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中臆想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

这首诗曾经是我中学时的课文,现在还有没有,则不清楚。

这首诗所描写的自然是一出悲剧,俩人最后一个上吊、一个投水,皆死于非命。

为何刘兰芝被休

这首诗,开头就写了刘兰芝请休。在当时休妻,有“七出”之说,至于女子,一般是没有主动请“休”的。那么,为啥刘兰芝那么不受婆婆待见呢?看她自述,勤劳能干,知书达礼,还有才艺在身,那几乎是完美啊?按说这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贤妻啊?

《孔雀东南飞》中臆想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读诗书。……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但是,且看下两句。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孔雀东南飞》中臆想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


那么问题可能就在这里,刚到夫家,小姑子刚会扶床走路,到如今已经和她一样高了。这说明啥?说明刘兰芝来夫家年头不少了,除非她是侏儒!但是看通篇,都没有焦仲卿和刘兰芝子嗣的描述。那么,这可能就是婆婆不待见的原因——不能生,“无后”就是“七出”之一。

至于诗中所说的主动请休,不足信!

臆想很美好

顺着诗意说下去。这刘兰芝被送回娘家了,却不料刚过了十天半月,县令派人来提亲了,说的自家三公子。看看,这刚被一个不在二十四节气的小衙役家休了,这边县太爷就来给自己儿子提亲,这刘兰芝被休了,行情还见长!而最牛掰的是,娘俩一合计,回绝!关键这不算完啊,回绝了县太爷没几天,太守派县官来给自己尚未婚配的五少爷提亲了!这可是焦仲卿单位的顶头上司啊!这次刘兰芝还哭哭啼啼不愿意,哥哥急眼了,训斥一番才勉强答应。这要搁到现在,啊?啊!今天天气真好啊!

《孔雀东南飞》中臆想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


要说,这是刘兰芝的人生喜剧来了,哎呀麻麻呀,以后就是你焦仲卿老大的儿媳妇,你见了我就得尊我一声“五少奶奶”。但是,这不过是编诗人笔下想给刘兰芝的生活罢了。

现实很残酷

果然,定下成亲日子了,焦仲卿请了事假,骑着马赶过来见面,竟然还见了!俩人互诉一番苦衷,尤其是焦仲卿,竟然拿分手时的话来挤兑刘兰芝,还说自己不想活了!

《孔雀东南飞》中臆想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韧,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这男人很不爷们啊,这是要把人逼死才罢休!

成亲那天,刘兰芝投水自尽(这太守府内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啊);焦仲卿闻讯后才“自挂东南枝”,“闻讯后”,这是重点!

《孔雀东南飞》中臆想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


悲剧终于发生了!且慢,这不是结束。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到五更。

《孔雀东南飞》中臆想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


这是给营造了一个生不同衾死同穴的结尾,再安排俩人化作不离不弃的鸳鸯。这是大悲大喜大悲小喜的过场。

现实与臆想的冲突

如今解读,别动不动就说啥控诉了什么、抨击了什么,古代编诗的人没那么高的觉悟,毕竟,忠孝节义文化,在历史上占据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主导地位!

至于中间所描写的什么县令家求婚、太守家求婚,不过是编诗人臆想罢了!有人可能会拿刘彻生母来说事,以证明在那个时代,男人不在乎女人是几婚。但是,千万看清楚,刘彻生母是燕王孙女的女儿,也算豪门之后,关键是人家还能找门路进宫。不过一开始也不是皇后,只是进了太子府,至于后来怎么发生的被太子宠幸,不得而知。还有一个绝对不能忽略的重要前提,人家在前夫家,

“生育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生育过”、“生育过”!这些都不是刘兰芝所具备的!

《孔雀东南飞》中臆想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


再回到《孔雀东南飞》,悲剧就是悲剧,如果想来个圆满的喜尾巴,那么为啥不让他俩再度为人、再续前缘?估计编诗的人也是无能为力的,编者一直在现实与臆想间纠缠不清,这焉不是轻轻抽了自己一个嘴巴子?

悲剧开始,劳燕分飞;臆想的中间喜剧,只是一个梦;悲剧结束,双双殉情;无可奈何的喜剧尾巴,化作同命鸳鸯。这就是编诗人无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