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悟花


散文:悟花

世間的花都是一種表達,它們的表達是靜態的、默默的。顏色有粉的、白的、紅的、紫的、黃的等等。它們生長的地方也不怎麼講究,有的開在田間地頭、房前屋後、礆畔土塄、山崖峭壁等許多可生長的地方。在沒有風的前提下它是靜態的,一但風臨,它就妖嬈婀娜了許多……

人們是喜花愛花依戀的,取名時有花的影子,形容美好事物有花的名字,詩句裡有花,生活裡更有花;人發展到了無花不歡的境地。花——離人最近的美。花,人觀其形,嗅其味,就覺得知其美了;其實這樣還遠遠不夠,花靜是美,花開是美,花落是美,花德更是美。花是最熟悉、最常見的事物,但我們未必就知花懂花,要想知花懂花你就得悟花。悟花的美,悟花的德,悟花的情,悟花的一生。

散文:悟花

花的一生,就那麼短短几十天。從萌發——含苞——開放——凋零的過程,卻是花整整的一生!這“一生”太短了,卻也太美了,因為太短、太美,人們參照花的一生創造了“韶華易逝”的成語。知你的美太短,我寧願只看你含苞待放的樣子,——這樣至少讓我看不見你落花凋零的悲傷。可這卻是事與願違的。

知其花美的短暫,就悟得惜花的必要。

黛玉有惜花的葬之舉,杜工部有:“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的感花惜別之嘆。唐的無名氏更有:“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的戀花、惜花的深情表述。

愛的深情是疼惜的結果。疼惜是最懂的愛。以花喻人,以人感花,就有了懂的疼惜了

散文:悟花

疼惜的開始是靜靜的承受。花開了,它靜靜地開,不溫不火、不急不燥,你來它開,你不來它也開,你來不來它都得開。開得那麼美,開得那麼豔,開得那麼絢麗燦爛和淋漓盡致。這是怎麼開的呢?這是靜靜地開的。

靜——萬物復甦之基。靜——萬物生長之本。“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的開”,開著屬於自己的那份靜美。等待著春天的手來翻閱……

靜美的花是開在寂寞深處裡的。她在完成春天交給她的那份任務和使命。

散文:悟花

花是春天裡的精華,也是靜靜的花。熱鬧是人的所為。花是最不怕孤獨和寂寞的,怕的是人;因為人最不安分,最怕寂寞和孤獨了。因為人的不安分,花的情就給了人。

花情是花顏、花形和花香,人偏偏喜歡這些,因此花的情就給了人。

人愛花惜喜花就故意“佔有”它,把它戴在頭上,插在髮間,種在房前屋後和臥室裡;甚至把它揉碎碾爛加工成乾花瓣、精油,要麼泡著喝了,要麼塗抹在臉上、發上和身上。佔有到了殘忍的地步,花只有靜靜地受著。

散文:悟花

把花看成花它就是靜物,靜物的東西當然就沒有知覺;如果以花喻人的話就有了知覺,疼痛和殘忍自然就能感覺的到。如果這樣的話,你還如此對待花兒嗎?如果不能,哪是否感知到花德二字?

一顆秋收冬藏的花種,在春天裡開的淋漓盡致的美,讓人們摘、讓人們踩、讓人們戴,讓人們盡情盡致地加工,花兒不疼嗎?既然疼她卻忍著,這不是有德之花是什麼?

人有德富貴吉祥,花有德天地得配。花——天地馨德。花——真善美之人間再現。我們有何理由不感念這“家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人間大美呢?


散文:悟花


散文:悟花


散文:悟花


散文:悟花


散文:悟花


散文:悟花


散文:悟花


散文:悟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