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丨《邊城》講解

乾貨丨《邊城》講解

一、 課文回顧

一、《邊城》篇目解讀

全書內容梗概:

在川湘交界的茶峒(今湖南花垣縣邊城鎮)附近,小溪白塔旁邊,住著一戶人家。獨門獨院裡,只有爺爺老船伕和孫女翠翠兩個人,還有一隻頗通人性的黃狗。這一老一小便在渡船上悠然度日。茶峒城裡有個船總叫順順,他是個灑脫大方,喜歡交朋結友,且慷慨助人的人。他只有兩個兒子,老大叫天保,像他一樣豪放豁達,不拘俗套小節。老二的氣質則有些像他的母親,不愛說話,秀拔出群,叫儺(nuò)送。小城裡的人提起他們三人的名字,沒有不豎大拇指的。端午節翠翠去看龍舟賽,偶然相遇相貌英俊的青年水手儺送,儺送在翠翠的心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巧的是,儺送的兄長天保也喜歡上了翠翠,並先儺送一步託媒人提了親。兄弟兩人都決定把話挑明瞭,於是老大就把心事全告訴了弟弟,說這愛是兩年前就已經植下根苗的。弟弟微笑著把話聽下去,且告訴哥哥,他愛翠翠兩年前的事,做哥哥的也著實吃了一驚。

然而此時,當地的團總以新磨坊為陪嫁,想把女兒許配給儺送。而儺送寧肯繼承一條破船也要與翠翠成婚。爺爺隱約曉得孫女的心事但卻無法確定是哪個,多次徵求她的意見,小女孩兒羞怯的心理卻無法讓她說出口,不斷逃避著這個問題。隨著時間的逝去,兄弟倆決定採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達感情,讓翠翠自己從中選擇。儺送是唱歌好手,天保自知唱不過弟弟,心灰意冷,斷然駕船遠行做生意。碧溪邊只聽過一夜弟弟儺送的歌聲,後來,歌卻再沒有響起來。老船伕忍不住去問,本以為是老大唱的,卻得知:唱歌人是老二儺送,老大講出實情後便去做生意。幾天後老船伕聽說老大坐水船出了事,淹死了……碼頭的船總順順把大兒子的死歸咎於老船伕與翠翠,開始對老船伕變得冷淡。然而老船伕對孫女的疼愛,讓他耐不住去問,儺送卻因天保的死十分責怪自己,很內疚,便自己下桃源去了。船總順順也不願意翠翠再做儺送的媳婦,畢竟天保是因她而死。老船伕因此事,不久便鬱鬱而終,留下了孫女翠翠。

打發完爺爺的翠翠,因留戀爺爺而留下來繼續渡船,老軍人楊馬兵熱心地前來陪伴翠翠,並接替老船伕的擺渡工作,船總順順也因老船伕的去世,釋懷了彼此的恩怨,並向翠翠提親,希望翠翠嫁給二老儺送,楊總兵勸慰翠翠接受,等待著儺送的歸來,而文章在此時由“儺送也許永遠不會回來了,也許‘明天’就會回來”戛然而止。

沈從文(1902-1988)原名沈嶽煥,湖南鳳凰縣人,漢族(其父為漢族),但有部分苗族(沈從文祖母是苗族)和土家族(沈從文母親是土家族)血統,現代著名作家(備註:雖然沈從文生活在當代,但是他的作品主要集中在1949年之前,所以只稱之為現代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說代表人物,筆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14歲時,他投身行伍,浪跡湘川黔邊境地區,1924年開始文學創作,抗戰爆發後到西南聯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學任教,建國後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服飾的研究,1988年5月因心臟病突發,在其北京寓所逝世。

創作動機:

《邊城》完成於1934年4月19日,是作者的代表作。關於這篇小說的創作動機,作者說:“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領導讀者去桃源旅行,卻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個小城小市中幾個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牽連在一處時,各人應得的一分哀樂,為人類‘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說明。”全篇以翠翠的愛情悲劇作為線索,淋漓盡致地表現了湘西地方的風情美和人性美,表達了作者對童年故鄉的讚美和眷戀之情。

藝術特色:

首先,從思想內容上看,《邊城》寄託著沈從文先生“美”與“愛”的美學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現人性美的一部小說。《邊城》極力謳歌的傳統文化中保留至今的美德,是相對於現代社會傳統美德受到破壞,到處充溢著物慾金錢主義的淺薄、庸俗和腐化墮落的現實而言的。《邊城》描寫的湘西,自然風光秀麗、民風純樸,人們不講等級,不談功利,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待,相互友愛。外公對孫女的愛、翠翠對儺送純真的愛、天保兄弟對翠翠真摯的愛以及兄弟間誠摯的手足之愛,這些都代表著未受汙染的農業文明的傳統美德。作者極力狀寫湘西自然之明淨,也是為了狀寫湘西人的心靈之明淨。《邊城》寫以歌求婚、兄弟讓婚、外公和翠翠相依之情,這些湘西人生命的形態和人生的方式,都隱含著對現實生活中古老的美德、價值觀失落的痛心,以及對現代文明物慾氾濫的批判。作者推重湘西人的人生方式,也想以此重建民族的品德和人格。

