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四朝元老,起兵讨伐司马懿,失败后自杀,死后作祟吓死司马懿

司马懿隐忍一生终于篡夺曹魏大权,但至死都不敢称帝,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当时天下民心未变、忠臣尚在,让他心里很没有把握。在这些忠于曹氏的文武大臣中,首先举起讨伐司马懿大旗的,是四朝元老、太尉王凌,一位在《三国演义》中并没有出现过的大人物。那么,这位“隐身”大人物究竟有怎样的历史?他最终的结局又如何呢?

曹魏四朝元老,起兵讨伐司马懿,失败后自杀,死后作祟吓死司马懿


王凌出身于声名显赫的太原王氏,家族世代担任州郡的显要官职,叔父王允更是身登相位,担任司徒之职。王凌少年时期的事迹不详,但从史书中我们可以得知,在王允设计诛除国贼董卓之前,他已在洛阳服事叔父,但尚未出仕为官。东汉初平三年(192年),司徒王允使用离间计,成功地说服吕布杀掉董卓,开始执掌朝政。但好景不长,董卓的部属李傕、郭汜等人随即发动叛乱,在攻陷长安、挟持献帝后,残忍的诛灭王允全家。所幸的是,在这场阖门遭屠的灾难中,年已二十的王凌与兄长王晨成功出逃,一口气跑回太原老家,才幸免于难。

曹魏四朝元老,起兵讨伐司马懿,失败后自杀,死后作祟吓死司马懿


王凌逃归故里后,开始入仕为官,举孝廉出任发干长(发干县故地在今山东省冠县东),后因罪被判髡刑,从事清扫街道的劳役工作。就在服刑期间,恰逢曹操巡查,无意间看到王凌,便向左右询问此是何人。在得知王凌的身份后,曹操下令将他释放,并提拔他为骁骑主薄(“凌为长,遇事,髡刑五岁,当道扫除。时太祖车过,问此何徒,左右以状对。太祖曰;“此子师兄子也,所坐亦公耳。”于是主者选为骁骑主簿。”见《魏略》)。此后,王凌的官运开始变得畅通,在曹操手下相继担任中山太守、丞相掾属职务,所在皆有政绩。魏朝建立后,王凌在多地出任封疆大吏,历官兖、青、扬、豫等州刺史,曾在石亭战役中冒死突围,才使得大司马曹休顺利撤退,大得明帝奖赏。大将军曹爽执政后,为拉拢王凌,便提拔他为征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军事。正始二年(241年),王凌大破吴将全琮于芍陂,因功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封南乡侯。

曹魏四朝元老,起兵讨伐司马懿,失败后自杀,死后作祟吓死司马懿


王凌长期镇守淮南,与外甥、兖州刺史令狐愚同掌重兵,负责防御东吴事宜,是曹魏在东南边境最为可靠的“国家柱石”。因防御东吴有功,王凌于正始九年(248年)出任司空,跻身三公之列,仍然镇守淮南。次年,高平陵之变爆发,太傅司马懿诛灭曹爽及其党羽,自然引起屡被曹爽提拔的王凌内心不安。王凌认为魏帝曹芳暗懦,便与令狐愚暗地里策划,准备立智勇双全的楚王曹彪为帝,占据许昌以对抗司马懿。对于王凌的计划,司马懿起初并不知情,为笼络安抚计,还提拔王凌担任太尉一职,位居三公之首。王凌早年跟司马朗(司马懿之兄)、贾逵私交甚好,跟司马懿的关系也不错,但尽管如此,王凌依旧不肯归顺司马懿。嘉平三年(251年),王凌借口抵御吴国进犯,准备在淮南举兵讨伐司马懿,并派心腹杨弘去说服兖州刺史黄华(令狐愚此时已死)共同起兵,结果杨弘、黄华却联名告发王凌谋反。

曹魏四朝元老,起兵讨伐司马懿,失败后自杀,死后作祟吓死司马懿


司马懿听闻王凌将作乱,于是亲率大军讨伐,为了迷惑对方、隐藏行踪,司马懿将对付孟达的故技重施,一方面写信安抚王凌,一方面则急速行军,很快便到达百尺堰,直逼淮南首府寿春。王凌获悉大军突至后大惊失色,自知本部兵马难以抵御,为避免寿春城遭受战火,加之自恃跟司马懿的私交,便满怀希望地到司马懿营中投降,希望对方能宽恕自己。司马懿捕获王凌后,派步骑六百押送他到洛阳治罪。王凌心存侥幸,为试探司马懿有无杀他之心,便向对方要棺材上的钉子,结果司马懿真的命手下人找来送给他。王凌自知必死无疑,在经临项城贾逵庙时,曾在庙前大呼:“贾梁道(贾逵的字)!只有你才知道我王凌是大魏忠臣啊!”当夜,王凌召集以前的掾属,对他们感叹道:“我都快八十了,没想到今日竟然身名俱裂!”说完饮药自尽,死时年已79岁。


王凌自杀后,司马懿尤且不解恨,于是命人将王凌、令狐愚挖坟曝尸,对其党羽全部施以诛灭三族的酷刑,并逼使楚王曹彪自杀,可谓极其阴狠毒辣。同年六月,在平定王凌之乱后不久,司马懿便身患病重,梦中经常见到贾逵、王凌作祟索命,为此恐惧难眠。两个月后,司马懿因惊吓过度死去,走完自己阴险罪恶的一生。

“(嘉平三年)六月,帝寝疾,梦贾逵、王凌为祟,甚恶之。秋八月戊寅,崩于京师,时年七十三。”见《晋书·卷一·帝纪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