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或腦脊液中miRNAs在多發性硬化症診斷治療及疾病進展中的意義

多發性硬化症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慢性自身免疫疾病,其涉及中樞神經系統軸突的脫髓鞘,並導致腦和脊髓神經元丟失和萎縮。診斷多發性硬化症的依據是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狀,體格檢查和各種實驗室檢查,如磁共振成像,腦脊液和血液檢查以及電生理檢查。目前臨床實踐尚未發現與多發性硬化的疾病過程密切相關的生物標誌物。

來自新西蘭奧塔哥大學的Philip V. Peplow團隊認為,能夠檢測和區分多發性硬化症不同表型的血液衍生生物標誌物有助於個體化治療和預測治療效果。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的外周血miRNAs的表達水平,以及從腦脊液和血清分離的外泌體發生改變,有助於區分該疾病表型。需要進一步研究是血清或腦脊液中何種miRNA發生變化,以便作為診斷成人和兒童多發性硬化症的潛在標誌物,並用於監測疾病進展和評估治療效果。

文章在《中國神經再生研究(英文版)》雜誌2020年4 月 4期發表。

文章來源:Martinez B, Peplow PV (2020) MicroRNAs in blood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as diagnostic biomarkers of multiple sclerosis and to monitor disease progression. Neural Regen Res 15(4):606-619. doi:10.4103/1673-5374.26690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