其次,從表現手法上看,《邊城》採用了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特有風土民情。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細膩的心理描寫。心理描寫是對人物在特定環境中的意志、願望和思想感情等內心活動的描繪。或展開人物的美好心靈,或揭露人物的醜惡靈魂,以表現人物的精神狀態和性格特徵。其方法多種多樣:或通過對話、獨白、行動、姿態、面部表情等直接剖析;或採用幻想、夢境間接揭示;或藉助景物描寫、氣氛渲染及周圍人物的反映等側面烘托。本文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人物的幻想、夢境來披露人物心理。翠翠離奇的“胡思亂想”,讓人感到漸漸有了自己心理的少女的孤單寂寞,以及愛情的幼芽時心靈的躁動;翠翠“頂美頂甜”的夢境,展示出對朦朧愛情的甜蜜感受和潛意識裡對愛情的嚮往。二是通過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語言、神態的描寫,形成強烈的暗示,誘使讀者從人物的語言、神態上去體味人物的內心奧秘。翠翠“帶著嬌,有點兒埋怨”地一再央求爺爺丟下渡船上的活回到她身邊,讓人感受到翠翠對爺爺的無比依戀之情。聽著爺爺唱的“那晚上聽來的歌”,“翠翠自言自語說:‘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則讓人感受到情竇初開的翠翠對甜美愛情的神往。二是詩畫般的環境描寫。小說中的環境描寫,不僅烘托了人物的心理活動使人物的情感沉浸在富有詩情畫意的氛圍中,而且為我們展示出湘西邊陲特有的清新秀麗的自然風光。在作者筆下,啼聲婉轉的黃鶯、繁密的蟲聲、美麗的黃昏、如銀的月色……奇景如畫,美不勝收。這些又都隨著人物感情世界的波動而自然展開。或是以黃昏的溫柔、美麗和平靜,反襯翠翠愛情萌動的內心的躁動、落寞和薄薄的淒涼;或是以柔和的月光、溪面浮著的一層薄薄的白霧、蟲的清音重奏,烘托翠翠對儺送情歌的熱切期待,以及少女愛情的純潔和朦朧。

最後,憂傷的基調給予了作品深入人靈魂的悲劇美。《邊城》的憂鬱不是作者故意渲染出來的,而是從作品中自然流淌宣洩出來的。作品的憂傷基調沒有削弱作品的可讀性,反而增加了作品的厚度與魅力。通過幾個主人公的種種悲劇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湘西下層人民不能自主地把握命運,一代又一代繼承悲涼的人生命運的深深慨嘆。

二、同步題型分析

同步練習

1、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1—3題。

(1)黃昏來時翠翠坐在家中屋後白塔下,看天空為夕陽烘成桃花色的薄雲。十四中寨逢場,城中生意人過中寨收買山貨的很多,過渡人也特別多,祖父在渡船上忙個不息。天快夜了,別的雀子似乎都在休息了,只杜鵑叫個不息。石頭泥土為白日曬了一整天,草木為白日曬了一整天,到這時節皆放散一種熱氣。空氣中有泥土氣味,有草木氣味,且有甲蟲類氣味。翠翠看著天上的紅雲,聽著渡口飄來鄉生意人的雜亂聲音,心中有些兒薄薄的淒涼。

(2)黃昏照樣的溫柔,美麗,平靜。但一個人若體念到這個當前一切時,也就照樣的在這黃昏中會有點兒薄薄的淒涼。於是,這日子成為痛苦的東西了。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覺得好像缺少了什麼。好像眼見到這個日子過去了,想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

(3)“我要坐船下桃源縣過洞庭湖,讓爺爺滿城打鑼去叫我,點了燈籠火把去找我。”

(4) 她便同祖父故意生氣似的,很放肆的去想到這樣一件事,她且想象她出走後,祖父用各種方法尋覓全無結果,到後如何無可奈何躺在渡船上。

(5)“人家喊,‘過渡,過渡,老伯伯,你怎麼的,不管事!’‘怎麼的!翠翠走了,下桃源縣了!’‘那你怎麼辦?’‘怎麼辦嗎?拿把刀,放在包袱裡,搭下水船去殺了她!’……

(6)翠翠彷彿當真聽著這種對話,嚇怕起來了,一面銳聲喊著她的祖父,一面從坎上跑向溪邊渡口去。見到了祖父正把船拉在溪中心,船上人喁喁說著話,小小心子還依然跳躍不已。

……

(7)翠翠抱膝坐在月光下,傍著祖父身邊,問了許多關於那個可憐母親的故事。間或籲一口氣,似乎心中壓上了些分量沉重的東西,想挪移得遠一點,才籲著這種氣,可是卻無從把那東西挪開。

(8)月光如銀子,無處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為黑色。身邊草叢中蟲聲繁密如落雨。間或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忽然會有一隻草鶯“落落落落噓!”囀著它的喉嚨,不久之間,這小鳥兒又好象明白這是半夜,不應當那麼吵鬧,便仍然閉著那小小眼兒安睡了。

(9)祖父夜來興致很好,為翠翠把故事說下去,就提到了本城人二十年前唱歌的風氣,如何馳名於川黔邊地。翠翠的父親,便是唱歌的第一手,能用各種比喻解釋愛與憎的結子,這些事也說到了。翠翠母親如何愛唱歌,且如何同父親在未認識以前在白日裡對歌,一個在半山上竹篁裡砍竹子,一個在溪面渡船上拉船,這些事也說到了。

(10)翠翠問:“後來怎麼樣?”

(11)祖父說:“後來的事當然長得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這種歌唱出了你。”

1.第(2)段中說“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覺得好像缺少了什麼”,翠翠成熟的生命中缺少的是什麼?為什麼在這一段中多次用到“好像”一詞?

2.第(1)段和第(8)段的景物描寫各有什麼作用?

3.寫父母的愛情故事對錶現翠翠有何作用?祖父說:“後來的事當然長得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這種歌唱出了你。”為什麼不把這很長的故事寫出來?

