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代牧益州阎文平 高洋暴君说


答 代牧益州阎文平  高洋暴君说

北齐文宣帝高洋是个暴君,无缘无故杀人不在少数。但是,他二十出头就在亲哥被杀、亲妈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完成了改朝换代,在位十年,内外皆服,安如泰山。甚至北齐灭亡以后,他的儿子高绍义逃到突厥,也因为突厥敬佩高洋是英雄天子而得到善待。

所以小编说,暴君和暴君不一样,有的暴君残暴到被推翻了,而有的暴君残暴到没人敢推翻。

而且高洋有时候还讲点道理。有一次唐太宗议论他,魏征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有个官员叫魏恺,因为拒绝上任被高洋亲自批评。魏恺说:我以前是大州(青州)长史,出使南梁回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更没有犯错误,却被任命为小州(光州)长史,所以我不去。高洋便不再计较。

唐太宗便感慨自己还不如齐文宣,因为他前不久刚杀了一个拒绝上任的官员。

!!!!!!!!!!!!!!!!!!!

以上是头条作者代牧益州阎文平所写文章


分界线分界线分界线分界线分界线分界线

以下是我的答述!

作为高洋的铁粉,因为作者是头条上少数为高洋发声之人,所以特意来讨论一下。以作者熟读史书尚且对高洋持暴君之说,更何况那些连史书都没翻看过的读者呢,对高洋被黑得体无完肤很是无奈?以我的孤陋寡闻,竟不知何种行迹才称得上暴君?!

那就说说高洋那些“残暴”的杀人事件!绝大多数集中在天保九年十年之间,与其他篡位者即位之初就大杀前朝宗室不同,此时大杀元氏宗室及高浚、高涣不过是因为自知不起,为高殷扫清障碍!在他死之前一直让东魏元氏宗室活着已比很多篡位者仁慈了,例如杨坚!而高隆之,高岳死于天保五年六年,都属自然死亡,至于杜弼的死因也存疑,六十九岁,不杀也活不了几天了吧!还有那些语焉不详的杀人事件背后,只凸显残杀的一面,而将杀人的原因隐匿起来,或许原因正是该杀必杀,不然又有何不可写明呢!唯一算得上错杀的大约只有高德政,李集勉强也能算半个!况且他杀的都是官吏,并不涉及普通老百姓,所以在史书上留下“

主昏于上,政清于下”的说法,这一说法历史上唯独高洋一人而已,世人都把这些归功于杨愔,但是鉴于杨愔在高洋死后优柔寡断,举措失常的表现,根本担当不起这个声誉!

显祖曾至东山,因射,谓隆之曰:"射堋上可作猛兽,以存古义,何为置人?终日射人,朕所不取。"隆之无以对。

为什么高洋会在史书留下残暴的印象,就是因为他得罪了王劭这个刀笔小吏,王劭的父亲王松年曾因不满《魏书》,受到高洋的严厉惩罚,而王劭在北齐灭亡后为了讨好杨坚,百般献媚,大肆抹黑北齐皇室 ,以报当年辱父之仇, “初撰《齐志》为编年体,二十卷,复为《齐书》纪传一百卷,及《平贼记》三卷。或文词鄙野,或不轨不物,骇人视听,大为有识所嗤鄙。”《平贼记》中 “平”是何意? “贼”又是谁哪些内容是“不轨不物”, 哪些又是“骇人视听” “大为有识所嗤鄙” “有识”又是谁? “嗤鄙”的又是什么?王劭《齐志》初为二十卷,后来又增至一百卷,多出的八十卷胡编乱造写了些什么只有天知道!高洋的名声生生叫王劭这个无耻小人败坏了!!!

时五代史既未出,延寿不敢使人抄录,家素贫罄,又不办雇人书写。至于魏、齐、周、隋、宋、齐、梁、陈正史,并手自写,本纪依司马迁体,以次连缀之。又从此八代正史外,更勘杂史于正史所无者一千余卷,皆以编入。”这是李延寿在《北史》序中明确交待他编入了杂史,至于哪些杂史?有没有不轨不物,骇人视听的王劭编写《齐志》,大家可以自己评定!

