印,帶有大量的封建殘餘,也保留了普魯士好戰的軍國主義傳統,這影響非常深遠。一戰二戰德國都是主角,跟這個是有關係的,直到二戰結束,經過佔領國的大量改革,才基本消除了普魯士的影響。


歷史直達


這種結構很熟悉吧,這種古老而又不過時的結構,稱之為金字塔結構。首先自上而下是個成語,釋義是從上到下。德國整體結構為中央(德國皇室)——邦(公國)——地方市鎮——老百姓。而三次王朝戰爭對丹麥、對奧地利、對法國作戰都是以中央(普魯士皇室)為主導。通過三次戰爭逐步控制各個邦,從而達到統一德國的目標。所以說“自上而下”,是說以德國皇室為主導的統一,而不是各邦討論或者全民公決什麼,更不是老百姓通過武力推翻政府。

這種統一方式主要還是由於德國地區割據嚴重,中央政權軟弱無力,周圍各國也各有意圖,只有建立強力的中央集權國家才能確保國家的安全和發展.這樣只有通過自上而下的戰爭才能實現.。

這種影響不亞於秦的大一統。

1、使一個四分五裂的德意志民族團結了起來,停止了相互之間的爭鬥,實現了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的一體化,從來促進了整個德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加快了德國走向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步伐。

2、德國的統一改變了歐洲的傳統政治格局,在歐洲近代以來,歐洲大陸的傳統政治強國是法國、俄國和奧地利。德國的統一改變了這一格局,德國統一使一個強大的德意志國家出現在中歐平原之上,大大削弱了法國對歐洲的影響力和俄羅對中西歐的危脅,更進一步使奧地利退出了歐洲爭霸的舞臺,便整個歐洲大陸的面貌為之改變,對後代歐洲歷史的進程起到了重大的影響。

3、德國的統一在經濟上有機會超過英法成為歐洲經濟實力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在西方世界長期保持第二的位置,戰後雖被日本超越,但是德國在西歐一直持第一經濟強國的地位。德國的經濟強大,促進了整個歐洲經濟的發展,對於歐洲進一步的經濟一體化和歐洲保持世界經濟政治舞臺上的主角地位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勿忘SR


自上而下是由統治階層發起從而帶動下面各個階層全面參與的戰爭。在德意志的王朝戰爭中最著名的當屬俾斯麥,他發動了三次王朝戰爭從而統一了德意志。影響:1、結束了德意志各邦國零星散亂的局面從而促進了德意志的統一。2、德意志的統一促進了德國民族國家的意識。3、極大的促進了德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德意志為統一之前各邦國之間的多重稅收阻礙了其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4、德意志的統一促進了德國貨幣體系的統一,為德國作為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心打下了基礎。5、德意志的統一也促進了德國民主政治的發展,但因其改革不徹底為其以後的兩次世界大戰埋下了禍根。


從齊令


自上而下是指由德國統治階層發動,這樣的統一用較小的代價使德意志走上了資產階級的道路,但是另一方面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餘和軍國主義,為第一次世界大戰買下伏筆。

德國的劍要為德國的犁取得土地



歷史那些事1


我們所謂的“王朝戰爭”是指從1864年到1871年普魯士完成統一德意志而進行的三次戰爭,按照先手順序分別是普丹戰爭、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


實際上,從德國人的角度,並沒有所謂“自上而下的王朝戰爭”這種說法,如果這麼問一個不熟悉中國文化的德國人,估計他們肯定會露出一臉懵圈的表情。


因此對於這個問題的前半部分,我更願意表述為:俾斯麥是如何統一德國的?

“當代的重大問題,用說空話或多數派決議是無法解決的,必須用鐵和血來解決。”


德國從封建城邦割據發展成統一的德意志聯邦,是順應歷史發展的必然,而俾斯麥則是在這個歷史時勢下誕生的靈魂人物,俾斯麥通過其“鐵血”手腕,實現了這個目標,而戰爭只是其中一種方式。


德意志統一北德意志聯邦

1871年以前,德國大大小小的邦國基本只有一個共同點——語言。


這些邦國的風俗習慣、統治制度甚至宗教信仰都各不相同,在法國大革命前夕,德國有大概300多個大小邦國,而統一這些邦國的想法就如同現在的歐盟一樣,似乎遙遠而不可實現,直到俾斯麥的出現。


1862年,俾斯麥被任命為普魯士的宰相兼外交大臣,他開始步步為營,著手增強普魯士的實力,帶領著普魯士走上了那似乎遙不可及的德意志統一之路。


1864年,俾斯麥抓住國內強烈反對丹麥新憲法將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公國納入領土範圍的機會,聯合奧地利毅然發動了對丹麥的戰爭,丹麥迅速戰敗,當年10月簽訂維也納和約,石勒蘇益格納入普魯士,荷爾斯泰因歸了奧地利。