參考答案:

1.文中說,“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就是指有所愛的人來填補自己的空虛和寂寞,實際上,翠翠此時所缺的就是愛情。但是,正處在情竇初開時候的她對愛情的渴望還是朦朧的,不甚明瞭的,文中多次用“好像”正是表明這種朦朧的感覺。

2.第(1)段通過描寫黃昏時分,天上的紅雲,杜鵑的叫聲,空氣中泥土、草木、甲蟲的氣味,和渡口的雜亂聲音,突出黃昏的溫柔,美麗,平靜,渲染出世間萬物的勃勃生機,反襯出翠翠內心躁動不安的情緒,和寂寞惆悵的心情。

第(8)段通過描寫月光、篁竹、蟲聲和草鶯的叫聲,渲染了美好、寧靜的氣氛,既烘托了父母愛情的美好,又烘托出翠翠對美好愛情的渴望和嚮往。

3.父母的愛情故事“激活”了翠翠對愛情的渴望和嚮往。祖父講父母的愛情故事,翠翠對母親“神往傾心”,對母親有愛情故事那麼感興趣,正源於自己內心對愛情的朦朦朧朧的期盼。

之所以在這裡不把父母的故事“和盤托出”,一是給讀者留下想像的餘地,二是塑造人物的需要,因為翠翠是作品的主要人物,詳寫父母的愛情故事,勢必削弱對主要人物的描寫。

2、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1—3題。

黃昏照樣的溫柔、美麗和平靜。但一個人若體念或追究到這個當前一切時,也就照樣的在這黃昏中會有點兒薄薄的淒涼。於是,這日子成為痛苦的東西了。翠翠在成熟的生命中,覺得好像缺少了什麼。好像眼見到這個日子過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於是胡思亂想:

“我要坐船下桃源縣過洞庭湖,讓爺爺滿城打鑼去叫我,點了燈籠火把去找我。”

她便同祖父故意生氣似的,很放肆地去想到這樣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且想象她出走後,祖父用各種方法尋覓她都無結果,到後無可奈何躺在渡船上。

“人家喊,‘過渡,過渡,老伯伯,你怎麼的!不管事!’‘怎麼的?我家翠翠走了,下桃源縣了!’‘那你怎麼辦?’‘怎麼辦嗎,拿了把刀,放在包袱裡,搭下水船去殺了她!’……”

翠翠彷彿當真聽著這種對話,嚇怕起來了,一面銳聲喊著她的祖父,一面從坎上跑向溪邊渡口去。見到了祖父正把船拉在溪中心,船上人喁喁說著話,小小心子還依然跳躍不已。

1.翠翠為什麼要“同祖父故意生氣似的”,想讓祖父最後“無可奈何躺在渡船上”?

2.為什麼翠翠會“嚇怕起來了”?

3.“怎麼辦嗎?拿了把刀,放在包袱裡,搭下水船去殺了她!”這句話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是翠翠想象中的爺爺可能會說的話,而不是爺爺真正說過的話。

B.翠翠之所以這麼想,還能編出爺爺和別人的對話,正說明翠翠對爺爺的瞭解,知道爺爺疼她,喜歡她,故意說反話,狠話。

C.翠翠對爺爺是瞭解的,她知道自己一旦離開爺爺,爺爺就會殺了她,這說明了爺爺的兇殘,是對湘西擺渡人野蠻本性的真實寫照。

D.這是翠翠嚇唬自己的話,彷彿自己一旦離開了自己深愛的爺爺,世界就會變得殘酷,連爺爺也會兇殘起來了。其實這只是小女孩的憑空的幻想,反而說明了她對爺爺的依賴性。

參考答案:

1.翠翠感到日子有點痛苦,“好像缺少了點什麼”,她覺得委屈,自然地遷怒到唯一可以向之撒嬌的祖父,她並不當真地胡思亂想著自己出走以後帶給爺爺的懲罰。(注意,翠翠的“懲罰”手段仍然是建立在兩人親情深厚的基礎上,她深知祖父愛她,所以設想讓他嚐嚐失去她的痛苦。)

2.只是這樣一個念頭,就嚇壞了翠翠,她不敢想象沒有祖父的生活,竟不顧爺爺正忙著搖船,一次又一次叫爺爺回家,彷彿晚一點他們真會分開。這是一種依賴感,也是一種孤獨感。

3.C(不是兇殘。可以參考題支D的解說。)


一、專題知識梳理

拓展練習

1、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問題。

我所生長的地方

拿起我這支筆來,想寫點我在這地面上二十年所過的日子,所見的人物,所聽的聲音,所嗅的氣味;也就是說我真真實實所受的人生教育,首先提到一個我從那兒生長的邊疆僻地小城時,實在不知道怎樣來著手就較方便些。我應當照城市中人的口吻來說,這真是一個古怪地方!只由於兩百年前滿人治理中國土地時,為鎮撫與虐殺殘餘苗族,派遣了一隊戍卒屯丁駐紮,方有了城堡與居民。這古怪地方的成立與一切過去,有一部《苗防備覽》記載了些官方文件,但那只是一部枯燥無味的官書。我想把我一篇作品裡所簡單描繪過的那個小城,介紹到這裡來。這雖然只是一個輪廓,但那地方一切情景,欲浮凸起來,彷彿可用手去摸觸。

一個好事人,若從二百年前某種較舊一點的地圖上去尋找,當可在黔北、川東、湘西一處極偏僻的角隅上,發現了一個名為“鎮”的小點。那裡同別的小點一樣,事實上應當有一個城市,在那城市中,安頓下三五千人口。不過一切城市的存在,大部分都在交通、物產、經濟活動情形下面,成為那個城市枯榮的因緣,這一個地方,卻以另外一個意義無所依附而獨立存在。試將那個用粗糙而堅實巨大石頭砌成的圓城作為中心,向四方展開,圍繞了這邊疆僻地的孤城,約有五百左右的碉堡,二百左右的營汛。碉堡各用大石塊堆成,位置在山頂頭,隨了山嶺脈絡蜿蜒各處走去;營汛各位置在驛路上,佈置得極有秩序。這些東西在一百八十年前,是按照一種精密的計劃,各保持相當距離,在周圍數百里內,平均分配下來,解決了退守一隅常作“蠢動”的邊苗“叛變”的。

兩世紀來滿清的暴政,以及因這暴政而引起的反抗,血染紅了每一條官路同每一個碉堡。到如今,一切完事了,碉堡多數業已毀掉了,營汛多數成為民房了,人民已大半同化了。落日黃昏時節,站到那個巍然獨在萬山環繞的孤城高處,眺望那些遠近殘毀碉堡,還可依稀想見當時角鼓火炬傳警告急的光景。這地方到今日,已因為變成另外一種軍事重心,一切皆用一種迅速的姿勢在改變,在進步,同時這種進步,也就正消滅到過去一切。

