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曹操沒有一統天下?

花之醉玫瑰酒


很簡單,被士族地主階級阻擋。

整個三國,就是士族地主階級想獨立登上政治舞臺,卻又被外部力量所阻擋的這麼一段歷史。外部力量就是包括以曹操為代表的法家寒族派統治勢力,以諸葛亮為代表的法家革新派的荊州領導集團,和以孫權為代表的無為派統治集團。

東漢末年,朝廷的政治大權被,外戚,宦官,士族,三個集團所壟斷。外戚和宦官逐漸被消滅,士族階級逐步成為了整個天下的獨立政治勢力集團。由此還造成了門閥士族壟斷國家人才的挑選,還衍生出了九品中正制。

曹操為當世梟雄。20歲,洛陽北部尉。23歲,做頓丘令。30歲,騎都尉,濟南相,議郎。34歲,典軍校尉。36歲,奮武將軍。38歲,兗州牧。42歲,鎮軍將軍,司隸校尉,錄尚書事。司空,車騎將軍。51歲,冀州牧。54歲,丞相。59歲,魏公。62歲,魏王。人生基本上是東漢末年的漢臣,如若不是黃巾起義,各地軍閥壯大難平,估計也不會有機會提供給曹孟德去施展能力。為漢臣一天,便可生存一日,若反漢自立,會給天下之人創造一個藉口報團消滅他。

士族地主階級逐步掌控政治舞臺,就造成了一系列跟這三個外部力量所抗衡的各種社會現象,整個三國也是圍繞在這樣的政治狀態下,發生出了各種各樣的精彩人物間紛爭鬥抗的精彩故事。

曹操雖沒有統一天下,但為他的繼任者創造了可以稱帝的政治環境。更為司馬家族的崛起和士族地主階級逐步掌握力量,創造了條件,製作出了模板和維護好了環境。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終於在公元265年,司馬懿之孫,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做到了曹操、劉備、孫權都沒有做到的事,滅吳稱帝,天下終歸一統。








夀輿天齊


曹操與士族勢力鬥爭了一輩子,甚至後來為此與荀彧翻臉,但最後還是胳膊擰不過大腿,荀彧的胳膊擰不過曹操的大腿,曹操的胳膊擰不過士族地主階級的大腿。等他死了以後他兒子馬上就和士族地主階級妥協了,歷史又回到了士族階級所希望的那個軌道上。從這個角度講,曹操也是一位悲劇人物。他天縱奇才,他歷盡艱辛,卻最終敵不過自己的出身階級的侷限。蒼茫千古,布衣出身而取天下者有幾人?中國只有3個人,很不幸,曹操不在這3人之中。事實上,曹操死後,他的繼承人曹丕就同士族地主階級妥協了。曹丕用“九品中正制”來換取士族的支持。曹丕和士族地主階級達到這樣一筆政治交易以後,就使曹魏政權發生了本質的變化,性質變了,由法家寒族之政權演變為儒家士族之政權,雖然表面上他獲得了皇帝的稱號,實際上背離了曹操當年的初衷,是曹丕的勝利,曹操的失敗,曹丕的喜劇,曹操的悲劇。所以曹丕之魏朝己非曹操之魏國,當皇袍加在了曹丕身上的時候,曹操就不可避免地要被人畫成一張大白臉了,所以曹丕稱帝之日即是曹魏滅亡之時,以後的司馬代魏那不過是履行一個手續,為己經變成士族地主階級的政權再來一次加冕儀式。歷史證明,最適合帝國的統治階級,就是庶族地主;最適合帝國的意識形態,卻不是法家思想。隋唐以後的政治路線,既不是袁紹的“士族儒家”,也不是曹操的“庶族法家”,而是“庶族儒家”。但這隻能在經過了魏晉南北朝369年試錯之後才能實現,以司馬家族為代表的士族政權也有歷史的必然。曹操既超前又失誤,豈能不敗?歷史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曹操的“庶族法家”政治理想,是註定無法實現的。


