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为什么会遗传?


据研究发现,家暴确实有代际传递的特性。就是一个孩子他从小到大都是生活在家暴的家庭环境里,他会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不知道除了暴力以外,还有其他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大人教会了他用拳头说话。

孩子生下来是一张白纸,在上面画的是什么颜色,画的好还是坏,都取决于他周围所处的生活环境,包括长辈,父母,兄弟等同龄人,主要还是父母的影响最大,给他灌输了什么,他就接受了什么,所以才有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之说。

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说过:“你用什么方式对待他,他就会用什么方式回敬你,你尊重他,他才会尊重你,你不尊重他,他自然也会不尊重你。”这叫有样学样。俗话说得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我有一个朋友家的亲戚,他爸爸家暴,他自己也是脾气暴躁,很容易被激怒,一言不合就狂吼和动手。有一次,他说过记忆深刻终身难忘的一件事,去当兵之前,他父亲怕他被别人欺负,就有意训练他的残忍,逼着他把家里养的一条狗,用刀叉棍棒活活打死,他当时是怀着极度的恐惧做出的,但是他那位充满暴力的父亲,却像对待英雄一般的盛赞他:“我儿子一定有出息,就要这样的心狠手辣。”

果不其然,后来因为打架斗殴,做过几年牢。出来后还是习惯暴力行事,对他的妈妈兄弟姐妹等均动过手,无法经营好婚姻,离婚两次,均是因为家暴。

这些打人者的逻辑是:“我打人是因为你不好,是你逼我的,我也不想打人啊!但是没办法!”凡事都是别人的不对,自己都是对的,无道理可讲。

他的价值取向与别人不一样,从小到大,耳需目染,很难摆脱。





北祁红云


这个问题把家暴限定在遗传的范围内,表明了问题的单一性,我们不能忽略家暴的产生,有先天和后天二方面的因素。心理学上有过持久的实验证据来研究家暴的遗传性,最后得出的结论遗传因素还不到15%。如果你不太接受这样的实验数据,那么回到身边来,去看看你所接触过有家暴家庭出生的双胞胎(遗传基因更为接近),可以直观的感受到遗传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少。

在有家暴传统的家庭里,即使有遗传的因素存在,但很多时候只要生活方式的改变或者当事人的自我认知改变,这种遗传的影响都极有可能被后天的行为所消退。这也是心理学上一项研究数据支撑起来的。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用遗传的眼光去看待这种社会行为(家暴不单纯的是家庭行为,因为他会影响到家庭对外的社交活动,比如你楼上的一家人天天吵架摔东西,虽然是他们自己的家暴,但足以影响到你们之间的关系)。

那些身处家暴家庭的当事人,在社会上如果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和理解,他们其实很容易的可以摆脱家庭的影响,从而走出这样的阴影。所以在这里不能简单的把有这样家庭背景的当事人身上出现的家暴行为就归结到遗传因素中,因为失去了社会的支撑,即使没有家暴背景的家庭中出生的孩子同样也会有施暴的行为存在。


胡先森


朋友你好。这里是心理咨询师老友手札,很高兴回答朋友你的问题。


“遗传”是什么意思呢?

在很多人眼中,你父母这样,你也这样,这叫遗传。但“遗传”的根本意思是,上一代将遗传物质(DNA)传递给了下一代。

前者的重点在于有共同的表现,后者的重点在于基因层面。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意思。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会更倾向于认定前者就是遗传的表现。比如朋友你提到的状况。

如果个体的原生家庭中有家庭暴力,并且个体也出现家庭暴力的话,那么个体就是被“遗传”了。

如果单纯是这样,那父母会感冒,孩子也会感冒,这个也能叫遗传么?父母会说中文,但移民他国之后,孩子没有学习不会,这个就能叫变异么?