凡有機會追隨了屈原溯江而行那條長年澄清的沅水,向上游去的旅客和商人,若打量由陸路入黔入川,不經古夜郎國,不經永順、龍山,都應當明白“鎮”是個可以安頓他的行李最可靠也最舒服的地方。那裡土匪的名稱不習慣於一般人的耳朵。兵卒純善如平民,與人無侮無擾。農民勇敢而安分,且莫不敬神守法。商人各負擔了花紗同貨物,灑脫的向深山中村莊走去,同平民作有無交易,謀取什一之利。地方統治者分數種:最上為天神,其次為官,又其次才為村長同執行巫術的神的侍奉者。人人潔身信神,守法愛官。每傢俱有兵役,可按月各自到營上領取一點銀子,一份米糧,且可從官家領取二百年前被政府所沒收的公田耕耨播種。城中人每年各按照家中有無,到天王廟去殺豬,宰羊,磔狗,獻雞,獻魚,求神保佑五穀的繁殖,六畜的興旺,兒女的長成,以及作疾病婚喪的禳解。人人皆依本分擔負官府所分派的捐款,又自動的捐錢與廟祝或單獨執行巫術者。

一切事保持一種淳樸習慣,遵從古禮;春秋二季農事起始與結束時,照例有年老人向各處人家斂錢,給社稷神唱木傀儡戲。旱暵祈雨,便有小孩子共同抬了活狗,帶上柳條,或紮成草龍各處走去。春天常有春官,穿黃衣各處念農事歌詞。歲暮年末居民便裝飾紅衣儺神於家中正屋,捶大鼓如雷鳴,苗巫穿鮮紅如血衣服,吹鏤銀牛角,拿銅刀,踴躍歌舞娛神。城中的住民,多當時派遣移來的戍卒屯丁,此外則有江西人在此賣布,福建人在此賣煙,廣東人在此賣藥。地方由少數讀書人與多數軍官,在政治上與婚姻上兩面的結合,產生一個上層階級,這階級一方面用一種保守穩健的政策,長時期管理政治,一方面支配了大部分屬於私有的土地;而這階級的來源,卻又仍然出於當年的戍卒屯丁,地方城外山坡上產桐樹杉樹,礦坑中有硃砂水銀,松林裡生菌子,山洞中多硝。

城鄉全不缺少勇敢忠誠適於理想的兵士,與溫柔耐勞適於家庭的婦人。在軍校階級廚房中,出異常可口的菜飯,在伐樹砍柴人口中,出熱情優美的歌聲。

地方東南四十里接近大河,一道河流肥沃了平衍的兩岸,多米,多橘柚。西北二十里後,即已漸入高原,近抵苗鄉,萬山重疊。大小重疊的山中,大杉樹以長年深綠逼人的顏色,蔓延各處。一道小河從高山絕澗中流出,彙集了萬山細流,沿了兩岸有杉樹林的河溝奔駛而過,農民各就河邊編縛竹子作成水車,引河中流水,灌溉高處的山田。河水長年清澈,其中多鱖魚、鯽魚、鯉魚,大的比人腳板還大。河岸上那些人家裡,常常可以見到白臉長身見人善作媚笑的女子。小河水流環繞“鎮”北城下駛,到一百七十里後方匯入辰河,直抵洞庭。

這地方又名鳳凰廳,到民國後便改成了縣治,名鳳凰縣。辛亥革命後,湘西鎮守使與辰沅道皆駐節在此地。

地方居民不過五六千,駐防各處的正規兵士卻有七千。由於環境的不同,直到現在其地綠營兵役制度尚保存不廢,為中國綠營軍制唯一殘留之物。

我就生長到這樣一個小城裡,將近十五歲時方離開。出門兩年半回過那小城一次以後,直到現在為止,那城門我還不再進去過。但那地方我是熟悉的。現在還有許多人生活在那個城市裡,我卻常常生活在那個小城過去給我的印象裡。

1.“卻以另外一個意義無所依附而獨立存在”一句中“另外一個意義”指的是什麼?

2.作者所描寫的家鄉人民的純樸、善良與安分,可以用文中的哪一句話概括?

3.作者說“這真是一個古怪地方”,結合全文說說,作者的家鄉古怪在哪裡?

4.以下關於本文的敘述中,正確的兩項是(  )(  )

A.本文作者分別從歷史、地理、民風、民俗、物產、氣候等方面描繪了自己的家鄉。

B.從文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懷念並且熱愛他的家鄉——一個擁有兩百多年曆史的民風淳樸的小

山村。

C.“同時這種進步,也就正消滅到過去的一切”是一種無可奈何的嘆息,反映了作者消極保守的

歷史觀。

D.“那裡土匪的名稱不習慣於一般人的耳朵”暗示那裡民風淳善,幾乎沒有土匪出沒。

E.本文風格恬淡自然,語言清新舒緩,情調略帶憂鬱,具有典型的沈式散文特徵。

參考答案:

1.軍事方面的意義。

2.人人潔身信神,守法愛官。

3.(1)從表面看,即如作者所提,家鄉的建立過程與眾有別,不是由於交通、物產、經濟等原因自然形成,而是出於軍事需要。(2)更深一層看,它的古怪在於其淳樸的民風、祥和的氣氛同作者當時所處的戰爭大環境及其常年作為軍事駐地的身份形成強烈反差。那是一個全無殺戮氣息和戰爭味道的戰爭陣地。

4.DE(A應排除“氣候”一項;B應為“縣城”;C“這種進步”實指軍事上的擴張,全句真實含義是反對窮兵黷武,渴望保留淳樸民風。)

二、專題精講

2、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問題。

溼溼的想念

七十年前,爺爺沿著一條沅水,走出山外,走進那所無法畢業的人生學校,讀那本未必都能看懂的大書。後來,因為肚子的困窘和頭腦的困惑,他也寫了許多本小書和大書,裡面有許多很美的文字和用文字作的很美的畫卷,這些文字與畫託舉的永遠是一個沅水邊形成的理想。