1866年,俾斯麥完成了普魯士內部一系列的改革,並通過各種外交手段逐漸孤立了奧地利,蓄勢待發的普魯士將矛頭對準了“兄弟”奧地利,經過7周的戰鬥,普魯士徹底擊敗了奧地利。


經此一役,奧地利不得不退出德意志聯邦,普魯士稱霸德意志聯邦,同時普魯士實力大增,佔領了原來奧地利的大片領土,此時的普魯士一國,已經獨佔整個德意志聯邦領土的2/5,人口更是高達2/3。

北德意志聯邦隨後成立,此時的德意志完全統一再不是遙不可及的夢,它已經完成了一半,似乎觸手可及了。

統一實現後的歐洲大陸新霸主

1870年,因為插手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俾斯麥“無意”惹惱了拿破崙三世,歐洲大陸霸主法國自信滿滿,不顧盟友英國的反對,貿然挑起了對普魯士的戰爭,結果“霸主”恥辱而徹底的被普魯士擊敗。

1871年1月18日,德國人以對法國人極盡羞辱的方式,成立了德意志帝國:威廉一世在法國的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帝國皇帝。

普法戰爭後,原本依靠法國力求維持獨立的巴伐利亞等4邦國併入德意志帝國,德意志完全統一得以實現,同時,新生的德國取代了法國,成為歐洲大陸新的霸主。

德國統一的影響

德意志的統一結束了德國眾多邦國分裂的格局,對於德意志地區的穩定和發展有非常積極重要的促進作用。一個強大的、統一的德國就此誕生。


德意志統一及其帶來的一系列連鎖反應,改變了整個歐洲的地緣政治格局,也帶來了新的潛在問題:英德之間持續的利益爭奪與矛盾,隨著這個新矛盾的愈演愈烈,最終將人們帶入了史無前例的慘劇——第一次世界大戰。


史蹟觀察眼


什麼是自上而下的王朝戰爭?其實很好理解,實際上就是封建統治階級領導的一種自上而下地建立統一君主國的戰爭,這種戰爭有一個很大特點就是由統治階級也就是王朝來發動,目的是建立一個統一的君主國維護、加強王朝的統治,統治者還是那群統治者,只不過統治範圍更大而已。

與之相反的則稱之為革命戰爭,主要因為戰爭發動者大多來自中下階級的農民、工人、商人等階級,並且也是由他們領導的反對現有統治階級、推翻現有統治秩序的戰爭,他們的目的就是改朝換代,法國大革命、英國的光榮革命、中國古代的農民起義、辛亥革命都可以稱之為自下而上的革命戰爭。

對德國來講,德國在統一過程中實施的便是自上而下的王朝戰爭,由普魯士發動,作戰對象是丹麥王國、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和法蘭西第二帝國,長期分裂的德意志地區自此出現了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國家,有利於這個地區的穩定,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歐洲一個緊張源,有助於德國民族的統一和國內統一市場的建立,促進了德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同時我們也看到,普魯士作為戰爭的發起者和最終的勝利者,不僅維護了自己的統治,並且將其王朝和統治範圍擴大,從地方諸侯升級為德意志帝國,普魯士國王升級為德意志皇帝,這就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的王朝戰爭。

這樣的統一對德國後來有什麼影響?其實很容易就看出來,德國的主要統治階級是容克貴族階級,而這個階級主要由大地主、職業軍人和貴族組成。

容克貴族階級儘管也在資本主義浪潮下搖身一變成為資產階級新貴,但接受大量傳統教育的他們在政治方面屬於極端的保守主義,主張君主專制,崇尚武力,贊成對農業採取保護主義,也就是說,儘管資本主義發展推動了德國的統一,而德國的統一又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但本質上資本主義還是在為容克地主階級服務,德國本質上來講依然是個封建國家。

此後的德國儘管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資本主義工商業在世界排名不斷躥升,大量資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左右德國曆史走向,但德國國內依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餘和軍國主義。其中最為強大的德國國內的大地主們,他們被稱為容克地主階級,是普魯士和德意志各邦在19世紀下半葉聯合後反動勢力的支柱,是德國軍國主義政策的主要支持者。

容克地主階級擁有大量土地,主要以出口農作物謀利,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他們經常向德國政府施加自己的影響,促使德國政府不斷提高進口關稅,導致德國與美國、俄國等國不斷爆發貿易衝突,關係不斷惡化。

同時隨著資本主義不斷髮展,壟斷資產階級開始出現,他們為了獲得更多利益、壓榨無產階級,開始與容克地主階級相勾結,湧現大批壟斷組織“卡特爾”。


此外,容克地主階級和壟斷資產階級的結合使德國帝國主義特別富於對外侵略性。在國內階級矛盾和市場問題十分尖銳的條件下,德國地主資產階級為了轉移人民視線,開始同英法帝國主義爭奪"陽光下的地盤",積極地投入了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鬥爭,並最早走上了軍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道路,最終接連發動兩次世界大戰,將自己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點關注,不迷路,我是候塞雷的歷史手札,一名專注研究歐美歷史的今日頭條創作者。


候塞雷的歷史手札


我是父母年代記憶,現在來回答這個問題.

