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盐碱地可以改良种植旱田水稻吗?种植出来品质咋样?

Summer贝儿


东北的盐碱地是否能种植水稻,还是需要看当地土质的盐碱情况以及水源地来判断。如果盐碱情况过于严重或者缺少改良盐碱地的水源,这样的盐碱地无法种植水稻,也不要想着种植所谓的“盐水稻”。

盐碱地在我国有着较大的分布面积,沿海区域,吉林白城、大安、松原以及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大庆等地,都有较多的盐碱地分布。其中的一部分盐碱相对低、有着充足水源供给的区域也逐步的改良成了稻田。但是,这个过程也是很艰难的,需要付出极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


1、盐碱地的分类。盐碱地分重度盐化和重度碱化两种情况。重度盐化的盐碱地中含有大量的盐类,会对水稻以及其他的农作物、植物根系造成严重的盐离子胁迫作用,影响水稻的生长;而对于重度碱化的盐碱地来说,则是本文所针对的。由于土壤ph过高,其中也有一定的盐离子胁迫情况,也不适合水稻的生长。对于ph小于9的盐碱地来说,是可以通过灌水压碱、使用调酸剂这两种方式进行改良。相对来说,改良的难度要低一些。


2、土壤改良的方式。使用水压碱的方式比较普遍,对于盐碱程度不是很高的盐碱地来说有着比较好的效果。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浸泡、换水,通过多次重复这几个过程,洗净表层土壤的盐碱、同时阻断地下盐碱向表层土壤运输的通道;而使用调酸剂进行改良的话成本会好很多。灌水之后撒施调酸剂,调节表层土壤的酸碱性直至中性或者弱酸性的状态。

3、需要注意的问题。不管是水压碱还是使用调酸剂,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都不能断水。一旦田面缺水、呈现轻微的干旱,地下的盐碱就会顺着土壤颗粒间的孔隙从地下运输到地上,造成土壤的再次盐碱化。所以,在改良的盐碱地种植水稻很少有中期晒田的管理措施。如果真的出现缺水、晒田、田面干旱引起的土壤再次盐碱化,很可能会造成水稻根系的盐碱胁迫作用影响根系的功能以及造成水稻的倒伏情况发生。所以,改良盐碱地种植水稻以及在盐碱地种植水稻,必须要有充足的水源,最好是地表水,地下水也有可能含有较高的盐碱成分。



4、盐碱地水稻的品质。总得来说,盐碱地水稻的品质因素影响较大的还水稻的品种选择,并不会因为是盐碱地种植的水稻就能有品质上的提升。而且,因为盐碱控制的好坏还有可能会对水稻的品质有一定的影响。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翻看我之前写的一篇文章《袁隆平研制出了海水稻,一旦推广,可养活八千万人》。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对粮食的需求一直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民以食为天,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大米则是我们的主食之一。

大米需要在淡水中生存。而如今在袁隆平院士和陈日胜教授的努力下,盐碱地也可以种植水稻了。我国的盐碱地已达数亿英亩。袁隆平院士表示,用稻作改良技术改造盐碱地和滩涂,可为我国增加1亿亩良田,每年多增加300亿公斤粮食,相当于多养活八千万人口。

“海水稻”不是因为它就种植在海上,而是对耐盐碱水稻的俗称。这种水稻可以在海边滩涂生长,海水的短期浸泡不会对其造成影响。那么种在盐碱地会怎么样呢?首批耐盐碱水稻收割测评——最高亩产620.95公斤!

海水稻耐盐性比较强,大概是0.6%~0.8%,适合种在咸淡水交界的出海口三角洲、海边滩涂、低洼盐碱地等地方。不过海水稻偏向于野生稻类型,产量很低,每亩只有200公斤左右。

最基本的经验是需引淡水灌溉进行洗盐,灌溉水的含盐量在0.15%以下,灌水量在1000m3/667m2左右,把土壤含盐量降至0.2%以下。1980年以后滩涂种稻在江苏沿海地带普遍推广,产量高的可达到800~900kg/667m2。淡水洗盐的指标没有变,单产的提高主要是品种改良和推广了水稻叶龄模式为基础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所致。同时将含盐量控制在0.2%及以下,是现有水稻品种正常生长的必要条件,也是淡水灌溉洗盐地开发种稻的必需条件。

我国大约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大概有3亿亩具备改造为农田的潜力,只要改造的好就能种上庄稼我国耕地面积将增长十分之一!这将给严重缺乏淡水资源的地区,带来种植粮食的希望。

