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中的玉米螟怎么防治?防治灯怎么买?

喜欢果树的盼盼


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在我国有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之分,幼虫会蛀茎秆,影响养分运输,严重时茎秆会遇风折断。玉米螟不仅危害玉米,也能危害高粱、谷子、水稻、向日葵等多种作物,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危害很大。一般来说,玉米螟每年发生数量与幼虫越冬基数、气候条件、品种抗虫性、栽培管理技术和天敌的数量有关。

今天我们就系统阐述一下玉米螟的防治方法。

1、防治关键时期和方法

  • (1)幼虫越冬期

农谚有云:“灭虫先灭娘,擒贼先擒王 ”,玉米螟幼虫一般寄生于玉米秸秆越冬,为了减少虫源,可以对秸秆实施粉碎还田、堆放高温焖制至腐熟等措施,并且这些操作需要在第二年春季越冬幼虫化蛹之前完成,保证降低幼虫越冬基数。

  • (2)玉米螟产卵期

玉米螟具有迁飞性,趋光性,喜光性等特性,可以在通过灯光引诱和水池淹灭诱杀成虫,尽量将玉螟成虫在产卵之前消灭掉。

防治方法:在6月末至7月末,每隔100米设置一盏灯,下面是直径1.5m圆形水池,池水深8-10cm,水中再加入50g洗衣粉。或者购买交流电杀虫灯直接杀虫。

  • (3)玉米喇叭口期

玉米螟的初龄幼虫喜食玉米心叶期心叶,可以看到叶片上一排排孔洞,心叶或生长点被啃食后,玉米无法继续生长,危害很大。幼虫钻入茎后,会影响玉米养分及水分运输,植株长势弱,茎秆易折断。

防治方法:在玉米喇叭口内投入药剂,是防治春玉米第一代和夏玉米第二代玉米螟的最好方法。可以用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兑水进行喷雾或喷心,杀灭幼虫,减少心叶和茎秆损伤。也可用呋喃丹灌心,效果较好。

  • (4)玉米孕穗期

  在玉米孕穗期,玉米螟幼虫会啃食幼穗,影响玉米穗发育,使玉米穗无法授粉和生长。

防治方法:采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兑水,对穗口处进行喷施,杀灭幼虫。 

  • (5)灌浆期

一旦玉米螟幼虫进入雌穗,会啃食花丝,影响籽粒灌浆,造成坏粒、缺粒。这个时期是玉米螟造成危害最为严重的时期,需要加强防治。

防治方法:在灌浆期前期,使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兑水对穗口处再重喷施一遍,两次间隔期要在7天以上,尽量防止幼虫钻进雌穗内部。

玉米从出苗到成熟都很容易受到害虫的危害,当5、6月间雨水充足、相对湿度高、气候温和时玉米螟更是高发,其中心叶期和穗期是防治玉米螟的关键时期。

2、生物防治方法

  • (1)农谚有云:”玉米螟一代明显,二代阴险,三代就怕赤眼卵“,因此在玉米螟蛾产卵的盛期,可以通过释放赤眼蜂杀卵。

  • (2)“防治玉米螟,喇叭口施药效果灵”,在玉米心叶中期,用白僵菌颗粒剂施入玉米心叶喇叭口中灭杀幼虫效果显著。

  • (3)在玉米螟成虫发生期,可以利用黑光灯或性诱剂进行诱杀。


综上,前期预防和施药最佳时期的掌握是玉米螟综合防治的关键;依靠科学,及时有效防治,就能够控制玉米螟危害的发生。

另外,利用杀虫灯防治趋光性害虫,有一定的先进性,又实用、安全、环保和高效,对于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据笔者所知,购买杀虫灯有多重途径,既可以到电商网站购买,也可以像当地农技站咨询购买,或者由农技站统一购买安装。所以建议先到农技站咨询,在根据提供的产品信息,个人购买或者统一交由农技站采购。


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还有问题我们可以继续讨论分析。关注三农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咱们共同进步!


