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快评:抓住机会,维护中国在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中的位置


南财快评:抓住机会,维护中国在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中的位置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一方面重创全球供应链的完整性,中国外贸企业出口订单也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美国一些政客在疫情期间渲染过度依赖中国供应链的风险,呼吁与中国脱钩。中国的供应链与产业链所面临的影响,备受关注。

疫情对于中国产业链的影响是不断变化的。起初,疫情在中国暴发时让生产短暂停摆,全球某些产业如汽车、医药等在供应链上依赖中国中间品也受到冲击,这时美国一些政客不断强调过度依赖中国存在风险。但很快中国实现复工复产,其他国家相继爆发疫情也冲击了生产,导致全球供应链受到影响。这种情势转化反而表现了中国抗击大规模风险的能力。

至于中国出口受影响较大,是国际疫情冲击全球需求导致的结果,而非中国订单被别国产品取代或者因为其他原因逼迫中国供应链转移。因此,这种影响是有时间性的,疫情结束后订单会重新恢复,并不存在疫情破坏中国供应链的问题。

美国某些政客呼吁与中国脱钩,并试图将供应链转移到其国内的做法很难实现。首先,信息电子与汽车两大产业供应链最庞大,中国具有自己的完整产业链,特斯拉正加大在中国的投资。

其次,企业基于自利的市场选择,是很难与具有供应链、成本、效率等多重优势的中国制造脱钩,国外一些政客能做的只能是通过某些限制性政策破坏中国的供应链,这种风险始终存在,并非疫情造成。

当前,处于恢复期的中国在稳定供应链、维持制造业优势等方面,需要考虑以下几点因素。首先,避免为恢复经济增长采取大水漫灌的刺激措施,这很可能会导致制造业成本大幅上升;其次,低端产业向内陆转移存在一些不顺畅现象,破坏了产业聚集的可能性以及由此产生的产业链聚集优势;其三,抓紧突破关键技术,避免被卡脖子,同时强化与世界的合作。中国政府应该积极为企业打通跨国物流,这是当前所急需解决的难题。

此外,中国应该加紧推进新基建工作,在全球率先启动新一代数字经济,吸引世界各国企业积极参与中国数字经济的应用开发与技术创新,避免在相关领域市场与技术双重落后。应当说,中国在5G商用等领域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创造了机会和优势。中国也应该及时更新并大幅缩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有些行业和领域全面开放的时间表应该考虑提前。作为全球最大市场,中国目前所体现出的控制风险的能力与经济恢复后的活力,将大大有利于维护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中的位置,我们应当抓住这个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