七十年後,我第一次跑到湘西山地,尋回到沅水上游,尋找爺爺一生都離不開的故水故土。

正值冬季,湘西竟還處處蔥蘢青翠,與北方都市的昏灰底色成鮮明對比。山還是那座山,灣依舊是那道灣,但橋已不是那座橋,房也不是那幢房,人是新人物,事是新故事了。鳳凰城鎮裡風味獨特的吊腳樓,也被速生的鳳頭磚瓦樓漸漸替代,這片土地已悄悄變了模樣。

看不到了,爺爺,你的印象或者只是你的夢想。你筆下的那種種傳說、風情和神奇故事,我怎麼想像它們曾經在這山地水域中發生過,流動過,輝煌過,閃耀過?而眼前這支清流,亦負載,亦推託,一點也不動聲色。

而我回到這裡,並不是要尋找你七十年前的起點,有多少風景將永遠不能回來,我只想讀一讀你的天地,這裡有著必須刻意維護而能留存下去的東西。

在水邊長大、水邊懂事,爺爺的第一所學校就是這條沅水。他在自傳中說:“我感情流動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給予我的影響實在不小。”“我幼小時較美麗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離。我的學校可以說是在水邊的。我認識美,學會思索,水對我有極大的關係。”

水給爺爺三樣東西:

水給了他想像力和自己的思索方式。爺爺認識字,是從私塾小學校開始,而他認識課本上無從寫出的豐富人生,卻是在校園外,老街店鋪,橋頭渡口,水上人家……沒有誰來教他,他用眼睛、耳朵和機敏的鼻子接受水邊的光色、聲音和氣味給予一顆小小心靈的感覺,把各種事物的內容和意義在遊戲中黏合起來,豐富自己的想像。最終凝聚為他對生活對世界的獨特思索。

水給了他堅忍柔韌的性格。爺爺曾說過:“水的德性為兼容幷包,從不排斥拒絕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離奇不經事物,卻也從不受它的玷汙影響。水的性格似乎特別脆弱,且極容易就範。其實則柔弱中有強韌,如集中一點,即涓涓細流,滴水穿石,卻無堅不摧。水的性情品格,恰好是爺爺一生境遇和麵對境遇時處事方式的寫照。他是那麼溫和,又是那麼倔,倔得從從容容。

水激發他對人世懷抱虔誠的愛與希望。正如爺爺說過的那樣:“水教給我黏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樂,並做橫海揚帆的美夢”,“美夢”中蘊含著他的人生熱望。他執著地用自然的美,人性的美,古代文明的美編織樸實單純的理想。雖然他不奢望以此取代社會理想,但是他熱切地希望能為百病纏身的民族一些健康的記憶、美好的夢想。

爺爺曾說:“值得回憶的哀樂人事常是溼的。”此時我的眼睛也是溼的了,誰能體會他那種熱情洋溢之中的憂慮,幽默後面的隱痛,微笑之間的悲涼,悲涼之外的深重的愛!很多年,我們和他一起生活,可是我們不懂。水邊學校水邊書,我是否來得太晚?

爺爺,有一天我要送你回來,輕輕地,回到你的土地,回到你的風景裡。那風裡雨裡,透明的陽光裡,透明的流水裡,有我溼溼的想念,永遠永遠。

(取材於沈紅《溼溼的想念》)

註釋:①本文中的“爺爺”指作家沈從文(1902—1988)

1.文章第一段指出“這些文字與畫託舉的永遠是一個沅水邊形成的理想”,說說這“理想”是什麼?

2.結合“溼”字在文章中的特定含義,說說為什麼沈從文認為“值得回憶的哀樂人事常是溼的”?

3.沈從文從二十歲起就離開了家鄉,有位評論家卻說“沈從文在一條長達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輩子”。結合本文,談談你對這種說法的理解。

4.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  )(  )

A.本文側重描述故鄉的風景和水邊的生活對沈從文一生不可磨滅的影響。

B.文中的“書”有的地方指爺爺的創作,有的地方比喻大千世界、豐富人生。

C.“水”的兼容幷包、柔弱中有強的品德賦予了爺爺溫和而倔強的性格。

D.結尾一段表達了作者在爺爺的有生之年陪伴他回到故鄉的熱切和憧憬。

E.文章通過回到爺爺故鄉的所見所想,集中表達了物是人非的歷史滄桑感。

參考答案:

1.用自然的美、人性的美以及古代文明的美,為民族喚回一些健康的記憶、美好的夢想。(解析:仔細閱讀原文,便會發現這句話中“沅水邊形成的理想”也就是第10段中“爺爺”自己所說的“美夢”。作者在引用了“爺爺”的話後,緊接著就對“美夢”的內涵作了全面的闡釋。)

2.因為值得回憶的人、事,往往是與河流密切相關的,浸潤著深沉情感的,鮮活、流動、有生命的,令人感動、催人淚下的。意思對即可。(解析:水給了沈從文三樣東西:此中有“熱情洋溢之中的憂慮,幽默後面的隱痛,微笑之間的悲哀,悲涼之外沉重的愛”由此可以把握“溼”的含義)

3.二十歲以前生活在沅水邊的土地上(或生活在沅水上),二十歲以後生活在對這片土地(或沅水)的記憶裡。意思對即可。(解析:根據第6段“在水邊長大。。。爺爺的第一所學校就是這沅水”和第12段”儘管爺爺從20歲就離開了家鄉,但這一片水土上的光輝,在爺爺的生命中終生不滅”)

4.D E(根據原文倒數第二段“我還記得爺爺最後的目光”可知沈從文已故去。根據第三段“山還是那座山……房也不是那幢房,人是新人物,事是新故事了……”並非集中表達物是人非之感,而是藉此表達對爺爺的懷念之情)