千鱼千寻


玉米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玉米钻心虫,蛀食蛾科害虫,一年发生一代,老熟后在玉米茎内、叶鞘内、叶片上化蛹或入土作茧越冬,在来年温度升高时又危害作物。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即蛾子)四个阶段,以幼虫取食危害玉米。

成虫飞行能力强,有趋光性,因而可以其趋光性在晚上诱杀,白天会潜藏在玉米田的杂草等处,晚上会到玉米植株上交尾产卵,卵块多在玉米中下部的叶背中脉两侧,因而在用药剂喷雾防治时,要集中对叶背及下部叶片全面喷洒,可有效灭除虫卵,降低基数。利用成虫趋光性,可设置高功率汞灯诱杀或灼烧杀灭,减少产卵,降低虫害。


幼虫孵化后先群集在卵壳附近,随后分散蛀食植株幼嫩部位,有些会吐丝飘移在邻近植株上蛀食危害。幼虫有趋糖、趋湿和怕光性,因此常选择潜藏在较阴暗潮湿、含糖量相对较高、组织幼嫩的部位取食危害,所以,在以后的防治上,可利用幼虫的趋糖、怕光性,用糖醋液加药剂诱杀幼虫,设置黑光灯趋避幼虫。

玉米螟主要以幼虫蛀食危害玉米,当玉玉处于心叶期,幼虫就进入心叶危害,随着雌穗的抽出,又会蛀入茎秆或穗部,雌穗抽丝后,发生的幼虫又会危害花丝,以后蛀入雌穗或茎秆危害,老熟后又在茎内、叶鞘内或叶片上化蛹。

危害程度:从玉米心叶期开始,可适成心叶部千疮百孔缺失,光合减少,光能合或降低,茎秆蛀食危害,营养输送受到抑制,还易被病菌侵染,也易遇风折断,雌穗蛀食,玉米籽粒浆减少,会造成颗粒瘪小,产量降低。

所以,玉米螟的防治,也是玉米种植当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应引起重视,若虫害严重时,同样会适成玉米产量降低。


玉米螟防治措施:

玉米螟的三个关键防治时期:

药剂防治:

1,玉米播种前消灭越冬虫蛹:

在玉米播种前结合整地,消灭越冬的虫蛹,每亩用40%甲基异硫磷或50%辛硫磷300克,加水2.5千克搅匀,再用干细沙拌成毒土30千克,搅拌均匀后撒施地表,结合整地耙耱,让毒土和土壤混匀,可有效杀灭越冬的玉米螟虫蛹。

2,玉米心叶末期防虫杀虫:

在玉米心叶末期,可用1%1605颗粒剂每株1.5克左右,撒入心叶喇叭口内预防或杀幼虫;也可用5%甲基异硫磷颗粒剂和细炉渣按1:5拌炉渣,每株2克撒入心叶内;还可用1.5%辛硫磷颗粒1:15拌细炉渣,每株1克撒入心叶,都有很好的预防和灭除效果。

3,玉米穗期药剂保护:

在玉米抽穗时,用50%敌敌畏8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倍液,每株10毫升灌抽雄的心叶。在雌穗吐丝授粉结束后,用50%敌敌畏800倍液,将药液弄几滴在花丝基部,熏杀玉米螟幼虫。

诱杀防治:

再看看防治玉米螟灯怎么买这一问题,玉米螟成虫(蛾子)有趋光性,并且能飞,用亮光高功率灯可引诱成虫飞去,下面再挂糖醋和敌敌畏的混合液,受灯光引诱,飞离较近时会灼烧翅膀或灼伤,掉在药液中后会被毒死。

而玉米螟幼虫有负趋光性(怕光),按道理用黑光灯较好,但它又不会飞动,因而对玉米幼虫来说,不管是黑光灯还是亮光灯,对它都不起任何作用。


由于灯光能诱杀的玉米螟只有成虫(会飞的蛾子),所以,买灯时要选用亮光高功率灯,既能引诱飞去,还最大程度的能灼烧翅膀或灼伤肉体,掉在药液中毒死,所以买亮光高功率灯好。

(注:图源网络)


基层农人


【庆双与三农同行】玉米中的玉米螟怎么防治?防治灯怎么买?──以药物防治为主,灯光诱杀为辅。详情请看下文。

●玉米螟虫的生活史:

在玉米栽培中,螟虫(俗称钻心虫)对玉米的为害是最严重的。玉米螟虫成虫把卵产在玉米的叶片上,卵孵化后幼虫先啃食玉米的叶片,然后钻进玉米植株秆内以及玉米穗(棒子),老熟后的虫体成茧满身红褐色。老熟后的螟虫在茧内羽化成成虫后,飞到玉米的叶片上又开始产卵,这就是玉米螟虫的生活史。

