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水师与西方海军的首次交战,惨胜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与西方的对撞,并不是鸦片战争,而是早在明朝中期的时候就和葡萄牙海军在澳门的屯门岛海面打了第一仗。

大明水师与西方海军的首次交战,惨胜

明万历五年作的广东沿海图

由于大明的禁海政策,大明水师对已经到达沿海岛屿的葡萄牙人一直不是很敏感。

明正德十二年8月15日葡萄牙船队8艘武装商船抵达“屯门岛”。当他们再北上时,遭到明水师阻拦,但葡人恃船坚炮利,强行进入珠江内河,到达广州怀远驿。诈称自己是穆斯林,前来进贡。

明正德十三年正月,朝廷答复,把葡萄牙人带来的特产按市价折成银两,使节进京洽谈,请其余船只人等立即退出大明境内。但是葡萄牙人退出广州以后,企图攻占南山半岛(今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但由于大明驻军的严密防守而未能得逞。于是退至“屯门岛”,在周边海域岛屿上制造武器,立石碑以示占领,显露出海盗本性,烧杀掠夺,甚至抢掠儿童贩卖。同时进京的使臣勾结了正德皇帝的宠臣江彬,使得正德皇帝对葡萄牙人还颇有好感,以至于一直没有对这伙葡萄牙人动手。

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病逝,在杨廷和的安排下,江彬被杀,嘉靖皇帝即位,于是,开始着手驱赶葡萄牙人。56岁的广东海道副使汪鋐奉命驱逐佛朗机(葡萄牙)人。

大明水师与西方海军的首次交战,惨胜

在向葡萄牙人宣诏要求离开被拒以后,汪鋐命水师动手,但是,由于大明实行了上百年的海禁政策,大明水师的海战能力不强,汪鋐虽然凑出了50艘战船,但良莠不齐,也缺乏必要的训练,只有依靠自己的数量优势来压倒敌人。而葡萄牙方面加上开战前从马六甲赶来的两艘中式战船一共才5艘军舰,并且由于葡萄牙离本土太远,每艘船上真正的葡萄牙人也就十几人,其余大多为南洋土著或走私的中国人。即使这样,大明水师的第一仗还是失败了。只能靠人数优势把葡萄牙人包围起来,但是一直攻不下来。

失败的原因很好理解,葡萄牙虽然远道而来,但是作为当时的海洋霸主,海员的战船的操作能力,战术能力,不是海禁下的大明水师能比的。加上葡萄牙人装备着性能远比明朝火器先进的弗朗机火炮与火绳枪。尤其前者是可以快速替换弹药的后装火炮,在射程和威力上也胜于明军武器一筹。

大明水师与西方海军的首次交战,惨胜

屯门海战复原图


第一仗失败以后,汪鋐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在葡萄牙人船上的中国水手,得到了佛朗机炮和蜈蚣船的资料,并且加以仿造。史书纪载:“

有东莞县白沙巡检何儒,前因委抽分,曾到佛朗机船,见有中国人杨三、戴明等,年久住在彼国,备知造船、铸铳及制火药之法。令何儒密遣人到彼,以卖酒米为由,潜与杨三等通话,谕令向化,重加赏赍,彼遂乐从。约定其夜,何儒密驾小船,接引到岸,研审是实,遂令如式制造。举兵驱逐,亦用此铳取捷。夺获伊铳大小二十余管。

大明水师与西方海军的首次交战,惨胜

弗朗机炮


于此同时,汪鋐并没有闲着,他重新制定计划,积极备战。他下令准备了一些装满油料和柴草的小舟,准备用火攻。当南风大起,将火船点燃,火船快速朝葡萄牙船只驶去,由于葡萄牙船只巨大,转动速度缓慢,无法躲开火船的进攻,很快燃烧了起来,同时,大明水师仿造的弗朗机炮发挥了大用。汪又趁机派人潜入水下,将未起火的葡人船只凿漏,葡人纷纷跳海逃命。然后汪命军士跃上敌船与葡人厮杀,葡人大败,夺得大小火铳二十多管。最后剩下三艘大船,将每艘船上的葡人集合在3艘船上,拼死突围出去。天亮后,风向逆转,葡人才借强劲的北风勉强逃过明军的追击,逃回已窃据的满剌加。

至此,被葡萄牙人占领达七年之久的屯门岛被收复。

这一战,是大明与西方海军的第一次对碰,其实暴露出来了不少问题。例如装备有差距,缺乏训练等等。但是,大明海军也是通过这一战缴获并仿造了弗朗机炮和蜈蚣船。弗朗机炮后来成为大明水师的主力装备,替大明王朝又把守了几十年海疆。

大明水师与西方海军的首次交战,惨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