“而上泫然曰:“谁非父母生,乃至于此!朕近览《齐书》,见高欢纵其儿子,不胜忿愤,安可效尤邪!”于是禁勇及诸子,部分收其党与。”这是杨坚废掉太子杨勇时所说的。

《隋书》记载杨坚见到王劭撰写的《齐书》大悦,“高祖受禅,授著作佐郎。以母忧去职,在家著《齐书》。时制禁私撰史,为内史侍郎李元操所奏。上怒,遣使收其书,览而悦之。”这个李元操就是李孝贞,他的堂姐正是高洋的皇后李祖娥,显然王劭胡编乱造的北齐皇室黑史引起他极大的愤怒!本来高洋光耀在前,就足以令杨坚之辈失色,如今已有人做好铺垫将高洋万般诋毁,这恰恰是杨坚喜闻乐见的,故“

览而悦之。”可见杨坚所览的《齐书》并不是我们今天见到的《北齐书》,更不可能是唐朝才成书的《北史》,虽然现在的《北齐书》也是后人根据《北史》补写而成的。翻遍《北齐书》并未见到高欢纵子之迹,反观高欢诸子绝大多数都是多才多艺,能歌善舞,聪明能干之人,其质量在历史上大概只有康熙的儿子们可以相提并论,像宇文泰的那些儿子在杨坚篡位时竟不堪一击,毫无还手之力,全部束手就擒,实在无法比拟!而杨坚的五个儿子更无可称述!亏他还好意思嘲笑高欢,所以他看的就是王劭撰写的《齐志》,而且明显他被骗了!高欢在我看来可与曹操,刘邦相比!虽然高欢自幼贫困,对儿子的教育倒是很重视,看看他为儿子延请的老师,卢景裕,李同轨等等都是极具才学,饱读诗书的当世大儒!高澄高洋出去做官之前都是要通过高欢多番亲自测验考试的!

综上所述,李延寿写《北史》编入了杂史,包括王劭的《齐志》部分,高洋那些不轨不物,骇人听闻的暴行就不足为奇!尤其是杀薛嫔事件,稍加推理即知真伪!还有高孝瑜、高百年、高长恭之死,依据出土的墓志来看都甚为可疑,并非史书记载的那样!

颜之推,《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是南梁之人,被北周俘获之后又逃亡到北齐,北齐灭亡后又去到北周,他弟弟颜之仪还是宇文赟的托孤之臣,颜之仪宁死都不愿为杨坚矫诏,是个极有骨气之人。“

齐亡入周,大象末为御史上士。隋开皇中,太子召为学士,甚见礼重。”颜之推这样一位在南梁、北齐、北周、隋朝都做过官之人,在他晚年所著的《观我生赋》中,既不怀念南梁故土,对北周隋朝也没有摇尾乞怜,趋炎附势,反而对北齐的灭亡痛心疾首,满纸惋惜之情!“壮安德之一战,邀文武之馀福。尸狼藉其如莽,血玄黄以成谷。后主奔后,安德王延宗收合馀烬,于并州夜战,杀数千人。周主欲退,齐将之降周者告以虚实,故留至明而安德败也。天命纵不可再来,犹贤死庙而恸哭。”

我们现代之人距那个时代已经相去久远,很多事情难辨真伪,不论如何评说都有失偏颇之处,但以颜之推的道德人品,以他的经历之深广而言,又有谁还能如他的感受那般客观真切呢!

我并不否认高洋有缺点,比如酗酒,比如打人杀人,甚至强奸轮奸宗室妇女,但是为什么突然酗酒,为什么强奸轮奸宗室妇女,背后是否有一言难尽的痛苦,这才是值得深挖的!“精神病”一说可笑荒谬至极!甚于打人杀人,做为一国之君,往往要拿出雷霆手段才可还天下一个太平!如果像宋仁宗一般仁慈大约在南北朝也就落得个高殷般的下场!

在我看来高洋有血有肉,爱憎分明,是个重情重义的汉子,对父母子侄,对兄弟姐妹,对妻子儿女,都呵护有加,是个难得的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