●玉米螟虫的为害特征:

玉米螟虫一年要发生几代,在玉米育苗移栽后不久即可发生为害。成虫将卵产在玉米幼苗的心叶中,卵孵化后幼虫随即蛀入植株体内,有些螟虫甚至爬到玉米秆的基部从基部蛀入。在螟虫为害严重时,一株玉米的秆内蛀进几十条螟虫,从蛀孔排出大量的粪便。玉米植株受害后,轻者影响生长,重者遇风吹即可折断。而有些玉米植株的生长点受害后,又会从受害处的下部植株节间萌发新的植株,成丛生长,形成一株玉米上长出多个细小的玉米植株,造成玉米绝收。而蛀进玉米穗(棒子)的螟虫,把玉米粒成排蛀食,甚至可把整穗(棒子)的玉米粒蛀食光。

●玉米螟虫的药物防治:

在玉米苗移栽后,可用毒死蜱乳剂对水喷洒在玉米的心叶上,也可以用辛硫磷乳剂对水喷洒在玉米的心叶上,杀死螟虫的幼虫。以后根据螟虫发生的情况,用以上药物对水喷雾杀灭,把螟虫消灭在幼虫阶段,以免蛀进秆内和玉米穗(棒子)内。

在玉米喇叭口时,用辛硫磷或毒死蜱颗粒丢进喇叭口内,药物借雨水和露水溶化后,被玉米植株吸收传导到植株各部位,杀死玉米的螟去。

●灯光诱杀螟虫的成虫:

用黑光灯等诱虫灯具,安放在玉米地中,夜晚开灯,诱杀螟虫的成虫,减少虫口数量,降低螟虫对玉米的为害。

防治玉米螟虫,应以药物防治为主,灯光诱杀为辅,双管齐下,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庆双


玉米螟是危害玉米生长最主要的害虫之一。种植玉米的农户们基本每年都会遇到玉米螟的危害,然而年年做防治措施,效果并不理想。那么如何正确科学的防治玉米螟呢?下面小编给大家一些防治建议。

玉米螟俗称箭杆虫、玉米钻心虫等,是世界性的玉米害虫,可造成玉米产量损失5~15%。因其发生隐蔽,在大规模发生后往往会造成防治困难,减产严重。

一、为害症状及识别

幼虫头部深黑色,体黄白色至淡红褐色,体背毛片明显。以幼虫取食玉米新叶、雄穗、钻蛀茎秆和雌穗,致使叶片出现排空(明显的识别特征)、雄穗折断、折株、果穗被蛀等为害状。

二、玉米螟的发生特征和规律

影响玉米螟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三种。

(1)环境因素:玉米螟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一般6~9月发病较为严重。玉米螟的生长各阶段皆适宜在温度20~30°左右、相对湿度在60%左右繁殖发育。

(2)管理不当:错误的栽培管理,往往直接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

(3)越冬残虫:虫口基数大,越冬基数越多,也就影响了来年玉米螟的危害程度。

三、玉米螟的科学防治建议

防治时间:一般我们选择在幼虫的三龄前进行防治。越冬期的玉米地,玉米螟的幼虫往往潜伏在玉米杆和穗轴中,等待发育时机的到来。所以这时的防治,更多是起到预防的效果。心叶期要重点进行防治,因为这时玉米螟已经开始蛀食花叶。

(1)灭越冬幼虫:在玉米螟冬后幼虫化蛹前期,处理秸秆(烧柴)。

机械灭茬、白僵菌封垛等方法来压低虫源,减少化蛹羽化的数量。白僵菌封垛的方法是:越冬幼虫化蛹前(4月中旬),把剩余的秸秆垛按每立方米2两白僵菌粉,每立方米垛面喷一个点,喷到垛面飞出白烟(菌粉)即可。一般垛内杀虫效果可达80%左右。

(2)灭成虫:因为玉米螟成虫在夜间活动,有很强的趋光性

所以设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高压汞灯等诱杀玉米螟成虫,一般在5月下旬开始诱杀7月末结束,晚上太阳落下开灯,早晨太阳出来闭灯。不但诱杀玉米螟成虫,还能诱杀所有具有趋光性害虫。

