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打仗從不缺糧,為何花了43年才滅掉弱小的蜀漢?

Pv3BJ


魏國滅蜀之所以耗時43年之久,不是因為缺不缺糧的問題,更不是因為缺不缺兵的問題,而是因為有沒有滅蜀之“心”的問題。實際上,魏國本來就缺乏一鼓作氣滅掉蜀國之心。

魏文帝時期,曹魏的戰略是從坐山觀虎鬥到死踹東吳。

公元220年,曹丕廢漢建魏。也就是在這一年,關羽在襄樊之戰中被呂蒙擊敗,關羽戰死,劉備失去了荊州這塊戰略要地。次年,劉備在益州稱帝,併為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而發動夷陵之戰,親率大軍攻打東吳。面對來勢洶洶的蜀軍,東吳求和不成,只好像北方的曹魏稱臣,以求得外援。

面對東吳來降,當時曹魏朝中也有人建議趁蜀吳相爭之機出兵,進而一統天下。結果,曹丕卻選擇坐山觀虎鬥,靜觀其變,白白錯失了這個機遇。

而更讓曹丕始料未及的是,孫權翻面比翻書還快,在夷陵之戰中擊敗蜀漢後,他很快就重新恢復蜀吳聯盟,再次把曹魏當成是敵人。於是,曹丕從此就記恨上東吳了,此後便先後三次大規模伐吳,但都徒勞無功。

魏明帝時期,由於蜀漢不斷的北伐行動,曹魏將戰略轉移到對蜀作戰。但此時曹魏並沒有滅蜀之心。

魏明帝時期,蜀漢主政人物諸葛亮頻頻組織北伐行動,打著光復漢室的旗號,不斷出名進攻曹魏的雍涼之地。此時,曹魏的曹氏宗親已不堪重用,對外統兵禦敵的重任只能依靠司馬懿。而深諳權術的司馬懿,自己心裡也很清楚“飛鳥盡,良弓藏”這個道理,明白只有蜀國這個威脅繼續存在,自己才能不被曹氏誅滅。

所以,司馬懿統兵與蜀漢對戰多年,但不論戰局是好是壞,都始終沒有一舉消滅蜀漢的決心和念頭。而這也是蜀漢得以一再北伐消耗國力,也沒有引來曹魏傾盡全力的報復打擊的原因所在。

到了司馬懿掌權時期,司馬懿又忙於鎮壓內部,而無心滅蜀。

魏明帝死後,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一舉誅殺曹爽勢力。此後,司馬懿雖然掌握曹魏大權,但曹魏內部忠於曹氏,反對司馬氏專權的勢力,還不斷起兵反抗。所以,司馬懿晚年一直都忙於彈壓和誅滅曹魏內部反對自己的勢力,根本沒心思理會蜀漢。

直到司馬懿之後,他的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徹底控制曹魏大權,才開始發起滅蜀戰爭。

而很顯然,動真格後的曹魏,並不是國力孱弱的蜀漢所能抵擋得了的,畢竟蜀漢的人口規模不到曹魏的四分之一,而且蜀地的社會生產力也都遠比不上坐擁中原的曹魏。因此,沒幾個月功夫,蜀漢就被曹魏所滅。

綜上所述,曹魏之所以沒能在短時間內消滅國力遠不如自己的蜀漢,可不是曹魏軍力和糧草的問題,也不是諸葛亮和姜維太厲害,而是因為曹魏在很長時間內,就沒有真正動過滅蜀的心。



這些歷史要讀


魏國雖然確實是三國中實力最強大的一方,但是由於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時策劃了聯吳抗曹、三國鼎立的計策,致使強大的魏國要同時面對蜀國和吳國的夾擊,在蜀吳一加一大於二的優勢下,魏國一度不得不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以自保。