相信你們都對德意志統一這段歷史感興趣吧,而書中經常提到“王朝戰爭”這個概念,那麼什麼是王朝戰爭呢?

王朝戰爭,指德國王朝戰爭,是1864年到1871年普魯士為統一德意志進行的三次軍事行動。 第一次王朝戰爭是1864年普魯士聯合奧地利對丹麥的戰爭。 第二次王朝戰爭是1866年普魯士與奧地利的普奧戰爭。 第三次王朝戰爭是1870年普魯士進攻法國的普法戰爭。最終以普魯士一方的勝利而結束,統一了整個德意志——摘自百度百科

王朝戰爭共計三場:普丹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值得一提的是,國外並無“王朝戰爭”這一概念(反正我用wiki查了514遍,哈老先生的《不含傳說的普魯士》、克先生的《鋼鐵王國》也沒有提及,偏偏在圖書館裡去翻國內有關德國/史的書上有一堆這個詞。。。)尤為神奇的是這個概念貌似上個世紀就有了,可見此概念是國內提出的,並沿用至今,估計大家聽到這裡胃口怕不是倒了一大半,不管怎樣,話都說到這了,我就科普一下吧。

  1. 普丹戰爭

其實這場戰爭的正式名稱是第二次石勒蘇益格戰爭(第一次石勒蘇益格戰爭於1848年爆發)德語中此戰稱為德丹戰爭(Deutsch-Dänischer Krieg 即德意志邦聯向丹麥開戰)而丹麥語中此戰稱為1864戰爭(Krigen i 1864),而普丹戰爭只是一個非正式的名稱。

該戰爭是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引起的第二場軍事衝突。衝突在1864年發生,奧地利和普魯士代表德意志邦聯,與長久控制該兩個公國的丹麥戰鬥。跟第一次石勒蘇益格戰爭一樣,雙方都希望控制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公國。衝突的導火線是丹麥國王弗雷德裡克七世去世,但丹麥沒有德意志邦聯接受的繼承人,而是頒佈新憲法直接將兩地納入丹麥版圖(1851年《倫敦議定書》中規定石勒蘇益格與荷爾施泰因屬於德意志與丹麥的共治領地)造成兩地的傳承問題。結果,德意志軍隊勝利,丹麥放棄對兩地的主權。

第一次石勒蘇益格戰爭(1848-51年)完結時,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的分離活動失敗,但在1850及1860年代再度活躍——支持統一德意志的人,都希望將丹麥統治的這兩個地方,併入大德意志版圖。石勒蘇益格居民使用的語言,包括德語、丹麥語和北弗裡西語,但大多數都是丹麥裔;荷爾斯泰因則以德裔居民為主。兩地都由丹麥君主統治,共同擁有悠久歷史,但與丹麥的關係非常複雜。荷爾斯泰因是德意志邦聯成員;石勒蘇益格則是丹麥的采邑,與丹麥都不是邦聯成員。丹麥國王弗雷德裡克七世後來死後無嗣,這些法律問題就成為關鍵。德意志民族主義者聲稱,兩國公國的繼承法與丹麥的類似法例不同;丹麥民族主義者則反對,認為荷爾斯泰因繼承法與丹麥的不同,石勒蘇益格卻不然。1460年的裡伯條約規定,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永遠不分離”(Ewig ungedeelt),令情況更為複雜。其中一個德意志民族主義運動,提出由丹麥王室庶系分支(cadet branch)奧古斯滕伯格(丹麥語:Augustenborg;德語:Augustenburg)家族統治兩地。丹麥的民族主義者,則希望“丹麥國土延綿至艾達河”,亦即石勒蘇益格併入丹麥,結束德意志邦國對該地政治之影響;更激進的丹麥人,更提出完全排除荷爾斯泰因於丹麥之外。爭議主要是關於誰人繼承丹麥王位。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的德意志人,一般支持奧古斯滕伯格家族;丹麥人一般認為他們與德意志關係太密切,比較支持與之對立的格呂克斯堡(Glücksburg)家族,希望該家族的克里斯蒂安王子成為新國王。在早前的石勒蘇益格戰爭,克里斯蒂安王子並沒有顯著影響丹麥。1849年,丹麥採用新憲法,令情況更復雜。很多丹麥人都盼望憲法為所有丹麥人帶來民主,包括在石勒蘇益格的同胞。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的憲法,由國家會議制度(Estates of the realm)主導,致使社會的富裕階層得到更大權力,故此兩地政治都由地主階級主導,當中大部分是德意志人。

