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靈獎得主Hopcroft教授談中國教育,教齡超55年,81歲仍未退休

近期,看到一則關於圖靈獎得主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John Hopcroft的訪談內容,其內容發表在《國家科學評論》上,題為“John Hopcroft's views on China's education”,訪談內容非常豐富,看過之後受益匪淺,今天小編來劃下重點,以及簡單解讀一下。

John Hopcroft教授在中國

十年前,教育部讓Hopcroft教授幫忙提升大學教育水平,由此與中國結緣。

John Hopcroft教授是1986年圖靈獎得主,也是一位擁有超過55年教學經驗的教育工作者,經常為上海交通大學的本科生授課。2017年11月,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他還是北京大學圖靈班指導委員會主任,以及華中科技大學Hopcroft中心主任,並參與了很多旨在提升中國計算機科學本科教育的其他項目。

圖靈獎得主Hopcroft教授談中國教育,教齡超55年,81歲仍未退休

圖靈獎得主john hopcroft

John Hopcroft教授認為的中國教育

在訪談中,Hopcroft教授首先介紹了中美教育之間的一些差異,他認為一個主要的區別是,一些中國學生只會做你要求他們去做的事情。而很少人自主的探索感興趣的研究方向,這確實是目前中國學生自主能力較弱的一個表現。

在他在上海交大上課時發現,上海交大的大一新生比美國頂尖大學如康奈爾大學的學生優秀,但到畢業的時候,美國的學生反超,這意味著你們的大學教育並不成功。

不成功的因素,可能和中國的教育環境有關。他認為中國的學生在國外上學後,願意留住國外,其主要原因在於中國的高校不能提供他們想要的環境,籌集研究經費和發表論文的壓力太大,很多年輕教員不得不為資深教師工作。

這不是一個教育學生或者做基礎研究的良好環境。

既然提供的環境不好,所以他認為評價高校教師和校長的標準應該改變。對於高校,提高學校的國際排名是一個錯誤的目標,因為這些排名都是基於研究經費和論文數量的。我們應該用本科教育質量來評價高校,而不是研究經費的多少和發表論文的數量

圖靈獎得主Hopcroft教授談中國教育,教齡超55年,81歲仍未退休

圖源網絡:世界大學排名

他認為高校應該應該專注於教育和基礎研究,應該把應用研究從學校轉移到了這個獨立的機構中,否則可能干擾教育。(但小編認為這點在中國可能很難較快的適應,也許也需要探索出自己的方案,適合中國國情)

近年來,幾乎所有的中國頂尖大學都開設了本科“精英班”,然而Hopcroft教授認為這個規模太小,應該將這種教育方式拓展到所有人,這樣中國的大學將躋身世界頂尖高校之列。

此外,對於中國頂尖大學裡很多大一,大二的學生就參加科學研究,並發表論文的做法,Hopcroft教授並不贊同,應該儘可能多地學習知識,除非你非常明確以後繼續深造,不然結果會不幸。(但是中國目前除了深造看論文外,就業也看論文,這個怎麼破?)

在中國,很多學生抱怨課太多,是否真是課越多越好?Hopcroft教授回答是否定的。他不認為上更多的課、經常熬夜就意味著他們能學得更多。他認為,如果他們少選一些課程,但是可以充分複習、充分領會課程的內容,反而可以學到更多東西。(小編也支持這一點!)

教育與老師相輔相成,他認為中國要求每位大學教授都必須給學生上課是正確的,教師的使命就是培養下一代的人才,所以有大學教師不去教書是一件很瘋狂的事情。

圖靈獎得主Hopcroft教授談中國教育,教齡超55年,81歲仍未退休

圖源網絡

最後重點來了,Hopcroft教授認為教育的精神是什麼呢?

他認為我們真正要做的,是教育學生更好地生活。而教育的另一個目的是幫助人們享受生活的方方面面。(這點太有道理了)

同時認為如果試圖強迫別人去學他們學不會的東西,那是行不通的。

最後總結一下,Hopcroft教授的很多觀點為中國教育的改變提供了一定的參考,我們需要去借鑑西方教育的一些優點,但是也不能完全隨從,要中西並用,探索出適合中國國情的特色教育。大家怎麼去看待這次訪談的內容呢?

同時若想閱讀原版,可以去下載(論文DOI: 10.1093/nsr/nwaa016),中文版本也在科學網上有翻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