雖然因為吳國武力收復荊州引發了夷陵之戰後,蜀國與吳國已經事實上分裂,按理說是魏國各個擊破的天賜良機,但是劉備夷陵戰後不久就因病逝世,諸葛亮徹底的掌控了蜀國政權。

曹魏要向東攻擊吳國,吳國有長江天險作為屏障,一時半會也打不下來;向東攻擊蜀國,蜀國有地勢天險,雖攻勢不足,在諸葛亮的統領下,防守有餘。

關鍵是蜀吳互成犄角之勢,相互呼應,劉備逝世後,諸葛亮為了天下大局,並沒有找吳國報仇的打算,相反的還不斷修復蜀吳兩國關係。

雖然蜀吳再也回不到從前那種裙帶親屬一樣親密的關係,但是一旦魏國征伐其中一國,唇亡齒寒這個道理兩國都是懂的,一定會捐棄前嫌,對魏國渾水摸魚,那魏國腹背受敵,必將得不償失。

所以魏國的策略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因為魏國佔據有人口、幅員、國力優勢,耗下去,時間對他們更有利。

特別是曹丕去世,司馬懿開始全面掌權的時候,司馬懿對待天縱英明的諸葛亮急於打仗的姿態就是耗和等。司馬懿是一個很有政治頭腦和戰略定力的人,他無論對待外敵還是內政,都是用了一個耗字,他耗死了曹丕當了家,又耗死了諸葛亮解除了外患,給他的子孫們留下了一個太平江山。

果然不久諸葛亮身死,蜀國步入衰退,隨著諸葛亮的身死,蜀國不但內部陷入分裂,外交上再也無法跟正在發生劇變的孫吳政權保持一致。魏國終於等到了苦盼已久的時機,一擊必殺,先滅蜀再滅吳,一統江山,建立晉朝。


謝金澎


魏國打仗從不缺糧,為何花了43年才滅掉弱小的蜀漢?

首先這個提問是有兩個很大的問題,第一誰說的魏國打仗不缺糧食?第二誰說蜀國弱小,一個弱小的國真的能憑藉蜀道存活這麼多年嗎?當然不可能。

先說糧食問題,三國裡面曹操是最缺糧食的,為什麼?因為北方連年戰亂,人人都去逃命,有點腦子的佔山為王,打家劫舍,誰還敢去種地。而且曹操他本人也是一個白手起家的領袖,他哪裡來的財力去支撐,打仗打的是錢是糧啊。

如果他不缺糧食,又怎麼會去盜墓,要知道他可是盜墓賊的開山鼻祖。打仗打到沒錢,挖了劉邦的孫子梁孝王劉武的墓,滿了魏軍整整三年的軍需!再看後期他對北方的一系列改革,土地,如果他真的富裕,不缺糧食,他在政治方面根本不會那麼快想到解決這件事。

再看蜀漢,他真的弱小嗎?天下曹操佔了大半,依舊是三國鼎立,能和曹操煮酒論英雄,能得到曹操說是英雄的人他能是弱小嗎?

蜀漢國力最為巔峰的之時,儘管只有兩州之地,也是人才濟濟,論武將,蜀國有五虎上將,對比曹操的五子良將,他們是基本佔盡上風的,論政治人才,郭嘉早死,諸葛亮絕對是謀士裡面的領軍人物,在談發動戰爭,蜀漢是佔了很大的優勢,曹操如果率軍攻打蜀國,他不會不考慮到道路有多遠?糧食後勤如何補給?蜀軍是否會以逸待勞?需要用時多久能打下?最後如果攻打蜀漢自己的後方被東吳偷襲如何應對,打蜀漢就相當於打東吳,以孫權的居安思危,東吳是不會坐以待斃等死的。

為何花了43年才滅了蜀國?

除了軍事上的平衡之道以外,內部的動盪也是很大的原因。

曹操去世,司馬懿和曹爽之間的內鬥,以及帝位之間的換代,內部的奪權,主戰和主和派的權力亂鬥,讓他們暫時根本就無法分出主要的精力去應對,以致錯失了很多的機會。


飄雲少年


歷史上,蜀漢勢力的正式確立實際上是以219年劉備打敗曹操奪取漢中為分水嶺。從219年劉備稱漢中王,220年曹丕篡漢,221年劉備篡漢,到264年鄧艾鍾會攻滅蜀漢,蜀漢總共延續了40多年。那麼,為何魏國前後花了40多年才攻滅蜀漢呢?

