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鄂东军仅存的72人之一,若不是英年早逝,保底也是大将军衔

作为我军历史上的重要起义之一,黄麻起义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人点燃了黄麻起义的导火索,这个人名叫程昭续。


他是鄂东军仅存的72人之一,若不是英年早逝,保底也是大将军衔


程昭续是农民家庭出身,从小就受尽了地主豪绅的欺凌,于是年轻气盛的程昭续暗暗发誓,一定要把欺负他的地主消灭掉。


为了配合北伐战争,我党在黄安县发动了农民运动,程昭续立刻报名参加,而且很快就当上了农民协会会长和中共黄安县委委员。此时的程昭续觉得报仇的时机到了,决定活捉欺负农民的地主,但是地主们却提前听到了风声,让程昭续扑了个空。


那些地主逃亡之后竟然找到了靠山,于是又回来为非作歹,对革命群众进行了更严苛的报复。与此同时我党也召开了“八七会议”,决定发动秋收起义。为了响应秋收起义,黄安县委就派程昭续组织武装起义。


他是鄂东军仅存的72人之一,若不是英年早逝,保底也是大将军衔


程昭续得到命令之后立刻开始召集当地的青壮年农民,因为地主作恶太多,群众对程昭续的召唤非常积极,对农民暴动也非常拥护。于是程昭续就带着三百多个群众冲进了地主的家里,没来得及逃跑的地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地契被烧,财产被分给穷苦农民,随后就被公审处决。


这次暴动开了一个好头,很快鄂豫皖地区的暴动就蔓延到了附近的麻城县和黄陂县。后来程昭续就带着五百多个人参加了黄麻起义,攻占了黄安县城。后来程昭续当选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第一路队长,而当时的第二路队长就是后来的开国大将王树声。


不过反应过来的国民党立刻展开了疯狂的反扑,鄂东军受到了重创,总指挥潘忠汝当场牺牲,最艰难的时候鄂东军只剩下了72个人。而这72个人中间就包括了不少开国将军,程昭续当时也在其中。


他是鄂东军仅存的72人之一,若不是英年早逝,保底也是大将军衔


随后程昭续所在的部队被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31师,下辖一共有四个大队,程昭续就是第四大队的大队长。所以说程昭续也是鄂豫皖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如果他能活到大授衔,应当也是开国大将之一。


只可惜程昭续在一次突围中受伤被捕,在敌人的酷刑面前程昭续丝毫没有松口,所以他最终被国民党残忍杀害,年仅25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