三、專題過關

3、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問題。

月碎沱江

夏磊

①一場暮春時節的雨,偏偏在我們將離開鳳凰的時候淅淅瀝瀝地下了起來,使得本來就浮在心裡的一絲悵惘更加地揮之不去。

②雨是在清晨的時候下的,滴答滴答的雨聲早已把我喚醒,我沒有隨即起來看雨中的小城,卻努力地一點一點拼接昨夜的殘夢,尋找鳳凰留給我的和我在鳳凰感受到的一些別樣的東西。可是,我的夢裡沒有出現沈從文先生清瘦的身影,也沒有浮現湘西如畫的風景,以及翠翠姑娘俊朗的笑靨,卻依稀閃爍著昨夜沱江裡滿江的河燈和輕波里散碎的月影。

③是的,也許我真的還沒有走近湘西,也許我從一開始就錯帶了那點傷感的情緒,也許沈從文的筆端流淌出來的從來就只有愛,我不甘心就這麼匆匆地來去沒有感覺。那麼,我是該帶著預定的情懷去尋找那遠去的愛,還是該帶著愛去走進沈先生博大的情懷呢。

④初到鳳凰的時候,作協的黃世英主席就給我佈置了寫篇散文的作業,他說這裡一定有能夠打動你的地方。坦率地說,我的確有些感慨,有些領悟,有些追思,甚至還有些嘆息,然而當所有這些紛亂地交織在一起時,我好幾次拿起了筆又無奈地擱下。該從何處落筆呢。我知道沒有湘西這片神奇的土地就孕育不出沈從文這位一代文豪;而沒有沈從文,湘西怕也只能長久地悄無聲息地美麗著。還有,翠翠在哪裡,我能尋訪到她嗎,我能把筆尖輕輕地落在她的渡口去探問遠方的行人有沒有回來嗎?世界上有的地方會因為一個人的存在而聲名遠播,可這個地方卻因為一個並不曲折且的沒有結果的愛情故事及一位故事中的純樸的女孩而讓無數人踏歌尋翠,唏籲不已。

⑤夜幕裡的沱江是安靜的,卻也在不息地流淌著。倒影在水中的半輪明月,正被水面的波紋分成許多碎塊,閃爍著,盪漾著,緩緩地移動著。在另一個叫酉水的河裡,月亮該也一樣像一群金色的精靈吧,那水邊叫茶峒的街市不知會不會還和昔日一樣寧靜。

⑥茶峒就是沈從文筆下的“邊城”,我試著向鳳凰的人打聽,他們告訴我,茶峒離這裡不近,是個小鎮,比鳳凰小許多,也破舊許多。我沒有接著問下去,沒有問他們知不知道翠翠,我相信他們會肯定地回答我,但我想問的是一個真實的人,就像打聽老家的一個故人。聽說在茶峒的一個小島上有一座翠翠的雕像,是一幅沉思的模樣,後面還有那隻大黃狗。我無法想像雕像的動作和表情,其實也不願去設想。忽然似乎明白了,翠翠應該是沒有固定形象的,她就應該像倒影在水中的月亮一樣,以不同的姿態、不同的美麗留在不同人的想像裡,時間越久遠,就越朦朧。

⑦我可以承受沈先生的離去,我可以在鳳凰的老街上,或在我的書桌前深切地緬懷他。但是,我不願接受翠翠的不存在,我相信她曾經就生活在這一帶,我知道因為她的存在,這裡後來就有了許多叫翠翠的女子,鳳凰就出現了許多叫翠翠的店鋪客棧。在街邊上,我隨手翻開一本書,書中有兩句詩一下撞進了我的眼簾。“渡口一條烏蓬船,彷彿夢境淚溼衫。”茶峒,你真的就在這沱江的上游?翠翠,你真的只能留在人們的夢境裡嗎?

⑧然而有些東西是仍然能實實在在感受到的,並且可能永遠不會變,那就是沈先生筆下的湘西純樸的民風。在鳳凰虹橋橋頭的街市上,有一些年老的婦女在賣著銀飾。她們並不太說話,她們更多的是默默擺弄自己的貨物,她們愛這些東西,她們是想客人們也像她們自己一樣愛上這些東西。他們並不悠閒地過著自己的日子,仔細把玩自己的東西,他們不會對外鄉人顯出特別的殷勤,也不會流露出冷漠。他們的言語不多似乎是告訴你,你就是一個尋常的過客。

⑨在沈從文筆下多次描寫了湘西的月色。“月色極其柔和,溪面浮著一層薄薄的霧。這時節對溪若有人唱歌,隔溪應和,實在太美麗了。”沈從文當然知道,這世界每天都在變,湘西也會跟著變,但他同時知道,不變的或許只有這永恆的故鄉的明月。即使他看到今夜江中的碎月,他也一定會認為,這樣的月亮正可以灑滿一條江。

⑩難怪我在看《邊城》時總有一絲莫明的傷感,原來這裡面有沈從文那麼深沉的情感,那麼厚重的嘆息,那麼執著的呼喚。這種情緒不知打動了多少人。

翠翠是那麼美好,她的身上集中了人世間最珍貴的美,然而翠翠又是悲劇的,她的相依為命的爺爺老去了,愛她的人為她“淹壞了”,而她愛的人卻已遠走他鄉。“這個人也許永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11我無法迴避內心的傷感,我知道很多人就因為這句話而來到鳳凰,我懂得愛是一種至真的美。而一種沒有結果的愛呢,或者說一種似有似無的從未表達過的愛呢,它也美嗎?

