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南京的天险不是长江,而是这道雄关

后周世宗的决战

按照王朴的计划,周显德二年、唐保大十三年(955年)十一月,后周皇帝郭荣以宰相李穀为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前线军事最高长官)兼知庐、寿等行府事(前线最高行政长官),南征淮南。

淮水在冬季是枯水期,水位下降,使这道本就不可靠的“天险”更加脆弱。因此,唐军每年冬天都会专门增兵防守淮水一线,称为“把浅”。可是如今,南唐竟以“疆场无事,坐费资粮”为由,将“把浅”废止了。周军突袭而来,最初竟如入无人之境。

然而,周军在寿州[1]城下遭到南唐清淮军节度使刘仁赡的顽强抵抗,月余不克。李璟以神武统军刘彦贞为北面行营都部署,领兵两万增援寿州;以奉化军节度使[2]、同平章事皇甫晖,常州团练使姚凤统兵三万进屯定远[3],遥为策应。

守住南京的天险不是长江,而是这道雄关

南唐大将刘仁赡死守寿州,简直就是周军的噩梦

次年正月,郭荣得到军报,命李重进火速增援,随即以宣徽南院使向训、端明殿学士王朴、彰信军节度使[4]韩通分掌京师文武大政,自己亲率大军征讨寿州。

亲征,意味着郭荣调整了王朴的计划,他将王朴袭扰之策,变成了大规模战略决战。性急的郭荣太希望能尽快打垮南唐,尽快完成第一个“十年”。

两个月前,郭荣已成功击败蜀军,收复了秦[5]、凤[6]、成[7]、阶[8]四州。那次战役颇为艰苦,要不是视察了前线的赵匡胤一再坚持,他可能已经半途而废了。

想到此,郭荣回首,看了看身后的赵匡胤。如今的赵匡胤气宇轩昂,早已不是高平之战时,那个跟班儿的小保镖了。临阵肉搏、训练士兵、参赞军事,短短两年,赵匡胤成长飞速,该是尝试让他独当一面的时候了。

寿州城下,唐军前线的最高统帅刘彦贞败死杀场,增援的皇甫晖被迫退保清流关[9]。但刘仁赡却依然神情自若,淡定地望着淝水北岸的周军大营。

寿州城自古就是东南第一屏障,依托坚固的城墙和有利的地形,成为拦截北方侵潮的大堤。纵使郭荣亲征又怎样?五百多年前,晋将谢玄以八万精锐,在淝水上痛击秦主苻坚近九十万大军,不仅破灭了苻坚不可战胜的神话,更使得一统北方的前秦顷刻间土崩瓦解。

就让郭荣变成第二个苻坚吧!

二月,淝水北岸,郭荣眉头不展。据谍者来报,万余南唐水军进驻寿州东北的涂山[10],与退往清流关的皇甫晖部形成掎角之势。周军师老城下,一旦疲态稍露,两路唐军就可联合寿州守军里应外合,把数万雄师包圆。尤其是涂山水军,从水路可迅速到达寿州,将淮水两岸的周军截为两段。而周军以骑兵和步兵为主,根本无法与之抗衡。

形势越来越不利,郭荣必须派出一支奇兵,打破唐军的反包围,彻底孤立寿州,重新获得主动。包围寿州的主力军队不能调动,只能找一名智勇双全的大将,率领数千敢死之士,将南唐这些令人讨厌的外围援军清理得干干净净。

几乎没有任何考虑,郭荣便直接把重任交给了赵匡胤。

守住南京的天险不是长江,而是这道雄关

周世宗一征淮南形势图(选自《中国历代战争史》)


赵匡胤的“独立团”