至於丹麥,王室和政府大部分成員,都支持一個國家(Helstaten),亦即嚴謹維持現狀。

丹麥國王漸漸老邁,數度領導政府內閣的國家自由黨開始計劃維持對石勒蘇益格的統治。1863年,有關丹麥和石勒蘇益格共同事務的新憲法草擬完成,正待國王簽署,他卻在此關鍵時刻去世。這個十一月憲法表明,丹麥不會直接兼併石勒蘇益格,轉為成立一個特別的議會(其名稱是中世紀後期北歐議會Rigsraadet),處理兩地的共同事務。兩地更會維持獨立的議會。1855年,丹麥曾推出類似政策,對象還包括荷爾斯泰因,但因為德意志的反對而失敗。最重要的是,憲法第一條釐清繼位問題:“政治體制應當為君主立憲。王室權力應當為世襲。1853年7月31日的繼位法例表明繼位法例,並適用於整個丹麥王室。”

克里斯蒂安九世被任命繼位。1863年11月18日,他有感被迫通過憲法,在簽署憲法時表示深切關注。

此事令兩地德裔人士憤怒。奧托·馮·俾斯麥在德意志邦聯提出動議,最後達成決議,邦聯派出軍隊佔領荷爾斯泰因。丹麥軍隊向北撤退,到達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邊界;1863年聖誕節時,德意志軍隊佔領荷爾斯泰因。1864年1月,局勢持續緊張,但沒有發生戰鬥;丹麥軍掌握艾達河北岸領土,德軍則在南岸。1月16日,俾斯麥向丹麥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她在48小時之內廢除十一月憲法。這在政治上是不可能,尤其因為限時太短,丹麥政府拒絕接受。2月1日,普魯士和奧地利軍隊渡過艾達河,到達石勒蘇益格,戰爭無可避免。

裡伯條約規定,石勒蘇益格與荷爾斯泰因永遠不可分離,但1863年的事件顯示,石勒蘇益格即將併入丹麥,脫離德意志邦聯成員荷爾斯泰因。這給普魯士良好的開戰理由,以獲得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她爭取民族主義者支持,要從丹麥統治“解放”當地德裔居民,並借戰爭履行德意志邦聯法律。


1860年代初期,這個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問題再度成為國際間的熱門爭辯話題,但這次丹麥所獲支持減少。克里米亞戰爭嚴重削弱俄羅斯國力,而法國則準備不再支持丹麥對該兩地的利益,以換取她在其他地區的得益。維多利亞女王和王夫艾伯特王子贊同德意志的立場,但英國官員緩和他們的情緒,認為德意志海軍在波羅的海擴張,威脅英國的海上霸權,結果英國支持丹麥。


丹麥再度重申石勒蘇益格為她的領土。7月29日,德意志邦聯議會受到奧托·馮·俾斯麥的指示後,揚言會干預事件。11月6日,弗雷德裡克七世宣佈廢除丹麥憲法中影響荷爾斯泰因和勞恩堡的條文,而保留對丹麥和石勒蘇益格的條文。九天後,克里斯蒂安九世繼承王位,馬上陷入困境。他最先要處理的首個法案,就是要簽署新憲法。然而,如若簽署,他將違反作為國王的條款;如若拒絕,他就會與理念一致的丹麥人民對立。結果,他兩難取其輕,在11月18日及時簽署憲法。消息傳到德意志後,群眾激動憤慨。1852年,奧古斯滕伯格公爵克里斯蒂安放棄對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的主權,其宣稱比新任丹麥國王還要好;而今其子弗裡德雷克聲稱沒有與父親一起放棄權利,故此自稱有繼承弗裡德雷克七世的權利。荷爾斯泰因人民反應激烈,支持奧古斯滕伯格的弗裡德雷克;後來丹麥新憲法廣為人知,石勒蘇益格人民也響應行動。德意志王侯和人民都熱情支持弗裡德雷克。雖然奧地利和普魯士持負面態度,邦聯議會仍決定佔領荷爾斯泰因,以待繼承問題之解決。


