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先行官”逐梦康庄道

当好“先行官”逐梦康庄道

3月28日,骤雨初歇,福鼎沙埕湾跨海大桥建设现场,各作业面加紧施工。

总投资42.57亿元的沙埕湾跨海公路通道工程是省级重点项目。截至3月25日,今年已完成投资2.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7.87%;累计完成投资31.08亿元,占工程概算总投资的73%。 本报记者 王志凌 摄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记者 缪星)三月的闽东,美好可见。

从寿宁县城驱车前往下党乡,沿着进乡公路盘山而上,车窗外溪山环抱,涧水潺潺,沿途茶香四溢令人沉醉,一个小时左右就轻松抵达。当年“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

下党道路的巨变,是我市大力发展交通事业的缩影。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2019年,我市交通运输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持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发展。全年完成投资89.11亿元,比计划74.6亿元超19.5%;交通运输总周转量达169.2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0.7%,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持续稳中向好。

补齐短板强基础

一年之计在于春。惊蛰过后,在国省干线S201(联七线)公路霞浦东冲至火车站段工程A1、A2标段工程项目现场,施工人员七八人为一组,或拓宽路基,或开挖浇筑挡墙,或开展桥梁结构施工……

“交通运输是经济建设的‘先行官’。去年,我市把交通基础设施补短板作为重中之重,狠下功夫大力推进。高速公路项目、国省干线项目、农村公路项目、港航工程项目、站场及运输装备项目全部超计划完成。”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全年完成投资24.41亿元,建成沈海高速公路三屿互通、宁古高速六都互通、沈海复线福鼎贯岭至柘荣段等项目;高速公路新增通车里程24公里,通车总里程达581公里;推进福建省沙埕湾跨海公路通道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宁德至古田高速A1标段。

国省干线提档升级——全年完成投资16.9亿元,建成省道211线古田境宅里至桃坪亭段公路工程、国道235线寿宁城关至寿政交界段三期工程、国道104线蕉城区八都岙村至金涵苗圃段一期等8个项目93.1公里。

农村公路路网连通山村畲寨——全年完成投资9.08亿元,农村公路路网提升工程、农村公路建设与改造工程包不断加快实施,推进通乡三级路和通多个建制村公路“单改双”,建设改造农村公路241公里、危桥改造16座,全面完成“畅返不畅”项目整治、村道安保和村道危桥改造任务。

“大湾区”港航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全年完成投资9.09亿元,建成福州港白马港区湾坞作业区12#、13#泊位工程和霞浦下浒、雷江、龟澳、沙江陆岛交通码头等7个项目, 推进福州港沙埕港区杨岐作业区16#泊位工程和三都澳港区城澳作业区8#、9#泊位工程等5个项目实施。

站场及运输装备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全年完成投资12.8亿元,建成宁德火车站综合客运枢纽、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项目7个,新购置公交、客(货)运车辆1580辆。

修好农路促脱贫

2019年12月22日,市交通运输局推进“清新福建·骑游‘四好农村路’我家门前那条路”主题活动,组织福安市老区文体协会、自行车爱好者、当地群众等方阵400多人,在福安溪柄镇一同骑游、步行福安绿道一号线,庆祝该市列入第三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要致富先修路。农村公路是毛细血管,承载着农民兄弟脱贫致富的希望,更是党心民心沟通的桥梁。”溪柄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以来,我市大力扶持交通重点扶贫县发展,加快通乡公路、县乡道安保、海岛交通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还全面建立“路长制”,县、乡两级100%成立“路长办”。把“四好农村路”已经纳入市县政府绩效考核,各级财政扎实落实“1572”养护资金标准,农村公路100%实现列养,列养路线100%实现灾毁保险覆盖,投保里程达10067公里,完善生命安全防护工程1126公里,让群众走得更加安心、顺心、舒心,脱贫基础更加牢固。

同时,持续提升农村运输服务水平。编制完成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体系规划,促进客运、货运、邮政、商贸、旅游服务等多种资源汇聚,建设改造“多站合一、一站多能”的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全市所有建制村实现100%通客车,农村客货运输“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打通。

为改变乡村交通面貌,市交通运输局还有效引入民间资本捐资建设农村公路。2019年8月23日,福安乡贤陈茂春捐赠1.2亿元修建福安市城阳镇棕树山村至溪柄镇北山村公路。

“目前我市特色小镇、乡村旅游景点和特色农业基地等交通运输条件有效改善,入库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全部开工,‘交通运输+’生态旅游、特色产业、电商快递等扶贫新模式迅速发展,助力农村群众致富奔小康。”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

做好服务惠民生

“车站厕所升级改造之后,变得干净整洁,灯光也明亮许多,异味基本消除,比以前好太多了。”3月25日,在宁德汽车北站候车的陈女士对车站厕所的改变十分满意。

去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紧抓民生服务,持续推进交通运输行业“厕所革命”,新建改建客运、公交站场、运输企业公厕项目,提升公路服务区和停车区公厕品质。公交优先战略有力实施,新增、延伸、优化公交线路,新增中心城区到八都和上汽宁德基地园区公交线路。持续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实施“电动宁德”,推动绿色交通蓬勃发展。2017年前购入的传统燃油公交车已全部更新为纯电动公交车,坚决打好交通运输污染防治攻坚战。

机制要活,活则高效。我市坚持创新转型,强力推动绿色智慧交通建设。完成交通运输网上审批服务平台建设,基本实现行政审批“一网通办”。推进完善升级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政务督查和档案管理子系统,应用宁德市道路运输车辆监管平台系统,实现行业、运输企业和驾驶员的信息采集、监控和调度快速有效,行业监管、企业运营、公众出行“同步联动”。

一业兴百业旺,项目带动更是如此。我市全力开展项目攻坚,积极推进全省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对接项目落地,去年完成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投资8.3亿元,好运神无车承运人企业、漳湾临港物流园一期投入运营,安吉上汽宁德物流中心、宁德交投货运配载中心、宁德汽车基地铁路专用线等3个项目开工建设,新生成喜百年物流仓储中心项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