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是在家门口就业

内容摘要:春日阳光明媚,3月24日,记者一行驱车来到“中国糯米蕉之乡”册亨县岩架镇,采访当地村民就业情况。

幸福,就是在家门口就业

工人在公司展示室摆放产品

车辆驶出高速进入岩架镇,道路两旁火红的三角梅热情地绽放,放眼望去,层层的蕉林染绿了远近的山山岭岭,碧绿的者楼河水在河谷中蜿蜒流淌,滋养着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贵州篱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岩架加工基地就坐落在蕉林丛中。

就业是民生之根,是民生之本。近年来,册亨县多举措促进务工人员返岗就业的同时,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引进加工企业,以产业促就业,积极引导、培训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在家门口就业,努力确保一户至少一人就业,着力推进全县脱贫攻坚进程。贵州篱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岩架加工基地,就是该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

贵州篱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休闲食品研发、加工及销售的生产型企业。2015年,册亨县招商引进该公司到岩架镇建立加工基地,立足当地优质糯米蕉的精深加工,建立占地40余亩的基地,基地建设总投资3500余万元,于2019年正式投产,其加工生产的“啵啦哪”系列产品目前已陆续投放市场。

走进整洁的加工厂房,一排排现代化的加工生产线有序地安放在厂房中,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

“以前在外务工,照顾不到家里两个娃娃和老人,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既能挣到钱,又能留在家带娃娃读书,同时照顾老人,真的太幸福了!”谈到在家门口就业,正在生产线上忙碌的岩架镇纳碰村布依族村民岑福江满脸幸福,由衷地对记者说。

岑福江今年32岁,2019年6月,她跟着同村的潘启美一起来到篱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过一段时间的技术培训后,她们上岗就业,开启了崭新的美好生活。

“能在家门口就近就业是我们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妇女的梦想。在这里上班离家近,工作环境好,骑车四五分钟可以跑个来回,一个月能拿到2500多块钱,寨邻里不外出打工挣钱的好多都到这里上班了,工作时大家相互照应,下班了又能照顾到家里,现在我们的梦想成真了!”一旁工作的潘启美也高兴地说。

据公司总经理王泽豪介绍,像岑福江、潘启美这样的当地人,在该公司还有50多人。

“在当地发展产业,既能把人留下来,也能为一些有能力的本地年轻人提供施展才能、建设家乡的平台和机会。”王泽豪说。当地24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岑柱先就是典型的例子。岑柱先自从进入公司后,工作努力认真、表现优秀,通过培训和工作积累,目前已进入公司中层,成为公司的财务主管,每月可领到4000元左右的工资,彻底摆脱了贫困。

“目前,到公司务工的50多名当地人中,有10%和岑柱先一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进入公司务工,跨入了就业的门槛,迈出了脱贫致富的步伐。”王泽豪说。

王泽豪介绍,下一步,公司将大力开发新产品,在现有5个产品的基础上,再推出新的果蔬类产品,通过电商等平台,线上线下同步推动,加大市场的开拓力度,提高销售额,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增加当地百姓收入。“公司将立足当地,力争实现产业壮大、百姓增收、企业发展的‘三赢’格局。”

采访中,岩架镇党委书记李成恩介绍,近年来,作为“中国糯米蕉之乡”的岩架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关怀下,高度重视当地村民的就业帮扶工作,立足当地的优质农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糯米蕉产业,在县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积极引进深加工企业,对糯米蕉进行精深加工,提高其产品附加值,通过发展产业,不仅增加了当地蕉农收入,还拓宽了贫困户的就业渠道,目前全镇通过产业用工实现就近就业的已有将近500人,为当地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