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王若弗和林噙霜为儿女熬的“鸡汤”:一个有毒,一个有用

文|公子逸


《知否》王若弗和林噙霜为儿女熬的“鸡汤”:一个有毒,一个有用

读《知否》原著,发现王氏和林噙霜在女儿的教养问题上,差距极大。

王若弗的婚姻生活很失败。她的三个儿女从小目睹了她婚姻里的这种失败,那就是被妾室打压,夫妻不和,她作为低嫁的嫡妻却得不到丈夫的宠爱。

因为她婚姻的这种失败,盛长柏从小就非常讨厌妾室,挑丫鬟从不挑长得好看的。他觉得长得好看的女人都不安分。而他娶妻后,更是完全不纳妾室,只有一个老实巴交的羊毫还全凭自己的妻子海氏处置。

后来,盛长枫要把林噙霜接回盛府,又是盛长柏极力反对,他觉得林噙霜就是那个会祸害全家的烂果子,只能扔了,才能让盛家免受其害。

而王若弗的两个女儿,盛华兰和盛如兰。盛华兰出生在父母感情最好的时候,她又曾经被盛家老太太教养,万千宠爱于一身。可即使如此,她依旧没少受盛墨兰的压制。


《知否》王若弗和林噙霜为儿女熬的“鸡汤”:一个有毒,一个有用

原著里孔嬷嬷是盛家老太太请来为盛华兰讲课的。因为盛华兰即将要嫁入高门,盛家老太太怕盛华兰跟不上伯爵府的见识,于是请来了孔嬷嬷。

在孔嬷嬷上课的时候,明明是盛墨兰拔尖要强,挑衅在前。可盛紘却只觉得盛墨兰可怜,反而狠狠地骂了将要出嫁的盛华兰:“你是长姐,年岁又比她们大许多,原指着你能照拂幼妹,已正范例,没想你竟如此刻薄,一点也不待见妹妹,将来嫁出去也是丢我们盛家的脸。”

之后,他又骂了盛如兰:“你小小年纪也不学好,什么胡言乱语都敢说出来。墨姐儿,是你姐姐,有做妹妹的这般和姐姐说话的吗?瞧着姐姐哭得厉害,也不知道让一让,我没跟你们说过孔融让梨吗?没教养的东西!”

盛紘何其偏心。

在他的概念里,不管是盛华兰这个姐姐,还是盛如兰这个妹妹,都是该让着他小妾生的女儿盛墨兰的。即使盛长柏这个长孙嫡子,也是该让着庶子盛长枫的。王家送来给盛长柏的东西,盛长枫看上了,盛紘会直接给盛长枫,因为他觉得盛长柏这个嫡子就该让着庶子盛长枫。

这就是,王若弗和她的儿女的生存环境:她虽为嫡妻,她的儿女虽为嫡子嫡女,却完全比不过一个小妾生的儿女得盛紘的宠爱。

而这种现状一直持续了十几年。


《知否》王若弗和林噙霜为儿女熬的“鸡汤”:一个有毒,一个有用

可王若弗虽然恨透了林噙霜,虽然她讨厌极了妾室生的儿女。虽然她一直想要自己的儿女压制林噙霜的儿女一头,可她却始终有自己的底线。

而她的这种底线,也恰恰成就了她的儿女。

以她对盛如兰的教养为例。盛如兰是她三个儿女中最不成器的。盛如兰没有盛华兰的相貌,更没有盛华兰的才华。她虽然贵为盛府的嫡女,却处处被庶女盛墨兰压制。

坦白来说,她这个嫡女,完全不如盛墨兰这个庶女在盛府过得好。

她母亲嫌弃她不争气,她父亲更是看不上她。而她自己也不争气,跟庶姐盛墨兰争斗了多少次,都是被打压的。

《知否》王若弗和林噙霜为儿女熬的“鸡汤”:一个有毒,一个有用

她从小就生活在父母的这种偏心中,却依旧没有长歪,这一点,归功于王若弗。

盛如兰小时候因为这种生存环境的恶劣,性格是十分暴躁的。她不甘心,她不服气,于是,她看不上任何的庶女比她过得好。

当她发现盛明兰越来越得盛紘和盛老太太喜欢的时候,她是非常气愤的。她觉得,她是嫡女,别人就该对她更好,为什么那些人要对小妾生的孩子好,为什么自己这个嫡女,过得还不如庶女好。

可这个时候,王若弗对着她就是一顿大骂:“你这孩子也太不容人了,你六妹妹这般不与你争闹的,你竟也容不下,偏又没什么手腕,将来怕要吃大苦头。不过说到底,你又何必跟她们争?如你大姐姐一般,你的身份在那儿,将来必然比她们嫁得好,日子过得比她们舒服,眼前闹什么?没得惹你父亲不喜欢,就算装,你也给我装出一副姐妹和睦的样子来。”