所以搞清楚这两个不同的方向,我们也就看到了两个不同的层面。或者说,在我们眼前一方面是通过DNA遗传的暴力、攻击性倾向;一方面是我们通过后天习得的行为。

那么也就是说“家暴”确实存在遗传的可能性,至于原因,只能说这是我们人类成长所遵循的客观规律,暂时是不可逆的。

但对于后者来说,家暴所代表的行为模式、心理模式被后代习得之后,也会在“恰当”的时候表现出来。而这个原因则是在于,我们尚不具备对自己有一定掌控力的时候,我们的学习途径和方法就是模仿。


对于基于DNA遗传的攻击、暴力倾向,往往需要非常长的自我修炼,才能比较好的约束;对于习得的暴力模式,可能在时间上要少一些,但是也并不是三天两天就可以的。不过终归,在我们对自己有了一定的掌控力之后,这些都可以有所改善。


感谢朋友你的阅读。希望我的回答能协助朋友你看到世界真实的样子。祝好。


老友手札


这个问题很独特也不是很好回答,我尝试着从心理学角度帮助分析,希望可以给到你一定的启发!


首先,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认为,孩子并非一开始就是白纸,而是自出生后就有一个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中藏着心灵成长的密码。并且,只有孩子自己通过自己的行动、感受和思考才能解开这个密码。6岁前的经历决定了精神胚胎的发育程度。而精神胚胎的发育程度在后来的人格成长中构成很关键的基础。


其次,所谓人格,就是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简单的理解就是“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的关系。而倘若父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和谐的关系,那么孩子的精神胚胎就会在这个关系中,自由而安全地得到最大限度的成长。


父母与孩子形成良好关系需要:第一,要有爱。第二,要有自由。第三,关系要平衡。第四,关系要稳定。以上的四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孩子都会受伤,就难以在内心建立起一个好的内在关系模式来,他的人格就会存在一些缺陷,他的心灵成长就会出现问题。


而所谓家暴下的成长的孩子,第一,父母的关系中缺乏爱,给到孩子的体验也是缺乏爱。第二,强势的一方父或母,不仅对配偶过分的掌控欲,一定也在教育孩子身上表现出强加意识给孩子,因此孩子与父或母的关系中同样缺乏自由。第三,家暴关系下的父母关系本身就是不平衡不平等的状态,因此施暴方的父或母,很容易在对孩子的教养中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失控,或是过激的行为,使得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也很难达到尊重和平衡。第四,家暴中的父母,夫妻感情的不稳定,同样在孩子难以产生足够的安全感,对于亲密关系不稳定的恐惧,也会深埋心底。


而内在关系模式是我们与他人、社会乃至世界相处的基石。简而言之就是,童年时,我们怎么与父母相处,长大后,我们就怎么与他人相处,在极端情况下,会表现为两极状态,要么孩子的人格某一特质高度与父或母的强势人格特质相似,要么与之截然相反。


家暴家庭长大的孩子如果出现了同样的类似行为,更多的是以“内在的父母”自居,而将“内在的小孩”投射到对方身上,因此那一刻,童年施暴方的父或母人格特质就在这个人的身上有所呈现,表现对自己的配偶同样的掌控欲与施暴欲。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家暴家庭的孩子在内心中认同施暴方的父或母,而将那个内在的小孩投射给了自己的配偶,因此就容易产生重要亲密关系的轮回,让常人觉得似乎家暴真的可以遗传一样,因为常常看到家暴的人,他的幼年成长中往往有一个同样家暴的父亲或是母亲。


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够帮你理解你提出的问题!