金融魔術師夜華


應該是開局太晚,曹操是35歲的年紀,從中原腹地的兗州開局的,這是個四戰之地,周圍強敵環顧,需要先打破局面,才能開創事業。而歷史上能順利統一天下的,比如秦始皇劉邦劉秀李淵,無不是先控制邊角,無後顧之憂後,才去爭奪中原的,曹操初始的基地選的就不是太好,不時需要遠交近攻多線作戰。

此外曹操因為出生閹宦家庭,初始人才不足,爭霸實力也偏弱,除了宗親和有識之士,大多數人都不看好曹操,等他把漢獻帝弄到手裡後,局面才得以改善,這樣曹操已經40多歲了。然後陸續消滅了北方的勢力,遠征烏桓穩定局勢,等到跨馬長江時,曹操已經50多歲,所剩的精力歲月都已經不多了。

而南方沒有經歷太多的戰事,相對發展穩定,相比於北方的百廢待興,南方則是生氣勃勃,用遊戲比喻就是曹操氪血瓶通了關卡後發現,南方那些玩家已經氪金建完了設施,這玩的就是二種路線。

另外以秦漢的慣例統一北方的曹操,只需要學習始皇和劉邦那樣,出兵南征傳告天下國家就能一統,而且曹操的優勢是代表了漢庭,南方勢力本來應該擁護中央,表示歸順,至少劉璋劉琮是如此做的。但曹操沒想到劉備孫權居然不服,聯合反抗曹操的統一,又逢疫病爆發,曹操南征失敗。後來孫劉繼續聯合,吞併南方北抗曹操,等到曹操與劉備孫權打了一圈車輪戰後,他已經60多歲了,身體心境都可以說,很難再和南方二大勢力,繼續幹耗了。

最後要說的曹操勢力的內部也不很穩定,漢帝就多次密謀除掉曹操,奪回他皇帝的權利,200年有國舅董承之亂,209年又有國丈伏完之亂,還有楊彪孔融金瑋魏諷等,前後數次腥風血雨的政治鬥爭。也就是說曹操勢力,在內有皇帝與士族集團這二大勢力的掣肘,這些都極大的牽制了曹操的精力,讓他無法全力南征。


家永遠的港灣73403094


錯失兩次一統天下良機

曹操二十餘歲時於徵討黃巾軍起家,以為國家討賊立功為本願,從此縱橫馬上近四十年,幾乎無一歲不出徵,可惜終究未能一統江山。若論原因,最直接是看軍事,擊敗袁紹後,曹操至少有兩次統一天下的機會——赤壁以及漢中之役。其中,赤壁之戰前夕是他最接近統一的時刻。當時北方初定,荊州投降。被他視為心腹之患的劉備一路逃亡,只剩下江東政權搖擺不定。從曹操寫給孫權的信來看,他頗有已視江東為囊中之物的自大。

但實際上他在收服荊州之後馬上攻打江東,已是冒進而失策。賈詡也勸他:“若乘舊楚之饒,以饗吏士,撫安百姓;使安土樂業,則可不勞眾而江東稽服矣。”而曹操之所以不聽而冒進,一是他以孫權為孺子,低估了江東的決心和能力。二是他低估了劉備。建安十三年的劉備已今非昔比,諸葛亮不僅能說服孫權抗曹,還能與之訂立平等的外交聯盟。如果沒有劉備的參與和定盟,曹操只面對孫權一個強敵,赤壁即便失敗,後或可再度找到機會取勝,然而當三股力量彼此牽扯互相制約時,要打破平衡就殊為不易。如建安二十年本來孫劉兩家就快為了荊州大打出手,張魯一投降曹操,兩家馬上劃分了勢力範圍,掉轉槍口。

赤壁之戰後,曹操損失的數十萬士兵(大部分是他的精銳青州兵)一時難以恢復,而馬超、韓遂甚至趁機佔領了潼關以西,他對北方的統治已經出現危機,亟需修補,無暇他顧,只能坐視劉備蠶食荊州揮師益州。此後他的戰爭性質已從擴張的統一之戰轉變為對戰略要地的爭奪,三家拉鋸戰開始形成。