12月24日,薩克森和漢諾威軍隊以德意志邦聯名義進駐荷爾斯泰因。受到兩支軍隊和當地居民的支持,弗裡德雷克公爵自立為“弗裡德雷克八世”。縱然德意志民意熾熱,奧普兩國都未能備戰,唯恐牽涉到一場歐陸戰爭——俾斯麥稱之為“愚蠢之舉”。俾斯麥深深明白,奧普兩國曾簽署1852年的協議,故此必須維持其繼承法則。當丹麥違反協議條款,她們能採取的行動必須完全正確,致使其他歐陸國家無法藉故干預。克里斯蒂安九世頒佈新憲法時,作為簽約國的奧普兩國,就有合理的開戰理由。英國與俄國反對德意志邦聯的行動;而薩克森的博伊斯特伯爵則建議,巴伐利亞應在邦聯議會正式提出動議,承認弗裡德雷克公爵的權利。這幫助俾斯麥勸諭奧地利立即採取行動。12月28日,奧普在邦聯議會提出動議,要求邦聯佔領石勒蘇益格,致使丹麥遵守1852年協議之條款。這表示承認克里斯蒂安九世的權益,結果被邦聯憤然拒絕;隨後,奧普政府知會邦聯,表示會以獨立歐陸國家身份行動。1864年1月16日,奧普兩國簽署協議。奧地利草擬的一項條款,是為了維持1852年協議;但俾斯麥將之取消,改為奧普兩國只能共同決定該兩個公國的關係,而且兩國如若沒有對方同意,都不能決定繼承問題。


在此階段,如若丹麥願意為情況之迫切讓步,經抗議後撤出石勒蘇益格,歐洲國家可能會干預,邦聯會讓石勒蘇益格重歸丹麥;至於歐陸國家奧地利和普魯士,則會毫無選擇,只能阻止荷爾斯泰因公爵的任何行動。為了避免如此情況,俾斯麥讓丹麥相信英國威脅普魯士——如若戰事開始,英國將會插手。但其實,英國並沒有如此計劃。這種不顧他人的詭計成功了,縱使英國政治家先前曾支持丹麥。丹麥立場依然強硬;奧普聯軍在1864年2月1日渡過艾達河。奧普兩國原先沒有計劃入侵丹麥,但在2月18日,一些普魯士膘騎兵受到一場騎兵遭遇戰刺激,橫越邊界並佔領科靈。俾斯麥決定利用這情況扭轉局勢。他向奧地利力陳採取強硬政策的需要,以期徹底解決公國以至德意志邦聯的問題;奧地利不情不願地支持戰爭。3月11日,兩國簽署一項新協議,宣佈1852年的協議無效;兩個公國在丹麥作為整體的地位,則將成為友好協議的主題。


這個時候,英國代表帕爾姆斯頓子爵得到俄羅斯、法國與瑞典的支持,提出建議干預事件,指出整個問題應當交由一眾歐洲國家決議。奧地利與普魯士表示,只要1852年協議不作為決議基礎,而公國與丹麥只是以個人關係聯繫,她們就會同意決議。會議在4月25日召開,但只是顯示出有關問題是無可避免地混亂。代表德意志邦聯的博伊斯特伯爵,要求各國承認奧古斯滕伯格對公國的主權;奧地利傾向於跟1852年協議相同的方案;普魯士則漸漸顯示出希望得到公國的目標。普魯士若要實現目標,首先就要令公國徹底獨立。奧地利反對,恐怕會完全失去她在德意志的影響。她們於是同意讓公國得到完全政治獨立,由共同機構約束。下一步則尚未清楚。至於兼併公國之問題,普魯士讓它留待決定,但表明任何協議都必須讓她軍事支配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這令奧地利擔憂,不希望早已過度擴張的普魯士變得更強大;她也開始支持奧古斯滕伯格公爵的宣稱。不過,對俾斯麥來說,此事實為意料之內。於是,他向奧古斯滕伯格公爵表示,只要公爵願意在軍事上完全聽任普魯士、把基爾港讓給普魯士作為軍港,讓普軍控制鄰近的基爾運河,並加入普魯士領導的關稅同盟,就會在會議上支持其宣稱。同樣領導德意志邦聯的奧地利,卻不願加入這種“解放戰爭”,因為她領土內多個民族已帶來統治問題。

1863年,克里斯蒂安九世繼位後,將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併入丹麥。俾斯麥後來以其外交才智,勸服奧地利加入戰爭,並得到其他歐洲大國的同意和邦聯的支持。6月25日,倫敦會議結束,各國未能達成協議。在一天前,由於停火令結束,奧地利和普魯士達成新協議,改變戰爭目標,要令丹麥與公國分離。之後,一場短暫戰役結束,奧普與丹麥在8月1日初步議和。丹麥國王放棄對公國的所有權利,將之讓與奧地利皇帝和普魯士國王。