首先一個原因是因為北方經歷戰亂,魏國的實力優勢並沒有那麼大。魏國需要通過休養生息來恢復元氣。

以東漢的十四州(冀州、幽州、青州、幷州、兗州、豫州、徐州、司州、雍州、涼州、揚州、荊州、交州、益州)為單位,在220年三分鼎立時,大致是蜀漢佔一個州(益州),東吳佔兩個半州(交州,大半個揚州,大半個荊州),而魏國佔十個半州,即魏國領土實力是蜀國的10倍,是吳蜀聯合的三倍。但是這只是從領土,或者說未來潛力而言。

(有人拿著地圖看,說三國面積差不多大。但國家潛力不能光看面積,要看耕地和發達程度。以漢魏時候的格局,北方中原河北是比南方蜀地東吳要發達得多的,州的數量基本能反應戰亂前實力。)

實際上由於北方戰亂頻繁,魏國的十個州遭到破壞的程度比吳蜀兩國的三個半州要嚴重得多。根據西晉初年的統計,在三國末年三國在籍人口大致是魏國400多萬,蜀漢近100萬,東吳200萬餘萬。也就是說,魏國僅僅是蜀漢的四五倍,是吳蜀聯合的1.5倍左右。當然,這個統計本身只是“在籍人口”,考慮到魏國可能有大量的隱匿人口與部曲,未必準確反映當時三國實力,但可以確認的是魏國的優勢並沒有“州數”那麼大。尤其這還是指三國末年的數據,是在魏國已經經過兩代人恢復的情況下。可以預想,在三國初年,北方戰亂造成的影響更嚴重,魏國的優勢可能更小,

對魏國而言,既然現在本國實力的優勢還不算太大,但本國領土發展潛力大。那最佳策略當然就是暫時不要南下進攻,而是採取保守策略,守住現有土地,恢復經濟。恢復上幾十年,與吳蜀兩國實力進一步拉開,這才以泰山壓頂之勢猛攻過去。那可比在實力優勢不大的時候去勉強煮夾生飯要好多了。227年魏明帝曹睿打算進攻蜀漢,孫資就勸他:“……分命大將據諸要險,威足以震攝強寇,鎮靜疆埸,將士虎睡,百姓無事。數年之間,中國日盛,吳蜀二虜必自罷弊。”魏國一直持續的這個策略。

實際上,這個策略非常有效。三國初期,蜀漢軍隊約有十餘萬(234年諸葛亮北伐就出動了十萬大軍),東吳軍隊至少有十多萬到二十萬(孫權進攻合肥就出動了十萬大軍),而曹魏全國兵力也不過三四十萬這個量級(赤壁之戰出兵加降兵二十萬,此後每一方面作戰也不過數萬人)。但等到三國末期,蜀漢軍隊依然只有十萬出頭,東吳軍隊不過二十三萬,比幾十年前差距不大;而曹魏軍隊已經到了五十萬以上。司馬昭單是平定淮南三叛就調集了二十六萬大軍;鄧艾鍾會滅蜀出動了十八萬大軍,司馬昭還帶著11萬以上的作為後應,再加上同期駐防東吳和國內的兵力,可見魏軍確實已經拉大了蜀吳兩國的差距。

因此,“通過相持,拉大雙方差距”是魏國一項有效的戰略,這也可以解釋為何魏軍不過早進攻吳蜀。同樣,這也反過來說明諸葛亮、姜維、諸葛恪等人不斷北伐的合理之處。如果不北伐,就只能眼睜睜坐看魏國實現這個拉大差距的戰略,北伐的話至少還能趁實力差距沒那麼大的時候搏一搏,至少延緩這個差距的增速。

魏國40多年才滅蜀的另一個原因是蜀漢之前尚有外來的人才。蜀中天府之國,在中國歷史早期,更多出文人學士,但軍政方面的大牛並不多。以兩漢為例,蜀中多有司馬相如、楊雄這些名士,卻沒什麼名臣良將。因此蜀漢集團的軍政大業,主要靠川中的外省人士(有的是劉焉父子時代入川的,如李嚴;大部分是劉備征戰各地帶入川的),這些很多都是跟隨劉備數十年,大浪淘沙勝出的精英。如果這時魏國發動進攻,很可能被這些人迎頭痛擊。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外省人士逐漸老病死去,而新生的二代三代很難延續祖父輩的能力,整個蜀漢人力衰弱,就更容易拿下。

