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三眼花翎到底是什麼,為何連和珅都沒資格擁有?

提到貴族,我們總會想到封建社會中的皇親國戚、重臣權相,他們在等級制度嚴格的古代社會身處金字塔頂端,通常也擁有常人無法企及的特權。作為上層人士,為了和比自己等級低者有所區分,許多"身份的象徵"因此出現了。

舉例來說,只有皇家能使用明黃色服飾、只有皇帝的衣服上能繡五爪金龍、這些"規矩"都是區分等級的工具之一。

清朝的三眼花翎到底是什麼,為何連和珅都沒資格擁有?

到了清朝,我國的中央集權制達到巔峰,不同身份之間的差距也進一步拉大,即使兩位大員同樣是官居一品,也會因為出身、榮譽等因素有鮮明的高下之分。在這樣的環境下,能夠彰顯自己身份的物件就十分重要了。古代最尊貴的人是皇帝,那麼想讓自己看起來更尊貴,自然就要和皇帝扯上關係,在同樣級別的大臣中,更加受人敬畏的無疑是皇帝賞賜更多的那個。

說到皇帝賞賜,三眼花翎絕對算是著名的一個,那麼,它到底是什麼,為何深受乾隆帝寵信的權臣和珅都沒有呢?

清朝的三眼花翎到底是什麼,為何連和珅都沒資格擁有?

首先,我們要知道何謂"花翎",再去看加上"三眼"這個定語後它又變成了什麼。在《說文解字》中,翎被解釋為羽毛,而花翎顧名思義就是比較美觀的禽類羽毛。按照清代關於冠服的規定,大臣們在正式場合要戴禮帽,而禮帽的頂珠之下就有一個專門用來安插花翎的"翎管"。

作為帽上的一種飾品,花翎常常被拿來和同為帽飾的頂戴並列,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頂戴花翎"。


清朝的三眼花翎到底是什麼,為何連和珅都沒資格擁有?


作為官員、貴族們身份的象徵,花翎很有講究,並非誰都能隨意佩戴。

首先,被外派擔任提督、巡撫等職者可能得到一支孔雀翎作為花翎,但這樣的花翎等到任期結束就需要歸還。其次,為國家做出突出貢獻的人有可能得到花翎,且因功受賞者不用將其歸還。第三,貴族當中一些子弟成員也有時會得到賜戴花翎的恩澤。

清朝的三眼花翎到底是什麼,為何連和珅都沒資格擁有?

有了大概的概念,我們再來說"眼",我們知道孔雀的尾巴十分美麗,當其開屏時就如用許多雙眼睛同時睜開。花翎因為採用的就是孔雀翎,所以花翎上有幾個形似眼睛的圓圈,就將其叫作幾眼。在花翎這一門類中,共有一眼、二眼、三眼三種規格,其珍稀度、尊貴度也隨之遞增。一般來說,五品以上的正黃、鑲黃、正白官員能佩戴一眼花翎,不過這些佩戴者從小還要接受騎射考試,成績優秀的長大才有機會。


清朝的三眼花翎到底是什麼,為何連和珅都沒資格擁有?


至於二眼花翎,要求就更為嚴格,它需要是被封為鎮國公、輔國公的宗室親貴,或是"和碩額附",也就是駙馬才能佩戴。至於傳說中的三眼花翎,在清朝初期只有貝子、固倫額附這樣和皇室關係很親近的人才可以佩戴,到了清中後期更是成為了朝廷重臣的代名詞,只有那些貢獻巨大者才能夠獲得這一人們眼中無上的榮譽。

清朝的三眼花翎到底是什麼,為何連和珅都沒資格擁有?

最初,花翎只在滿清貴族間被佩戴,後來福建水師提督施琅收復臺灣立下大功,請求康熙帝賜其花翎,這才有了功臣獲得花翎的例子。到乾隆年間,皇帝下旨立下軍功者也能夠獲得花翎的榮譽,但即使被賞賜出去的花翎數量大大增多,三眼花翎仍然是非常稀少。根據統計,從乾隆一直到清朝滅亡,獲得過三眼花翎的一共也不過七人,他們分別是傅恆、福康安、和琳、長齡、禧恩、李鴻章、徐桐。


清朝的三眼花翎到底是什麼,為何連和珅都沒資格擁有?


在這七個人當中,傅恆是皇后的親弟弟,不滿三十歲就在軍機處佔據首位,死後被追封嘉勇郡王,不管從身份、皇帝喜好還是貢獻來說都完全配得上三眼花翎的最高榮譽。傅恆之子福康安為滿清南征北討,乾隆時就被封為一等嘉勇忠銳公,嘉慶元年更是獲封貝子,他獲得三眼花翎也是令人信服。

第三位受賞者是權臣和珅的弟弟和琳,和哥哥相比,他沒有貪汙腐敗的壞名聲,反而十分節儉。福康安去世後,和琳曾接過他主帥的位置,並且病逝軍中,獲得一等公的追封。長齡之所以獲贈三眼花翎主要因為作為平定張格爾之亂立下戰功、禧恩受賞是一月之內平定鄧三、盤文理叛亂,引得道光帝龍顏大悅。

清朝的三眼花翎到底是什麼,為何連和珅都沒資格擁有?

李鴻章自不必說了,在清朝風雨飄搖之際,是他"再造玄黃",延緩了清帝國的傾頹,也正是他替慈禧太后揹負了無數罵名。

至於徐桐,那就基本是靠討好慈禧太后才得到三眼花翎了。總而言之,這些人之所以能夠得到三眼花翎,基本都是因為立功,而和珅儘管大權在握、深受寵信,卻基本只在朝堂上活動,沒有辦法立下什麼大功。

此外,和珅的貪腐名聲乾隆帝並非不知道,讓他佩戴三眼花翎,恐怕是難以起到正面表率作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