內部鬥爭耗費太多精力

這四年間為何曹操沒有動作反而導致前功盡棄?不妨從曹操的朝堂上找找原因。以建安十八年曹操稱魏公為標誌,曹操後期活動的重心更多地偏向了政治。他早年雖盡力勤王,並無不臣之心,但漢祚傾頹之無法挽回有目共睹。就算他自己有顧忌,群下出於自己的名位考慮,也多有勸進之心。而隨著曹操年齡漸老,為子孫計,他亦不能不為代漢鋪路。


所謂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為曹操帶來政治資本的作用,恐怕遠遠小於它所帶來的政治壓力。雖然毛玠勸曹操說“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但事實上建安元年曹操迎奉天子後,面對的形勢是“袁紹內懷不服……太祖方東憂呂布,南拒張繡”,這還僅是中原一地,少數民族尚有烏桓鮮卑西涼,各地軍閥尚有劉表張魯孫策等人,未見一人因曹操佔據中央而歸附。而曹操幾個最為得力的股肱謀士與猛將,也很少是因為響應朝廷徵辟而來到他門下的。無論是吸引人才,還是攻城掠地擴大勢力範圍,用呂思勉的話說,都是靠他“政治清明,善於用兵”。

反過來,既然是迎奉天子,那曹操就等於將漢室的責任攬在了自己身上,成為眾矢之的。隨著曹操權勢的增大,政敵也越來越多,他不得不騰出手來解決這些問題。士族對曹操的抵制也不容小覷。曹操出身士族最為歧視的宦官家庭,又以軍功起家,用人唯才是舉,不信天命,厲行法制,抑制兼併,每一條都與士族觀念背道而馳。直到曹操死後,曹丕任用陳群實行九品中正制,由士族壟斷做官權,然後在士族內部按照聲望的高低、門閥的上下、勢力的大小來分配官位官職,這才真正消除了士族的疑慮,交換來他們對曹丕代漢的認同。故而在曹操有生之年,他對全國的士族集團始終沒有產生強大的凝聚力。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內部問題操心操肺,而孫劉皆為人傑非一時能攘除。曹操在這三人中年紀最大,就算天假以年,只怕他無心也無力統一了。


歷史餘韻


三國時期是個紛亂的時期,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各路英雄紛紛想要奪取權力,於是各自為政,在長時間爭鬥之後,形成了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三大勢力。都知道這幾個人是在亂世中打出來的,實力自然不容小覷。曹操在這幾個人中算是最聰明的,機智狡猾、身經百戰,也是手段最強的那個,那麼曹操為什麼最後卻不能夠統一天下呢?

眾所周知,曹操一生最大的夢想就是統一天下,可是到死也沒有實現。按理說,曹操本身的能力很強,再加上司馬懿等謀臣一路輔佐他,統一天下是很可能的事情,其實曹操未能完成統一具有必然性。

曹操是個聰明人,但是早年的生活和環境讓他逐漸養成了怪異的性格,經常疑神疑鬼,他不相信任何一個人,他只相信他自己。他的一句話非常經典,那就是“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這足以體現曹操的殺伐和果斷。曹操曾幹過屠城的事情,讓他失去了百姓的民心,這對他日後想要完成統一大業是有很大的影響的。雖說曹操是個很堅定的人,但是這樣的性格讓他身邊的人很害怕,日日夜夜都得考慮自己的安危。

曹操沒有培養統帥之才,曹操經常親自上戰場打仗,因為他不相信任何人,很少去培養自己的親信,在那個紛亂的年代,戰爭是很頻繁的,要想取得成功,必須要培養自己的手下,這樣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其他的事情。因此曹操思考的事情太多,導致晚年患有頭痛病。雖說有幾個曹操還能看得上的大將軍,可是他們卻一直沒有得到重用,例如夏侯淵等人。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曹操不得民心,他想要獨霸天下的心思太明顯,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不是沒有道理的,除此之外曹操需要應對的人太多,劉備孫權等人四面夾擊,他需要應對的戰爭實在是太多,兵力後期補給各方面都成為大問題。軍隊在長時間內沒有進步和突破,只能慢慢來,那樣給對方留下了很多的機會。

