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和清朝開國太祖有什麼區別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國瑞,[1]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人,[2][3]漢族。原名重八,[4]後取名興宗,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後改名為“元璋”。明朝開國皇帝,年號洪武。

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覺寺,[5]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起義反抗元朝,[6]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佔集慶路,

將其改名應天。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命徐達、常遇春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 為號召,舉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統治。洪武元年(1368年)初,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7]年號洪武。同年秋攻佔大都,結束了元朝在全國的統治。又平定西南、西北、遼東等地,最終統一全國。[8]

明太祖朱元璋和清朝開國太祖有什麼區別


朱元璋在位期間,政治上廢丞相和行中書省,設三司分掌權力,進一步的加強了中央集權,[9]嚴懲貪官和不法勳貴[10];軍事上實施衛所制度;經濟上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興修水利,解放奴婢,減免稅負,

派人到全國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戶口等[11][12];文化上緊抓教育,興科舉,建立國子監培養人才[13];對外確立了“不徵之國”[14]。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史稱洪武之治。[15]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歲,廟號太祖,諡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明孝陵。[16]傳位其孫朱允炆。節令食品

明太祖朱元璋和清朝開國太祖有什麼區別


由於寒食節的冷食習俗移植到清明節,我國北方一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在山東,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據說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說吃了眼睛明亮。晉中一帶還保留著清明前一日禁火的習慣。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儀式後,將祭祀食品分吃。

晉南人過清明時,習慣用白麵蒸大饃,中間夾有核桃、棗兒、豆子。關於民間寒食習俗的記載,幾乎是突然地出現在東漢的文獻中,主要集中在山西地區。即使在寒食習俗頗為盛行的唐宋時代,其傳播範圍也不出北方。晉陸翽《鄴中記》最早談到寒食中的特殊食物:“寒食之日作醴酪,煮粳米及麥為酪,搗杏紅煮作粥。”直到唐宋時期,人們仍在食用這種涼大麥粥。

明太祖朱元璋和清朝開國太祖有什麼區別


我國南方部分地區清明節時有吃青團的風俗,青團又稱清明餅、棉菜饃餈、茨殼粿、清明粑、艾葉粑粑、艾餈、清明果、菠菠粿、清明粿、艾葉餈粑、艾粄、艾草糕、清明糰子、暖菇包、艾草青團等等。在閩南僑鄉,每逢清明節必定做一些糕、粿和米棕,在清明節前後讓家人食用。上海舊俗,用柳條將祭祀用過的蒸糕餅團貫穿起來,晾乾後存放著,到立夏那天,將之油煎,

給小孩吃,據說吃了以後不得疰夏病。在浙江湖州,清明節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墳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帶的乾糧。俗話說:“清明粽子穩牢牢。”清明前後,螺螄肥壯。吃藕是祝願蠶寶寶吐的絲又長又好。吃發芽豆是博得“發家”的口彩。吃馬蘭頭等時鮮蔬菜,是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楚漢傳奇:劉邦很聰明知道自己攤上大事了 找來蕭何解決問題

明太祖朱元璋和清朝開國太祖有什麼區別


中國曆朝歷代都有開國功臣,沒有這些開國功臣的輔助,那些開國君主顯然難成大事。比如漢高帝劉邦手下的蕭何、張良、韓信等,明高帝朱元璋手下的徐達、常遇春、劉基等。

明太祖朱元璋和清朝開國太祖有什麼區別


後金開國君主努爾哈赤之所以能夠崛起,統一女真各部,繼而稱汗建立後金,他手下的五大猛將是最大功臣,史稱“後金開國五大臣”,分別是瓜爾佳·費英東、鈕祜祿·額亦都、佟佳·扈爾漢、覺爾察·安費揚古、董鄂·何和禮。

瓜爾佳·費英東生於公元1562年,比努爾哈赤小三歲,他是瓜爾佳分支蘇完瓜爾佳族長的兒子,年輕時隨族長父親歸順努爾哈赤,從此成為努爾哈赤的得力猛將,對努爾哈赤忠心耿耿。費英東天生勇武,屢立戰功,能一個人打跑一支軍隊,人稱“萬人敵”。公元1620年,費英東在與明軍作戰的前線軍營病死,終年58歲,五大臣第一個去世。

鈕祜祿·額亦都生於公元1562年,年幼時雙親離世,靠親戚撫養成人,努爾哈赤計劃起兵前夕,兩人已經是知己好友。努爾哈赤決定起兵,額亦都堅定擁護和支持,是努爾哈赤最早的忠心部下之一。額亦都驍勇善戰,追隨努爾哈赤起兵未嘗一敗。公元1621年,額亦都因病在前線軍營去世,終年59歲

明太祖朱元璋和清朝開國太祖有什麼區別

佟佳·扈爾漢生於公元1576年,年輕時隨父親歸順已經起兵的努爾哈赤,被努爾哈赤收為養子,他為報答知遇之恩,每次戰鬥總是身先士卒。在著名的薩爾滸之戰中,扈爾漢表現相當出彩,擊殺了著名的明軍將領劉綎。公元1623年,扈爾漢在一次與明軍的對陣中戰死沙場,終年47歲。

覺爾察·安費揚古生於公元1559年,年輕時隨父親追隨努爾哈赤起兵,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他幾乎每場戰鬥都有參與。公元1622年,安費揚古在一次與明軍的對陣中戰死沙場,終年63歲。

董鄂·何和禮生於公元1561年,是董鄂部落族長的兒子。努爾哈赤起兵時勢單力薄,為了聯姻增強實力,他把長女東果格格嫁給了何和禮,自此追隨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對明朝作戰。公元1624年,何和禮在前線軍營病死,終年63歲,五大臣最後一個去世。

明太祖朱元璋和清朝開國太祖有什麼區別


明太祖朱元璋和清朝開國太祖有什麼區別


明太祖朱元璋和清朝開國太祖有什麼區別


努爾哈赤在公元1626年去世,也就是說,他的五大臣全都在他之前去世。五大臣的去世年分別在1620年、1621年、1622年、1623年、1624年,也就是一年去世一個,不知這個相當有意思的去世年是否巧合,還是事出有因。

難怪努爾哈赤在何和禮去世時痛哭不止,說道:“與我出生入死、並肩作戰的五大臣,居然沒有一個留下來給我送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