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清朝错失了多少变革的机会?

寻找光影


鸦片战争后,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政权不得不做出一些变革的举动,但这些变革停留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层面,对触及其所谓“国本"的变革,则遮遮掩掩、能拖就拖,一直到灭亡时,也没有完成"立宪“。

鸦片战争前,清朝关起门来以“天朝大国"自居,他们似乎也有这个资本,乾隆时期,人口、国土面积、GDP等,都是那个时代的翘楚。他们认为,只要关紧国门,就可以皇权万世、江山永固了。但他们的国门在英国人的坚船利炮面前不堪一击,他们首先想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你有坚船利炮,我也可以造呀。加上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不得不放权于汉族地主阶级,这样,就有了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首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在清朝统治框架下的一次技术革命,也的确取得了成效。使大清回光返照,似乎迎来了中兴之路。可惜,技术革命的成果在腐朽的帝制面前,也消弭于无形。一场中日甲午战争,在军事装备不相上下的情况之下,大清引以为傲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派领军人物李鸿章不得不屈辱地在《马关条约》上签字。

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光靠技术革命不能救清国,后来发生的戊戌变法,试图从更高的层面进行变革。主导这场变革的是傀儡皇帝光绪和一批书生,这场变革仅维持了一百多天,就以失败告终。维新派在以慈禧为代表的极端顽固派面前不堪一击,光绪帝被永久囚禁,”六君子"喋血菜市口,也算是一场流血革命。

之后,清朝又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如:废科举、训练新军、预备立宪等等。总之,他们的变革就挤牙膏一样,是被动地被人推着走。变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维护大清统治,一句话,"国本“不能丢。

随着民智的开化,晚清最后几年,人们对他们这种遮遮掩掩的改良,早已不买账了。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如今看来,大清朝唯有废除帝制、还政于民一条路,但这对于封建统治集团而言,是无法做到的。因此,大清也如历史上的其他封建王朝一样,逃不过兴亡的周期律。


秋水长天H


我是小房,关于这个问题有以下愚见。

小房觉得我们都不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只不过是在后天通过一些碎片化得历史文献和资料一点一点拼凑起来进行还原那段历史。然后从中我们学习其失败的教训,反思失败的原因。所以我们作为学习者要正确去看待这段历史,分析造成其历史进程的原因。

自鸦片战争以来清朝开始惊醒,已经从东方大国的梦中醒来。开始初步意识到了科技强国,并逐渐的进行尝试。在这段历史中有记载的改革维新,强国富民的行动我们都很熟悉,其中“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最为让人印象深刻。

因为我们并没有置身于那段历史,所以小房在这里不好说清廷到底有没有错过其他的改革机会,只能通过这两次变法来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先来说说“洋务运动”:

1861年1月11日,有鬼子六之称的奕訢与桂良、文祥几人上奏《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一折,其目的是要以富国强兵为目标开展一次改革维新运动,然在1894年发生了甲午战争这次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灭,北洋水师的覆灭同时宣告了轰轰烈烈三十年的洋务运动彻底失败。

这次维新的失败小房总结出以下几个原因。

①:这次维新变法是国家政府主持进行的,也可以说维新的动力源就是当时清政府的各级体系。 这就意味着维新要建立在维护政府的前提下,然而当时的各级体系人员大都贪污腐败,吃拿卡要。

面对着维新这一块大蛋糕,有不少人都是红着眼睛的,维新之路因为这帮人的存在也就注定不会平坦。

维新势力在运动中不可避免的要与顽固派势力产生碰撞,但是当时的掌握政治权利的有相当一部分是顽固派,比如同治帝的老师、工部尚书、大学士倭仁和宋晋 。

这一部分人在政治群体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维新中的措施一旦与其利益相冲突,这一部分势力就能很快的给维新造成严重的阻碍。

②:私产化严重,虽然从外表来看可以分为洋务派与顽固派两个势力,但是洋务派中也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