海水稻的好处,还远远不止如此,因为种上了稻谷,原本盐碱的土质就会得到改善,土壤的PH值将会渐渐达到中性或趋于正常,土壤有机质增加、团粒结构也会趋于改善;比如由原来的板结现象没有了,变为为疏松,透气性增强,真正实现从“荒滩变良田”的土地改造。

袁隆平团队所做的

第一步 改良海水稻种子

利用水稻的杂交优势,通过育种技术,选育出具备耐盐、耐碱、抗病、高产等多种优势的新型海水稻。

仅仅种活海水稻还不够,还要提高亩产量,让海水稻长得又多又好。

第二步 栽培环境改良
海水稻栽培领域主要涉及土壤改良生长调节剂、施肥技术、栽培设备和栽培方法等方面。

要想大面积推广种植海水稻,就要进行土地改良。海水稻的技术团队 ——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在不断地失败和实验中,独创了一个技术,叫做“土壤四维改良法”

同时,他们还根据各地盐碱地情况,利用人工智能的创新科技监控,因地制宜,量身定做最优解决方案。

虽然盐碱地原本是不宜种植的,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它从未被开垦过,这也意味着盐碱地土地以前从未被施过化肥,真正的安全无污染。

再加上盐碱地本来就少病虫害,所以这样的地方也不用打药,而且在养殖的时候可以使用稻鸭、稻蟹同养的原生态的有机养殖方式。

https://www.toutiao.com/i6799655919178220035/


渔人草舍


东北盐碱地是可以种植水稻的,下面是详细的种植方法:

一、水稻移栽技术

1.精细整地

通过耕、耙等耕作措施,形成一个深厚、平整的耕作层,结合晒田、灌溉、施肥等,为水稻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2.土壤肥力

我团5年来均在新开垦的荒地种植水稻,土壤的肥力低,总盐为0.88%,有机质在0.85%左右,碱解氮46毫克/千克,速效磷11.5毫克/千克,速效钾190毫克/千克,pH值在8~9之间。

3.施足基肥

基肥应掌握“底面结合,迟速兼备”的原则。底肥以迟效肥为主,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1000千克,苗期追肥以速效肥为主,每667平方米施用二铵20~25千克、过磷酸钙10~15千克、硫酸钾7千克。

4.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包括基本苗数、行株距及每丛插秧本数。密植必须根据品种的生育期限、分蘖力、株型与穗型、土壤肥力、前茬作物、栽培水平等因素来确定。

高产田块实行合理密植,主要采用增丛、减本的方法。一般常规早稻和连作晚稻667平方米插2.5~3.5万丛,每丛4~5本,12~14万基本苗;常规单季晚稻667平方米插2~2.5万丛,每丛3~4本,6~8万基本苗;单季杂交稻667平方米插1.5~2万丛,每丛2~3本,基本苗可降至4~5万。

根据我团的水稻田肥力,常规行株距以20×15厘米或25×10厘米为宜,每穴插4~6株,667平方米基本苗8~10万株,最高总茎数35万/667平方米,收获穗数28~30万/667平方米,每穗实粒数110~120粒,千粒重19克,667平方米实际产量最高可达550~600千克。

①移栽时期 适时早栽,有利于秧苗返青和生长发育,能获得早熟、高产,还为后季作物创造有利的茬口。水稻应以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9℃以上为适时早栽的标准,我团一般在5月5~15日开始移栽。

②移栽质量 移栽质量应掌握“浅、直、匀、牢”标准。“浅”是促进秧苗早发快长的重要措施;“匀”是指行株距及每丛苗数要均匀;“牢”是指不浮秧、不倒苗;并做到随拔随插,不插隔夜秧。

二、返青分蘖期管理

从移栽至幼穗分化开始称为返青分蘖期,这一时期的目标是促进早发,搭好丰产架子,为足穗、大穗奠定基础。

1.深水返青,浅水分蘖,早施分蘖肥

移栽后宜适当增加灌水深度,有利于秧苗返青活颗。返青后,实行浅水灌溉。每次灌水后,待其自然落干后再灌。浅灌可提高水温和土温,增加土壤氧气和有效养分,有利于分蘖早生快发形成强大根系。水稻有效分蘖期较短,返青肥一般应在栽移后7~10天施用。返青肥用量一般约占总施肥量的20%~30%,每667平方米施尿素8~10千克、硫酸锌0.5千克。分蘖肥在返青10天后667平方米施尿素10~12千克,一般在6月15日左右。