作為入侵者的奧普兩國,將這次戰爭表達為執行德意志邦聯法律。戰爭為期短暫。丹麥在迪伯爾戰役(英語:Battle of Dybbøl)失敗後一蹶不振,無力保衛石勒蘇益格的邊界,被迫撤出到丹麥本部,在投降前更被完全逐出日德蘭半島。

這次戰爭中,普魯士首次動用整頓過的軍隊,並充分顯示實力。不過,奧地利忽略普軍力量,在18個月後付出代價。1865年8月14日,普魯士與奧地利簽署加斯泰因條約,分別管理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


奧普兩國對於公國的管理和未來地位,不久後就有齟齬。俾斯麥就以此為由,在兩年後策劃普奧戰爭。奧地利在薩多瓦戰役失敗後,德意志邦聯被解散;奧地利撤出荷爾斯泰因,結果普魯士兼併該地和石勒蘇益格。縱然如此,兩地夾雜著丹麥裔和德裔居民,而有關國家又有封建義務,令不少人認為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問題難以應付。對此,帕爾姆斯頓子爵曾說過:“只有三個人瞭解過問題,一個已經去世了,第二個已經瘋了,第三個就已經忘了。”這三人分別是艾伯特親王、一位德裔教授和他自己。

就條約權益而言,石勒蘇益格的丹麥人之地位,就由維也納和約(該年10月30日)和布拉格和約(1866年8月23日)決定。根據前者的第十九條條款,丹麥所割讓領土中的丹麥裔居民,可以在簽約國批准條約的六年之內,加入丹麥國籍、帶著個人財產與家人移居丹麥,並保留在公國的不動產。該條款最後一段:

"Le droit d'indignat, tant dans le royaume de Danemark que dans les Duchés, est conserve a touts les individus qui le possèdent a l'époque de l'échange des ratifications du présent Traité".

根據布拉格和約第五條條款,奧地利將石勒蘇益格割讓給普魯士,條件就是如若石勒蘇益格北部的居民希望與丹麥合併,將通過自由投票決定。在總人口約十五萬人的石勒蘇益格北部,大約五萬名丹麥居民利用條款選擇移居丹麥,結果被驅逐到丹麥,等待公投舉行,以期重返原居地。然而,公投從未舉行過。條約聲稱會舉行公投,其實僅僅是外交工具,為拿破崙三世賺賺面子。普魯士始終不想放棄征服所得領土。在普法戰爭取勝後,普魯士更不再裝作會舉行公投。根據1878年10月11日簽署的維也納條約,有關公投的條款被廢除,奧地利亦批准之。


2.普奧戰爭

普奧戰爭(又名七週戰爭或德意志之戰)發生於1866年,原因是奧地利與普魯士爭奪統一德意志的領導權。普魯士的勝利令它稱霸德意志,最後完成統一大業。在德國和奧地利,此戰稱為德意志之戰(Deutscher Krieg)或兄弟之戰(Bruderkrieg)。在意大利統一運動中,此戰稱為第三次獨立戰爭。

幾個世紀以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很多都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員。他們在名義上統治德意志全境,而且擁有獨立統治權,但又受外國勢力幫助,尤其是法國。在19世紀崛起以前,普魯士已經是歐洲的強國之一。1815年,拿破崙戰爭結束,德意志邦國被併入組織鬆散的德意志邦聯,由奧地利領導。這時,法國在德的影響力減弱,民族主義在德興起,德意志統一運動開始萌芽。運動的支持者提出兩種統一方法:把德意志全境統一,建立大德意志,包括奧地利這個多民族帝國;或是在普魯士領導下,建立排除奧地利,由普魯士統治的小德意志。


1862年,奧托·馮·俾斯麥被任命為普魯士的首相。他馬上策劃德意志統一運動,務求由普魯士主宰小德意志。憑著第二次石勒蘇益格戰爭的勝利,俾斯麥激發了德國人的民族主義。他藉著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兩地的統治問題,誘發奧地利向普魯士宣戰。奧地利與一些德意志邦國合作,以捍衛德意志邦聯的名義,對抗普魯士。(稱為"Bundesexekution")



普奧之戰是多年未見的大陸國家戰爭,動用了不少曾在美國南北戰爭中派上用場的科技,包括以鐵路幫助運兵及以電報維持長途通訊。普軍的後裝槍(breech-loading rifles)德萊賽針發槍使用方便,士兵可以在找掩護時上膛;奧軍用前裝槍(muzzle-loading rifles),上膛時卻沒有掩護,實力顯而易見。在戰爭中,普軍的步槍首次使用了後鏜槍,可從後方裝填子彈;反觀奧軍當時的步槍為洛倫茲米涅步槍,子彈要從槍口裝填,反應速度遠不如普軍士兵。


