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北京十大美食之“涮羊肉”

在北京,涮羊肉属于北京著名的传统美食之一。天气渐凉,邀三五好友,红炭白汤,肉片青菜,是北京饭馆中一道美景。

涮羊肉的历史悠久,据考证可以上溯到南北朝时期,当时的人将器皿装上清水,放至火上烧开后将青菜肉类放入锅中涮煮,可以说是涮羊肉的雏形了。至唐代,为了保护耕地,禁止人们食用牛肉,而猪豚则被认为是低贱的食物,所以唐代上层人士以吃羊肉为主,另外,唐朝时隋朝的替代者,而隋朝的国姓为“杨”,于是吃“杨”也是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鼓励的。羊肉在唐朝也有很多的烹饪方法,涮羊肉也是其中的一种。到了清朝前期的时候,当时叫做后金,因为常年行军打仗和迁移,最主要的食物烹饪方式就是两种,切大肉块扔到锅里煮和切成薄片丢到锅里片刻后捞出来蘸盐食用。清朝定都北京后,涮羊肉就成为达官贵人,富商巨贾宴席之上重要的角色。连康熙、乾隆二帝举办的千叟宴中,统统备有火锅和羊肉片。这也让涮羊肉在北京奠定了它的位置。


我所知道的北京十大美食之“涮羊肉”


北京的涮羊肉火锅以黄铜大锅或紫铜大锅为主,先向锅内加入底汤,然后把烧好的炭放入中心炭炉之中进行加热,汤底以清汤为主,以清水佐以老葱、生姜、桂圆、红枣、枸杞、干香菇等。汤色清澈,并且能最大程度的持羊肉的原味。

我所知道的北京十大美食之“涮羊肉”

羊肉首选内蒙的羔羊肉,一涮就熟,久涮不老。羊肉按部位不同可分为“上脑”、“三叉”、“磨裆”、“瓜条”等等,其中手切羊腿肉更是必点。手切羊肉讲究肥瘦均匀、纹理清晰、整整齐齐、自然舒展、红艳美观。铺在盘子里要立盘不散,翻盘不掉,吃完后盘子里没有一滴水。好的羊肉在涮的过程中没有浮沫,可谓是越涮汤越清。

再有就是配菜了,老北京涮羊肉中,主要的配菜有百叶、酸/白菜、粉丝、冻豆腐。酸/白菜解腻、冻豆腐压火、粉丝过水即捞,再配上两头糖蒜,那味道,绝了!

我所知道的北京十大美食之“涮羊肉”

最后再说说小料,我个人认为麻酱小料是整个涮羊肉的灵魂,麻酱配上涮羊肉,既不会掩盖羊肉的肉香,又能把肉的温度降下来,适合食用。涮羊肉的麻酱一般是花生酱和芝麻酱调和的,比例差不多三七,也有使用纯芝麻酱的,麻酱需要澥过才行,澥麻酱的水一般就用清水,讲究的用一些中药材煮过的水,一点点加水到澥开,然后加入韭菜花、酱豆腐、卤虾油等,配以香菜、香葱,再来一点现榨的辣椒油,一份涮羊肉的小料就做得了。

我所知道的北京十大美食之“涮羊肉”

老北京人对涮羊肉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你给我夹一筷子肉,我给你剥瓣糖蒜,就着二锅头,组成吃火锅的热闹氛围,而热闹就是火锅的本质,这也是涮羊肉在北京能够长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