《知否》王若弗和林噙霜为儿女熬的“鸡汤”:一个有毒,一个有用

盛明兰为什么很讨厌盛墨兰,却始终觉得盛如兰是盛府唯一的鲜亮。因为盛如兰虽然蠢笨,虽然爱欺负她,可待她却是有几分真心真意的。盛如兰是真的把盛明兰当成了姐妹来相处的。

而这得益于王若弗的教育,她从未教过自己的嫡出的儿女去打压妾室的孩子。而是让自己的儿女不去跟妾室的儿女争,保持着作为嫡子嫡女的风度。

其实,可怜的盛如兰小姑娘,从未主动跟盛墨兰争过什么。都是盛墨兰抢了她的东西,她不甘心,而去吵架,反而被盛紘骂不知道让着自己庶出的姐姐。


《知否》王若弗和林噙霜为儿女熬的“鸡汤”:一个有毒,一个有用

王若弗是这样教养盛如兰的。她虽然深受妾室的打压,却依旧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保持嫡女风范,跟姐妹相处和睦。而林噙霜则完全相反。盛墨兰是庶女,却处处比嫡女过得都要风光体面,而林噙霜依旧让她去争去抢。

林噙霜是如何教儿女的呢?

她自己没有丰厚的嫁妆,嫁给了盛紘。但是,她却始终惦记着盛家老太太和王若弗的嫁妆。她始终觉得,盛家老太太和王若弗的嫁妆是该有盛墨兰和盛长枫的份的。

她不仅惦记了盛家老太太和王若弗的嫁妆,她还惦记了王家送给王若弗儿女的好东西。王若弗的哥哥托人捎了一块上好的籽玉给盛如兰做玉锁,然后被盛墨兰半路截走了。

这种事情,不是一次两次,而是长达了十几年。她的这种行为无一不在向盛墨兰表示这样一个道理:好的东西,不管属不属于你,你只要去争取抢,就会是你的。

盛墨兰小时候也曾经笃定了自己的父亲如此疼爱她,一定会给她寻一门极好的亲事。可是,林噙霜却完全不认同,始终跟盛墨兰灌输:

当妾都没关系,只要能攀上荣华富贵就行。你是个庶女,你必须去争去抢,才能过上好日子。你一定要嫁的比你大姐姐还要好。

盛华兰嫡女出身,还有体面的舅家,而盛墨兰庶女出身,没有舅家依仗,却被母亲教育着一定要比盛华兰嫁的好。

这碗鸡汤,太毒了。生生给鸡蛋上压上了一块大石头,也不怕鸡飞蛋打。


《知否》王若弗和林噙霜为儿女熬的“鸡汤”:一个有毒,一个有用

满门显贵的齐衡来到了盛府。

王若弗不是没有动过心思,可是当她看到平宁郡主看不上自己的盛如兰时,马上就扼杀了盛如兰的那份不安分。她又一次指着自己的女儿大骂:“什么元若哥哥!他是哪门子的哥哥?!以后规规矩矩地叫人家公子,不对!以后见都不要见了!刘嫂子,以后但凡齐衡在府里,不准五姑娘出葳蕤轩一步,不然家法伺候。”

王若弗不希望女儿高嫁吗?

她非常想。可不管她再怎么想,她都不会拿着自己的女儿去攀附富贵。齐衡是好,她也是动过心的,可是一旦她发现平宁郡主看不上盛家,她就马上断了这个念头。她只想要自己的女儿嫁得门当户对,如果对方瞧不上她的女儿,那么她绝不会舔着脸去给女儿求婚事。

王若弗虽然蠢笨,却始终有着自己的底线。她不会允许自己的儿女去攀附荣华。她只希望她的儿女是正当的,体面的,有廉耻之心的。

所以盛如兰小姑娘虽然从小被庶姐打压,却始终未曾长歪,没有心思歹毒,也没有攀附荣华之心。她更相信的是,姐妹之间的亲情,更相信的是夫妻之间的爱情。

于是,她低嫁给了文炎敬,夫妻和美,儿女双全。


《知否》王若弗和林噙霜为儿女熬的“鸡汤”:一个有毒,一个有用

可正如盛家老太太所言:盛墨兰是看不上盛如兰的福气的。

面对显贵人家的齐衡,王若弗这个帝师之女,狠狠骂了自己的女儿盛如兰。她自己心里就明白自己的女儿盛如兰是配不起齐衡的,既然配不起,那就不配了。

而林噙霜却始终觉得一副小妾做派的盛墨兰是完全配得起当朝郡主的独子的。齐衡从未表露过喜欢盛墨兰,而盛紘也明确地告诉林噙霜,郡主看不上他家的姑娘。可林噙霜竟然大言不惭地说:“京城豪门贵女虽多,可有几个如咱们墨儿出挑的?她生得又好,诗词歌赋样样来得,如何轮不上?”