魏國40多年滅蜀的最後一個原因是魏國本身內部發生了爭權奪利的動盪。239年曹睿去世後,首先是司馬懿和曹爽的對峙。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滅掉曹爽後,司馬氏和曹氏的鬥爭高潮迭起,先是司馬懿鬥王凌,然後是司馬師廢曹芳、滅毌丘儉,再後來有司馬昭滅諸葛誕、殺曹髦……這些內鬥一方面損耗了曹魏的國力,更重要的使得曹魏高層始終騰不出手來對付蜀漢。

直到260年司馬昭殺死曹髦,改立曹奐之後,又過了三年,基本上理清楚了內部關係,這才騰出手來對蜀漢動手。而此時蜀漢方面因為姜維和黃皓、諸葛瞻三家的矛盾,導致國防體系處於分崩離析,故而被魏軍長驅直入漢中。即使如此,魏軍也用了差不多一年才攻滅蜀漢。


巴山夜雨涮鍋


魏國雖然不缺糧食,但是要擊滅蜀漢政權也十分難,打仗糧食只是一個方面,並不是有糧食就可以穩操勝劵。從三國形勢來看,魏國最強,蜀漢最弱,因此蜀漢與東吳相聯,魏國攻擊任何一國,另一國就會偷襲魏國,這樣魏國就會陷入兩面作戰的險境。因此魏國最好的策略是靜觀其變,養精蓄銳,待其兩國有變,便擇機而戰,一舉擊滅一國。打仗的目的是保存自己,消滅敵人,時間可以長一點,但是不能兵行險招。

從蜀漢內部的原因來看,前期有劉備縱橫無敵,中期有諸葛亮苦心精營,後期有劉阿斗休養生息,因此想要快速的攻滅蜀漢是不現實的。前期曹操親率三軍攻取漢中,劉備親征迎敵,一舉擊敗曹軍並收復漢中,此後魏國對蜀國一直居於守勢,再沒有主動進攻蜀國。劉備親征東吳失敗後,魏國意圖趁機收復荊州,結果蜀漢很快結盟,最終不了了之。中期諸葛亮六次遠征魏國,儘管沒有什麼收穫,但是懾於諸葛亮的威名,魏國還是以守為主。諸葛亮死後,姜維又多次遠征魏國,這導致蜀漢政權內部不穩,於是魏國派兩支偏師入蜀,一舉擊潰蜀國。

打仗要選擇時機,時機不到時就要耐心等待,時機一到就要抓住戰機雷霆出擊。如果沒有戰機時,就不要急躁,要明白欲速則不達的道理。比如曹操在赤壁之戰的慘敗就表明了越是急於統一,結果就越是不利;劉備認為自己老了,再不擊吳滅魏,漢家天下就難以恢復,於是他親征東吳,最終慘敗而歸。諸葛亮與姜維師徒不顧國力弱小,多次發動滅魏之戰,結果魏國沒有滅,自己到是先亡了。東吳是根牆頭草,十分善於選擇時機,一會聯蜀擊魏,一會又聯魏擊蜀,最終它的生命反而最長。


大秦鐵鷹劍士


趣談唐宋元,胡侃元明清!

魏國不缺糧食歸不缺糧,可是對於其他方面還是很缺的,尤其是在和蜀國之間的戰役,不準備一個持久戰是不太可能的。

事件回顧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魏國打仗為什麼從來不缺糧,而且這個從來不缺糧,基本上是絕對意義上的不缺糧。

我們打開地圖就不難發現曹魏所佔領的土地擁有一片地方,這片地方叫做中原產糧大區,除此之外還有遼東和西域和一個華北平原。

就這麼幾塊地方往這一堆,糧食可以源源不斷的生產,相比於東吳和蜀漢來說,簡直是多出了不知道多少倍的糧食。

只不過糧食的多與少往往是一場戰役輸或者贏的一個前提而已,這個前提並不是必要前提,也沒有100%的把握。

曹魏的糧食多,可是相比較而言,攻打蜀漢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這樣簡單。

沒錯,這就是事實

我們發現蜀漢的中期和中後期的時候,人才雖然不多,可是有一個諸葛亮,一個諸葛亮可以頂得上10個甚至50個人才。

這個時候的曹魏不要說攻打蜀漢了,還需要時時刻刻的提防著蜀漢冷不丁踹你一腳。蜀漢的挖坑和放陰槍的本領幾乎達到了巔峰造極的地步,再加上諸葛亮多次伐魏,讓曹魏都有了心理陰影。

