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風信、慕情當初會選擇離開謝憐?郎千秋一事已初見端倪

慕情剛出場給我的感覺是走“尖酸刻薄”路線的,哪知白眼加嘲諷才是他的特色。不過這裡暫且不提這個有趣的設定,先就郎千秋一事,來談談當初風信和慕情離開殿下的理由。

其實在半月關眾人對將軍冢的這位中原將軍發表看法時,就能看出慕情在某些觀點上,是和謝憐完全不一致的。這位中原的將軍在戰場上兩邊都幫,既阻攔己方殺害對方百姓,又阻攔對方殺害己方百姓,這種兩邊都顧的想法撈不到半點好處,反而一路被貶,官越做越小。

為何風信、慕情當初會選擇離開謝憐?郎千秋一事已初見端倪

畫師:伏沒有粟

“在其位則謀其職,兩國交兵,殺傷在所難免,如此婦人之仁,只會讓己方戰友對他厭憎,敵方將士覺得他滑稽,並不會有任何人感激他。”這是慕情的觀點,在他看來,處在什麼樣的位置就做什麼事情,追求兩全其美只會讓自己遍體鱗傷。我想謝憐也懂這個道理,他何嘗不想讓自己輕鬆一點呢,可是他見不得無辜的人受苦受累,他就是那個“杯水二人”也要走第三條路的真正的神啊。

話題回到郎千秋,極樂坊一戰,郎千秋猜出謝憐就是當年血洗鎏金宴的芳心國師。“這時,慕情忽然問道:郎千秋說的都是真的?你真的殺了那些永安國的皇族?”

為何風信、慕情當初會選擇離開謝憐?郎千秋一事已初見端倪

畫師:伏沒有粟

“即便慕情已經很隱忍了,但謝憐還是從他眼底看出了一絲剋制和不住的興奮。”慕情為什麼要興奮?首先,他贊同殿下的做法,其次,他認為會報仇雪恨的殿下才是他的太子殿下。

那麼慕情離開殿下的原因就很清晰了:理念不合。至少這是他離開殿下的其中之一的原因。慕情是個相當看重前途的人,他認為如果少數人的生死可以成就自己的話,為什麼不做?為什麼要犧牲自己的前途?八百年前謝憐為了拯救仙樂本土國民,但同時又不想放棄永安難民,在抵禦永安人攻擊的同時又一邊降雨。慕情曾不止一次讓殿下慎重考慮,說明他並不贊同殿下兩邊都幫的做法。

為何風信、慕情當初會選擇離開謝憐?郎千秋一事已初見端倪

畫師:葵小小

慕情的眼底有興奮,是因為聽到謝憐殺了永安國的皇族,血洗鎏金宴。他認為殿下還是去報仇了,他認同殿下的做法。我想謝憐第三次飛昇後,慕情時不時對殿下冷嘲熱諷一番,是因為他還沒有放下在他心中,那個做法錯誤的、愚昧的殿下。當年的事在慕情心中也是一個結,他無論如何也理解不了殿下的做法。

再來看看風信,在聽說謝憐血洗鎏金宴的事後,風信臉色隱隱有些發白。風信心中更多的是震驚,因為他不相信血洗鎏金宴這樣的事,會是殿下做出來的。在我看來,不能說風信理解殿下,而是他包容殿下,順著殿下。你想做什麼,那就去做吧,我會陪著你。在他心中,殿下永遠都是殿下,哪怕落魄,也還是他要聽命的太子殿下。

為何風信、慕情當初會選擇離開謝憐?郎千秋一事已初見端倪

畫師:葵小小

所以他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謝憐的自暴自棄,因為他可是太子殿下呀!太子殿下怎麼能去搶劫呢?怎麼能去偷東西呢?怎麼能這麼喪氣呢?風信接受不了眼前的這個、對他來說如此陌生的太子殿下,彷彿曾經的風度和氣度都煙消雲散了。

雖然是憐憐趕他走的,可其實主動權還是在風信手中。最終,他選擇了離開。

“如果能陪在殿下身邊的那個人是我就好了,如果是我,我絕對不會離開殿下的。”花城不喜歡風信慕情,從他們離開殿下的那天開始。

為何風信、慕情當初會選擇離開謝憐?郎千秋一事已初見端倪

慕情理解不了殿下,風信接受不了殿下,唯有花城,看到和接受殿下的每一面。無論殿下是什麼樣子的,他永遠都是殿下,都是他所愛之人,不會因為外在的東西而改變。這樣花城,才是謝憐的命定之人。

當初的離開並不意味著和殿下老死不相往來,風信和慕情還是很在意殿下的,還是願意前來助殿下,哪怕沒有人願意接任務,哪怕要和討厭的人一起協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