精神心理科医生颜峰


我来回答让人感到沉重的问题。

家暴的遗传,其实并非我们常说的生物遗传。而是心理领域的遗传。

现在大部分人都认识到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力巨大。父母之间的争吵都会避着孩子。说明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的素质也在不断提升。因为“遗传”而变成家暴中的施虐者或受虐者的现象正在减少。

但是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家暴确实可以“遗传”,将家暴降低到0才是我们的追求目标。现在我们在夫妻关系处理上可以渐趋理智。而实际上,对孩子的家暴以“教育”的名义依旧长久存在。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才。

为什么家暴会遗传呢?幼儿青少年时期亲眼看到父母的家暴行为,是造成家暴遗传的主因。这里是一个咨询案例:

李**女士网络视频求助,她和她的女儿均遭老公家暴,特别是有时候劳动打女儿,与大家认为的父亲爱女儿的认识不一样。现在她已经带孩子离家在外租房住。但是没有了老公的暴力行为,李女士反而不太习惯。原来对女儿从没有动过手,现在忍不住打了女儿。李女士认为他老公还是爱她的,辛苦努力,赚钱养家。

经过与李女士沟通,我们发现李女士小时候,父母也是这种相处模式。父亲回家后因喝酒情绪不稳定会打她的母亲。这时李女士才明白她正在复制她父母的夫妻存在方式。

那么如何才能脱离这种受虐环境呢?引导受虐者了解行为根源,分析父母相处方式的问题,同时清楚自己问题的来源,不过多的自我责难。并鼓励受虐者注意保护身心,不自卑,及时调整不正确心理。

这个回答如果不够精准,还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杏喜心理


杏喜心理咨询


家暴究竟会不会遗传呢?个人觉得用“遗传”这个词并不十分恰当。遗传大多是指生理上天生的东西。而家暴大多是后天的行为。所以说用遗传一词不太确切,必须说用遗传不如用影响或者感染买得合适。在家暴环境中生长的孩子其长大以后会有家暴的行为肯定会比没在家暴环境中的孩子概率来的要大。这只是概率事件。好比离婚也是相同道理。据不完全统计,在离异家庭中的子女长大以后其发生离异的概率也比较高。这些都告诉我们重要的一点“环境影响的环境造就人”。 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多么巨大的啊。所以为了我们大家的下一代有个美好的将来请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吧。



知心怪叔叔情感频道


家暴为什么会遗传?这里的遗传我认为只占医学的一小部分。就是神经反应的遗传。更多的是什么呢?是一种原生态家庭的影响。好比大家都知道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为了能够给孟子建立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搬了三次家。孟子小时候和母亲本来是住在离坟场不远的一个地方,孟子就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孩子成长。第二次就把家搬到了市集旁边,小孟子呢又学着人家玩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于是决定第三次搬家,搬到一个学堂附近,这次呢小孟子就和同学们学习礼节和知识,这下孟母心里高兴了,才放心。那么回到我们现在的家庭来说,把一个孩子长时间放在了一个家暴的环境中,你都不用刻意教,你遇到了问题不去寻找积极的解决方案,就使用暴力强行压制一方,哪怕是冷暴力、语言暴力、这种行为都很恶劣。你的行为中没有积极品质,没有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成长,没有给孩子建立一个和谐的家庭,本身父母的人格就不健全,不具备教育的能力。孩子就是父母的“作品”,那我们说这个孩子他没有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他缺乏安全感,他也不知道人与人之间健康的相处方式是什么样的。等他长大成人了,有了家庭,有了工作,面对各种人际交往,他遇到了他生活中的问题怎么解决?他小时候的一些情结立马出现在他的脑海里。当然这么说可能有些夸张,但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我们的潜意识里这种早年的创伤就浮现出来了。所以有句话就说父亲爱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爱孩子的妈妈,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成长。谢谢


王茜129号渡老师


你好,我是心理咨询师李海霞。

您的疑问在于,为什么家暴会遗传?

