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認識“鬼壓床”

科學認識“鬼壓床”

你有沒有過這樣一種經歷:在睡覺的時候突然醒過來,此時你意識非常清醒,但是想挪動一下身體卻好像有重物壓在自己身上,完全動不了,也不能大聲呼喊求救,甚至還有一些恐怖的幻象出現,但幾分鐘後身體就又恢復正常了。


民間稱這種情況為“鬼壓床”,但實際上這是一種睡眠障礙,醫學上稱為睡眠癱瘓症。


為什麼會發生“鬼壓床”

正常的睡眠週期可分為非快速眼動睡眠相(NREM)和快速眼動睡眠相(REM),兩個睡眠相交替出現。NREM又分為入睡期、淺睡期、中度睡眠期和深度睡眠期4期。正常的睡眠首先是NREM,該循環由淺入深再由深入淺,然後進入REM睡眠期。在這一個睡眠相中,機體進入熟睡開始做夢,自主神經功能不穩定,肌張力降低,全身處於鬆弛癱瘓狀態,避免我們因夢境內容做出動作,傷害旁邊的人。睡眠癱瘓症就發生在REM睡眠相中,機體因為某些不明原因,在REM睡眠相突然恢復意識,但肢體肌肉仍然處於低張力狀態,因此出現民間傳說的“鬼壓床”。


其實睡眠癱瘓症並不少見,有研究表明,7.6%的人在一生中至少出現一次,學生和精神病患者的患病率更高。有一部分睡眠癱瘓症出現在患有非發作性睡病或其他疾病(精神類疾病)、服用某些藥物的人群中,但發生在正常人身上的睡眠癱瘓症也不少見

科學認識“鬼壓床”

出現睡眠癱瘓的危險因素

1、睡眠因素


睡眠癱瘓症多常見於生活作息紊亂、長時間處於睡眠狀態不佳的人,且在某些睡姿(俯臥或仰臥)中更容易出現。

2、精神因素


長期處於焦慮狀態或有精神創傷史、社交障礙的人群,常同時伴有睡眠癱瘓症。精神壓力大是出現睡眠癱瘓的主要誘因。

3、人格因素


此外,某些具有豐富想象力、精神高度分裂、相信世界上有超自然力量存在的人,更容易發生睡眠癱瘓。

科學認識“鬼壓床”


當出現睡眠癱瘓應該怎麼辦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睡眠癱瘓症是正常的現象,一般情況下並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但當出現睡眠癱瘓的次數過於頻繁,嚴重影響休息質量時,應及時尋求醫學幫助。


在發生“鬼壓床”時,要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告訴自己“這是正常的”,保持放鬆、平穩的呼吸,然後集中意念嘗試一些動作,嘗試逐漸恢復正常,如:首先快速轉動眼球,讓眼球上下左右做圓周運動,一段時間後改為眨眼動作;然後收縮嘴巴周圍的肌肉,嘗試移動自己的舌頭(伸舌頭、咬舌頭)和下巴。當你感覺身體開始可以慢慢移動時,嘗試移動脖子、肩部、手腳等,逐步恢復肌張力,最後再坐起來慢慢運動一下全身的肌肉。


科學認識“鬼壓床”

那麼,“鬼壓床”有預防和治療的方法嗎?


對於發作性睡病及其他精神類疾病引起的睡眠癱瘓症,應及時就醫,規範治療,如:三環類抗抑鬱藥物和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等藥物可以通過抑制REM睡眠相,減少睡眠癱瘓症的發作。


此外,心理教育也很重要,有一些患者會因為出現“鬼壓床”而感到羞愧,或是對這種現象的發生原因有錯誤認識(以為是自己患了精神疾病或得罪了神明),對於這種患者,更應該積極進行心理輔導。


科學認識“鬼壓床”

而對於偶發的睡眠癱瘓症,我們首先要糾正不良作息,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保證充足睡眠,如:睡前不要吃東西,不要喝咖啡、濃茶等刺激性飲料;睡前不要玩手機,儘量做一些比較輕鬆的事情,讓大腦放鬆,如聽聽舒緩的音樂、洗熱水澡等;儘量避免仰臥或俯臥的睡眠姿勢,選擇側臥位,提高睡眠質量,可以減少睡眠癱瘓症的發生;同時要積極尋求心理幫助,減少焦慮狀態,通過適量運動或其他方式釋放壓力。

科學認識“鬼壓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