以著名的外交大臣李鸿章举例,在整场运动中李鸿章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这样一个开放思想,前进眼光的李鸿章也在为自己得利益而在变相吞并维新的果实。

其毕生心血打造的北洋舰队就是一个很好得私有化例子。为了能够稳固自己朝中的地位,维护自己个人利益。不断地利用政治手腕来排挤其他维新措施,致使晚清时期两支海上力量(南北洋水师)发展严重失衡,南洋水师几乎流产。

而发展壮大的北洋最后也因为后续资金的不足,和管理上的缺失逐渐表现的外强中干。

正因为国有产业和军事力量大部分私产化,很多主要官员以私产化国有资产来稳固自己得地位和利益,就造成了整体局面的不和谐不统一,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因顾及一己之利而造成了更大的国家损失。

③:对改革认知不彻底,态度不端正。

这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如果对于改革能够彻底认识清楚,很有可能就不会出现以上两点失误。

从洋务运动的主导思想“中学西用”中就能够看出此次改革只针对的是一些皮毛,对一些已经深入骨髓的问题并没有认识到。只是主观的想要通过学习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来稳固清王朝的统治。

关于认知不彻底还可以举一个例子,就是第一批留洋学生,当时中国派出120名十岁左右的幼童赴美留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这些人中有一部分马上就要读大学或者快要结束学期的时候,居然被强制召回了。其原因就是负责监督留学生的吴登子在看到留学生奇装怪服十分生气,在教训这帮留学生时他们面对监督自己的大人并没有下跪。

吴登子上书朝廷,说这帮留学生遗忘祖制,不学无术,在长此以往恐恶习难改。即使学成回国,也报效不了朝廷。

试想如果当时这一百二十名留学生全部学成归来,这对当时的中国改革将会起到什么样的决定性作用,但是当时的清廷并没有意识到,就随便听信了朝臣的谏言,错失了一次绝好的改革资源。

再来讲讲“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这场维新轰动了世界。但是只经营了一百零三天就以光绪皇帝被囚禁,康有为外逃,六君子被杀而结 束。

其实戊戌变法的失败总结就一个原因“操之过急”。

光绪皇帝也许是急于改革,忙于强国,所以忽略了一个重要得细节就是生搬硬套外国的变法手段是否适用于中国此时的国情。

光绪皇帝曾经在几天之内就下达百十余到圣旨,其急于改革的的心情由此可见一二。

而且在没有准备好后路的情况下就决定了裁撤大量的所谓无用衙门,致使上万的官员一下子失业,而且对于失业的这一群人并没有给一个完美的善后。让这些人开始痛恨变法,而那些徘徊于是否支持变法的人们在看到这样的结果,也都不敢靠近变法行动了。

最后致命一击就是根本不了解和守旧派的实力差,光绪在手里并没有王牌的情况下没有选择韬光养晦等待时机,而是选择了在今天我们看来我们鸡蛋碰石头的一种自杀式行动———扳倒慈禧。

慈禧一个靠着政变起家,而且驰骋了政坛几十年的老政客,如果没有相当的实力和背景又怎么会安稳的走到今天,而光绪并没有考虑这些,只是一味地想要快速的完成维新改革,于是听信了康有为等人的建议选择了直面慈禧,最后导致整个维新计划因操作不当而破产。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晚清的每次维新变法都是以富民强国为目的,但是其每次的做法都是治标不治本,对于自身的根本原因一直没有意识到,所以导致了次次维新都以失败结束。

直到民众意识到依靠原来的清朝政治体进行改革是行不通时,中国才正式的走上了维新变法的道路,只不过此时的整体清政府已经变成了维新变法的绊脚石。


小房谈史


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先进的武器打开了清王朝的国门,统治者被惊醒了,被迫割地赔款,为了维护统治,少数开明的官员放眼世界,学习西方的文化,师夷长技以制夷,以恭亲王为首的洋务派发张工业制造,但是只学习工业文明,不从根本制度上变革,注定失败,梁启超康有为代表的戊戌变法只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表面变革,没有广大的群众基础,支持者光绪皇帝没有实权,不能全面深入改革,还触动顽固派的利益,遭到封杀也失败了,慈禧太后去世后接着清朝统治者最后废除科举,主张变革,但清朝名存实亡,辛亥革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华民国建立!


