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名臣劉墉

劉墉,字崇如,號石庵,祖籍安徽碭山,出生于山東諸城,大學士劉統勳長子,清朝政治家、書法家。劉墉於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 太原府知府、 江寧府知府、 內閣學士、 體仁閣大學士等職,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潔聞名於世。劉墉的書法造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學大家,被世人稱為“濃墨宰相”。 嘉慶九年十二月(1805年1月)病逝,時年八十五歲,追贈太子太保,賜諡號文清。

清朝名臣劉墉

嘉慶四年(1799年)三月,劉墉被加封為太子少保,奉旨辦理文華殿大學士 和珅植黨營私、擅權納賄一案。劉墉再次展現出不畏權勢的一面,查明和珅及其黨羽橫徵暴斂、搜刮民脂、貪汙自肥等罪行20條,奏報朝廷。嘉慶隨即處死和珅。嘉慶四年(1800年)底,劉墉上疏陳述漕政,對漕運中的漏洞體察至深,憂國憂民之情溢於言表, 嘉慶皇帝看後,深以為然。嘉慶六年(1801年),劉墉充任 會典館正總裁。嘉慶七年(1802年),皇帝駕幸熱河,命劉墉留京主持朝政。此時劉墉已八十有餘,卻輕健如故,雙眸炯然,寒光懾人。

清朝名臣劉墉

劉墉出身名門相府,祖上數輩都是進士出身。父親 劉統勳更是官居宰相,深得乾隆皇帝倚重,因此劉墉走上仕途具備深厚的家族淵源。劉墉一生為官五十餘載,宦海沉浮,幾經起落,官職最高時做到體仁閣大學士,總體而言清正廉潔,繼承了父親劉統勳的衣缽,成為乾隆、嘉慶朝的重要大臣。劉墉嗜好藏書,家中藏書既廣且博,除經史子集四部之外,對於佛、道、類書、碑帖、字畫、戲曲、小說、彈詞、曲譜、平話之類無不收藏,此外收藏奇石、硯臺、毛筆、古琴等也均稱名一時。

清朝名臣劉墉

清朝乾隆年間宰相劉墉的故居在 驢市衚衕(今 禮士衚衕)西頭129號,現已部分成為私人住房,單從外觀上看還保留著當年的豪華氣派。其街南牆上曾有一橫石,上刻“劉石庵先生故居”。石庵是劉墉的號,但這塊橫石現已不存在。據清朝末年震鈞所著《 天咫偶聞》記述:“劉文清公故地在驢市衚衕西頭,南北皆是。”即劉家府邸位於禮士衚衕西邊最頭處,佔地面積比較大,南北院落均是。而根據清朝禮親王昭槤所著《嘯亭雜錄》記述,清朝原規定內城為八旗轄區,漢官住在外城,但皇帝會特批一些受寵信的官員在內城居住,並賞賜宅院,稱為“賜第”。劉統勳、劉墉父子的住宅就是典型“賜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