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叛徒”錢玄同:打通後壁說話,豎起脊梁做人

“漢字叛徒”錢玄同:打通後壁說話,豎起脊梁做人

他自稱為“疑古玄同”

他是著名語文改革活動家、文字音韻學家

他也是中國“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

他還是著名“導彈之父”錢三強的父親

他,就是錢玄同

今天是錢玄同逝世80週年的日子

曾經北平師大給他寫的祭文

可算是對他一生的最為精確的評價

嗚呼先生,一代宗師學出餘杭,不囿藩籬文字音韻,博採群規金石甲骨,剖難析疑不惟闡古,抑且開今編《新青年》,滿紙瑤林,作獅子吼,發海潮音鼓吹學子,一掃陰沉

五四運動,賴有指針,文藝復興,匪異人任

01

錢玄同(1887-1939)原名錢夏,號疑古,浙江吳興人,北京大學教授,“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

如果錢玄同沒有找周樹人約稿,中國近現代文學史上也許不會出現魯迅這個名字。

那是1917年,錢玄同時任《新青年》編輯,正在為雜誌尋找合適的撰稿人。

他常到位於宣武門外南半截衚衕的紹興會館,勸說居於此處的周樹人、周作人兩兄弟投稿。

此時,周樹人因對現實失望,正用抄古碑的方式消磨時光。

他婉拒錢的約稿:“這中國好比一間鐵屋子,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裡面的人們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臨死的悲哀。而如果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反倒使他們感到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

錢玄同立刻辯駁道:“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絕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

“汉字叛徒”钱玄同:打通后壁说话,竖起脊梁做人

刊登在《新青年》上的《狂人日記》

這段對話,被周樹人如實記錄在他的小說集《吶喊》的序言中。

從這時起,周樹人動筆寫了抨擊吃人禮教的《狂人日記》,發表在《新青年》1918年4月號上,署名魯迅,並一發不可收,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將。

錢玄同為人之剛猛,由此可見一斑。

02

新文化運動中,錢玄同提倡白話文,打倒孔家店,慷慨激昂。由於年輕氣盛,甚至鼓吹過“廢除漢字”,稱“漢字不死,中國必亡”。

他在報上與保守派論戰,竟憤言道:“人到40歲就該死,不死也該槍斃。”

但錢玄同絕非有勇無謀,他提出用“國語”作文,文章加西化標點符號,用阿拉伯數字書寫數目,採用公元紀年,書寫方式改左行直下為右行橫迤等,都是中國文化重大改革的首倡。

“汉字叛徒”钱玄同:打通后壁说话,竖起脊梁做人

《錢玄同本會修正國音字典之說明手稿》

1918年,錢玄同曾與好友劉半農商議,上演了一出“雙簧”。

他化名為“王敬軒”,在《新青年》上發表題為《文學革命之反響》一文,羅織新文化運動種種罪狀。

隨後,劉半農撰寫萬餘言的《復王敬軒書》,針對“王敬軒”的所有觀點一一加以駁斥,將其批駁得體無完膚。

其時,這場論戰引起各界強烈關注,也標誌著改革派的“大勝戰”。

有研究新文化運動的學者評論道:“……在搬動一張桌子,改裝一個火爐也幾乎要流血的舊中國,在跟肉體和精神均已硬化的頑固派作鬥爭的過程中,非有大力難開新地,非有猛士難摧敵壘。”

03

但這個猛士卻又是一個病夫。

如果細細清理錢玄同的日記,可以整理出一本厚厚的病史資料。從早年留日時期的失眠、多汗、發寒熱,到晚年嚴重的心血管疾病、神經衰弱、視網膜炎,他常要忍受各種病痛的騷擾與折磨。

然而,他從不諱言“死”字。

1927年,錢玄同年屆四十,還打算在《語絲週刊》上發一期《錢玄同先生成仁專號》,他與朋友們準備了輓聯、輓詩、祭文等,語調幽默。

不明內情的人一見目錄,信以為真,並相互轉告,一時間,錢玄同的朋友、學生紛紛致函弔唁。

“汉字叛徒”钱玄同:打通后壁说话,竖起脊梁做人

1936年章太炎追悼會合影,右二錢玄同

錢玄同一生狂放不羈。

在北大任教時,上課從不看一眼究竟有無學生缺席,便用筆在點名簿上一豎到底,算是全到。

他也從不設置考試,每學期末批定成績時,便按點名冊的先後,起評60分,61分……如若選課的學生共40人,最後一人就得100分;若是40人以上,便重新從60分開始。

隨後,他在燕京大學任教,亦不改考卷,直接交與學校。學校退回,他仍是不看,也退回。

於是,校方依照制度,稱如不判卷,將扣發薪金,錢玄同回覆,並附上鈔票一包,“薪金全數奉還,判卷恕不能從命。”

“汉字叛徒”钱玄同:打通后壁说话,竖起脊梁做人

錢玄同夫婦同兒子錢三強

這個“走到哪裡,哪裡就會響起了叫罵聲”的浙江人,對人嚴苛,對己更甚。

其文字學課講義《文字學音篇》,是我國高等院校漢語音韻學課的最早一部教材,但錢對其極為不滿,說它“百孔千瘡”,“多一個人看見,就使我心中加一分難受”。

在1921年重印時,錢在《再版序》中“自打耳光”,列出書中的六大不足。

04

錢玄同的最大愛好,便是逛廠甸舊書肆,只要前往,必將所喜之書掃蕩一空才罷休,被人戲稱為“廠甸巡閱使”。

而其一生最懼之物,竟是好友劉半農家養的一條黑狗,前去做客,定要躲在劉家孩子身後,等孩子把狗引走,才敢進門。

“汉字叛徒”钱玄同:打通后壁说话,竖起脊梁做人

劉半農與錢玄同(左)攝於孔德學校

1939年1月17日,為解決李大釗子女生活困窘問題,併為他們籌措赴延安的路費,錢玄同拖著病體四處聯繫變賣大釗的藏書。

17日傍晚,他剛從外面回來即感身體疲憊、頭痛,立刻送往醫院後被確診為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不幸去世,享年僅52歲。

《文獻》發表署名樂顏的《悼錢玄同先生》一文,為其蓋棺定論稱:“在‘五四’時期新文化運動之中,錢玄同的鬥爭精神,表現幾在任何一位同時代的鬥士之上……”

“汉字叛徒”钱玄同:打通后壁说话,竖起脊梁做人

- end -

總監丨馮錯

主編 | 凌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