曹操的一生算是比較成功的了,從一個小小的普通人,經歷諸多事情成為一方霸主,這個過程是艱辛而且漫長的,從小學習很多知識和兵法為他日後的成功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若不是後期他的狂妄自大加上疑神疑鬼的性格,曹操統一天下是有很大可能性的。諸多原因讓曹操不能夠統一天下,這也成為他一生中最大的遺憾。歷史終究是歷史,從前人的經驗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是最應該做的事。





隨緣King


一代梟雄曹操未能實現他心中“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宏圖偉願,沒能最終統一天下,其實原因是多方面的。

1.統一南方的關鍵之戰-赤壁之戰的策略失誤。

可以說赤壁之戰的失敗,是曹操戰略上的一次重大失誤,不只像三國演義中孔明借東風使孫劉聯軍最終獲勝那樣簡單。能夠讓孫劉聯合是曹操的重大戰略失誤,曹操南下攻取荊州之後,他的戰略意圖過早的暴露,就是吞併江東的孫權,可以說孫權是在曹操消滅袁紹後唯一有實力與之抗衡的割據勢力,在荊州尚未完全平定,各方還有許多割據勢力的情況下,曹操此舉無疑會引起各方的恐慌,尤其是劉備,本來勢單力孤,這下使他直接找到了強大的盟友和靠山。最終是孫劉的聯合和曹操軍中內部的不穩定(尤其是新收服的荊州軍)擊敗了曹操,使他一時間無力南顧,這才給了劉備機會,最後逐漸形成三足鼎立。

2.內外反對勢力較多,使得曹操無暇消滅劉備,孫權這兩個最大的割據勢力。

當時除了劉備,西北的馬騰韓遂也是一股較強的割據勢力,他們時常與朝中反對曹操的勢力聯合,意圖推翻曹操,為平定這些勢力,耗去了曹操很大的精力,而孫劉兩家的內部卻沒有這麼強的反對勢力,使得二者可是實時聯合,威逼曹操。

3.孫劉兩家勢力雄厚,不能經過一兩次大戰消滅。

其實可以看得出劉備,孫權兩方始終都有穩定的文臣武將班底,正是他們的傾心輔佐,使得二者能夠穩步發展,特別是赤壁之戰後,孫權劉備的實力陡增,尤其是劉備取得了西川漢中,已經具備與曹操孫權對峙的實力,這樣的局面不是短時間內能打破的。所以曹操最終也是無可奈何,只能發展自己以待天時了。

以上三點原因就是曹操未能一統天下的原因。


閃電侯爵


東漢末及三國史中,曹操可謂一位真正的風雲人物,他論第二,恐怕沒人敢排第一,曹操的一生,是波瀾壯闊的一生,也是跌宕起伏的一生,在同一時期,無人能比。那麼,曹操如此優秀為何不能最終統一全國呢?

首先:曹操戰勝烏桓後,志得意滿。視天下英雄如無物。因此他並沒有仔細規劃統一戰略。同樣,他麾下的謀士,唯一有陽謀遠見的郭嘉去世,其他如賈詡,荀彧,荀攸都不能給曹操一個完美的戰略框架。