12鳳凰漸漸模糊在雨霧裡,聽濤山也變得亦真亦幻。我忽而又想起了昨夜的一江河燈。河燈只碗口大,中間點著個小小的蠟燭,放燈的人在上游把河燈放下,河燈就隨著沱江的輕波緩緩流去。據說每一個河燈都寄託著人的一個心願或一個祝福,它會一直飄到你看不見的地方,然後出現在你要祝福的人的夢裡。有一會兒,我恍惚得分不清哪些是河燈,哪些是星星,哪些是沱江裡的碎月。

(選自《散文》2005年11月號,有刪改)

1.仔細閱讀第⑥段中的劃線句,作者在其中表達的意思是

(2分)

2.細讀第⑦段畫線的句子,簡析作者在其中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3.第⑧段中,作者對“一些年老的婦女”進行了描寫,請分析他這樣寫的用意。(3分)

4.下列各項對本文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6分)

A.文章的開頭結尾都寫到了一江河燈,形成一種迴環往復的美。

B.第⑤段運用了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了水中月亮的美。

C.《邊城》裡,那深沉的情感和嘆息呼喚“我”來鳳凰尋找翠翠。

D.作者在鳳凰尋找翠翠,實際上是尋找一種心中美好純潔的東西。

E.開頭就寫雨,烘托了作者讀《邊城》時總有的莫名傷感與惆悵。

F.第11段的問句,表現了作者對似有似無從未表達過的愛的懷疑。

5.本文多次描寫了“碎月”,請分析“碎月”在文中的寓意。(3分)

6.第⑩段中作者說:“翠翠是那麼美好,她的身上集中了人世間最珍貴的美”。請你結合課文《邊城》,談談為什麼作者說翠翠身上“集中了人世間最珍貴的美”?(4分)

參考答案:

1.小說中的翠翠形象給作者的印象太深了,他感覺她就生活在現實中,自己和她太熟悉了,就像老家裡的一個故人;作者希望翠翠身上的美存在於現實生活中。(答對一點給1分。抓住“真實的人”和“故人”兩方面,言之成理,且語言通順即給分)(2分)

2.這裡作者採用第二人稱的手法向翠翠發問,他是明知故問,表達了作者希望翠翠能出現在現實生活中的強烈願望;或:在湘西鳳凰城尋覓“翠翠”而不得的失落與遺憾。(答對一點2分)

3.作者這樣寫是對前一段問句的回答(或呼應)(1分)。翠翠不只是作品中的一個文學形象,而是千百個湘西普通純樸勞動婦女的化身,她就生活在我們中間;或:作者這樣寫,再次說明了湘西勞動婦女純樸的美的形象,是這裡人們樸實的美使得沈從文創造出了翠翠的文學形象。(答對一點給2分)

4.B F

5.“碎月”在文中象徵著沈從文對故鄉湘西的愛,這愛永遠不變,灑滿沱江(1分);或 “碎月”在文中象徵著翠翠和湘西人們純樸的美(或湘西的人性美、人情美),它永遠不變並以不同的姿態呈現在人們的眼前(1分);表達了作者的一種傷感情緒(1分)。(答對一點給2分,答對兩點給3分)

6.《邊城》中的翠翠,是沈從文嚮往的優美人性與人生的化身,(1分);這個湘西少女的形象是清純的。她純真聰慧、像一隻小鹿那樣活潑健美。她水滴般明澈清透,又充滿青春的美。她熱情,純真,從不發愁,從不動氣,表現出淳樸的形象美;她人天真活潑、勤勞、善良、淡泊,表現出善良的人性美;她情竇初開、渴望愛情,和儺送相互深愛著對方,既沒有山盟海誓的豪言壯語,也沒有離經叛道的駭世之舉,表現出樸素純真的愛情美。(答對兩“美”給2分,語言規範流暢1分)

四、作業

15長寧一模-20分

為廢墟留影

  胡廷楣

①一大早,我去了廢墟。又見到了那隻花貓。白天不見它的蹤影,清晨,天微微亮的時候,它臥在門楣上睡覺,門早就拆了,它就像是懸在空中。

②每一次,它都是被我驚醒的。醒來了,便呆呆地看著我。這是一隻傻貓啊,你以為誰都是你的舊主人嗎?這裡成為廢墟那麼多日子,還呆在那裡,等著什麼呢?

③說是廢墟,其實是工地。住戶搬走了,拆了好幾條弄堂,只留下沿馬路的那幾間,保留水電,臨時給農村來的工人住著。似乎還是鄉野的習慣,有人不免在瓦礫堆裡面,用鐵鍬開出小片的地來點豆種瓜,南瓜的藤已經蔓延到了籃球場那樣大,開出了黃花。星星點點的紫色,是扁豆的花,和無主的牽牛開在一起。

④一個婦人從地裡走回來,手中是一把鮮嫩的山芋秧子,這就是時鮮菜了。

⑤彼此寒暄。“做飯了?”“拍照嗎?”

⑥我來這裡已經十多次了,拍照拍得流連忘返。

⑦一架上閣樓用的梯子,腳步擋已經凹下去了,那是赤著腳無數次上下的痕跡,就這樣扔在草叢中了。用自來水管焊接成的曬衣架,依舊像雷達的天線那樣矗在曬臺上。腳桶和馬桶,被稱為“子孫桶”,是哪位“家主婆”當年的陪嫁?現在遺留在斷磚爛瓦之間,無人問津。有一扇磨,紋理已經不太清楚了,想來以往過年的時候磨糯米粉的,現在倚在牆角下,和兩隻甏和一份購糧證的封套扔在一起……在廢墟中找到的東西,大多數是未來的新房中沒有位置的。即使風吹雨打,依舊可以看出那些東西用得非常小心,大約主人丟棄時還戀戀不捨。

⑧一開始我頗為悠閒,總是先拍幾張樣子,回家放大了,細細地看,然後再去重新拍過。意識到需要只爭朝夕,是因為四五天後,我找到的每一件東西,大多數第二天就不見了。一個曙光熹微的早晨,終於發現一個拾荒老太,渾濁而敏銳的雙眼一寸寸搜索著廢墟,拖著巨大沉重編織袋蹣跚而行。

⑨酒瓶是廢墟中最多的,是臨時借住的農民工的棄物。我取了幾隻,放置於一截破牆上,透明的,還有乳白、淺棕、墨綠的。讓我詫異的是,每一次從各處找到酒瓶,排好,拍照,第二天總是被石子擊破,飛濺的碎玻璃落在亂草叢中。茫然四顧,只見邊上有一條是農民工上下班的小道,便知原來他們雖然長大,依舊有著幾分玩心。殘留在牆上的半個瓶子,玻璃的裂紋被陽光一照,非常藝術,便再拍。拾荒老太沒有這等心情,她翻檢碎玻璃,沒有找到完整的酒瓶,扭過頭來恨恨地喃喃地罵著缺德之類。