而中後期和大後期的時候,伴隨著諸葛亮去世蜀漢的國力慢慢的衰弱下去,可即便這樣也不是想打就打的,因為蜀漢的國力雖弱,可是入川的路卻非常難走。

我們小時候就讀過這樣的一首詩:蜀道難,蜀道難......嗯,好像後面還有幾句來了,不過我給忘了,但也差不多,這首詩無非就是告訴我們蜀道非常的難。

在這麼一個前提之下,攻蜀戰役幾乎是難上加難咯。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希冀大家點贊、評論、關注,小生在此謝過!】

趣談唐宋元明清


魏蜀吳分天下三,誰是鐵板一塊磚?你平南來我定北,君心安處我心安。話說三國鼎立之後,東吳偏安江左,季漢屈尊西南,曹魏倒佔了大半江山。然而吳蜀並非一無抵抗生存之力,魏國也絕不是鼎盛旺業,無往不利,甚至可以說在某些方面,還比不得吳蜀。

曹操的繼承人問題

劉備夷陵之戰失敗不久鬱郁而死,劉禪順利繼任蜀漢皇帝,並在之後的日子裡得到了丞相諸葛亮的毫不保留的扶持;孫權歲數小死的晚。曹操生前就出現了尖銳的繼承人之爭。

曹操長子曹昂戰死;次子曹衝自幼聰慧(稱象的那一位),可惜早逝。剩下的兩位曹植和曹丕的太子之爭形成了兩大勢力系統,捲入了曹魏所有的核心力量。經過各施神通爾虞我詐的博弈,曹丕勝出。這一政治過程決定了帝國的走向,也將一位更具爭議的重頭人物——司馬懿正式推上了歷史舞臺。

成也司馬,敗也司馬

司馬懿很早就被曹操忌憚,感覺此人城府深,野心重,有”三馬同槽“的典故。然而他極受曹丕信任,也因為在曹魏陣營中日漸重要的軍事作用而越發崛起。司馬懿是真正的“三世託孤”,終生輔佐了曹丕、曹叡、曹芳祖孫三代皇帝。

司馬懿在抵抗蜀漢的戰爭中也屬於魏國的中流砥柱,然而與諸葛亮的赤心扶漢、鞠躬盡瘁不同,司馬懿在政治中逐步壯大實力,一方面保證了魏國的軍事勝利和曹魏政權的順利過渡,一方面也壯大了自身勢力滲透到曹魏政權中,直到在他死後,他的兒子司馬師兄弟二人已經有了足夠的本錢顛覆曹魏。可以說曹魏的成長史也是司馬家的奮鬥史,魏國這個看上去好嚇人的巨人,腹內卻始終躲藏著一團吸取他身軀養料的寄生蟲。所以他與吳蜀的相持,並不象看上去的那樣優勢明顯。

魏國並不是鐵板一塊

公元220年,曹丕繼魏王、受漢禪稱帝。此時蜀國的小皇帝劉禪還沒有象後來諸葛亮死後那樣跟著太監嬉戲荒誕。諸葛亮也正在不緊不慢的發展國力、不定不毛,安撫益州、漢中屯田,為接下來的五次北伐做著充分的準備。曹丕的帝國,四位顧命老臣一直在博弈,與東吳的盟友關係也從未結束斡旋,青州、徐州腹心之地割據的藏霸、孫觀也不安分,北面的胡人和鮮卑人沒有一天不搗亂……

曹丕在位七年,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平定河西胡部和鮮卑人、聯通西域,整頓朝綱穩定政權發展國力和文化,甚至發動了三次針對東吳的戰爭,儘管沒有一次不是失敗告終。至於蜀漢那邊,諸葛亮甚至一直佔著進攻的先機和主動權。雖然不排除魏國持重以不變應萬變,也凸顯了同時應對吳蜀兩國的吃力尤其是面對諸葛亮持續不休的軍事打擊的無奈和乏力。

滅蜀用43年,很長麼?

