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打通數字化防疫最後一公里

“患者今天血氧飽和度如何”“肺部CT顯示有變化嗎?”記者近日在福建省立醫院遠程指導中心看到,通過指揮大屏,15名省內專家正指導三明市第一醫院的醫生,對一名危重症病人優化診療方案。


福建省省級醫療救治臨床專家組組長謝寶松介紹:“這套系統在1月底上線,啟用第一週就指導確診新冠肺炎患者132例。”


面對新冠肺炎嚴峻疫情,福建依託“數字福建”建設20年來的成果,將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數字技術廣泛應用於重點區域迴流人員排查、疫情動態監測、防控決策、復工復產等環節。


“人員排查任務繁重,人力物力捉襟見肘,依託百度智能雲(福州)AI實驗室,引入AI隨訪外呼平臺,每小時可外呼5000個電話,已排查出湖北、溫州等地返榕人員1萬餘人。”福州市倉山區智慧中心主任林輝介紹。


在福州市馬尾區,由馬尾區與新大陸公司聯合開發的“馬尾指揮部”手機APP成為疫情防控的決策利器。根據演示,區內各鎮街、村居湖北籍返榕人員、留觀人員情況,以及工業復工人員分佈、醫療資源儲備分佈等情況,均以熱力圖形式直觀展現,便於指揮部成員及時瞭解疫情態勢,進行調度指揮。


依託大數據,福建的復工復產正在快速推進。採訪過程中,也有一些基層工作人員表示,基層數字建設仍存在薄弱環節,信息孤島現象一定程度影響了防疫工作效率。


一是數據內容“子目錄”信息不完整。記者採訪發現,一些農村和社區與鄉鎮、街道互聯互通的數字化辦公系統,侷限在人口信息、流動人口管理、殘疾人服務等領域,與衛生健康相關的政務系統尚未建立。


二是數據採集端數字化手段不健全。有社區幹部表示,對新冠肺炎“四類人員”的登記仍需填寫傳統表格後,通過微信、郵箱等形式報送給街道辦事處。由於各類人員的信息和數據頻繁變動,報送工作變相增加了基層負擔。記者觀察發現,在不少高速、國道卡口,入境人員需在表格上手動填寫姓名、身份證等個人信息,缺乏便捷的數字化手段。


三是一些領域仍存在數據壁壘,影響防疫工作效率。三明將樂縣受益於近年來建成的大數據健康平臺,醫生在縣域所有醫療機構都可查到患者診療記錄和健康檔案。但出了縣域,數據壁壘的存在導致上下級醫院在遠程醫療中銜接不暢。在防疫工作中,上報患者信息仍需填寫表格。


福州市行政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疫情防控期間該中心推行“不見面審批”,但由於一些部門獨立建設的業務辦理系統部署在專網環境,或尚未與福建省網上辦事大廳實現數據互通,或數據交互效率達不到網辦要求,僅支持在線下特定環境受理業務,導致一些辦事事項難以完全實現“不見面審批”。


基層幹部期盼,針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暴露的問題,補齊基層數字基礎設施短板,確保數字建設成果關鍵時刻拿得出、用得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