天之尘


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期间大概有70多年的时间,当时的中国国力衰弱,内忧外患,而清政府成了西方列强任意宰割的羔羊。但是我中华国民仍有奋起之士,清政府朝廷仍然有一丝变革之心,比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有各种改良派,但是这些行动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根据题主所问,我认为他们的失败是必然的,如果他们的失败是必然的,那么清政府自然就不会改革成功,我的回答是根据以下几个观点来论证的。

图/以李鸿章为首的地主阶级洋务派合影

图/戊戌六君子

1.清朝是一个日益落后于世界潮流的朝代,虽然统治阶级也曾反复进行社会改革,但是究其原因就在于传统中国内部太过于铁板一块,始终缺乏一种良性的多元化势力。

2.清朝无论是在军事、财政、教育还是外交各方面都是满汉区别对待。比如康熙规定子母炮这种先进武器为八旗专用;嘉庆时期以不能忘记满洲本业为理由下诏八旗兵多用弓箭,少用鸟铳。到了晚清时期,汉军崛起,但清廷极力打压,薪资八旗兵高出很多。在接受外国军事新式训练,选派比例为45:1,其中八旗兵居多,学习洋枪洋炮,除了八旗兵其他人严禁染指。

图/八旗子弟训练完正在休息

在财政方面,清廷宁愿把税务总司交到外国人的手中管理,也不愿意把税务总司交到汉人的手中管理。众所周知教育是晚清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在教育方面,全国各地的同文馆其实是旗人的学堂,晚清改革在选拔人才的制度上很明显是满汉区分对待,满洲优先。

3.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改革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政治方面:中央集权制度本来就有弊端,改革只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不是真正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还有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的束缚。

经济方面: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能给改革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文化方面:中国两千年来的君主专制思想深入人心,以及长期以来儒家“忠君”“三纲五常”等思想的严重束缚,人们的觉醒意识程度不够。

这三个论点都可以足够证明清朝改革失败是必然的,清朝的腐败总有一天会大厦将倾,正是清朝到腐败才有了后来的辛亥革命。


中国历史小课堂


第一次错失的机会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法国主动上门寻求与清朝合作,被清廷拒绝。若清政府与法国结盟,改革开放,向法国学习,请求法国派遣援华专家,利用法国的资金与技术,全力发展工业,鼓励百姓开矿办厂,鼓励工商业,改革科举,逐步普及现代教育,大力兴建铁路,禁止妇女缠足,编练西式军队。十年之内,必有所成,并逐步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第二次是洋务运动,鸦片战争后部分有识之士开始寻找救国之路,积极引进西方工业革命成果。可惜只有官办企业,不许民办,由于官办企业无法盈利,反而增加财政负担,因此无法引爆工业革命,最终甲午战败一场空。

最后一次是清末新政,工业产值年增15%,创造了经济奇迹,清朝逐步近代化,1912年税收达到了惊人的3.2亿两白银,可惜武昌起义的枪声,打碎了清朝的工业化之梦。

综上,若清朝变革成功,就不会有辛亥革命和军阀混战。



当代曹植


清朝也不是全然没有机会翻盘,可惜没落的封建统治对比起世界制度革命大潮来说,其结局必然是被碾碎。

最近在头条一直在写中国古代都城,举个例子,东周战国时期在华夏大地上也是诸国林立,魏国率先启用李悝变法,强魏近百年。楚国用吴起变法而成南国一霸。韩国用申不害变法,变身劲韩。秦国用商鞅变法,最终一统天下。而这些变法的根本就是一定要触及或者剥夺权贵势力的利益,使得贫民百姓的生产力和创造力得以发挥,使得军队和将领赏功罚过,提升战斗力。