青青河畔草,香风花影摇。淮水两岸,鸡犬绝迹,却无碍春意盎然。蛙声雀语,鱼跃鸢飞,仿佛狼云尚远,战火未漫。

可惜好景不长,一阵地动山摇,惊得万籁悚起。眼见一团黑烟,沿着淮水,扬长而来。

赵匡胤无意欣赏春景,正率领数千精骑狂奔。蛰伏一年,他终于再度登上耀眼的舞台。二月二十六日,赵匡胤饮马涡水,要一举解决涂山的南唐水军。

无论是兵力还是兵种,赵匡胤的“独立团”均占劣势,如果跟南唐水军正面交锋,几无胜算。虽说这数千士兵都是敢死之士,可包括赵匡胤在内,没有人真的想死,尤其是死得毫无价值。

赵匡胤观察地形,立即决定让主力部队埋伏在涡口[11],然后派遣一百多名看上去羸弱不堪的骑兵,到涂山唐军大营附近诱敌。唐军一出营,这一百多名骑兵假装战败,丢盔弃甲玩儿命往西跑。唐军都监何延锡一路狂追,兴高采烈地把一万多南唐水军送入了赵匡胤的包围圈。轰的一声炮响,周军伏兵尽起,唐军溃败,何延锡被斩,五十余艘战舰也从此改姓了郭。

得胜的赵匡胤登上涂山,晚霞迤逦,碧紫金红。这是他从军以来,独立指挥的第一场战斗,打了一个开门红。山下,数千将士欢呼如潮,赵匡胤拔出宝剑,朝着西南方向狠狠挥去。那里,一轮夕阳,已半落云端。

钟鸣清流关

皇甫晖接到涂山败报,面如土色,下令紧锁关门,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关。

这位皇甫晖不是别人,正是赵匡胤出生前一年魏州兵变的始作俑者。那场兵变最终逼死了唐庄宗,把唐明宗送上了皇帝宝座。从此,皇甫晖的名字被载入史册。

皇甫晖是典型的骄兵悍将,但却很有气节。契丹灭晋后,已经升任刺史的皇甫晖不愿事辽,于是投奔南唐,逐渐成为江南大将。他为人持重,颇得军心,周人对他很是忌惮。

只是皇甫晖虽然名声显于外,仕唐以来却未建功勋。他手中有精兵数万,号称十五万,但自从撤至清流关,就再没上过前线。

以逸待劳?畏周如虎?

答案可能不重要了,因为昼夜兼程的赵匡胤“独立团”业已杀到清流关外的曲亭山。

滁州城扼守江宁西北门户,城北的清流关更是地势险要。清流关外,曲亭之山,群峰逶迤,沟壑纵横,石陡林密;雄关两侧,更是悬崖峭壁,山高谷深,仅有一条小路从关下通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端的是“金陵锁钥”。

守住南京的天险不是长江,而是这道雄关

清流关遗址

面对金汤之池,大周数千勇士都在心里打鼓,毕竟敌我过于悬殊。

赵匡胤却很淡定,借着夜色,安营扎寨。他一面发放干粮,一面拍着胸脯向勇士们保证:“别担心!明日正午,我带你们破敌!”

漆黑的曲亭山中,唯余清流关上的残火。赵匡胤看着那一点余光,心中又起波澜:明日过后,定叫你江南之人,闻我名而丧胆!

次日一早,皇甫晖听说关前有人叫阵,急忙登关眺望,这一望不要紧,差点笑掉他的大牙。只见关前的周兵稀松,人人面带苦色,就凭这也来攻关?你们也忒瞧不起我大唐的将帅!

门轴转动的巨响中,皇甫晖披挂上马,率军出关。在中原杀人如麻的他,早就憋坏了,要用这数千周军,重新为自己的宝剑开光。

皇甫晖信心满满地在曲亭山下布好阵,忽听身后一阵骚动;回头望去,清流关上一片混乱,赵匡胤神兵天降,从关后掩杀出来。原来赵匡胤早就暗访周围村民,发现了一条绕到清流关背后的小路。他留下部分兵力在关前诱敌,自己则暗中绕过雄关,只待皇甫晖出阵,便一声令下,杀上关来。