⑩有一天,我在一堆草叢中發現了六輛玩具汽車。都是隻有指頭長的小車,很舊了,輪子還能動。小孩都是喜新厭舊的,或許小主人已經長大,有了新的玩物,便棄之不顧。我小心撿入塑料袋,在廢墟中到處擺,總是擺不成一張照片。讓六輛車魚貫於一雙孩子的棄鞋之間,如小人國一樣,又太做作了。最後找到一處斷牆,排起來好像是“懸崖勒車”,這才有點意思。有人在背後牽動著我的衣襟,原來是婦人的孫子,他想要那些汽車。在廚房炒山芋秧的婦人,急忙將菜盛入碗中,從裡屋拿出一個畚箕,裝了小汽車,準備用水去衝乾淨。那些小汽車在藍色的塑料畚箕中,很有陌生感。我便說別忙,讓我再拍一張。

11廢墟中的遺物,凡是年輕人留下的,都有一些幾乎全新的。年輕的女郎和她們的老公,都是太願意扔掉東西的人。在一間積著厚厚灰塵的小屋裡,找到一雙新鞋,再找,小孩的鞋,男鞋和女鞋,共有七八雙。有幾雙女鞋,裝在鞋盒之中,簡直可以重上櫃臺。面對這一堆棄鞋,我拍了幾十張照片,都不滿意。搖著頭想,沒有走動的美足,鞋也不可能活泛。

12在桌上見到一頂湖藍色的夏帽,寬邊,浪漫而張揚,也必是那女郎的。她曾經非常喜歡吧?忽然又見到了一個裝著結婚照的鏡框,隨便扔在屋角……拿來拍照,便可驚喜,那是最亮眼的靜物。但作為守舊的老頭,便又有一些憤懣,難道結婚照也可以隨便丟在廢墟里的嗎?

  13細細看著那張照片,女郎很美,稍稍豐滿了一點,新郎非常英俊。他們的幸福生活,由男鞋、女鞋和他們孩子的鞋,以及那頂帽子記載著。

14遠處一個男孩走來,是一個身高約一米九、約二十歲的美國孩子。他揹著沉重的攝影包,顯然有備而來。男孩是那種快手快腳拍照的人,三兩下襬弄一番,便是一張照片。兩個小時,就走完了這一片不小的廢墟。美國男孩很有一些匪夷所思的想法,他將破舊的衣箱打開,裡面豎上三個啤酒瓶。甚至挖出瓦礫中一個玩偶,放在窗臺上,作朱麗葉式的脈脈含情狀。

15他也發現了那張結婚照,便將它靠在一把破椅子上。在瓦礫中跳來跳去,拍了幾張。他走後,我走到椅子前,光線黯淡幽秘,男孩營造的氛圍,是對一場婚姻的祭奠?

16“你見過一張結婚照嗎?”行走於廢墟之中的時候,一個女孩,外國的女孩問我。我不禁驚訝來自異鄉的男女青年,為什麼都會對廢墟里的結婚照這樣感興趣,便拿出鏡框遞給她,她立刻把鏡框放在一堆瓦礫之上,轉著圈連著拍。拍完,她嘆了口氣,說:“我會為這張照片配上詩句……”

17下了幾天雨,出了大太陽,我又去廢墟。花貓終於絕望地走了。南瓜地旁,婦人叉著手,看看那些拳頭大的小瓜,說:“等不到吃山芋和南瓜了。”廢墟的一角,一排簡易房已經搭起來了。所有人都將搬出老房子,三兩天之後,這裡將夷為平地……

《文匯報》2014年10月31日

7.自選角度,賞析第三段畫線處的景物描寫(3分)

8.第7段虛實結合,耐人尋味,請對此做簡要分析。(3分)

9.賞析第13段中加點詞“記載”的精妙之處。(2分)

10.第16段中外國女孩說要為結婚照配上詩句,現在請你也為那張廢墟中的結婚照配上詩句。(你的詩句是:2—4句,不需要題目,古詩,新詩皆可)(4分)

11.以下對本文結尾的評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作者寫得是雨後天晴,預示著廢墟所在之處必有一個美好的前景

B 作者對“花貓”,開頭嗔怪中帶著心疼,結尾惆悵中帶著牽掛。

C 面對著南瓜地,婦人滿懷悵惘,作者藉此表達自己的悵惘。

D 結尾與開頭遙相呼應,以省略號結束全文,言有盡而意無窮。

12.本文在記敘順序的安排上頗有匠心,請簡要賞析。(5分)

(二)(20分)

7.(3分)這段景物描寫,通過寫一片生機勃勃、色彩鮮明的鄉野氣息,來反襯城市中這片廢墟的荒涼,而且已經荒涼了很長時間。

8. (3分)這一段中作者實寫在廢墟的草叢斷磚爛瓦中所看到的物件,荒涼殘破,但作者由實及虛,推想到“陪嫁”、“過年”以及丟棄時的“戀戀不捨”等很溫暖的事情,物是人非,冷暖移轉,令人唏噓。

9.(2分)“記載”一詞,化無形為有形,把抽象的幸福生活轉化為眼前的鞋帽,具體形象。

10.(4分)本題要求不宜過高,在符合題意要求,同時又能與文章內容大致相合,語言像詩即可。

11.(3分)A

12. (5分)本文前六段按照順敘來寫,由第⑥段引出⑦一⑩段的插敘,插敘掣著以往十幾次來到廢墟的所見所想所拍(第⑥段屬上或屬下均可);第@段開頭以“廢墟中的遺物”一句巧妙接上前五段的順敘,一直到第16段,以結婚照為重點,記敘了作者與兩個外國青年為廢墟留影的事情;最後一段,作者以神來之筆補敘幾天後再次來到廢墟所見,巧妙呼應開頭。幾種記敘順序轉換自然,使“為廢墟留影”的內涵在時間和空間上都得到了拓展,令人回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