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卻限制電動摩托車的發展?

赤火楓林


電動摩托車並沒有被限制發展,而是加強規則化管理

新能源汽車與電動兩輪車的發展似乎走向了兩個極端,前者通過多年的補貼扶持一步步使其走向了成功,後者卻通過各種“限制”在降低其路權。這種差異化的定位難道只是因為電動汽車的價格更高嗎?似乎絕大多數人都會這麼思考,然而這是毫無道理的潑髒水;先思考電動兩輪車為何要加強管理之前,首先思考另一個問題:為什麼禁摩!


區域禁摩的原因

  • 購買門檻低

  • 管理強度低

  • 車輛性能強

這三點是摩托車除通勤體驗較差以及通勤安全性較低以外,被區域禁止通行甚至上牌的核心因素。購買門檻低指某些摩托車的價格只需要幾千元,普通工薪階層一個月的工資即可購買一輛;但是這些低價格的摩托車性能並不差哦,極速總可以輕鬆的達到80~100km/h。而汽車的碰撞測試時速也只是50/60km/h,碰撞的嚴重程度參考下圖。

購買門檻低導致摩托車一度風靡,而這一階段的路面交通管理似乎有些過於稀鬆了。結果自然可想而知,因摩托車導致的交通事故率增速快到難以“剎車”;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廉價組裝車或二手車流入更低年齡段的用戶市場——未成年人。這些心智尚不健全的年輕用戶對車速是沒有概念的,對被動安全保護更無概念,於是“飆車黨”甚至“飛車搶劫”頻頻出現。

面對相對混亂的曾經的摩托車用戶群體,不加強管理則必然會引發大問題;然而摩托車的用戶就像今天的電動兩輪車用戶,對於“自由自在”不受任何約束的用車習慣已經默認為規則,面對交法對機動車的管理普通任務那隻能約束不靈活的汽車。最終選擇了一種“潛對抗”的破壞交規的方式面對執法,那麼後果被“一刀切”還有什麼值得驚奇的呢?真正的摩托車騎士是不屑於這樣用車的,但很可惜此類用戶的佔比極低。


電動兩輪車只是管控

電動車的購買成本比摩托車更低,但是性能卻不比輕便等級的摩托車差,甚至有些改裝電摩可以實現超100公里的時速,普通一些的代步燃油動力摩托車也不過如此。那麼這些車的潛在風險則不比油動摩托車低,這就像電動汽車的性能不輸燃油車(實際會更強),所以電驅動汽車會按照油動汽車一樣進行管理。問題來了:電驅動摩托車難道不應該同樣管理嗎?

電動兩輪車按照性能分為三類:

  • 時速≤25km為助力自行車(非機動車)

  • 25~50km時速屬於輕便電動摩托車

  • 時速超過50km屬於普通電動摩托車

這一區分標準與燃油動力摩托車相同,只要合規的車輛登記如機動車目錄,那麼這些車就能按照規定上牌投保,何談限制發展呢?這裡需要討論另一個問題:電動摩托車上牌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作為用戶首先想到的或許是被收費,然而真正的意義在於各種角度的監控攝像機可以拍攝到電摩的車牌。如果這些車輛在公共道路上再肆意的違章駕駛,要承擔的則是各等級駕駛證信息與車輛信息聯動,車輛信息與汽車信息甚至個人徵信聯動——簡而言之:要為違章騎行付出代價了。一旦實現了這一標準,相信公路上敢於闖紅燈的電摩會驟降,對於汽車、非機動車與行人的安全出行是不是隻有利好呢?

總結:電動摩托車也是機動車,不論發動機使用內燃機、外燃機、電動機甚至渦扇機,只要達到了機動車的標準就要接受機動車的管理,沒有哪種車型可以例外。不要認為電驅車輛會很弱,電動機的能量轉化率是內燃機的3倍以上,恆扭矩的特點決定了大功率電機的全轉速區間的輸出功率高於內燃機,選擇這種“暴躁”的機器需要以比駕駛油動車更謹慎的態度用車才對。




天和Auto


電動汽車越做越快續航越長,電動自行車越做越小,越做越慢,續航越短,這就是差別,官方給出原因為了安全,百公里加速做到2.1秒越安全對嗎?


陳樹濤7


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分析啊!

第一道路資源

現在國內的道路資源是非常有限 特別是一線城市 電動摩托車的限速已經是有嚴格要求規定的 是無法進入機動車道,只能在自行車道上行駛 那快的電動摩托車時速60公里以上 已經超過自行車道和非機動車道的限速 會對行人和自行車人員造成傷害……

第二管理問題

從管理上來看 那就是更大的弊端 沒有車牌號 沒有保險 比如違章 交通事故 非法拉客 交通管理部門根本沒有辦法做到有法可依 違法必究 這樣下去必將成為城市裡最大的交通隱患毒瘤 害人又害己、對自己和家庭完全不負責任。

第三車輛安全

現在的電汽車的生產 銷售 售後有著跟機動車一樣的標準 而充電管理這一塊都是專用設備 就算有安全問題也是保險公司和車企來跟蹤處理解決;那電動摩托車就完全不同 從上游的生產企業到下游的銷售店 還有線上 都是為了銷量自定電動摩托車的規格、很少有按國家標準來生產的、這就導致市場的產品混亂 參差不齊 惡意競爭 最終受害的是消費者 這類產品無法買車輛保險 特別是充電 沒有專門的電樁充電會比較危險 導致電池爆炸 房屋起火!這些都是屢屢發生的事故了…… 特別是夏季馬上到來 有電動摩托車的在家裡充電一定要注意安全……




克哥越野


你看車企都產能過剩了


明天的明天56044248


10輛電動車可以滿足至少5個家庭的需求,但它所產生的GDP和各種稅收及其後期使用費用不如一輛汽車!


魚的歌聲


首先我想請教為什麼問這個問題呢


鵝叔說車


因為電動車買不了保險,加不了油,交警罰不了太多款。因為摩托車保險便宜,省油,還拍不到違章。

創收那麼難,國家才不會發展電動車和摩托車呢。


昆明老劉


因為電動車便宜,收的稅,保險少或者就沒有,沒有油水


用戶4588534406545


電池的回收怎麼解決?


送DEYE


利益!唯一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