清王朝虽说是由当时相对落后的文化的游牧部落统治了相对发达的中原农耕民族,但是随着王朝稳定,除了个别的民族习惯和语言外,大部分被中原文化所同化,是华夏历史的大一统王朝,继承了历代封建王朝的封建思想。君主专制,帝王集权,家国天下,以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阶级来统治万民。到了清代中晚期了西方列强开始了资本主义革命,法王断首,英王放权,倭首维新,议会制取代了帝王家族的一言堂,使得民智大开,去除积弊,进而取得了科技的进步,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

当英帝国马戈尔尼使团来到北京,觐见乾隆皇帝,赠送手枪,铁甲舰模型和高倍望远镜时,乾隆皇帝嗤之乃奇技淫巧之物,还在研究来使到底是一条腿跪还是两条腿跪的问题。而清帝国继续闭关锁国,以农耕为本。但是就是这艘在颐和园玉澜堂展出的模型实物在五十年后开到了塘沽,用鸦片和战舰逼迫清朝打开了大门。

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俄战争,以及甲午海战和后来的八国联军使西方列强和清朝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而清廷国库空虚,屡战屡败,只得采取“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绥靖政策,使得西方列强更加肆无忌惮的瓜分中国。

无论是张之洞的“师法洋夷”,李鸿章的“洋务运动”,还是袁世凯的“小站练兵”,也无论是组建汉阳铁厂,北洋水师,还是建立新军,这些只是皮毛,所有的的一切都不如慈禧老佛爷的千秋盛典,不如一座翻修的清漪园。

如果说清朝在道光咸丰年间被突如其来高维度打击给打蒙了,那么在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确实给了清王朝一次机会,让清王朝有机会开启资本主义改革,但是触及利益面太大,光绪和其党臣资历手段又太弱,结局可想而知。后边所谓的开国会和立宪连清朝自己都不信,那就是闹着玩儿了。

历史当然没有假设,不管清王朝采取什么方法来挽救时局,他的封建统治体制决定了只会量变而不会产生质变,军队再多,战舰再强,也不会改变被历史车轮甩弃的命运。




來去是夢成敗皆空


这期间不是错失了多少机会!而是失去了什么!

1、政治上,它使中国损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的附庸与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2、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他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使中国受到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性冲击. 3、鸦片贸易合法化、华工出国及允许外国人前往内地传教,都使中国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4、外国公使驻京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 5、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对满清王朝刺激较大,开始痛定思痛,进行“洋务运动”. 6、 《北京条约》刚一签字,英、法、俄等公使就立即表示,只要清政府认真“履行条约”,就可以得到“任何援助”.1861年1月,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862年1月,清政府对太平天国事件确立了“借师助剿”的方针,引用外国军队来帮助镇压内乱.


华严


变革的机会晚清政府一直不缺,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在中央以奕䜣为首,地方上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就是以以“中体西用”的思想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军事、民用工业,对外国资本有一定抵制作用,带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建立了海军,巩固了国防;派出留学生,培养人才。然而1895年中日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了,失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次运动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所有的洋务派人物都是在这个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内心里也根本不会也不情愿触碰封建制度的根基。洋务运动如果成功,也只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所谓运动,本质上只是对封建社会的一种修补,洋务运动没有能够突破传统的封建帝制模式,只是在鸦片战争结束后想尽力维护清朝的统治而已。

甲午战败后,1898年光绪帝在康有为梁启超的影响下准备维新运动,这个维新其实就是想象日本的明治维新一样来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国家体制变为君主立宪制,这从根本上就触碰了守旧派的利益,更何况守旧派的头头就是慈禧太后本人,所以戊戌六君子就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血溅菜市口。百日维新成为笑柄,光绪帝成为笼中鸟,水中花,最后还不明不白的死了。而维新派则是要剥夺清朝皇室的权力,要知道,就算是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也是一种议会和皇权的博弈,但是在中国,是永远无法满足的,更何况维新派只是纸上谈兵。另外,当时欧美列强和正在崛起的日本也会压制维新派,将其扼杀在摇篮中。