(3)灭虫卵:利用赤眼蜂卵寄生在玉米螟的卵内吸收其营养,致使玉米螟卵破坏死亡而孵化出赤眼蜂,以消灭玉米螟虫卵来达到防治玉米螟的目的。方法是;在玉米螟化蛹率达20%后推10天,就是第一次放蜂的最佳时期,约6月末到7月初、隔5天为第二次放蜂期,两次每亩放1.5万头,放2万头效果更好。

(4)灭田间幼虫:可用自制颗粒剂投撒玉米心叶内杀死玉米螟幼虫。

以上就是玉米螟的防治措施。然而选择抗病虫害较强的品种,也是最基础的减少病虫害发生率的方式。


木原园


大家好,我是牧豆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玉米螟是玉米生长过程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在玉米一整个生长周期中都存在。玉米螟会减少玉米的产量,挫伤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下面我给大家解答玉米中的玉米螟如何防治。


玉米螟防治方法

  1. 我们可以根据当地玉米螟虫害历史,找到防治玉米螟的关键点,例如在玉米螟的繁殖时期,消灭玉米螟的幼虫以及虫卵。
  2. 我们可以选择玉米螟的天敌进行防治,但是这些天敌不能对玉米造成伤害,例如白僵菌、黑卵蜂等,可以有效消灭玉米螟的虫卵。这些天敌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有着生态环保的优点。但是这些生物的使用期间,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农药。
  3. 我们可以利用玉米螟的趋光性,在玉米螟活动范围内,放置振频式杀虫灯,可以诱捕玉米螟成虫。如果条件允许,我们还可以购买性诱剂,在玉米螟交配时期使用,减少玉米螟的交配。这样虫卵减少了数量,玉米螟的性别比例也失去平衡。
  4. 种植玉米需要合理密植,然后平时做好玉米的田间管理,做好科学施肥,及时排水浇水。然后种植户需要保持土壤的疏松透气性,平时注意使用药剂来预防,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玉米螟发病的时候,种植户就喷洒药剂进行治疗。

其实除了上面这四种防治方法,科学轮作、玉米收获后秸秆还田等方法也是可以有效防治玉米螟的。我看了问题,有人问防虫灯在哪里买,其实这种东西在网上都可以买得到。我建议为了有保证,最好是咨询可信的人,从他们那里购买。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我是牧豆人,我们下一个问题见。


牧豆人


大家好,我是三农领域创作者。我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我热爱农村生活,喜欢农村的寂静。我热爱农村 ,热爱生活,喜欢我们村里的花花草草,山山水水。我有着很丰富的种植和养殖经验,针对这个问题我希望把我在农村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大家,下面是我的分享。

玉米螟是危害玉米生长最主要的害虫之一。种植玉米的农户们基本每年都会遇到玉米螟的危害,然而年年做防治措施,效果并不理想。那么如何正确科学的防治玉米螟呢?

玉米螟俗称箭杆虫、玉米钻心虫等,是世界性的玉米害虫,可造成玉米产量损失5~15%。因其发生隐蔽,在大规模发生后往往会造成防治困难,减产严重。

一、为害症状及识别

幼虫头部深黑色,体黄白色至淡红褐色,体背毛片明显。以幼虫取食玉米新叶、雄穗、钻蛀茎秆和雌穗,致使叶片出现排空(明显的识别特征)、雄穗折断、折株、果穗被蛀等为害状。

二、玉米螟的发生特征和规律

影响玉米螟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三种。

(1)环境因素:玉米螟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一般6~9月发病较为严重。玉米螟的生长各阶段皆适宜在温度20~30°左右、相对湿度在60%左右繁殖发育。

(2)管理不当:错误的栽培管理,往往直接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

(3)越冬残虫:虫口基数大,越冬基数越多,也就影响了来年玉米螟的危害程度。

三、玉米螟的科学防治建议

防治时间:一般我们选择在幼虫的三龄前进行防治。越冬期的玉米地,玉米螟的幼虫往往潜伏在玉米杆和穗轴中,等待发育时机的到来。所以这时的防治,更多是起到预防的效果。心叶期要重点进行防治,因为这时玉米螟已经开始蛀食花叶。