戰勝烏丸,平定遼東後,曹操的實力和聲望達到了一個高峰。這個時候,他是繼續謙恭養望,積蓄實力,還是橫行無忌,惟我獨尊呢?很明顯,曹操選擇了後者。本來曹操是以東漢中興之臣的面目出現的,他“挾天子以令諸侯”,“尊天子以伐不臣”,曹操本來是站在正義的一面,弔民伐罪,討伐不臣,和之前的權臣何進,董卓,袁紹都不一樣,曹操因此取得了民心,尤其是士大夫的歸心。但是曹操在依靠武力征服了半個中國,尤其是取得中國當時最富饒,最核心的地區後。按理說應該是佔得天時,但實際不然,曹操佔領鄴城後,野心膨脹,大修土木,如銅雀臺,供自己享樂,而後又自任丞相,橫行朝野,三國演義有記載,說曹操目中無天子,經常欺君罔上,有一次甚至“遮於天子之前以迎受之”萬歲”“,惹得關二爺要一刀把他幹掉,雖然是演義,但也反映了當時的一些事實,那就是曹操的不臣之心已經昭然若揭。在天下還未統一,人心還未穩定的情況下,擁有半壁江山的曹操如此作為,不可能不引起一向以忠君愛國自詡的儒家士大夫們的憤怒,同樣,閹人之後的曹操,其家族雖然豪富,雖然自詡為漢開國元勳曹參的後人,但實際遠不如”四世三公“的袁家,甚至不如四世太尉的楊家那麼具有威望。在門第家世思想非常濃厚的東漢末年,這是很難得到士大夫和世家們的支持的。因此曹操雖然擁有強大武力,但政治基礎並不雄厚。這是他的致命傷之一。如果他如王莽那樣蓄養人望,不急著享受。“多積糧,緩稱王”,繼續勢力,收取民心。穩定自己的陣營。而後以繼續“尊天子而伐不從”,以王師征伐劉表,劉備,孫權,劉璋,結果可能會大不一樣。

其二,曹操是一個性格乖張的人,曹操大多數時候都愛才如命,禮賢下士,但是他本身性格比較狷介,從小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缺點和優點同樣明顯的人,他好色,喜怒無常,多疑,視人命如草芥。這一切都讓他很難成為一個統一天下的雄主,如果拿他跟秦始皇比,被認為是刻薄寡恩,鷹視豺聲的贏政,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從未有過殺戮無辜的情況,也沒有隨意殺害臣下和侍僕。但曹操不同,曹操經常偏離正軌,經常根據自己的好惡行事,如夢中殺人,酒後殺人,隨意殺自己的小妾。殺孔融,殺楊修,包括一怒屠城,殺害數十萬無辜百姓,這都不是一個雄主應該的做的,而更像一個遊俠兒。因此,他的性格,不可避免的影響了他的決策。這對他的統一大業是有致命影響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蜀張松因為其被曹操輕視(曹操個人喜好所致,張松其貌不揚,曹操不喜,因而輕慢之)而懷恨在心,力勸劉璋與曹操為敵,且成了劉備內應。成為曹操的統一大業的絆腳石。。

其三,曹操作戰方向的錯誤,曹操在平定烏桓後,我認為他應該西向消滅關西馬超,韓遂等西涼勢力。馬超韓遂雖然勇猛,西涼軍雖然彪悍,但絕非曹操的對手,因此曹操應該首先統一北方。在北方,他的軍隊是具有絕對優勢的,他的將領們也善於陸戰。收拾西涼後,再南下漢中,西蜀,如果善用韜略,必定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樣就平定了大半個中國。以西,南,東三個方向對劉表,孫權形成夾擊之勢。劉表新喪,內部不穩,劉備雖然想鳩佔鵲巢,但強龍難壓地頭蛇。劉琮及蔡氏審時度勢,必定投降曹操。這時候劉備如喪家之犬,不但諸葛亮不會輔佐他,徐庶都很難說。要麼繼續南逃東吳,要麼就只能投降曹操。此刻孫權孤掌難鳴,不可能再有一戰之決心。不用打,很快就會降了。就算打,曹操兵多將廣,糧草充裕,並且可以從三個方向進攻,東吳兵少,雖然善於水戰,但長期來看,必敗無疑,而且曹操王命之下,東吳士人很難抗拒。