魏滅蜀?不過是替晉做了嫁衣裳

自曹操起兵討董卓,歷丕、叡、芳共計四世幾十年的辛苦經營,最終天下落到了老奸巨滑的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手上,司馬昭之子司馬炎稱帝,天下三分,至此歸晉。英雄豪傑風雲際會,塵埃落定後,再回首卻是大夢一場。


容我漫溯


打仗的勝負從來不是說僅僅靠糧草就能決定的,更何況是滅掉一個國家。別看後來的南北朝和五代十國時期那些政權更替如此頻繁,事實上很多都是內部開花,基本都是權臣篡取帝位,才使得政權變化的如此頻繁。

而對於處於敵對的兩個政權,一般都是很難消滅對方。這個從南北朝時期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而在三國時期就更是如此。

一般來說一個國家即將被傾覆,這個國家必然是君主昏庸,朝政腐敗,國力低下,民不聊生的情況。

而早期的蜀漢並不存在這樣的情況。

我在這裡把蜀漢分為幾個時期:先主時期,諸葛亮時期,後諸葛亮時期,姜維時期。

  • 先主時期就不多說什麼,當時完全可以說是蜀漢最鼎盛的時期,然後發動了東征,夷陵戰敗後,損耗了蜀漢大量的元氣。

  • 諸葛亮時期指的是諸葛亮作為蜀漢政權的首席宰輔,共執政11年,這期間在諸葛亮的引領下,蜀漢國力有所恢復,國有賢臣良將,兵強將勇。而且政治清明。

  • 後諸葛亮時期我把它定為蔣琬與費禕執政的時期。也就是說從公元234年蔣琬執政開始,到費禕在公元253年被刺身亡。總共19年間。這一時期因為蔣琬、費禕沒有諸葛亮的能力。更多就是延續諸葛亮的執政理念,恢復蜀漢的國力。這個期間蜀漢都是處在休養生息。反而當時魏國不僅曹睿在大興土木,後來還出現政變的情況。國家處於一個比較動亂的時期。

  • 姜維時期就是自從費禕死後,姜維掌控蜀漢的軍權,直到蜀漢滅亡。但是因為姜維不擅長內政,導致朝政開始敗壞,後主劉禪寵幸宦官黃皓,使得黃皓弄權。而姜維一直窮兵黷武,不斷地北伐,造成了蜀漢國力的下降,完全可以說是民生凋敝。國家滅亡之相已經產生。

結語

曹魏花了那麼多年才消滅蜀漢,完全就不是糧少糧多的問題。而是要消滅蜀漢的代價實在太大。即便是最後,在公元263年消滅蜀漢,也是派了近二十萬的兵力,分三路攻打蜀漢,在蜀漢沒有反應過來之際,打下了漢中,但是大軍被姜維阻擋在劍閣之外。如果不是鄧艾走陰平小道,直取成都,蜀漢可能還不會滅亡。

此外,蜀漢被滅的還有一個條件就是東吳來不及救援。一般情況下,弱弱結盟共同對抗一強,強攻任一,另一個就會進攻強或者進行救援。而當時東吳沒能有足夠的能力進攻曹魏,以牽制曹魏兵力,同時國內政權交替頻繁,內亂耗費了不少的國力和精力,來不及第一時間支援蜀漢,以至於後來在支援路上,就得到蜀漢被滅的消息。

從這個結果就可以說知道消滅蜀漢的代價實在太大。主要的原因:

  1. 蜀漢地勢險要。

  2. 蜀漢還有著一些良將。

  3. 蜀漢有著東吳這個盟友。


秋心談歷史


那就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了,你說袁紹缺不缺糧食,而且軍隊在面對曹操的時候佔據優勢,可最後他輸了,輸的很徹底,這是為什麼?

