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絕嗣——生娃不是手段,是目的

(原創:公子上元微博,已徵得本人同意,略有改動。在此表示感謝)

​​  古今中外,上至皇室貴族,下到平民百姓,都逃不出這個魔咒。稱霸中世紀的龐大貴族哈布斯堡家族,他們的一支旁系從1555年到1700年,做了長達150年的西班牙國王。最後因為卡洛斯二世缺乏男性繼承人導致絕嗣,王權被聯姻的法國波旁家族宣稱。這導致了中世紀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在那之後不到50年,本宗奧地利哈布斯堡嫡系也因為奧皇查理六世沒有男性繼承人,被迫讓長女特蕾莎繼承奧地利皇位。由於哈布斯堡與大半個歐洲都有聯姻關係,因此很多國家不滿於女性繼承人,紛紛宣佈拒絕承認長女的合法性。因此又爆發了一場長達八年的奧地利皇位爭奪戰。


  這時的哈布斯堡本家已經絕嗣了。由於沒有男性繼承人。長女特蕾莎嫁給了洛林根公爵弗朗西斯三世,哈布斯堡本家也因此改宗為哈布斯堡洛林根家族。史學家們通常認為,在這一刻,這個延綿了將近600年的王朝,就此終結。但故事,卻還沒完。


  在這之後又過了30年,已經變成王太后的特蕾莎看到了巴伐利亞國王絕嗣後,空缺的王位。便同意自己的兒子約瑟夫二世以交換領地的手段奪得下巴伐利亞這塊領地。但是,還沒有統一的德語區的普魯士王國擔心此舉會加強奧地利在整個中歐的實力,因此不惜代價對奧開戰,阻止奧地利吞併下巴伐利亞。


  哈布斯堡洛林根王朝的王冠,從統一奧匈帝國之後,一直戴到1918年奧匈帝國解體,哈布斯堡羅林根家族被推翻。這個歷史上赫赫威名的家族才算正式從歷史的舞臺上謝幕。


  二


  回過頭來說說東方


  大宋朝雖然國庫充盈,歲幣繁多,但依然逃不過這個魔咒。宋太祖趙匡胤把位置傳給了自己的弟弟趙光義,便是後來的太宗皇帝。他的兒子真宗有六個兒子,但是五個都短壽,剩下的一個就是真宗。但是到了真宗的兒子仁宗時期,就出問題了。


  仁宗的三個兒子全部早么,不管是什麼原因吧,總之仁宗這一支算是絕嗣了。只能從宗室裡面抱養一個養子。他就是後來的宋英宗。不過這個養子估計也是底子不太好,年紀輕輕三十多歲就駕崩了。


  不過他的嫡長子宋神宗倒是也爭氣。生了十幾個皇子。但也因為醫療條件不好,一半都早逝了。雖然生的多,但是神宗自己身體也很差勁,三十幾歲也沒了。大宋的第一把椅子就傳給了他的兒子哲宗。但是哲宗也是個短命的主兒,二十幾歲就把自己的身子折騰光了,最後樞密院內奏「滑精而死」。


  哲宗短暫的人生中就生了一個孩子。而且這孩子還繼承了他老趙家的遺風,早么。也沒了。又從宗室裡面選了一個人,哲宗的弟弟,就是大名鼎鼎的徽宗。


  徽宗很能生,生了三十幾個孩子。但是因為他自己不是皇帝的材料。一幫大臣和太后選出來的宗室子弟,只懂風花雪夜,不知治國安邦。結果就有了靖康之恥。兩個皇帝都給外族人綁票了。


  徽宗兒子多。有一個兒子逃過了這一劫,他就是南宋的第一個皇帝宋高宗。史書評價高宗,是中興之主,能力不凡。可惜的是,高宗就一個兒子,也繼承了乃父之風,早么了。而高宗因為早年的戰亂時期留下的舊傷,也已經不能生育了。


  大宋又一次陷入了絕嗣。於是大家又只能從宗室裡面再抱一個,結果選中了太祖皇帝趙匡胤這一支裡的一個男童。就是後來的孝宗。兜兜轉轉幾百年,皇位又回到了趙匡胤這一支嫡系的手裡。


  孝宗倒是有三個兒子。結果是選錯了人,把皇位傳給了小兒子,宋光宗趙惇。光宗這個敗家玩意,取了一個悍婦,無比懼內。導致主事後期荒廢朝政,聽信讒言疏離他老爸孝宗。沒得帝王家學真傳。南宋從他開始,由盛轉衰。


  光宗好不容易傳了一輩,到了他的兒子寧宗。又出大事了。寧宗也是繼承了老趙家的遺風,絕嗣。大家又商議從宗室裡面再抱一個。就是後來的理宗皇帝。理宗身體也不好,就一個孩子,也是乃父遺風,夭折了。


  絕嗣的理宗只得再次從宗室裡面找一個繼承人。這便是後來的宋度宗。宋度宗只活了二十幾歲。在位才剛剛十年就駕崩了。這時候的宗室早已失去了獠牙。已經是一幫紈絝子弟了。度宗其實是個傻子,智商極低,而且荒淫無道,沉迷酒色。這樣的人根本無法治理朝政。最後也是因為掏空了身子而死的。


  此時的北方,金國已經被蒙人滅國了。離南下滅宋已經近在咫尺。南宋的最後一任皇帝,宋度宗的次子宋恭宗,在元人攻破臨安城之後,受降退位。至此,中古時代的最後一箇中原王朝就此結束。


  三


  無論上到貴族,下到百姓。絕嗣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說是人類的一個魔咒。但是,為什麼人類幾千年的發展史中,我們的人口卻是越來越多,而且gene素質越來越好。我們比中世紀的先祖們要高大,威猛的多。而且留下的血脈數量之眾,密度之高,是任何其他物種都無法比擬的?


  原因就在於剩下的一小部分人。他們的後代在不停的生育,在不停的輸出他們的血脈。大多數人的後代是註定要絕嗣的。只有那麼百分之十三的後代能夠延續他們的香火。把種子播撒到更遠的地方。


  根據人類的譜系學分析。我們東方的這片土地上,一共有五個超級祖先。他們構成了現代中國人六成以上的gene。也就是說,五個人裡面,有三個人很有可能是出自同一個祖先。


有學者對松源魏氏族譜做了一次人口普查,分析了從清中期到民國初年,大約200年間的族譜存續情況。結論是大約有百分之86.4的人絕嗣,只有剩下的百分之13.6的人,有繼承人。但是是不是就是說魏氏一族的人口越來越少了呢?恰恰相反,他們的人口越來越多,族系越來越龐大,旁支越來越多,人丁越來越興旺。


這說明什麼問題呢?人類社會實際上是由少數的族群推動的。大部分的人,他們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萎縮,凋零,無法繼續擴張。只有這極少數的人類,他們是人類之光,將我們這個族群帶向更加輝煌的新文明。


所以,生或者不生,這不是一個問題。只有生,或者看醫生。

水庫論壇歐神一直在呼籲:生娃不是手段,是目的。

科學尚未普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