後世有人經常把赤壁之戰當作曹操的滑鐵盧,但事實並非如此,曹操不能統一天下,不是一兩個赤壁就能決定的。曹操一生,身經百戰,勝仗固然多,敗的也不少,經常是丟盔卸甲,根據地丟了,甚至連命都差點沒了,這個時候曹操都挺過來了。但是由於曹操的性格決定了他的策略,連續的勝利造成了他的自大心理,妄自稱相,橫行朝野,造成人心不服,而後又在吞併荊州以後貿然以傾國之兵力南下,妄圖以石擊卵,一戰平定長江以南,統一天下。但是曹操軍隊不習水戰,結果在孫劉的夾擊之下,一敗塗地,損失慘重。讓劉備緩過氣來,先圖荊州,後並西蜀,三國並立之勢形成,劉備勢力同時發展壯大,東吳也沒有了懼怕之心。曹操在兩者的夾擊下,已經無力迴天,很難再有統一天下的大好局勢。


武子傑222


一、是曹操並沒有安定的後防,不能打持久戰

曹操儘管佔有全部華夏,但他的依據地並不安定。首先,西面和北面有匈奴等少數民族兇相畢露。其次,中間有名義上的漢室王朝。儘管漢朝已經名不符實,隨時有也許被曹操滅掉,但曹操不能消除他,因素是國家並未一致,曹操要師出有名,清君側、復漢室,這才是他出動戎行的理由,但是,即便如此,他仍然揹負著奸臣的臭名,所以,他不能滅掉漢獻帝而自稱皇帝。最後,屈服他的各大實力都各懷鬼胎,對他並不忠心,儘管表面上都表明屈服,是攝於其實力,但他們靜觀其變,一旦有變,會紛繁起兵,乘人之危。

二、孫劉聯合,曹操一時難以打破他們

這兩股實力盡管不足以打敗他,居於守勢,但他們為了保全自個,在諸葛亮、周瑜、魯肅等人的遠見卓識下,兩股實力在危險之際聯合在一起,一次次化解了滅頂之災。儘管他們的聯合是表面的,但他們的聯合足是對立來自北方的曹操。由於他們明白,他們一旦割裂,就會被曹操各個擊破,由於他們的單獨實力不足以對立強壯的曹操。

三、曹操身體屢次受傷,並且年齡漸老

年輕時的曹操打敗了達百萬戎行的黃巾軍,後來又打敗了惟我獨尊的袁紹,接著消除呂布,然後東奔西突,比賽華夏,終於構成了最強壯的一股實力。但是,在常年的交戰中,曹操率領曹氏一家,老是以身作則,衝在部隊的最前面,先後有三次身負箭傷,多少次逃過死亡的要挾,可謂是九死一傷。一致華夏後,曹操漸老,一致江南已經無能為力。由於此刻的曹操假如不親率大軍南下,他手下的將領不管從武力到策略都沒有超越他的,所以構成了屢次南下無功而返的局勢。

四、謀臣荀彧英年早逝,曹操沒有了主心骨

荀彧的死,對於曹操來說是個嚴重的丟失,從此,他只能靠自個的判斷來打全國,而再也沒有如此有策略之人向他獻策了。所以,失掉荀彧以後,曹操再沒有什麼作為,最大的本事即是保全實力。所以,筆者把荀彧英年早逝概括為一個首要因素應當不為過。當然,曹操沒有一統全國的因素還有許多,如有利地勢、有利地勢等方面都有因素可找,但筆者以為那都不是首要因素,首要因素應當是以上四個方面。





太初之道


明亮耀眼,金陵少年,前來作答。

曹操一統天下,其實有心無力。

1、一生之憾

漢末大亂,群雄並起。曹操於討黃巾起,“挾天子以令諸侯”,一生幾皆在馬上仰。雖混一之北方,竟不能一,為曹操之大恨。

無從大小,猶綜實力,操皆遠勝權、備。操未得一,非謂無間,赤壁之戰即操其機一。建安十三年(208年),平北之操以目光投南,即手向南進之兵備。

2.兵敗赤壁

同年七月,操引軍南,荊州琮降,備更是嚇得倉皇走。可以想見,此時之曹公得意,正當人中之光時。此從太祖與權者中,亦得有體,“近者奉辭伐罪,旌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萬,方與將軍會獵於吳。”

是非太急也?初取荊州,即將攻吳,操豈知孫本非一軟柿。與荊州劉琮已降異,權為有大志者。後事皆知矣,孫劉約敗操於赤壁。

3.內部錯亂

若曰赤壁之戰敗,操急者,則與劉備在爭漢中時,失之一方之會,則難知矣。張魯據漢中者三十年,後降曹公。魯降,一千載之會,時劉備新得州,人心不安,司馬懿言曹操取川,而曹公而甘棄,尚留一言,“人苦不知足,‘既得隴,復望蜀耶?’