有的時候某些問題回答起來還真的是有點兒令人頭疼,因為說來說去也就那幾個大道理,其實魏國整體的國策是誰制定的?曹操從曹操開始就已經制定了一條國策,那就是不和蜀漢還有東吳這兩個事例做短期決戰,而是長期決戰的那種通過穩固前線防禦,然後大力發展後方,在綜合國力的引導之下步步為營,最後通過國家實力徹底壓死對方。

所以曹操一直在穩定三個前線一個是關中地區一個是北荊州,還有一個就是合肥方向。

猶豫就會敗北,但是果斷也會白給,曹操的這個舉動說起來也是對的,為什麼當時的蜀漢和東吳在人才方面並不虛曹魏勢力,所以曹魏在和蜀漢或者是東吳政權進行作戰的時候,通常並不能佔據優勢,哪怕自己兵力比對方多,哪怕自己的實力比那方牆,但是一旦真正牽扯到小部隊的團戰的話,那還是對方佔優勢關中之戰,曹操為什麼在軍隊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之下沒有辦法搞定劉備,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就是自己在人才方面沒有辦法對曹操實行碾壓的態勢,(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如果曹操的人才比劉備多或者當時劉備的人才沒有,那曹操贏這場戰爭簡直就是輕而易舉。

到底三國的歷史時期什麼最重要人才人才這個東西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抵得了一隻10萬左右的軍隊?大家可去看看官渡之戰,城南官渡之戰曹操跟袁紹這兩個領導人有硬實力的差距,但是不要遺忘的便是曹操手底下面的人才可以說是群星璀璨,人才濟濟,也正是憑藉的人才的巔峰配置,才幹掉的袁紹。

所以對於曹魏政權來講,他們其實在等等一個時機能夠等到蜀漢政權和東吳政權的這些人才全部死光了,那麼這個時候改成消耗戰,當然對於曹魏政權更加有力,但是實在是沒有想到的便是中間出了幾次變故。

其中最大的一個變故,那就是司馬家族代替曹氏家族執掌北方大權,這是曹操沒有想到的事情,這也導致了曹操所做的一切事情,全部為司馬家族做了嫁衣。

不可否認的是曹操政策的正確性,為什麼曹操新的赤壁之伴事實上已經很難在短期之內能夠百分之百地將蜀漢和東吳徹底統一起來?如果要真的打的話,很有可能就是給對方機會,到時候自己就是第二個袁紹,所以曹操心裡明白,要想能夠百分之百沒有任何風險的拿下東。吳可,蜀漢最重要的一個事情那就是等待等待時間等待時間異常,自己的綜合國力和對方的差距只會越拉越大,到時候自己憑藉著強勢的實力就能夠把對方直接碾壓致死,只是可惜了最後的結局,曹操的一世英名,可能在這個上面稍微有所欠缺。


漩渦鳴人yy


首先要說的是蜀漢並不弱,能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勢有哪個是弱小的。其次糧草只是戰爭勝負關鍵的一部分因素而已。


蜀漢被滅主要是因為內憂外患,在外姜維對魏進行了十一次北伐,其結果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總體上勝多敗少。在這可以看出蜀漢在用兵方面並不弱!在內費禕執政後,認為自己跟諸葛亮差的太遠,所以一心只保境安民,不再對魏國用兵,並裁減姜維的兵力,害怕會有大的損失。但費禕多次施行的大赦政策,遭到了大司農孟光指責。劉禪命費禕開府一年後,費禕遭到刺客的刺殺。 劉禪讓衛將軍姜維總督內外軍事,以宗預維持吳蜀關係,以閻宇、羅憲鎮巴東。 但自費禕死後,蜀漢內政無人治理,姜維連年征戰,蜀漢國力大不如前。董允死後,劉禪以陳祗接替董允,而陳祗雖然支持北伐,但不排斥黃皓,由於劉禪對黃皓的寵信,黃皓開始干預朝政。陳祗死後,黃皓更是對姜維產生了威脅,蜀漢逐漸走向衰落。


公元263年(景耀六年),姜維得到鍾會治兵關中的消息,上表劉禪調遣張翼、廖化駐守險要,但黃皓聽信鬼神之說,告訴劉禪敵人不會來,蜀漢大臣也不知道此事,直到魏軍五路伐蜀,攻入漢中,劉禪才派張翼、廖化等人前去救援,但為時已晚。姜維將鍾會大軍阻擋在劍閣,卻沒想到鄧艾從景谷道偷渡,進兵至綿竹,殺敗諸葛瞻,劉禪一方面掉閻宇支援成都,一方面召集大臣商議。譙周力排眾議,勸劉禪投降。

而姜維接到劉禪的敕令後,試圖借鍾會之手復國,但是計劃洩漏,姜維、鄧艾、鍾會全部被殺,自此,蜀漢徹底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