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努力的結果?可以把自己或孩子培養成一個作家嗎?

我在旅途1992


記得看過《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裡面有個自殺女孩的留下的一封信裡寫道:“有時候我會感謝媽媽,是她給我的痛苦記憶,讓我擁有寫作的力量。我沒有了不起的才華,只是被痛苦選上,也被寫作選上了而已。”

很多作家只所以成為作家,往往都是那些童年或過往的痛苦經歷成就的:張愛玲有一對自私的父母,帶給了她缺愛和傷痛的童年;路遙早年的貧窮,是他痛苦的源泉!

當然也不是說所有作家都一定有悲慘的童年和過往,但他們一定都有一顆感知痛苦的敏感的心!而這些敏感的造就,可能就來源於自知或不自知的痛苦過往!有些作家的痛苦,來源於對別人和社會的悲憫,痛別人所痛!

因為有痛苦和迷茫,他們才會讀書探索,不停地思考,久而久之,形成了這種敏感,困惑,探索,表達的習慣,訴諸筆端,就成了文章,寫的讓人感同身受,就成了作家!

所以,作家之路是很辛苦的,需要靈魂直面痛苦,需要內心足夠強大,能支撐自己在痛苦之下求索思考,還能有洞察力和足夠的智慧,做好深入人心的表達!

所以,成為作家,是一個不可預設的過程,也是一條很痛苦的路!我覺得,沒必要刻意求索,只要能生活的輕鬆快樂,遠比泡在痛苦裡成長更令人嚮往!

當然,多讀書,多見識,漸漸也能寫出一些文字,但是,不見得會很深刻,而深刻,往往來自痛苦啊……


新如夢令


兩種情況都有,相互影響,互為促進,最後如期實現。

一個人能不能成為作家,不僅要看先天的資本,即所謂的資質秉賦,也要看後天的勤奮與執著,更要看有沒有適宜的機緣,三者之間相互作用,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應當說,絕大部分成為了作家的人,都具有先天敏銳的文字組合駕馭能力,天生對文字有一種熟悉的親切感,樂於暢遊於字裡行間進行各種文字遊戲,那種擺置文字的高妙手段令人拍案稱奇。

也有相對較少的一部分人,本身對於文字不是很敏感,卻特別執著,有一種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堅韌不拔,通過自己百倍、千倍乃至萬倍的努力,終於攀上了文學的山峰。

總結起來就是:先天是條件,熱愛是成因,機緣是妙造。

一個人有沒有成為作家的潛質,先要看他對於文字的準確把握能力,能夠在紛紜的字海中找到那個最最恰當的詞彙,放在最最合適的位置,從而讓一篇文字熠熠生輝,光照人間。

這就是所謂的先天秉賦,也叫天生的資質。是上天賦予的,孃胎裡帶來的,奪不去也帶不走。

但這種先天的條件,如果後天不加以充分利用,對文字不感興趣,又沒有適宜的創作機緣,那很可能就錯過了這個節點,變成一個行色匆匆的路人甲,或路人乙。

先天的優勢,可以照其他人起步早,見效快,更容易速成,或者可以更持久。

只是善於把握和駕馭也很重要。


至於後天的努力,那就要看個人的執著程度和上天賜予的機緣了。

一個人笨一些不可怕,怕的是明知道自己笨,卻還躺在原地固步自封,沒有進取心,這種情況對於一個文字工作者尤其可怕。

但也必須承認,資質魯鈍的人,要想成為一個作家,那他所付出的努力和辛苦,是先天資質好的人的千百倍,是完全依憑汗水的浸染和意志的篤定+歷史的巧合才得以實現的。

這樣的例子不是沒有,卻很稀缺,甚至稀差如鳳毛麟角。

先天不好,就失去了天然的文字敏銳力,對於文字意蘊的捕捉和駕馭,就會時常出現偏差,總有詞不達意、口不對心的時候,心裡想的是一回事兒,呈現在筆下的卻是另一碼事兒,甚至出現南轅北轍、指東打西的情況,寫不出契合心靈的文字。

但老天也怕有心人,就像蒲松齡那首詞說的那樣: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俗話說蒼天不負有心人,就是這個道理。

只要是堅持不懈,持之以恆,還是會有一定收穫的,也是存在這個可能的。只是這個收穫和可能的大小與分寸就很難以把握、更加耐人尋味了。

但努力總歸是好事,起碼可以提高自我的創作素質、審美品味和思想格調。即使不成,也會留下一份珍貴的記憶和財富,令自己受益無窮。


天賦有了,努力有了,接下來就需要機會的賜予或創造了,所以古人才說:成功靠勤奮,機緣由妙造。

假如你可以寫出來,卻一直沒有這樣的恰當關口,找不到適宜發表的機會,沉淪於人海之中泯然眾人,那成為作家的可能也是微乎其微,甚至沒有。

這個機緣,或也可以看成是一種磨礪,一種閱歷,一種盪滌。也請你注意:溫室裡長不出盛放的太陽花,甜蜜的溫床也培養不出真正的作家,生活的沃土才是作家的搖籃。

或者更為尖刻地說,沒有苦難和砥礪的人生,是無法成為一名優秀的、甚至合格的作家的。

所謂“艱難困苦,玉成於汝”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說,成為作家,還必須有一個適當的機會,讓你有一種椎心泣血刻骨銘心的記憶,讓你不吐不快,欲罷不能,直到把你的經歷變成文字,推向前臺,展示在公眾面前,這樣才能讓你的創作熱情與創作才情得到充分顯現,也才能得到受眾的認可,也才有可能魚躍龍門,躍進作家的行列。

綜合以上三點,個人感覺缺一不可。一如三國時期魏蜀吳的逐鹿爭霸,天時、地利、人和,掌握了一條,可以穩坐一方,成為一個割據一方的諸侯,卻不可能實現大一統的全勝。寫作也是這個道理,不具備東風,那就燒不了戰船,也不可能赤壁鏖兵,三分天下。

至於培養孩子成為作家,我個人對這個觀點一點也不看好。就是因為未知的因素太多,桎梏或者掣肘難以估算,最關鍵的還在於孩子是不是喜歡這個職業,有沒有這個才情,有沒有這個機緣。

當然可以讓孩子朝這方面做一些嘗試,起碼可以提高孩子的品讀能力或者創作興趣,還能提高孩子的創作能力。

只是不要期望太高,踏實做就是了,成與不成,要看他的機緣與妙造,更要看上天是不是賜予了你們家一顆光輝燦爛的文曲星。

祝你好運就是了🙏🙏🙏


紅塵彌勒


有先天的天賦,也有後天的努力,比如閱讀積累、人生經歷積累、思想情感方面的積累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