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林漫步丨惠安縣千年教育簡史


史林漫步丨惠安縣千年教育簡史


惠安縣千年教育簡史


惠安置縣之前,民間已有家傳師授式的私學存在,但至今已無文字查考。

宋·太平興國六年(981),惠安置縣後,由於地方經濟的繁榮和封建科舉制度的推動,惠安延續著家傳師授,並逐漸形成早期的學校教育形式——蒙館和經館兩類。以啟蒙教育為主的蒙館有冬學、村學、學塾、村塾、家塾、族塾、家館、教館等;經館以講經論道為主,有書室、書館、書齋、書堂、書房等,也包括私人講學的書院。其時,蒙館、經館這兩類私學遍及城鄉。

史林漫步丨惠安縣千年教育簡史

惠安文廟


惠安置縣後,即設有縣學。北宋·天禧年間(1017-1021),惠安縣學建在縣治西,形成以儒學為主要辦學類型的官學系統,以經史課士。宋、元、明時期,即宋·乾興元年至明·嘉靖三年(1022-1524)的500餘年間,惠安歷任知縣經十餘次遷移、擴建、修葺,縣學規制日趨完備。清末,廢科舉辦學堂,縣學僅供為祭祀孔子的場所。

史林漫步丨惠安縣千年教育簡史


南宋時期,村學、家塾等私學也得到較大的發展。各類學校教育的廣泛創設,使惠安出現“家詩書而戶弦誦”的繁榮景象,形成“民向學、喜講誦、好為文辭”的風氣,為人才輩出打下堅實基礎。


史林漫步丨惠安縣千年教育簡史

“國家才子黃宗旦”


宋·端拱二年至嘉佑二年(989-1057),崔拱和其子正則、麗則及其孫黃臣、宋臣相繼中第,金榜題名,68年間,“三世五進士”,明·嘉靖《惠安縣誌》載宋代惠安大吳鄉九世十三進士等,為歷朝佳話。

史林漫步丨惠安縣千年教育簡史

東橋大吳吳氏祖祠的對聯體現昔日家族科舉之鼎盛


元代提倡創辦社學,惠安又增添了一種辦學形式——社學。社學是地方官奉朝廷詔令在鄉村設立的以“教蒙童始學”的學校。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元世祖詔令各縣設立社學,惠安社學開始興辦。

明洪武八年至正統元年(1375-1436)詔令推行社學制度,並“復令提學官及府州縣於各處社學嚴督勤課,不許廢馳”。

據萬曆《泉州府志》記述社學時,惠安社學有厚裕、南門、龍盤、香山、馬瀧、鰲塘、北壩、上謝、蘇坑等9所。明·嘉靖至隆慶年間(1522-1572),朝廷又多次頒詔興辦社學,惠安官府奉詔在城鄉毀淫祠梵宮,興設社學。

史林漫步丨惠安縣千年教育簡史


清·雍正二年(1724),詔令各縣再設社學。雍正七年(1729),惠安奉文設登庸、絃歌等社學21所。

惠安書院,大多是地方官員倡辦的,為名儒賢士講學授徒的場所。惠安歷代建有龍山書院、科山書院、螺陽書院、文峰書院、正音書院5所。

史林漫步丨惠安縣千年教育簡史

淨峰龍山書院


南宋、元、明的書院與科舉關係不大。明代曾四次下令禁錮書院。清代的書院受到官府的嚴格控制,成為以考課為主的科舉預備場所。清末,書院或停辦,或改為新學堂。

史林漫步丨惠安縣千年教育簡史


清代各類私塾相當發展,幾乎遍及城鄉,成為當時惠安的教育基礎。清末興新學時,一部分私塾改為學堂,大部分則繼續存在,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

清末,惠安先後辦有中學堂1所,小學堂7所。新辦的學堂中,除少數官辦外,大部分為私立,其中以教會辦的學堂居多。

中華民國成立初,學堂改稱學校,取消讀經。1919年,新文化運動後,提倡白話文,推廣普通話。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實行“黨化教育”。

抗日戰爭期間,推行戰時民眾教育,興辦戰時民校,後改稱國民學校。民國期間,幼稚教育、小學教育、中學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和成人教育相繼創立。其中有縣政府辦的官立學校,而更多的則是華僑、社會各界人士和外國教會辦的私立學校。

國民政府曾多次下令取締私塾,但因學校辦得不多,滿足不了民眾的需求,私塾則因為設備簡單、形式不拘易辦,因此仍有相當數量存在。

民國期間,戰亂頻繁、兵匪騷擾,加上日本軍國主義者發動侵華戰爭,社會動盪,經濟凋零,民不聊生。各類學校普遍存在學校規模小、教學設備差,辦學經費缺等問題。學校時辦時停。

史林漫步丨惠安縣千年教育簡史

民國惠安畢業證


至1949年秋,惠安縣僅辦有:簡易師範1所(寄設惠安縣立中學),學生120人;中學4所(其中私立3所),學生173人,教職員工113人;中等職業水產學校1所,學生110人;公私立小學122所,學生20305人,教職員工723人,入學率只達26.28%;幼稚園全部停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惠安縣人民政府接辦了惠安縣立中學。1952年接辦教會學校,逐步改造私塾,至1955年,私塾全部消失。


惠安縣人民政府對僑辦學校採取積極扶持政策,並開辦了一批學校。學校實行面向工農開門,教育事業快速發展。


1957年,反右派鬥爭中,全縣5%左右的教育行政幹部及教師被劃為右派或中右。1958-1959年,又有部分教師作為“不純分子”清洗出教師隊伍。


1958年,受“大躍進”的影響,“教育大革命”期間,在缺乏必要辦學條件的情況下,大辦各級各類學校,隊隊有幼兒園,小學達423所,中學增至24所,還創辦了惠安師專,省立高級水產職業學校。由於教育大發展超過經濟的承受能力,翌年,惠安師專等一批學校停辦。


1961年後,經過貫徹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教育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1965年,全縣有:普通中學14所,在校生57人,教職員工59人;小學428所(含耕讀小學),在校生6036人,教職員工2384人;公辦幼兒園3所。


“文化大革命”初期,在“左”傾錯誤路線影響下,許多學校遭到嚴重破壞,學校教育陷於停頓狀態。1968年,學校開始“復課鬧革命”,在“讀小學不出大隊,讀中學不出公社”的口號下,缺乏必要的辦學條件,盲目發展農村中學。

史林漫步丨惠安縣千年教育簡史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經過拔亂反正,學校恢復了正常的教學秩序。1979年以後,國家實行改革開放,確立了教育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增加教育投入,惠安教育由此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



有趣,用料,有共同的記憶!感謝關注惠安文獻館!在時光流逝中,一起來留住鄉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