(1)灭越冬幼虫:在玉米螟冬后幼虫化蛹前期,处理秸秆(烧柴)。

机械灭茬、白僵菌封垛等方法来压低虫源,减少化蛹羽化的数量。白僵菌封垛的方法是:越冬幼虫化蛹前(4月中旬),把剩余的秸秆垛按每立方米2两白僵菌粉,每立方米垛面喷一个点,喷到垛面飞出白烟(菌粉)即可。一般垛内杀虫效果可达80%左右。

(2)灭成虫:因为玉米螟成虫在夜间活动,有很强的趋光性

所以设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高压汞灯等诱杀玉米螟成虫,一般在5月下旬开始诱杀7月末结束,晚上太阳落下开灯,早晨太阳出来闭灯。不但诱杀玉米螟成虫,还能诱杀所有具有趋光性害虫。

(3)灭虫卵:利用赤眼蜂卵寄生在玉米螟的卵内吸收其营养,致使玉米螟卵破坏死亡而孵化出赤眼蜂,以消灭玉米螟虫卵来达到防治玉米螟的目的。方法是;在玉米螟化蛹率达20%后推10天,就是第一次放蜂的最佳时期,约6月末到7月初、隔5天为第二次放蜂期,两次每亩放1.5万头,放2万头效果更好。

(4)灭田间幼虫:可用自制颗粒剂投撒玉米心叶内杀死玉米螟幼虫。

以上就是玉米螟的防治措施。然而选择抗病虫害较强的品种,也是最基础的减少病虫害发生率的方式。

以上就是关于我的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能够把我的经验说出来,我感觉到很开心,因为我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农民,我的分享我不求回报,能解决你们的问题就好。

最后祝福大家在种植或养殖的过程中能够顺顺利利,做一个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幸福的农民,同时祝大家身份健健康康,家和万事兴,好运连连,幸福美满!谢谢大家。


vlog的玖儿


玉米螟也钻心虫,是玉米普遍发生的一种虫害,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 。其中,黄淮流域发生普遍,危害最严重 。玉米螟防治时间,玉米螟什么时候防治效果最好?

玉米螟防治时间应在3龄之前,最隹时间是在大喇叭囗期,危害时幼忠集中在心部进行灌心,时间大约下7月上 、中旬 。

5月以来玉米主产区气温接近常年,大部降水正常或偏多,对玉米螟越冬幼虫化蛹和羽化较为有利 。

6月中下旬北方春玉米主产区一代玉米螟越冬幼虫进入产卵阶段,一代幼虫陆续孵化危害,北方春玉米也将陆续进入拔芽期,是玉米螟防治关键时期 。

由此看来,6月中下旬,7月中上旬,是玉米螟防治关键时期 。

那么,玉米螟应该怎么防治呢?

一 管理防治:

1 越冬幼虫羽化以前,处理玉米越冬寄主的茎秆,消灭越冬虫源 。

二 选育抗虫品种。

2 生物防治:

1 玉米螟蛾产卵期释放赤眼蜂杀卵 。

2 玉米心叶中期用白僵菌颗粒剂施入心叶喇叭口中杀幼虫 。

3 成虫发生期利用黑光灯或性诱剂诱杀 。

三 药剂防治:

1 1.5%辛硫磷颗粒剂按1:15拌土,每株1克撒入心叶 。

2 5%高氯甲维盐微乳剂,15%茚忠威乳油1500倍喷雾,下午喷药,重点喷施部位在心叶 。










小何在乡村


防治灯淘宝上就有卖,国惠照明,专业做玉米灯,感觉这个好用

玉米螟防治时间应在3龄之前,最佳时间是在大喇叭口期,危害时幼虫集中在心部进行灌心,时间大约在7月上、中旬。

5月以来玉米主产区气温接近常年,大部降水正常或偏多,对玉米螟越冬幼虫化蛹和羽化较为有利。

6月中下旬北方春玉米主产区一代玉米螟发生发展气象等级较高。6月中下旬玉米螟越冬幼虫进入产卵阶段、一代幼虫陆续孵化危害,北方春玉米也将陆续进入拔节期,是玉米螟防治关键时期。

由此看来,6月中下旬、7月中上旬,是玉米螟防治关键时期。

那么,玉米螟应该怎么防治呢?