主要戰事發生在波希米亞。6月23日普軍直抵Seidenberg至齊陶一線集結。6月26日普奧兩軍之間發生Hühnerwasser戰役(Gefecht bei Hühnerwasser)。普軍的參謀部總長老毛奇精心策劃戰陣,集中火力攻打奧地利。當奧軍集中侵略西里西亞時,他就調軍到薩克森和波西米亞,與早已在那裡集結大軍的普王威廉一世會合。7月3日,普軍大舉進攻,在克尼格雷茨戰役(又稱薩多瓦會戰)打敗奧軍。奧軍人數有優勢,死傷人員卻是普軍的七倍,皆因普軍裝備優良、戰略得宜。奧軍潰不成軍,不久後被迫求和。


除了薩克森之外,其他邦國對戰爭的影響很有限。漢諾威的軍隊在6月27日的巴特朗根薩爾察戰役擊敗過普軍,但不久遭到大軍圍困而投降。普軍在美因河與巴伐利亞正面交鋒,在紐倫堡和法蘭克福戰鬥。維爾茨堡被普軍圍困,但一直到停戰前仍未投降。


奧軍對意軍有較大的優勢,在6月24日的庫斯托札戰役和7月20日利薩戰役(利薩在今克羅地亞維斯)的海戰上,都擊敗意軍。加里波底組織意軍阿爾卑斯山地獵兵,在7月21日的貝澤卡(Bezzecca)戰役擊潰奧軍,奪得部分特倫蒂諾,向特倫託進軍。8月12日,普奧兩國停戰,意大利政府惟有與奧國議和。根據在10月12日簽訂的維也納條約,由於奧地利拒絕向意大利直接割讓威尼斯,於是把威尼斯割讓予法國,再由法國轉交給意大利。

為了避免法國或俄國干預戰爭,俾斯麥勸諭威廉一世迅速跟奧地利議和,不急於求成。奧軍接受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的調停,跟普魯士在8月23日簽訂布拉格條約 (1866年)。根據條約,德意志邦聯正式解散;由此,普魯士能夠在1867年成立北德意志邦聯,向統一德國的目標邁進。普魯士沒有要求奧地利割地賠款,令她日後可以與奧國結盟——奧地利所懼怕的勢力,反而是意大利人和斯拉夫人的民族統一主義。


戰後,普魯士主宰德意志事務。在普法戰爭時,普魯士激起德意志民族主義,令南部的德意志邦國與她一起抗戰。最後,普魯士打敗法國,普王威廉一世登基為德國皇帝。德意志帝國成立和統一運動的勝利,令新德國成為歐陸最強的大國。


戰敗一方的國家

普魯士沒有向奧地利要求任何割地賠款,而奧地利對意大利只需要少量的領土和賠款,導致了戰後奧地利和普魯士的關係變好(因為已經從德意志兄弟之間的競爭霸權關係,轉變為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的平等關係);但反而是奧地利和意大利矛盾升級。


奧地利–將威尼提亞省割讓給意大利,失去對原德意志邦聯內成員國家的影響力。奧地利的戰敗是對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的一個危機;戰後一年帝國就需要與匈牙利協議改為二元君主國奧匈帝國。

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成為普魯士的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省。

漢諾威王國–被普魯士合併,成為普魯士的漢諾威省。

黑森-達姆施塔特–割讓北部的部分領土予普魯士。剩餘地區北部的一半領土(上黑森)加入北德意志邦聯。

拿騷、黑森-卡塞爾、法蘭克福自由市–被普魯士合併。與黑森-達姆施塔特所割讓的領土一起合併為黑森-拿騷省。

薩克森王國、薩克森-邁寧根、羅伊斯-格賴茨、紹姆堡-利珀–沒有被合併,但隨後一年加入北德意志邦聯。

中立的國家

戰爭象徵著德意志邦聯的結束。在維持中立的國家於布拉格條約簽訂後各有不同遭遇:


列支敦士登–成為了一個獨立國家,聲稱成為永遠的中立國,但仍與奧地利有緊密的政治關係。在一戰後成為瑞士的保護國,因為緊跟瑞士的政策在兩次的世界大戰中其中立性都受到尊重。

林堡及盧森堡-1867年簽訂的倫敦條約聲明兩國將成為荷蘭王國的一部分。林堡後來成為荷蘭的林堡省。盧森堡在其三個鄰國(比利時、法國和普魯士)之間保持了其獨立和中立地位,直到現在都維持著獨立,但又重新參加了德意志關稅同盟,直至1919年同盟瓦解為止。