首先老师想和你一起来澄清的是家暴,未必遗传,这还是和个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有关。

另外,我们来谈讨一下有家暴遗传的部分。

首先生长在家暴环境当中的孩子,非常没有安全感,是暴力的受虐者,有一部分自己被攻击,没有办法处理自己的情绪,就会选择向外攻击,从而成为施暴者。

其次,这部分遗传的施暴者,和他的施暴者父母之间关系是非常糟糕的,但孩子的本性是想和父母亲密达成,链接,当现实生活当中这种链接无法形成的时候,孩子就会通过施暴的方式,在潜意识里面和父母进行链接,所以这是家暴遗传的隐性原因。

最后老师还是,持这样的观点,同样的被施暴的家庭环境当中生长起来的两个孩子,可能完全不同,一个可能沿袭了他父母的施暴模式。可能另外一个觉得自己曾经是被受虐者,太难过了,以后绝对不会让同样的事情再发生在其他身上,或者自己的下代身上,从而自省重组家庭基因,跳出原生家庭的基因,也是可以重新建立自己的和谐程序的。




心理咨询师李海霞


心理学告诉我们,孩子自出生起就在模仿着父母,他们跟着爸爸妈妈牙牙学语,模仿着父母的一举一动,从动作到语言,从习惯到思维。孩子们依靠模仿和学习,不断地适应社会,而父母就是他们最先开始模仿的对象。

1961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曾有一个著名的实验:以66名幼儿园儿童作为被试,把他们分成三组,令他们观看示范者对一个玩具娃娃表现攻击行为。a奖赏组:另一个人对示范者的攻击行为给予赞扬;b惩罚组:另一个人对示范者的攻击行为给予谴责;c无强化组:只有示范者表现攻击行为。然后让三组儿童在同样情境中玩10分钟。实验者通过单向玻璃观察和记录儿童的行为表现,发现奖赏组的儿童和无强化组的儿童攻击行为要远远高于惩罚组儿童。这可以看出榜样在没有强化的情况下,自动模仿反应仍然有较高的水平。

然后,告诉儿童如果他们模仿示范者行为就会得到奖赏,再记录他们的表现,结果发现三组攻击行为差不多。说明模仿反应的获得是不受示范者是否受到强化影响的。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人类的攻击行为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学来的。

随后,班杜拉又把成人榜样换做了真人、电影和卡通片,结果发现,真人榜样的攻击性影响最大,其次是电影和卡通片。

所以,从小生活在家庭暴力阴影下的孩子,即便自己努力寻求改变,潜意识里还是习得了这种攻击行为。

这大概就是这种家暴行为遗传的真像吧。



日常心理实验室


最近刚看过一个电影片段,母亲自小被忽视,被侮辱,亲生父亲对她非打即骂,她本是一个受害者,但是自己有了女儿以后,女儿被继父欺负,她选择视而不见,反而怪罪在女儿身上,殴打致死。

由一个受害者变成施暴者,让别人承受自己同样的痛苦,这种人的心里已经扭曲。小孩受到暴力,或者看着父母之间的拳脚相向,自己该是多么害怕,多么怕这一切重演。

但是渐渐的施暴者会发现,暴力是解决问题最快的手段,施暴者拥有绝对话语权,在这个家庭就是强者。可能他也想做这样的强者吧。从小生活在没有正常氛围的家庭,让家暴的人不知道怎么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尤其对自己的权威,是不可挑战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影响最深,一旦出现问题,脑海里只有家庭曾经的暴力解决,思绪失去控制,拳头就像雨点般落下。

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有的人天生就有“反骨”,你对他的暴力越深,他的反抗越深。邻居家的一个叔叔,被枪毙多年了。听说小时候就经常挨打,他的父亲拿着棍子满山跑着打,打的很狠。长大以后,我也见过,平头,看着就凶,但是对村里人还可以。后来村里被包围了,这才知道他在外面飞车抢劫,致死致残好多个,抓走没多久就毙了,家里人没去看过一眼,他捎信要点钱最后上路用,家里也无动于衷。

家暴很大程度都是窝里横,想在家里把自己的面子找回来,维持自己的所谓尊严,外面没点气魄,回家耍横,父母家暴行为从小对他的影响,让他迫切的想证明自己不是弱者,想拥有绝对话语权。

这是典型的没耐心,只想用拳头解决,耳濡目染,人都会受环境改变,能坚持不走上父母老路的,还是比较少的,但是这种人,很优秀了,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