1. 管理防治:

(1)越冬幼虫羽化以前,处理玉米越冬寄主的茎杆,消灭越冬虫源;

(2)选育抗虫品种。

2. 生物防治:

(1)玉米螟蛾产卵盛期释放赤眼蜂杀卵;

(2)玉米心叶中期用白僵菌颗粒剂施入心叶喇叭口中杀幼虫;

(3)成虫发生期利用黑光灯或性诱剂诱杀。

3. 药剂防治:

(1)1.5%辛硫磷颗粒剂按1:15拌土,每株1克撒入心叶;

(2)5%高氯甲维盐微乳剂、15%茚虫威乳油1500倍喷雾,下午喷药,重点喷施部位在心叶。


星闻杂志社


防治时间:一般我们选择在幼虫的三龄前进行防治。越冬期的玉米地,玉米螟的幼虫往往潜伏在玉米杆和穗轴中,等待发育时机的到来。所以这时的防治,更多是起到预防的效果。心叶期要重点进行防治,因为这时玉米螟已经开始蛀食花叶。

(1)灭越冬幼虫:在玉米螟冬后幼虫化蛹前期,处理秸秆(烧柴)。

机械灭茬、白僵菌封垛等方法来压低虫源,减少化蛹羽化的数量。白僵菌封垛的方法是:越冬幼虫化蛹前(4月中旬),把剩余的秸秆垛按每立方米2两白僵菌粉,每立方米垛面喷一个点,喷到垛面飞出白烟(菌粉)即可。一般垛内杀虫效果可达80%左右。

(2)灭成虫:因为玉米螟成虫在夜间活动,有很强的趋光性

所以设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高压汞灯等诱杀玉米螟成虫,一般在5月下旬开始诱杀7月末结束,晚上太阳落下开灯,早晨太阳出来闭灯。不但诱杀玉米螟成虫,还能诱杀所有具有趋光性害虫。




走街串巷小李


玉米螟是玉米生产中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种玉米害虫,每年不仅造成玉米大量减产,还影响玉米商品性,造成玉米后期穗腐病发生,玉米螟分布比较广泛,世界玉米产区都有!我国玉米螟每年都有发生,轻重不一,种植户对此害虫深恶痛绝,虽然也想尽办法进行防治,但效果并不理想,笔者从事玉米生产多年,进行了归纳,现将玉米螟防治办法提供给大家,仅供参考!

玉米螟俗名“玉米”钻心虫!每年造成玉米减产10%左右,前期发病隐蔽,往往发病后,后期防治困难,造成玉米大量减产,是玉米生产中的大敌!

一、玉米螟的特征及病株症状:

玉米螟幼虫头部黑褐色,体背毛片明显,幼虫主要以吃玉米新叶片、玉米雌雄穗、玉米颈杆为主,造成玉米叶片有明显被虫吃咬的空洞,雄穗、颈杆有折断、果穗被虫蛀等现象!

二、玉米螟的发病情况

玉米螟喜欢高温环境,一般每年在6—9月份发病,越是干旱年份,发病越严重。

3、玉米螟防治建议

1、消灭玉米螟越冬幼虫,全面清理玉米地残留的玉米秸秆和杂草,进行焚烧处理,采取机械灭茬、白僵菌封垛等方法,压低虫源,减少化蛹羽化的数量,全面清除幼虫!

2、杀灭成虫,玉米螟有很强的趋光性,可以利用射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一般在5月下旬开始诱杀,7月底结束!对杀灭成虫很有效!(具体方法请看杀虫灯使用说明书)。也可以利用性诱剂诱杀成虫!

3、杀灭虫卵,利用赤眼蜂卵寄生在玉米螟的卵内吸收其营养,致使玉米螟虫卵破坏死亡而孵化出赤眼蜂,以消灭玉米螟虫卵达到防治玉米螟的目的!释放赤眼蜂2—3次,每亩释放1—2万头!

4、消灭田间幼虫,可以药物喷雾:于幼虫三龄前,叶面喷洒2.5%氯氟氰菊脂乳油2000倍液,或75%拉维因3000倍液等药剂!

5、选择相对抗虫玉米品种(非转基因)!

防治灯可以在淘宝上买的到!你可以去查一下,选择自己喜欢的进行采购!(如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