皇甫晖方寸大乱,他忘了清流关还未完全沦陷,甚至忘了自己手里有数倍于敌人的兵力,急忙率军向后方撤退。

号称固若金汤的清流关,就这样一场正经的大战都没打,拱手让人了。


守不住的国门

皇甫晖恨不得飞马踏隼,一路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总算没有落在赵匡胤手里,逃回了滁州城[12]。只是滁州刺史王绍颜跑得更快,听说清流关破,早已弃城而逃。城中人心惶惶,一片狼藉,根本无法组织战斗。

气急败坏的皇甫晖下令毁掉吊桥以自守,可是来不及了,因为紧随其后的赵匡胤已经率领精骑杀过护城河,直抵滁州城下。

糟糕的是,惊慌失措的皇甫晖仍然没有搞清赵匡胤有多少人;更糟的是,他现在连自己有多少人也搞不清了。

无奈之下,皇甫晖登上城楼,朝着咄咄逼人的赵匡胤喊道:“喂!你我不过是各为其主!你让我列好队伍再跟你决一生死!”

赵匡胤听了哈哈大笑:这种狗屁要求也好意思公开提出来?好吧,也就碰上了我赵匡胤,反正正午没到,就让你再多蹦跶一会儿吧。

赵匡胤欣然应允,皇甫晖喜出望外。

皇甫晖一步并作三步,从城关上飞奔而下,整饬队伍,来迎战赵匡胤。

实诚的皇甫晖又被骗了。

守住南京的天险不是长江,而是这道雄关

滁州皇甫山,相传皇甫晖死后,化为山神

赵匡胤哪会真给他留时间。眼见皇甫晖和唐兵松懈下来,他突然抱住马脖,两腿用力一夹,那骏马立刻跃阵而出,犹如一杆飞箭,瞬间突入皇甫晖的军阵。

“我只取皇甫晖,其他人都不是我的敌人!”

雷壑未绝,长剑已落。还没缓过神儿的皇甫晖,脑袋上重重挨了一记,眼前一黑,当即被赵匡胤夹下马来。

唐军见主帅被擒,全无斗志,齐刷刷扔了兵器。和皇甫晖双双支援寿州又双双逃回滁州的姚凤,也跟他一起,双双做了阶下囚。

滁州城头,大唐的旗帜被撕扯而下,大周的旗帜冉冉升起。正午的太阳正好掠过城头,把滁州内外照得金光灿灿。周围的寺庙皆敲响了正午的钟声,仿佛不约而同,为赵匡胤的胜利庆贺。[13]

皇甫晖再度醒来,已经作为战利品,被送往郭荣的行营。面对郭荣,受了重创的皇甫晖毫无惧色,欲坐则坐,欲卧则卧。最后,他躺在御帐里,从容地说道:“我并非不尽力国事,只是北人骁勇,南人胆怯。我在晋国戍边的时候,常与辽人作战,从没见过这样精锐的部队。”

说罢,皇甫晖闭上双目,拒绝疗伤,数日而逝。有赵匡胤这样的对手,他败得心服口服。

相传皇甫晖的灵魂化作山神,继续守护滁州。曲亭山也改称皇甫山,后世再未易名。

只是活皇甫尚不能守住国门,死山神就更无能为力了。



[1] 寿州,清淮军会府,今安徽省六安市寿县。

[2] 奉化军节度使,治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

[3] 定远(今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东南)。

[4] 彰信军节度使,治曹州,今山东省菏泽市曹县西北。

[5] 秦州,雄武军会府,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西北。

[6] 凤州,今陕西省宝鸡市凤县东北。

[7] 成州,今甘肃省陇南市成县。

[8] 阶州,今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东南。

[9] 清流关,今安徽省滁州市西北。

[10] 涂山,今安徽省蚌埠市西。

[11] 涡口,涡水入淮水处,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东北。

[12] 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

[13] 《国老谈苑》卷一“滁州午钟”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