盛紘骂林噙霜简直是白日做梦,可林噙霜依旧哄着盛紘去试一试。最后盛紘发了脾气,直接让盛墨兰搬去跟盛如兰同住。

盛紘已经说到了这个程度,可是林噙霜依旧不甘心,她给盛墨兰灌输了这三种思想,样样都是毒鸡汤:


《知否》王若弗和林噙霜为儿女熬的“鸡汤”:一个有毒,一个有用

第一,“孩子,别听你父亲的,他是个大老爷们,不懂内宅的弯弯绕绕。”

其实,盛家老太太不是没提点过盛墨兰,可是林噙霜告诉盛墨兰,盛家老太太的教育是错的。盛紘不是没有教过盛墨兰,可是林噙霜告诉盛墨兰,她的父亲什么都不知道。

林噙霜从小就是教盛墨兰忤逆长辈的。盛墨兰最后过得最差,但是整个盛府都没有人为她出头,不仅仅是因为她的自私,更是因为她从始至终都没有把盛家的人当成过自己的亲人。

她被林噙霜教育得听不进任何人的声音,只把所有的不顺都归咎于自己是庶出。

她从不会去检讨自身,因为她像林噙霜一样,觉得:“我有什么错!”

《知否》王若弗和林噙霜为儿女熬的“鸡汤”:一个有毒,一个有用

第二,“若你不去争取,好的哪轮的到你!难不成你想一辈子比如兰差?傻孩子,你要做得聪明些,借些名堂,找些名头,你父亲不会察觉的。好孩子,你模样好,诗文好,时间长了,不愁齐公子心里没你。”

王若弗下了死命令,齐衡在的时候,盛如兰不得踏出葳蕤轩一步,可林噙霜却在教着自己的女儿,如何招惹齐衡,如何私相授受。

齐衡是个精明的男人,他很明白盛墨兰是个什么样的人,于是从始至终对她都是厌恶的。可偏偏林噙霜完全不自知,上赶着自取其辱。

盛墨兰是从小就不知道羞耻的吗?

并不是,她很小时候,曾经觉得自己母亲去当小妾是自甘堕落,曾经也怕自己和男人私相授受,自己的父亲盛紘会饶不了她。

可是,林噙霜却用自己的毒鸡汤一次次给她洗脑了:女人就该讨好男人,只要能攀附富贵,脸面一点都不重要,只要男人喜欢你就万事大吉了。

盛墨兰在林噙霜的教育下,完全没有闺阁女子的本分,有的只是一副小妾模样,讨好男人的做派。


《知否》王若弗和林噙霜为儿女熬的“鸡汤”:一个有毒,一个有用

第三,“你住到葳蕤轩也有好处,你冷眼看着如兰有什么,有什么缺的,就去向太太要,太太要是不给……哼,我叫她吃不了兜着走!”

盛家的四姐妹里,盛明兰、盛华兰和盛如兰都是有着几分姐妹情分的。尤其是,一个人落魄的时候,另外两个是真的担心的。只有盛墨兰,她的姐妹过得好了,她就不甘心,怨怪自己是庶出,怨怪老天爷不公平。她的姐妹过得不好了,她就幸灾乐祸。

因为林噙霜从小就这么教育她的。没有什么姐妹和睦,有的只是你看到别的姐妹有什么,你就要去争去抢。争不到,抢不到,那就不让对方好过。


《知否》王若弗和林噙霜为儿女熬的“鸡汤”:一个有毒,一个有用

王若弗蠢笨自私,可她的儿女大多过得很好。因为她熬给儿女的都是好鸡汤。她是一个慈母,虽然自私自利,但是对于儿女的教养上,却是识大体,顾大局的。

而林噙霜熬给儿女的却都是毒鸡汤。她一副小妾的做派,便把自己的那些伎俩都教给了自己的儿女。儿子被她教养得风流不规矩,不知道毁了多少陪伴他身边的女孩。女儿则完全是一副小妾做派,甚至于跟男人私通都不觉得羞耻。

更可怕的是,她的儿女都被她教养的无情无义。盛墨兰嫁进了伯爵府,也没有多关照她的亲娘。而盛长枫就像他的妻子柳氏所说,他本质上就是跟盛紘一样的人,他只想要风雅地过日子,绝不会为了自己的亲娘而放弃自己的好日子。

《知否》王若弗和林噙霜为儿女熬的“鸡汤”:一个有毒,一个有用

很多时候,父母的样子,就是儿女的样子。

王若弗的儿女,都有秉承了王若弗的真实,虽然性格各异,但是知道顾大局,识大体。哪怕最差的盛如兰,都是知道护着自己的姐妹,护着自己的丫鬟,有情有义的。

而林噙霜的儿女,丫鬟的命都不是命,至于亲情,利益永远比亲情更重要。

王若弗因为儿女的都没有长歪,虽然犯了大错,但是她的晚年是跟着盛长柏,被女儿们哄着度过的。而林噙霜一直到死,都没能再回到盛府。

林噙霜这一生,毁于自己的无知和自私。而她的女儿盛墨兰也毁于无知和自私。这种不幸,甚至延续到了盛墨兰的五个女儿身上。盛墨兰教养出来的女儿也是个个低嫁,满京城找不到合适的女婿。

有时候,我们灌输给孩子的思想,毁的真的可能是三代人。所以,一定要做一个正派点的人。

因为,你的孩子在看着,学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