综上所述,中国在那个时候需要的是一场自下而上的革命,虽然这样比较残酷,牺牲的人比较多,但是事实证明,这个世界一直很残酷,永远都是弱肉强食,我很觉得庆幸,我们的先辈已经替我们挣来了如今这个比较稳定繁荣的时代。


棱镜看点


以前对近代史的了解,仅限于历史课本中的几个大事件,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等,然而这些大事件的内部是怎样的,特别是清廷与这些事件的发生之间的内部关联是怎样的,一无所知,似乎清廷就只是一个空壳,任列强宰割罢了。

然而,最近看书,才发现,其实清廷的抗争并不能说是消极,除去道光年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全国上下仍无觉醒、咸丰年间皇帝面临中法联军西逃至避暑山庄、光绪年间西太后慈禧企图以义和团运动作为民间支持清廷的幌子对抗维新变法,其余的王公大臣倒是一腔热血要变革中国。但直至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出现,之前的所有变法图强都失败了,例如洋务运动学习外国军政、百日维新学习外国宪政等等。以前以为失败的原因在于上层的清廷统治者们不愿意切断自身利益,因此有封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然而最近才发现,更重要的阻碍在于全国上下民众的蒙昧。

为何?正如中山先生三民主义中的军政、训政、宪政三个阶段之说,如若缺乏对民众精神和思想、文化启蒙的“训政”过程,直接从军政而至宪政,在中国是走不通的。你看洋务运动的军政学习,百日维新的宪政学习,都失败了,除却封建官僚阶层、民族资本主义阶层的局限性,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源于民众的阻碍,老百姓并不觉得这些改革于他们而言跟以往的朝代变迁有何不同,并不觉得现在所遇到的千年未有之变局与几千年来的朝代更替有何不同,民众的眼光依然是往回看的,而且只看到一己之私的温饱,只想着求个安稳能活下来,至于如何活、由谁来统治,是不关心的。因此,当变法图强的一些举措损害到自己的生计时(如科举制的废除让从来只把当官作为一生追求的读书人再无出路),民众的反对意见甚至大过上层统治者。所以,孙中山先生所提及的实现三民主义的三个阶段,“训政”其实是必不可少的,民众的启蒙和支持,才能让改革自下而上,才能更为彻底。可惜的是,辛亥革命推翻清廷之后,还来不及践行这些思想,全国一下子没有了主人,各地的军阀互为割据,中山先生在这种割据中,更是看到了民众启蒙的重要性,因为全国上下都认为中国有现今被列强割据的局面,其原因全在于清廷,而把它推翻,便推翻了一大阻碍,中国应当会有另一番全新的局面,但现实并没有给予这种想象中的结果。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全国上下仍是蒙昧的。

总而言之,晚清的中国,错过了许多本可以平等和外国人交往的机会,也无可避免地要被迫接受以武力抗争的方式来自我觉醒,而这种自我觉醒的道路,期间的曲折和付出的鲜血,在今天平和稳定的中国社会看来,是多么地让人惋惜,毕竟,曾经的我们,是那么地愚昧。


爱发视频的小伙


第一次错失的机会就是鸦片战争,这次本有机会厚积薄发,变法图强,可惜错过了。

第二次是洋务运动,鸦片战争后部分有识之士开始寻找救国之路,可惜虽说变法 仍是披着资本主义,实则封建地主专制的腐败丝毫未改,最终甲午战败一场空。

第三次是戊戌变法,本来有着光绪帝的加持,效法日本明治维新,极有可能成功,可惜信了康有为这个妄人,再加上光绪志大才疏,也失败了。

最后一次是清末立宪,全国关注,全民盼望自强以强国,然而满清政府的“皇族内阁”彻底打断了通过变法强国的道路。

通过以上四次,有识之士最终认识的只有革命才能改变旧中国,只有推翻满清才能走向自强复兴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