何止略之操方?非操之也,曹操屢弱勝強,已驗其能。自魯降,至於失此四年,太祖了無動作。所以爾,一方面是曹操年已大,一則是操黨內出了也,逼曹操必先解內也。

4.溘然長逝

此內也即隨操黨勢益強,異端亦愈,何以均自與漢室也,使操勞。內未能成鐵板一塊,外有兩個強敵,劉備與權。

操乃在建安二十五年卒,僅於前歲,備遂取了漢中。當權取荊州,曹操表為權謀之驃騎將軍、荊州牧。雖為名義上之,而謝尚欲為之。及孫權遣使入謝,因勸操立時,曹操即擊,“是兒欲踞吾著爐火上耶!”


金陵城中最明亮的少年


主要原因還是其錯失了三次次最佳的機會。這些幾乎其實如果曹操能把握好,當時絕對是可以統一三國的,可惜那時候沒有認真去研究,對於錯失的機會只有我們後人看了才覺得可惜,也許那時候他有自己的理由吧。

曹操第一次機會是208年荊州之戰後,曹操趁著劉表病死兩子內訌輕易奪取荊州。寄居荊州的“老對手”劉備在江陵遭受曹操“虎豹騎”重創,只能向江東孫權求助。“鬼才”郭嘉雖死,但此時“|毒士”已經融入曹操決策圈。

賈詡建議曹操“坐觀江東”,這其實是當年曹操“坐觀遼東”的再版,只是袁譚、袁熙換成劉備、劉琮,公孫度換成孫權,但“急之則相救,緩之則相圖”並無差別。曹操完全可以一方面在坐鎮荊州保境安民,另一方面訓練水師坐觀江東,不急於出兵江東。孫權收留劉備,既擔心劉備“圖之”又擔心曹操藉故來伐,採取公孫度的“殺人保和平”也不失為一種選擇。

只要剪除了劉備,天下英雄誰能對抗曹操?曹操當年不進攻遼東,擔心袁譚、袁熙與公孫度聯手“相救”,此時卻無視劉備、劉琮與孫權會“相救”,這才有赤壁之敗。曹操敗歸許都悼念郭嘉責備謀士沒有盡力,就有人拿出賈詡之言認為曹操不納忠言,陳壽撰《三國志》也認為“太祖不從,軍遂無功”。

第二次機會是荊州之戰後,劉璋派張松向曹操輸誠。曹操本是愛才心切之人,所謂“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次曹操竟然新得荊州狂妄自大,對長得寒酸的張松極為傲慢,導致張松大傷自尊,轉而說服劉璋拒絕曹操轉而接納曹操的“老對手”劉備。

張松本是劉璋心腹智囊,代表劉璋向曹操表忠心,曹操本就個人魅力非凡,若能象吸納陳登、張弘、辛毗那樣吸納張松,則西川遲早歸曹操所有,劉備也就失去“三足鼎立”的資本。要知道諸葛亮的“隆中對策”與魯肅的“榻上對策”相牴觸,孫權對荊州也是志在必得。

第三次機會是215年奪取漢中之後,司馬懿勸曹操趁勢奪取西川。司馬懿的才學,曹操當然知道不在郭嘉之下。手下有人獻計,曹操最好的辦法就應該是放手司馬懿去討伐西川,如同後來鍾會向司馬昭獻計取西川。

曹操以司馬懿為軍師,以猛將張郃、徐晃為先鋒,以親信夏侯惇為主帥,以夏侯淵為後援,趁劉備詐力取西川立足未穩亂而取之,西川可得。曹操完全可以班師回許都,夏侯淵坐鎮漢中為大軍後拒,這才是“老闆”之才,可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