羅伊斯-格拉、薩克森-魏瑪-艾森納赫、施瓦茨堡-魯多爾施塔特–加入北德意志邦聯。


3.普法戰爭

普法戰爭,在法國稱1870年法德戰爭(法語:Guerre franco-allemande de 1870),在德國稱德法戰爭(德語:Deutsch-Französischer Krieg),是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而爆發的戰爭。戰爭是由法國發動,最後以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

1864年~1866年,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先後發動了普丹戰爭及普奧戰爭,打敗了丹麥王國及奧地利帝國。普魯士首相俾斯麥的策動下,以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製造爭端,併發出“埃姆斯密電”激發出普、法兩地人民的民族仇恨。

1870年,法皇拿破崙三世對普宣戰,普魯士藉此機會團結德意志民族,進攻法國。

拿破崙三世對普魯士宣戰後,隨即編成萊茵軍團,於法德邊境地帶集結。該軍團共有八個軍,約22萬人,由拿破崙三世任統帥,勒布夫為總參謀長。

法國欲先發制人,奪取法蘭克福,逼使普魯士屈服;但與此同時,普軍亦集結了三個軍團,約47萬人,由威廉一世為統帥,毛奇為總參謀長。普魯士則計劃以優勢兵力,集中向阿爾薩斯和洛林進攻,將法軍擊潰於邊境線上,再繼而進攻巴黎,逼使法國投降。

1870年8月2日,法軍於薩爾布呂肯地區向普軍進攻為開端。但到了8月4日,普軍已順利擊潰法軍,進入反攻階段。與此同時,法軍在其餘各戰場相繼失利,被逼退回國境,轉入防禦。 8月中旬,法軍已被普軍一分為二,由巴贊元帥領軍的萊茵軍團共17萬人,被普軍包圍於麥茨要塞;而由拿破崙三世和麥克馬洪元帥率領的12萬餘人。 8月30日,與普軍激戰後被逼退守色當。

9月1日至2日,普法兩軍於色當進行決定性的大戰,即色當會戰。9月1日上午,普軍佔領了符裡濟(英語:Flize)、棟舍裡等地,成功切斷了法軍西撤的道路,並從後堵截法軍。而在當天中午,普軍亦完成了對法軍的合圍,並以強大的火炮作出攻擊。當時下午,在法軍數次試圖突圍失敗後,拿破崙三世被逼於下午4時半派人呈信威廉一世,表示願“將他的佩劍交到陛下的手中”。

9月2日,拿破崙三世正式率8.3萬官兵向普軍投降。在這場戰役中,法軍損失12.4萬人,普軍只損失了9000多人。法國舉國譁然。

9月4日,法國國內發生政變,法蘭西第二帝國被推翻,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成立。

普魯士王國並不滿足於法國皇帝的投降,繼續大舉進攻法國。在9月19日,普軍包圍巴黎。為了保衛巴黎,巴黎市民建立了194個營的國民自衛軍,人數達30萬人,由市民選舉產生的國民自衛軍中央委員會領導。這是一支與第三共和國對立的政治力量。


1871年1月28日,法國與普魯士簽訂停戰協定。2月26日,草簽法蘭克福條約。


3月18日,巴黎市民發動起義,僅僅一天佔領了市政廳。法國政府遷往巴黎城郊的凡爾賽宮。


3月26日,巴黎人民進行投票,選舉產生了巴黎公社。

5月10日,法國政府與普魯士簽署法蘭克福條約,以割讓與普魯士接壤洛林和阿爾薩斯兩省,並賠款50億法郎的代價,換取普軍從法國撤軍和釋放戰爭中被俘的十萬法國戰俘,並隨即用於鎮壓巴黎公社。最後巴黎公社被法國政府消滅,成員大多被處決。

普法戰爭以法蘭西第二帝國的垮臺和法國投降而告結束。普法停戰的和約法蘭克福條約極其苛刻: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摩澤爾省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而於1871年1月18日,普皇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的鏡廳登基成為德皇,宣告建立德意志帝國,他本人成為首任皇帝。遂告德意志統一,成為歐陸第一大國。而在法國,則產生了強烈的復仇主義氛圍,其表現為希望再通過一場戰爭來收回阿爾薩斯-洛林。德法兩國於這次戰爭中的結怨,為日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伏筆。


總之,王朝戰爭有以下幾個特點:

  1. 都是在普魯士宰相俾斯麥的策劃下發動的
  2. 都推動了德意志的統一
  3. 都在不同程度上激發了德意志的民族主義
  4. 都有普魯士的參與
  5. 都彰顯了普魯士容克貴族的威嚴(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