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整體貿易不會產生順差?

既是過客何不淡然


我昨天做了個視頻回答網友,美元是如何剪羊毛的,美國的產業位居微笑曲線的兩端

美國是全球的消費大國,其實就是美國人消費全世界買單!我們的貢獻讓美元多次剪羊毛都沒有發生全球惡性通貨膨脹,這是美元霸權地位決定的!

所以你可以簡單理解就是美國是開銀行的,只需要把錢放給企業(新興經濟體),收高利貸利息,收割工具就是科技跟美元,只是需要一定的週期,美元到哪裡哪裡繁榮,美元一撤走就會一地雞毛,當年的日本,後來的四小龍都是這樣被血洗的!


第一桶金教室


美國作為國際貨幣,是硬通貨。不論是從國際上對美元的需求,還是美國自身經濟結構,都會導致美國的貿易逆差。

首先是各個國家對美元的需求。

各個國家在進行國際貿易的時候,基本上都認美元,有了美元才能夠順利地進行國際貿易結算。如果沒有美元,對方國家可能不會認你的本國貨幣,那麼交易就無法進行。正因為美元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地位,各個國家都有必要持有一定量的美元。如何持有美元呢?就是跟美國做生意的時候首先順差,這樣美國輸出美元,獲取商品,其它國家輸出商品獲得美元。這既滿足了他國持有美元的需求,更維持了美元的國際地位。

然後是美國的經濟結構。

美國的實體經濟空心化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因為美國沒有比較優勢,很多商品都不在本國生產,需要依靠進口。而美國最具有優勢的高科技產品,又因為政府的管制,出口受到限制。大量進口,加上出口受限,最後的結果肯定就是逆差。

所以,美國為了保持美元的國際地位,長期的貿易逆差是必須的,也是必然的。

但是,作為國際貨幣,又要求美元的幣值必須相對穩定,這又要求美國必須實現長期的貿易順差。這就是一個矛盾,在經濟學裡邊叫作“特里芬困境”。


老萌有個存錢罐


簡單的講,2000年以前,尤其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是當時當之無愧的"世界工廠",實業發達,各種重工和輕工產品供應全世界,貿易順差積累了天量的財富。但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人工成本和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以及東南亞各國密集勞動產業的興起,華爾街資本家發現搞實業已經無利可圖了,於是去工業化轉而搞來錢更快的金融,投資全世界,獲利比實業來錢更快而風險更低,本國不生產了自然就靠進口,貿易當然是逆差,但是人家投資的回報不知道是貿易逆差的多少倍!同時呢,因為美國去工業化,國內不能提供足夠的工作崗位,因為畢竟華爾街也就是條街,沒有多少崗位的,所以美國這兩年又講工業迴歸以降低失業率,這完全就是扯淡的嘛,不可能實現的,資本的逐利性決定美國不可能是實業最佳的落戶地,提口號,不過是美國政客忽悠選民罷了!


胡餘


美國對全世界基本都是貿易逆差,這跟它的產業結構有關係,美國處於全球產業鏈的上游,掌握著全球頂尖的科技產業鏈,比如芯片、操縱系統等等。

他把低端製造業和加工業,幾乎都轉移到了發展中國家。由於這些產業用工量比較大,汙染比較嚴重,所生產的產品附加值比較低。所以美國目前輸出的只是技術和服務。

另外華爾街掌握著以美元為主的國際貨幣信用體系,之前利用與黃金掛鉤建立美元霸權,然後在1971年底扯斷了美元與黃金的掛鉤,從此開啟了美元任意印刷,向國際貿易開閘放水。做空機構時不時就橫掃全世界。