2.防治病虫害

分蘖期易发生稻蓟马、稻飞虱、叶蝉、稻纵卷叶螟及螟虫等危害,须及时防治。若纹枯病较重时,可加5%井冈霉素100~125毫升兼治。

三、拔节长穗期管理

从幼穗分化开始至抽穗为拔节长穗期,此期主攻目标是保蘖增穗,促壮秆,攻大穗,防徒长和倒伏。

1.适时搁田

搁田又称晒田或烤田,具有促根、壮秆、控蘖、减轻病害等作用。生产上应遵循“看苗情定先后,看田脚定轻重,看天气定时间”的原则。做到“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所谓“苗”是指当每667平方米总茎蘖数达到预定有效穗数的1~1.2倍。“时”是指已进入蘖未期至细穗分化初期。若“苗”和“时”两者之一达到上述标准就应开始搁田。田脚烂、肥水足、苗势旺及排水不便的可提前搁,搁重些,反之可推迟搁,搁轻些;阴雨天多,搁田时间长些,反之短些。搁田宜多次轻搁,搁至“脚不陷田,土不发白,稻叶挺驾,叶色转淡,白根露面。”

2.巧施穗肥

穗肥可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两种。促花肥可在幼穗分化开始时施用,以增加枝梗数和颖花数,增大穗型。保花肥一般在出穗前15~20天施用,减少颖花退化。一般连作早、晚稻可不施促花肥。单季晚稻促花肥和保花肥的用量约占总施肥量的40%左右。

3.足水养胎,浅水抽穗

幼穗分化期间是水稻一生中需水量最多的时期,尤其是减数分裂期,对水分反应最为敏感。一般应在搁田后及时灌浅水“养胎”。若遇到17℃以下低温或35℃以上高温,要采取短时间灌深护苗,以水调温,避免受害。抽穗前排水轻搁2~3天,以改善土壤环境,增强根系后期活力,促使叶色褪淡,抽穗整齐。

4.病虫害防治

从抽穗到成熟是水稻的抽穗结实期,生产上称后期,这一时期的栽培目标是养根保叶,增粒增重,防止早衰。

5.浅水勤灌溉

抽穗扬花期应保持田间水层。为了保护根系活力,灌浆期宜干干湿湿,以湿为主。成熟期不宜断水过早。以免茎叶早枯,影响粒重和米质。收获前3~5天断水,以促进成熟,便于收割。

6.施好粒肥

齐穗期追肥能延长叶片的功能期,维持根系活力。一般可掌握在抽穗前后,对叶色偏黄、剑叶较短小的田块,每667平方米酌施尿素2~2.5千克,也可用 0.2%磷酸二氢钾喷施叶面作根外追肥。但抽穗后叶色较深的可不施粒肥,以防贪青迟熟。

7.杂草防除

我团种植水稻的土地盐碱较重,排水频繁,盐碱水全部流进排碱渠,实行浅水轮灌时,杂草容易滋生,水稻移栽后3~5天,封闭化除1遍,把杂草消灭在萌芽时期,当杂草发生,使用稻杰防除,即方便,效果又好。

8.适时收获

收割过早,青谷多,出米率低;收割过迟,易造成损失。90%的谷粒呈金黄色时为收获适期。


李茗说车


东北盐碱地,先把田地反复深耕翻晒几遍,地里的碱就给蒸发掉了,有一部分盐也渗透到地下了四周挖起沟成垄,涝能排水,旱能浇水,我觉得只要你能改良好碱田地,种植旱田水稻增产丰收见效益的呀!


乡村小延安


理论上说是可以的:可以采取以水压碱、洗碱、压沙改土等盐碱地改良措施,以及选用耐盐碱品种等等. 但在实际操作上是非常困难的,往往是钱没少投、罪没少受,到头来却是白忙活一场,还有种植出来的大米,米质还是可以的!


农民老王头


只要有水源,盐碱变良田。

1.田地两边开深沟,便于大水压盐

2.冬季灌水30厘米,连续2-3次

3.施肥:硫酸钾+有机肥+菌剂

[祈祷][祈祷][祈祷]


命自我立17


我感觉你还是去这问问专家!毕竟大多数不懂啥叫盐碱地!!!


爱吃泡菜的冬雪


可以的,中国水稻技术那么强大,必须得。[比心][比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