美國兩大法寶科技+金融,橫掃全球,世界各國不得不俯首稱臣。

但他需要進口大量的生活基礎物資,從現行的貿易結算體制來看,美國就處於貿易逆差的位置


暴風雪天


季調後的月度進出口數據如下圖所示。直觀來看,整體曲線還不是特別平滑,顯示可能還有一些我們沒有考慮的衝擊因素,有待我們繼續探索。具體來看2020年2月的數據,季調後的2月出口,是去年12月的60%,是去年2月同期的73%。季調後的2月進口,是去年12月的80%,是去年2月同期的86%。
二、3月出口有望環比大幅反彈,4月出口再回落
考慮到PMI中的新出口訂單分項,對出口有比較好的指示作用。我們來看看,出口和PMI的新出口訂單之間的關係。從下圖可以看到,兩者具有很好的同步性。2020年2月,兩者均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下行。
經過AIC和SC識別,我們選擇ARDL(1,1),來擬合出口環比增速和PMI新出口訂單的關係。模型結果如下:
從模型結果來看,出口環比增速,與上期出口環比增速、當期PMI新訂單、上期PMI新訂單都有顯著的相關性。我們對模型殘差做了自相關性檢驗,結果顯示,自相關性已經基本上得到消除。
藉助ARDL(1,1),我們就可以評估PMI對出口的影響。從下圖可以看到,PMI的新出口訂單,對當期出口有很明顯的正向影響,但是對未來一期的出口卻是明顯的負向影響,對未來兩期的出口又呈現正向影響。
模型結果顯示,出口環比增速,與PMI的新出口訂單高度相關,因此每個月底PMI數據公佈之後,我們就可以對當月出口環比增速,做出一個相對可靠的估計。另外,兩個月之後,兩者又出現明顯的正相關,可能是訂單的滯後效應。
從這個角度出發,3月出口環比有望大幅反彈,而由於2月的新訂單較差,滯後兩個月後,影響4月出口再回落。
我們再來看看,進口和PMI進口之間的關係。從下圖可以看到,兩者的同步性更強。
經過AIC和SC識別,我們選擇ARDL(2,0),來擬合進口環比增速和PMI進口的關係。這個模型相當於帶外生變量PMI進口的AR(2),估計結果如下:
三、對美國和歐盟的出口拖累作用最明顯
我們來看看分國別的累計出口的拉動作用。2020年1-2月,中國出口同比減少17.2%,從下圖可以看到,1-2月出口拖累最明顯的是歐盟,尤其是歐盟去年一直是正增長,因此由正轉負,下行幅度特別大。
2019年12月13日,中美就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中美貿易談判出現曙光,對美的累計出口拉動作用出現止跌,對香港的累計出口拖累出現收窄,但是今年1-2月重新出現大幅下行。
對東南亞出口的拖累作用相對較小。
我們再來看看,中、日、韓的出口情況和美歐的進口情況。目前更新2020年2月份數據,只有韓國,韓國2月出口,較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的提升,顯示2月疫情期間,韓國出口對中國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替代。
目前還不太清楚,美國和歐盟因為中國疫情,而衝擊進口的情況。
四、年初出現貨物貿易逆差,開局較差
最後來看看貿易順差的情況,從下圖的累計貿易順差來看,2020年1-2月,累計值為逆差71億美元,而2018和2019年同期則是順差500億美元左右。今年年初的貿易順差不太理想。
我們來總結一下本文的結論。季調後數據顯示,新冠病毒疫情對2月份的進、出口數據都造成了極大的負面衝擊,其中,對出口的負面衝擊更大。進口的負面衝擊略小的原因,可能與防疫物資等集中進口有關係。
疫情衝擊的直接結果就是,1-2月出現了累計71億美元的貨物貿易逆差。年初出現貨物貿易逆差,在歷史上是非常罕見的,回顧過去十年的數據,只在2011和2012年出現過。目前國家外匯管理局還沒有公佈月度的國際貨物和服務貿易數據,我們現在還不能完整評估疫情對經常賬戶的衝擊程度。考慮到疫情同樣抑制了居民的境外旅遊,因此對經常賬戶的衝擊,也許不會太差。
我們對進、出口的月度環比增速,和PMI擬合了ARDL模型,模型顯示,由於2月的低基數,3月進、出口均有望出現較大的環比反彈,但是具體的反彈幅度,要看中國和海外的疫情控制情況。等3月份PMI公佈後,將有更可靠的測算。
分國別來看,1-2月出口下行最嚴重的是對歐盟出口,其次是對美國出口,顯示西方國家在中國疫情爆發後,迅速暫時切斷了與中國的貿易聯繫。對東南亞出口的下行幅度相對較小,對東南亞的出口起到了緩衝的作用。
如果橫向比較其他國家的2月進出口情況,目前只有韓國公佈了2月出口數據,較2019年同期有所提振,顯示韓國在2月起到了一定的替代作用。但是由於中國出口下行的缺口太大,預計歐美等發達經濟體的進口缺口,無法完全得到彌補。
隨著中國疫情的逐步可控和復工的推進,預計中國的出口產能將逐步恢復。未來的出口情況,將更多取決於歐洲和美國的疫情走勢,如果歐洲和美國的疫情惡化,進而衝擊其基本面,那麼將對中國出口帶來持續壓制

金融獵手


美國產業已空心化,但服務貿易依然有很大順差,保持優勢。WTO規則是美國定的,本來只要美國控制和保持技術優勢,就能剪產業羊毛,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最成功的案例是蘋果和波音,蘋果佔整個行業利潤最大,美國卻沒有付出環境代價,以前一架波音可以換7億件衣服,這些都是典型剪羊毛。美國也吸收全世界人才,對未來也是比較有信心,可是基礎理論一直停留在上世紀,很難突破,後面國家追上來了,美國不少企業被其它國家競爭對手幹趴。

最大原因是為美元讓路開路,即使到現在依然有很多國家為了美元把很多商品虧本賣給美國,為了美元可以買其它國家商品和匯率穩定。如果美國製造業要控制,其它國家很難獲取美元,所以美國把製造業搬出去,用美元買商品,別的國家就有美元了,又聯合沙特綁架石油,同時美元為美國也創造了大量財富,有利有弊。其它國家勞動力成本低和工會比較松,也競爭不少美國原有的崗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